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

  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覺得同治兩字真是太妙了。

  「可比那天聖、明道的年號妙多了。」

  長孫無忌也如此覺得。

  因為這兩個字的妙處只可意會,各有各的解釋。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在太后看,是兩宮同治。

  在臣子看,是君臣同治。

  在民間看,是上下一心。

  同臻郅治,足以號召人心。

  「這朝廷里還是有高人的。」

  一個年號,怎麼解釋都行。

  ……

  【同治元年之後,兩宮太后名義上是垂簾聽政,實際上把一切都交給了奕訢。】

  【奕訢以議政王的身份主持軍機處,操控一切政務,「所承之旨,即軍機之旨。所書之諭,即軍機之諭。」】

  【而軍機處的廷寄格式也發生了改變。】

  【軍機處所發廷寄,開首語書寫「議政王、軍機大臣字寄」字樣,突出了奕訢的政治地位。】

  【此時,兩宮將大政都託付給了奕訢。慈禧也「小心謹慎,不便明攬大權。但事事留心,以得政治學術之經驗」。】

  【而奕訢控制了內府、外廷、宗室,其權力之大,為清代前所未有。】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緩緩閉上眼睛。

  他讓親王不得入軍機處,就是為了保證皇權不入他人手。

  「朕算到了一切。」

  偏偏沒算到還會有這個情況。

  ……

  天幕上。

  奕訢端坐在軍機處大堂,案上的奏摺堆得像一座小山。

  他順手取過一封,見是浙江巡撫的加急奏報。

  「太平軍……」

  奕訢看著摺子,又翻到摺子最後的留白處。

  上有兩宮太后的硃批:

  『議政王辦』

  奕訢合上摺子,嘴角微翹。

  ……

  【軍事成績:定太平天國。】

  【天京事變後,太平天國元氣大傷,出現朝中無將的局面。】


  【洪秀全吸取教訓,提拔年輕將領陳玉成為前軍主將,李秀成為後軍主將。】

  【1858年9月,陳玉成、李秀成攻破清軍江北大營。】

  【11月,李秀成揮師西進,在三河鎮殲滅湘軍數千精銳,太平軍收復皖北、皖南和贛北許多失地,解除了清軍的軍事封鎖。】

  【1862年,陳玉成在河南壽州被地方團練詐降誘捕,不久後被殺。】

  【就在陳玉成兵敗之時,李秀成率軍大舉進攻上海,李鴻章率淮軍增援。】

  ……

  天幕上。

  一名體型消瘦,雙目精光熠熠的大臣看著點將台下的兵將。

  一桿黃面大旗立於身後。

  『李』

  ……

  【李鴻章是著安徽文人李文安之子。】

  【李文安曾是曾國藩的進士「同年」。李鴻章考中舉人後,便被父親送到北京,師從曾國藩。】

  【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李鴻章先是隨父親返回家鄉辦理團練,接著成了安徽巡撫福濟的幕僚。隨後不久,他便加入了曾國藩的幕府。】

  【咸豐十一年(1861年)在曾國藩幫助下,李鴻章對安徽團練武裝進行擴充和整編,按照湘軍的編制由七萬名訓練有素、餉銀優厚的團勇組建淮軍,成為鎮壓太平天國的另一支武裝。】

  ……

  {淮軍其實跟湘軍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啊,基本從湘軍到果軍,風格理念一脈相承。}

  {比如,湘軍初起的時候,精神紀律均好,戰鬥力也強。後來人數多了,事業大了,湘軍就退化了。}

  {收復南京以後,曾國藩自己就承認湘軍暮氣很深,所以他遣散了好多。}

  {此外湘軍既充滿了家族觀念和家鄉觀念,兵士只知道有直接上級長官,不知道有最高統帥,更不知道有國家。}

  {某次,曾國荃回家鄉去招兵,把原有的部隊交曾國藩暫時管帶,這些部隊就不守規矩。曾國藩沒有法子,只好催國荃趕快回營。所以湘軍是私有軍隊的開始。}

  {而湘軍的精神以後傳給李鴻章的淮軍,而淮軍以後又傳給袁世凱的北洋軍。}

  {我們知道民國以來的北洋軍閥利用私有的軍隊割據國家,阻礙統一。追究其源頭,就是治軍的舊法根本是有毛病的。}

  ……

  大秦。

  嬴政看著天幕里文字。

  「袁世凱……」


  「北洋軍……」

  劉邦揣著袖子,搖頭道:

