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曝光歷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 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

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

  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

  天幕里年輕的帝王看著掛在牆上的疆域圖。

  他盯著大明疆域的極南之地。

  最後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雖委棄祖宗之業。」

  「然中國亦省兵戎之勞。」

  ……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𝘀𝘁𝗼𝟵.𝗰𝗼𝗺

  【對比朱元璋與朱棣來說,但從治國條件方面來講。】

  【明宣宗朱瞻基的運氣極好。】

  【比起明初的慘澹來,祖上傳給他的江山是一個豐厚無比的家業。】

  【此時的大明在經過明成祖朱棣時的南征北戰,邊境基本太平。】

  ……

  大明·永樂時期

  「太宗!」

  朱棣再次沖天大喊一聲。

  隨即一個頭兩個大的看著眼前種種。

  穿著後服的婦人輕輕拍著魁梧大漢的後背。

  大漢抱著婦人哭的稀里嘩啦。

  一名大胖子時不時在身邊說上兩句,好像在安慰著。

  大漢明顯不領情,揮著手攆著胖子。

  婦人又拍了拍大漢的後背。

  大漢繼續痛哭著,一邊痛哭一邊對著這邊指指點點。

  「爺爺。」

  朱瞻基看著臉一陣青一陣白的朱棣,湊到身邊悄悄道:

  「二叔告狀呢。」

  「奶奶剛回來,一定會心疼兒子。」

  「為了家裡和睦,孫兒請爺爺還是暫避鋒芒吧!」

  朱棣看著那兩個「兔崽子」,鼻子不屑的哼出一聲。

  「我還避她鋒芒?」

  「你不要避重就輕。」

  朱棣瞥了這個孫子一眼。

  這小兔崽子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他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天幕里朱瞻基說得話。

  「怎麼,老頭子千辛萬苦收復下的安南,你說賣就賣了?」

  朱瞻基一臉賠笑。

  「那個不是我。」

  朱棣冷笑著。

  「我看就是你。」

  朱瞻基還想說點什麼,朱棣則用餘光瞟到那邊的朱高煦已經開始直起身擦眼淚了。


  老皇帝直起身,邁著四方步就往後走。

  「我先上趟茅房。」

  「回來再跟你算帳。」

  朱瞻基愣神的功夫,朱棣七扭八拐不見了蹤影。

  身後響起帶有慍怒的女聲。

  「瞻基,你爺爺呢?」

  朱瞻基扭頭看著生氣的徐皇后,苦笑的爹,趾高氣揚的二叔。

  下意識道:

