第576章 休養生息,穩重求進
第576章 休養生息,穩重求進
大殿內。
面對眾人的吹捧,李承乾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散去過。
當初將蘇塵安排隨軍出征,果然是個明智的決定,若非是蘇塵跟著過去的話,此事定然不會這麼快的解決。
現在好了,高麗新羅百濟三國,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閱讀更多內容,盡在sto9.c🍀om
三國的土地,以及他們的子民,都將成為大唐的了!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道,「諸位愛卿,這確實是我大唐的一件大喜事!」
「但是,接下來也是有許多亟需處理的問題。」
三國的王室被打散了,土地人口都是大唐的不假,但是如何讓三國境內的城池,人口重新運作起來,還是一個問題。
畢竟,雙方大戰,不可能不會對城池人口造成影響的。
所以,必須要儘快搞定重建工作的同時,保證三國的子民,儘快的恢復生產,否則,就算是他們把三國打下來了,這些百姓仍舊會有造反的可能。
唯有讓三國的百姓們知道,歸附大唐之後,他們的生活水平,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原比他們原本的王治理的更好,才能夠讓這些百姓有歸屬感,才不會有謀反之舉。
見李承乾並沒有因為大捷的消息,而沖昏了頭腦後,房玄齡笑著開口道:「陛下英明!」
「高麗三國雖然已經落敗了,但是大量的城池,人口如何安排,這還是一個大問題。」
「不過,比肩王並未把新羅攻破,反倒是讓一些官員們,各司其職,這對於我們來說,卻是一個好消息。」
李承乾點點頭。
雖說新羅的王室被拆分了,但是那些官員們還在各司其職,就可以極大的省卻他們的麻煩。
高士廉沉吟道:「此前就已經計劃了,在高麗三地,打造高麗都護府的事情。」
「如今,三地盡皆歸唐,自然是沒有必要在設置關卡了,可以將大部分的百姓,聚集到一些大城生活,餘下的土地,則是用來耕作。」
聞言,不少官員挑起了眉頭。
高士廉的想法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這對於許多百姓而言,卻是很難接受的。
一來,大量的百姓遷移,會導致這些百姓們心生怨氣,若是放在了城池中,他們的生活還不如意的話,那後續的麻煩更多。
二來則是把空出來的地方,全部改變成耕地,這對於犁具等東西的需求量極大,很難再短時間內滿足這樣的需求。
長孫無忌沉吟道:「高國公的提議,卻是站在了我們大唐的角度上來看的,對於我們大唐而言確實是有利的,但是對於三國的百姓而言,卻未必是一件好事。」
「而且,三國之地的百姓剛剛歸附,若是這般大動靜的遷徙,只怕會讓那些百姓們對我大唐心生怨氣。」
「長孫大人有什麼好的建議?」
李承乾目光看去,滿滿的期待之色。
長孫無忌沉吟著開口道:「讓三地的百姓,仍舊居住在他們的原地,另調派一些官員,準備一些犁具糧食等送過去。」
「一來可以保證三地的正常運轉,二來則是可以讓三地的百姓知道,我們大唐的態度。」
「其次。」
「我們計劃在高麗打造都護府的事情,也該提上日程了。」
李承乾沉吟著,暗暗點頭。
長孫無忌的提議,倒是有幾分的可行性。
只是,他們目前對高麗等地方的具體情況還不是很清楚,現在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安排人手,提供物資,穩定三地百姓的情緒,方便為後續的事情做鋪墊。
「諸位愛卿可還有什麼好的建議?」
李承乾目光掃過在場的大臣,開度開口詢問大家的意思。
畢竟此次要整合的地方是高麗百濟新羅三個小國,而不是如之前的東瀛一個地方。
一國的百姓還好方便處理,沒有什麼恩怨矛盾,直接劃一個都護府就足夠了。
但是新羅和百濟之間,高麗與新羅百濟之間,都存在一些的恩怨。
可以說,沒有大唐攙和,他們三國也會打起來。
如今三國都是大唐的了,這事兒自然是不可能讓他們發生了。