  「真是一點也不意外啊。」

  「到頭來還是這條老路。」

  ……

  大漢·武帝時期

  「前面說法是認同的,但是結論我不贊同。」

  霍去病扶膝正色道:

  「軍隊後期的弊病並非舊法練兵的弊端,而是事情發展下必然抉擇的一種。」

  「新生事物總是充滿活力的,但會隨著歲月增長而暮氣顯露。」

  「他說湘軍遲暮,淮軍初創,這是時期不同而已。」

  劉徹倚著軟枕,看著霍去病。

  這套思維……確實,孫子與老子有不謀而合之處。

  「事物有兩面性,軍隊本就是服從上級為天職。」

  霍去病豎起一根手指,侃侃而談:

  「只服從自己將領的沒什麼不好,相反,將領跟部下關係不牢固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

  「宋朝軍隊制度導致的戰鬥力低下,實在是讓人痛心疾首。」

  「所以是要戰鬥力,還是要防止割據,就要看當時的取捨了。」

  ……

  大清·康熙時期

  捻著玉扳指,康熙發現自己比預想的要冷靜。

  畢竟,在湘軍一出之時,基本走勢也就明了了。

  又有大清滅亡的前提所在。

  康熙覺得自己還挺能接受。

  至于洋人……

  「洋人並非我等心腹大患。」

  胤禛如此道:

  「其逞一時之威,無非是不知國情而已。」

  「因不知而無備。」

  「今派人走洋,探得虛實,不恥下問,結我大清物寶天華,所謂聯軍無非笑談。」

  「其根本在於,體制不改一切還是會回到原點。」

  胤禛看著康熙,指出歷代最大的問題。

  「人治,總有懈怠之時。」

  「官氣,無有斷盡之日。」

  「如何能保證亂不內生?」

  康熙點了點頭,又看向這個未來干出一份天大事業的兒子,正色道:

  「那你是怎麼想的?」


  胤禛舔了舔因乾渴而開裂的嘴唇。

  「不能囿於土地。」

  「土地總有用完的一天,兼併沒有消失的一天。」

  「要另謀出路,而那條路……」

  胤禛抬頭對上康熙微沉的雙目。

  「宋朝曾走過。」

  ……

  大清·光緒時期

  「袁世凱……」

  光緒皺著眉。

  他曾聽康有為提過這麼一句。

  似乎是手握七千新建陸軍……

  慈禧眼皮子一跳。

  那這人是維新派還是保守派?

  慈禧又看了一眼思索的皇帝。

  不管是什麼派,這話一出他也只能是本宮一派的人。

  至於割據不割據的……

  她有自信,只要她在的一天。

  他們就翻不起大浪。

  ……

  【然而,雙方鏖戰之時,列強的介入使戰爭形勢發生了逆轉。】

  【最初,外國侵略者對清廷與太平天國之間的征戰持中立態度。】

  【可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侵略者為保住既得利益,決定與清朝聯合鎮壓太平軍。】

  【同治元年(1862年2月),「中外會防公所」在上海成立,負責統一規劃防守上海的方案。】

  【英、法軍在上海的駐兵也已達數千人之多。洋槍隊擴編至五千人,改稱為「常勝軍」。與清軍聯合進攻在上海周圍的太平軍。】

  ……

  炎漢·靈帝時期

  劉宏看著群臣,正色道:

  「這咱們就要有一說一了,朕讓匈奴平叛,那也是因為他們當時態度良好對不對。」

  群臣眼觀鼻鼻觀心。

  於夫羅留在中原後,待漢室衰微,天下大亂之時,這支匈奴部落便成為了流寇,到處劫掠百姓。

  與西河白波賊合,破太原、河內,抄略諸郡為寇。

  都是外人,沒什麼區別。

  ……

  大唐·代宗時期

  李豫看的腦仁發疼。

  這一幕多麼類同啊。

  請外人來平叛,最後的代價呢?