  「上茅房去了。」

  徐皇后眉頭倒豎,微微提起下裳就沖後面疾走過去。

  「還用這種話糊弄我!」

  朱瞻基目送徐皇后走遠。

  庭院內的三人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

  【雖然北方邊關,尤其瓦剌和韃靼兩大勢力因為朱棣的緣故基本安靜如雞。】

  【但如遷都北京、出兵安南、五次親征漠北、派鄭和率大型艦隊下西洋等。】

  【這些具有擴張性帝國的特徵,也極其消耗了民力和國力。】

  【明仁宗朱高熾繼位後,幾乎盡反朱棣的擴張政策,轉而從恤民、收縮、守成的角度重新調整了明朝的統治政策。】

  【經過明仁宗時期的改弦更張後,國民經濟也日益穩定。】

  【朱瞻基解決掉漢王朱高煦叛亂後,僅存的兩個握有兵權的藩鎮都被一併解決,天下基本太平。】

  【同時,祖父和父親兩代留給他最大的家業,除了太平之世以外,還有人才。】

  【朱棣創立的文淵閣里,有楊榮、楊溥、楊士奇三位內閣重臣。】

  【英國公張輔的赫赫戰功,也早已名聲在外。】

  【還有老成持重的吏部尚書蹇義以及精通財政的經濟強人夏元吉。】

  【這是一個運轉已然成熟,經驗能力都極為強大的班底。】

  【但自朱瞻基登基後,這些人才就一直爭吵個不停。】

  【原因在於大明王朝糾結已久的一個問題。】

  【交趾。】

  ……

  天幕里。

  朱瞻基揉捏著額頭。

  底下一群大臣則是吵成一團。

  「自漢唐以來,每次對安南用兵都得不償失!」

  「不如使安南自為一國,以全一方百姓之命,亦以休息我國之疲民!」


  「鼠目寸光!現在安南只是小丑作孽而已!」

  「一旦放棄了,不只有損明朝威望,更重要的是自太宗以來二十年的付出都會白費!」

  「你要學司馬君實棄邊之事,讓陛下被後世所指嗎?」

  「後世所指也只是後人之事!當前之事若行差踏錯又何來後事之談!」

  「因噎廢食,不可學!」

  「無視現狀,不可論!」

  朱瞻基看著眾人,擺了擺手。

  眾臣漸漸停止爭吵。

  皇帝深吸一口氣。

  「下詔,讓西平侯沐晟和安遠侯柳升一起進討交趾。」

  ……

  【永樂四年(1406)十月,因為安南內亂,朱棣下令出兵。】

  【只用八個月時間就占領了安南,隨後設立交趾郡,把安南完全納入明朝版圖。】

  【但交趾並未因此安靜。】

  【從永樂六年開始,交趾就暴亂不斷。】

  【明朝多次調兵平亂,但抵抗始終是此起彼伏。】

  【到了朱棣晚年,明朝遷都北京,精銳部隊多集中北方,對交趾地區越發顧不過來。】

  【朝廷不得不在當地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

  ……

  大唐。

  李世民捻著鬍鬚。

  「任何朝代,擴張與收縮的政策都應該有一個度。」

  「不顧國力一味擴張,窮兵黷武,或者大興土木壓垮民力。」

  「那這個王朝定然會像是秦、隋兩朝一樣短命。」

  「漢武帝若不是有昭宣二帝拉住了大漢這輛狂奔的馬車。」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笑道:

  「那武帝的武就要改成煬帝的煬了。」

  「既然這明朝的仁宣二帝能夠把父祖的江山延續下去。」

  「說明很大程度上他們掌握了國力承受的這個度。」

  「不迎盛世,便是亂世。」

  「一地之民與一國之民。」

  「怎麼選都要挨罵,但都是要選的。」

  李承乾望著天幕。

  「棄了安南……再收可就難了。」

  李世民點點頭。

  「不棄安南,就這麼拖下去,大明就難了。」


  「你難,我也難。」

  「所以只能,勉為其難。」

  ……

  【朱高熾在位時,一開始通過柔性安撫措施緩和安南情緒,穩定地區秩序。】

  【但安南叛亂頭領黎利在與明軍的周旋中逐步坐大,威脅日增。】

  【宣德元年(1426)朱瞻基繼位後,得知前線明軍多次潰敗,立即對安南出兵。】

  【調動七萬多大軍南下,先後派出的王通、柳升、沐晟三位大將。】

  【然而連吃敗仗不說,到了宣德二年(1427)九月,連都督崔聚和工部尚書黃福,都被抓了俘虜】

  【朱瞻基果斷停止了對交趾的戰事,將留在當地的八萬六千多明朝軍民撤回。】

  【又授權黎利「權署安南國事」,承認了安南的獨立地位。】

  【黎利死後,其子黎元龍在1437年正式接受了明王朝的冊封,受封安南國王。】

  【這場持續三代帝王的戰事才徹底結束。】

  ……

  {明朝的主要敵人在北方,不在南方。}

  {之所以鬧成這樣,一是明朝鞭長莫及,首都都遷到北方了,對南方越發管不過來。}

  {同時這事到底該怎麼辦明朝高層也一直爭吵不休。}

  {幾位重臣里,內閣的楊榮和楊士奇堅決主張放棄,英國公張輔和戶部尚書夏元吉力主打到底。}

  {高層你爭我吵,明朝的政策就左右搖擺,甚至朝令夕改。}

  {這種情況下是打不明白還得打,同時國庫還沒錢打,確實是個燙手山芋。}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