魏徵沉吟說道:「陛下,臣覺得三國破滅百廢俱興,如今最重要的是保證三國百姓的生活。」
「唯有穩定了百姓們的衣食住行,方才能夠讓三國的百姓徹底的安穩下來,不會鬧出什麼亂子。」
「其次才是考慮如何將三國的百姓,納入麾下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成為我大唐的子民,並且為打造高麗都護府出工出力。」
戴胄:「民以食為天,若是能夠保證三地百姓的口糧,必然可以得到他們的認可,將來推行各種政策,也是方便了許多。」
「臣建議,先運送一批糧食過去,至少要保證大部分的百姓,不會因為此次的大戰,而流離失所,餓殍遍野。」
段綸有些意外的看了戴胄一眼,倒是沒有想到,身為鐵公雞的戴胄,此次竟然主動的掏錢掏糧食了。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見眾人盡皆表示,先穩定三地的百姓,李承乾沉吟著開口道:「既然如此,那籌備糧食一事,就交給戶部處理了。」
戴胄:「臣遵旨。」
李承乾繼續道:「除此之外,工部也不能閒著,安排一些工匠,農具過去吧。」
段綸:「臣遵旨。」
李承乾笑道:「諸位愛卿不妨再考慮考慮,三地百姓還需要什麼,朕隨時聽取諸位的建議。」
「另外,高麗都護府一事,諸位也要上點心了。」
眾人齊聲,「是。」
李承乾笑道:「諸位愛卿可還有別的事情?」
「若無重要之事,朕便要去大安宮為太上皇請安了。」
你那是去大安宮給太上皇請安嗎?
你分明是要去大安宮,刺激刺激太上皇啊。
眾多大臣心知肚明。
不過。
高麗三地大捷的消息,自然是要上稟太上皇的。
好消息理應一起分享。
「既然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了,那就退朝吧。」
「臣等告退。」
不待大臣們離開,李承乾便拿著捷報,先行離開了。
目送李承乾離去,不少大臣笑著三三兩兩的退出了大殿。
李承乾腳步輕盈的朝著大安宮而去,天大的喜事兒,自然是要和太上皇一起分享了。
想來,太上皇得知這個消息,應該會很激動的吧?
李承乾心中暗暗的想著,來到了大安宮外。
「參見陛下。」
「父皇可在?」
「回陛下,太上皇正在釣魚,請陛下隨我來。」
「哦?」
李承乾有些意外的看了看大安宮,隨後跟在太監的身後,來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見李世民正聚精會神的盯著魚漂,李承乾笑了笑,也沒有急著說什麼,而是腳步平緩的走到了李世民的一旁落座。
在看到魚漂抖動劇烈後,李承乾剛要開口提醒,就見李世民猛然抽杆。
咻。
一條尺長肥魚,露出了水面,不斷的掙扎著。
李世民忍不住的露出了笑容,將其釣上來後,方才側頭問道:「不上早朝怎麼來了我這裡了?」
「早朝已經結束了。」
「這麼快?」
李世民抬頭看了看天色。
若是他的話,此時應該還在處理政務才是。
倒是李承乾自從登基之後,處理政務的時間,比他少了很多。
「看你的樣子,似乎是有什麼喜事兒發生?」
「父皇明鑑。」
李承乾咧嘴一笑,「確實是有一件天大的喜事兒。」
「說來聽聽。」
李世民隨手把更換好的魚鉤丟進了水面。
李承乾笑著把捷報遞了過去,「高麗,新羅,百濟,如今已經是我大唐的治下!」
「嗯?」
李世民愣了一下,側頭看了過去,從李承乾的手中接過了捷報後,旋即展開查看。
李承乾笑盈盈的盯著魚漂,「新羅投誠,新羅王室子弟將會前來長安定居,高麗百濟被滅,目前是蘇塵代為執掌。」
「除此之外,靺鞨的白山部,已經向我大唐投誠不說,蘇塵還把白山部的精銳,全部攥在了手裡面。」
「至此,大唐東北部區域,已經全部平定。」
李世民同時看完了捷報,忍不住的嘆了口氣,「還真就成了。」
想當初。
隋煬帝三次出兵,意欲平了高麗,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反倒是勞民傷財的,導致前朝破滅。
才有了他們逐鹿中原,問鼎天下的機會。
李世民又何嘗不想試一試,踩著隋煬帝的肩膀,完成平定高麗的壯舉?