  他現在也忘不了回紇兵都幹了些什麼。

  為了平叛而付出這等代價,真的值得嗎?

  ……

  大宋·寧宗時期

  趙擴捏著鬍鬚沉思。

  從理性上來講,他不應該去聯蒙。

  但從感性上來講。

  金國不滅,靖康之恥就永遠存在。

  雪恥?還是亡國?

  趙擴開始認真思考起來。

  ……

  【同治元年(1862年)初,李秀成率五路大軍離開杭州,從蘇州出發,分別從水路和陸路,第二次進攻上海。】

  【他沿途對外國侵略者發出警告,讓他們最好不要干涉太平軍的行動,應當各宜自愛,互不干擾,倘助逆為惡,則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

  【李鴻章的淮軍與外國侵略者聯合起來,對其進行瘋狂反撲。】

  【雙方在奉賢南橋鎮激戰,法國海軍司令卜羅德中彈身亡。太平軍最終也不得不退出南橋鎮。】

  【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中旬,李秀成親率大軍對侵略軍發起反攻,接連收復嘉定、青浦等縣城。】

  【在青浦又活捉了「常勝軍」副統領法爾思德。】

  【五月初,當太平軍逼近上海城郊時,侵略者顫顫驚驚地躲在上海城內不敢出戰。】

  【左宗棠致函曾國藩,稱:「青浦、嘉定二處,發賊麇至,夷兵遽遁。夷人之畏長毛,亦與我同。委而去之,真情畢露。」】

  ……

  大明·洪熙時期

  「就說嗎!」

  朱瞻基一拳砸在掌心上,一臉惋惜之意。

  「怎麼可能打不動呢!」

  「洋人並非不可戰勝的!」

  大胖胖喘著粗氣坐在椅子上,張皇后拿著手帕給他擦著汗。

  「說洋人畏長毛,這是不錯的,因為事實俱在。」

  朱高熾抿了口茶,又道:

  「但說什麼忽然委而去之,不幹了,那是只看皮骨未看血肉。」

  朱瞻基又不是朱祁鎮,不傻。

  朱高熾一提,他反應過來了。

  「爹,我明白了,所謂的中外會防,其實是在共同保衛通商口岸這一點上,清廷與洋人雙方利益一致。」

  「但對借師助剿,共同鎮壓口岸以外地區的太平軍。」


  「雙方是矛盾重重,有著種種猜忌和疑慮的。」

  ……

  大清·道光時期

  道光補著衣服,念叨著:

  「如果洋人從事鎮壓太平軍叛亂,就能陷入一場廣泛戰爭之中。」

  「如此,我們也能作壁上觀,把一切負擔和消耗轉嫁到他們身上。」

  「歸其根本,洋人與清廷本就不是一條心。」

  杜受田躬身對道光行禮道:

  「借洋兵以助守上海,共保華洋之人財則可。」

  「借洋兵以助剿蘇州,代復中國之疆土則不可。」

  道光看著打著補丁的龍袍,半晌不說話。

  杜受田也不知皇帝在想什麼,只能靜靜站著。

  「你說……」

  道光突然開口道:

  「清朝與太平軍,能不能互相設計,唱紅白臉。」

  杜受田懵了。

  每個字他都識得,怎麼連在一起就不認識了?

  道光看著『聊天群』里一直沒有回應的咸豐,沉默不語。

  他只所以想到這茬是因為看到了老六的能力。

  有老六這個保底在。

  奕詝為何不能效仿漢光武帝呢?

  推心置腹·銅馬帝

  ……

  【正當李秀成在上海近郊取得重大勝利之時,曾國荃率湘軍進圍天京,天京形勢開始全面告急。】

  【洪秀全一日連下三道命令催促李秀成返回支援天京,李秀成只好暫時放棄攻取上海的計劃,帶兵趕回天京。】

  【從八月二十日至十月初五,李秀成在天京城外率領大軍與湘軍浴血奮戰四十六天,湘軍已快支援不住,曾國荃面部受傷。】

  【鑑於太平軍糧草奇缺,寒衣無備,難以堅持攻堅,李秀成便主動停止了進攻,並按照洪秀全的命令渡江進攻皖北,向湖北進軍,然後攻克武漢,占領湘軍的後方,以迫使湘軍撤離天京。】

  【同治二年(1863年)春,李秀成轉戰皖北。不料皖北正在鬧饑荒,太平軍將士餓死、病死的很多。】

  【五月,淮軍又有所行動,攻占了雨花台。洪秀全再次急命李秀成迅速回軍救援。李秀成率軍正要渡江返回南岸之時,江水暴漲,再加上糧食奇缺,士卒死傷十萬多人,損兵折將,士氣衰退。】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著各種意外橫生的戰場,感覺到了太平軍的大勢已去。

  「太平軍啊……」

  皇帝心裡一時心情複雜。

  按理說,太平軍屬賊,對皇權的挑戰是每個皇帝都不喜的。

  但清朝他也不喜歡,因為清朝沒有承接漢家衣冠。

  可也不能不承認清朝正統的位置,畢竟西域那麼大的地方是真的實控於清朝。

  複雜,劉徹心情複雜。

  「如果是漢家朝廷就好了……」

  ……

  【當李秀成在天京城外奮力拼殺之時,李鴻章督率淮軍和「常勝軍」乘機反撲。】

  【局勢開始對太平軍嚴重不利。】

  【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英國軍官戈登統領「常勝軍」,和淮軍聯合作戰,在當年夏天攻陷太倉、崑山、吳江等地,朝蘇州進逼。】

  【八月,派兵圍攻無錫。】

  【十一月初二,無錫失守,太平軍後路被斷。】

  【同治三年正月二十一日,曾國荃率湘軍五萬人攻占了紫金山巔的天保城。】

  【二月二十四日,湘軍在太平門、神策門外駐紮,對天京形成合圍之勢。】

  【同治三年(1864年)三月十七日,淮軍水陸協同作戰,攻占了常州西南的陳渡橋,切斷了太平軍通金壇、丹陽之路。】

  ……

  天幕上。

  頭戴赤紅巾,面容消瘦的洪秀全不復當年的意氣風發。

  他透過宮門,看向天邊的朝陽。

  隨後緩緩閉上雙目。

  殿內悲泣之聲群起。

  轉眼間。

  天京陷入一片火海。

  清軍再次舉起屠刀。

  一如當年入關之時。

  ……

  【天京城內糧食斷絕,處境艱難。】

  【李秀成要洪秀全降旨籌糧,以穩定軍心、安撫百姓。洪秀全下詔說:「合城俱食甜露,可以養生。」】

  【李秀成因城中無糧,勸洪秀全將城中百姓放出城外。】

  【洪秀全斥李秀成:「不顧國體,敢放朕之弟妹外游。各遵朕旨,多備甜露,可食飽長生,不由爾奏。」】

  【二月,曾國荃包圍金陵後,用雲梯攻城,但沒有成功。】


  【三月,在朝陽、神策、金川門外挖掘十餘處地道,準備將城牆轟塌。太平軍一面組織力量從城內對挖,進行破壞,一面又加緊構築月城,以便城牆轟塌後繼續拼死抵抗。】

  【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二十七日,天王洪秀全病逝,享年五十一歲。】

  【五天之後,全朝文武扶幼天王洪天貴福即位,由忠王李秀成執掌一切軍政事務。】

  【但此時太平軍大勢已去。】

  【一個月後,湘軍攻陷天京。】

  【在李秀成的掩護下,幼天王成功逃脫,而李秀成自己被俘犧牲。】

  【湘軍在大肆搶劫之後,火燒天京城,全城上下,火光沖天,一直燃燒至七月二十五日。】

  【城內的太平軍將士,或戰死疆場,或被抓捕殺害,或聚眾自焚,十餘萬人無一人投降。】

  【湘軍圍城有兩年多時間,期間有一萬多人死於疾病,九千人戰死,同樣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十月,洪天貴福和洪仁玕等人在江西石城被俘,十一月在南昌被殺。】

  【太平軍餘部又堅持鬥爭一年左右,最後被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鎮壓。】

  【至此,太平天國運動徹底落幕。】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