但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他還沒有雄心壯志的平定高麗,就先退位成了太上皇了。
反倒是皇帝的位置,落在了李承乾的手中後,前前後後做出了不少的成績。
定西域,平東瀛,滅高麗,新羅和百濟。
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內,硬是將大唐的國土,向外擴張了一大塊。
李世民笑著收起了捷報,「此事若是傳開,無論是我大唐的子民,還是其他國家,必然覺得你這位新皇,遠在朕之上,在隋煬帝之上了。」
李承乾淡然一笑,「父皇說笑了。」
「兒臣的功績,與父皇比起來,還是有些差距的。」
李世民側頭看去,李承乾繼續道:「不過兒臣相信,這樣的差距會越來越小的。」
終有一日,天下的百姓,在提及他和李世民的時候,會覺得他比李世民更強!
李世民笑了笑,「看來這還僅僅只是剛開始!」
「自然。」
李承乾一臉嚴肅的說道,「天下之大,各國林立,這樣的景象,並不是朕想要看到的。」
「昔日,始皇帝橫掃六國一統天下,書同文,車同軌。」
「而今,朕從父皇的手中,接過了大唐皇帝的椅子,自然是要做出一番成績來。」
「朕不才,願意以始皇帝為榜樣,建立一個真正的天下一統!」
好好好。
李世民看著意氣風發的李承乾,忍不住的笑了起來,「若是你真的做到了,那麼將來,人們在提及你的時候,便不會與朕做比較,而是與始皇帝作比較了。」
「不過,你有沒有考慮一個問題。」
「什麼?」
李承乾側頭看了過去。
李世民揚了揚手中的捷報,「蘇塵此次又立了大功,你說你該如何封賞與他?」
聞言,李承乾皺起了眉頭。
這倒是個問題。
畢竟,蘇塵現在的爵位已經封無可封了。
但李承乾只是短暫的思索了一下後,便覺得這根本不是個問題了。
「這並不是什麼難事兒。」
「如何?」
「我相信他會有準備的。」
「準備?」
李世民有些費解。
這應該是李承乾該考慮的事情,為何他覺得,蘇塵會自己解決好呢?
「父皇覺得,接下來我們該對誰動手?」
「……」
李世民有些無語的搖了搖頭,把注意力放在了魚漂上。
或許是西域,東瀛,新羅百濟高麗等,被他太過輕易的解決掉了,所以讓李承乾的心中,不免有些自得起來,根本沒有把其他的王朝放在眼中。
高麗三國剛剛拿下,這又開始考慮,要對誰動手了。
太狂了。
「高麗三國剛剛平定,現在最重要的是休養生息。」
「若不能解決好高麗三國百姓的生存問題,這些人會快就會鬧出亂子來的,其次,此次對高麗等國用兵,耗費了大量的糧草,理應休養生息,短時間內不宜出兵。」
「雖然朕不知道,你接下來想要對誰動手,但朕還是覺得,穩重求進才是上策。」
李承乾聳了聳肩,「父皇,天下太大了,若是這麼平穩前進,該要走多久才能夠達到?」
「吐蕃,大食國,父皇覺得哪一個當對手比較好?」
「……?」
李世民皺眉看了李承乾一眼,並沒有多說什麼。
李承乾卻是笑著開口道:「父皇可能不知道,在蘇塵前往高麗之前,他就已經安排人手去了吐蕃。」
「說來那人也是有點意思,和高陽妹子很熟。」
「???」
李世民挑了挑眉,「和高陽認識?」
李承乾:「是啊,他去吐蕃還是蘇塵極力推薦的呢。」
李世民沉吟道,「是個和尚?」
李承乾點點頭,「不錯,正是和尚。」
乎。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看來蘇塵早就在部署著,對付吐蕃一事了。」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