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咸豐功績

  第785章 咸豐功績

  大清·康熙時期

  康熙顫著手拿起金蓮。

  「你…能不能把朕送過去……」

  胤禛把頭低得死死的。

  他阿瑪這已經氣的說瘋話了。

  「喪權辱國……」

  ……

  st☕️o9.com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大清·咸豐時期

  咸豐捂著胸口,眼睛瞪得溜圓。

  喉嚨里發出「嗬嗬」的氣痰聲。

  然後身體一軟,倒在榻上。

  此刻殿裡殿外已是大亂,幾個太醫連滾帶爬一擁而入。

  懿貴妃在御榻邊吆喝:「不許亂,主子是急痛迷心,不妨事!」

  殿中的太監宮女兵荒馬亂的。

  抬屏風、搬桌子挪椅子。

  還有跪在地下看磚縫兒的,沒事胡竄的。

  幾名太醫,把脈的、推宮的、施針的,一陣忙亂。

  懿貴妃皺著眉頭,揪著手裡帕子道:

  「皇上怎麼樣了?」

  把脈的太醫擦了擦額頭的汗,顫聲道:

  「皇上不要緊,是血不歸心……」

  「只是……只是……」

  懿貴妃眼睛一眯,扶了扶鬢角。

  身邊的太監上前兩步裝作訓斥慌亂的太監宮女,驅散了他們。

  「皇上龍體不可有丁點差錯,你們最好收了言辭模糊的那一套!」

  太醫連連擺手表示不敢,為首的太醫低頭顫聲道:

  「陛下大怒而形氣絕,其血菀於上……人薄厥……偏風。」

  懿貴妃腳下一軟,坐在榻上。

  幾名太醫將頭按死在地上不敢動彈。

  她看著昏厥的咸豐,腦子裡一陣亂麻。

  突然間,她想到了恭親王奕訢。

  一個人在混亂中作出的決定,是因為這個決定在他心中已經潛藏了很久。

  只不過在平常中他有意不肯用罷了。

  懿貴妃看著咸豐。

  在那一片混亂之際,皇帝選擇恭親王奕訢來處理危局。

  心中是否也有他念呢?

  ……


  【清文宗·咸豐】

  【軍事成績:太平天國起義,各地民族起義,第二次鴉片戰爭。每一個都有勝有敗,但終究不能挽回局勢。】

  【評價D級·得一分】

  【制度建設:咸豐雖平庸守舊,但在位期間也做些實事。】

  【提拔敢於任事的肅順,支持肅順等革除弊政。】

  【同時,罷斥了道光朝任軍機大臣二十餘年的穆彰阿。】

  【可以說在整頓吏治方面,其處理官員的級別之高、力度之大比雍正厲害。】

  【但除此外之外並無什麼建設性的制度改革。】

  【政治腐敗、國庫空虧、民生凋敝、兵將腐朽的問題一個也沒徹底解決。】

  【評價D級·得一分】

  ……

  季漢·懷帝時期

  劉禪一指天幕,咧嘴道:

  「這個朕懂,友情分。」

  「最起碼是做事了,總比徹底擺爛等死強。」

  諸葛亮倒覺得,有時候在某種情況下,越努力越幫倒忙。

  不過這話還是不跟皇帝說了。

  他還沒接觸到這個領域。

  ……

  大清·雍正時期

  「呵……」

  雍正只是冷笑一聲。

  弘曆縮了縮頭。

  「英法俄……」

  雍正閉目思索著。

  「還是要知己知彼啊……」

  弘曆小聲道:

  「派探子,走海外漢人的路子,插進去。」

  雍正睜眼斜睨他。

  「可行?」

  弘曆抿了抿嘴,又道:

  「原本不必這麼麻煩的……但模樣不同。」

  「而且這事……得用自家人……也得蓄髮。」

  雍正又是冷笑一聲。

  「自家人……」

  ……

  【民生經濟:為了拯救財政,咸豐做出以下努力。】

  【推廣捐例,捐例包括捐納與捐輸,是清代財政收入的補充形式。】

  【「捐納」即賣官鬻爵。官民只要按照規定交銀,便可得到某種官職。也可捐官銜、文武功名。】


  【「捐輸」是朝廷給予報效朝廷商民的獎敘。】

  【咸豐元年、三年(1853)、四年(1854)、七年(1857)曾四次降價。除朝廷外,又准許各省開捐,以應軍需。】

  【咸豐三年,下令鼓勵「勸捐助餉」,根據個人捐輸銀數,分別賞給鹽運使銜、副將銜,或賞戴花翎,或賞給舉人,一體會試。】

  【在《捐輸廣額章程》中,對地方政府捐輸的優待條件中規定,准許在各級科舉考試中增加名額。】

  【為了提高效率,咸豐應地方官的請求,命吏部直接下發空白憑照,由地方官自填,定期匯總上報。】

  【從此,捐官捐爵成為一手交錢,一手發照的直接生意。】

  ……

  炎漢·靈帝時期

  劉宏一頭黑線。

  又指桑罵槐是不是?

  「他這真的是努力嗎?」

  眾人抬頭望天,低頭觀地。

  開捐、地方……嘖嘖……

  只為沒有中間官賺差價。

  那後面你不爆炸誰爆炸。

  ……

  曹魏·明帝時期

  曹叡摸著下巴,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

  你這跟培養門閥有什麼區別?

  鄉紳、官身。

  這土地到底姓誰?

  ……

  【而為了用更少的成本獲取更大的財富,咸豐批准了臣子們鑄大錢的奏議。】

  【咸豐三年起,戶部開始鑄造當十銅大錢(即1枚抵10枚制錢)。】

  【在此後的一年中,又添鑄了當五十、當百、當二百、當三百、當四百、當五百,甚至當千的銅大錢。】

  【除了中央的戶部外,又有十三行省先後獲准開局鑄造大錢。】

  【為了直接獲利,各處並不全是開礦煉銅或進口洋銅,而是往往熔毀原值一文的制錢,改鑄大錢。】

  ……

  大清·道光時期

  道光看著面前二子,神色複雜。

  但終究還是沒多說什麼,只是苦澀道:

  「捐官的人朕總不放心,他們追逐利益,心思一看便知。」

  「其實通過科考做官的也不是沒有不肖之徒,但畢竟頭頂上有禮義廉恥,已經提醒就會有所改觀。」


  「而開捐,自康熙朝開創後幾乎沒有停止過。」

  「屬於不得已而為之。」

  「但鑄錢……」

  道光長嘆一聲。

  「你這是與民奪利啊。」

  ……

  【咸豐四年二月初二(1854年2月28日)咸豐又批准了鑄造鐵錢,甚至批准了鑄造當五、當十的鐵大錢。是年九月,咸豐帝還批准了鑄造鉛錢。】

  【咸豐三年二月二十七(1853年4月5日)咸豐批准發行銀票,即「戶部官票」,面額有一兩、三兩、五兩、十兩、五十兩不等。】

  【是年十一月二十四(12月24日)咸豐又批准戶部印製寶鈔,即「大清寶鈔」,又稱「錢票」,面額有一千文、二千文、五千文、十千文、五十千文、一百千文。】

  【除戶部外,由戶部監督的官銀錢號,也發行了數量驚人的京錢票,面額有高達一萬千文者。】

  【這種近乎無成本的紙幣,獲利驚人。】

  【如寶鈔一張,工本費僅制錢一文六毫,造百萬即可獲利百萬,造千萬即可獲利千萬。】

  【除了戶部外,京外十六省區也開設官銀錢局,發行「局票」。】

  ……

  大宋·仁宗時期

  眾人只有一個想法。

  你無敵了孩子。

  你無敵了。

  「他這是嫌銅的成本高然後換成鐵,又嫌鐵的成本高改用紙。」

  張堯佐一臉茫然,道:

  「他把貨幣當成了什麼?」

  從以重量為計的金屬貨幣,發展到以數量為計的貴金屬或金屬貨幣,再發展到紙幣,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大臣們都理解這個道理。

  而看清朝的經濟規模和對外商品交換的總量來看,紙幣的出現本非壞事。

  但紙幣的發行須有周密的設計。

  其中相當數量的保證金及嚴格控制的發行額才是決定性原則。

  可看咸豐一朝……

  咸豐也罷,奏請發行銀票、寶鈔的官員也罷。

  他們只是為了應付本無能力承擔的財政開支,而濫髮根本不準備兌現的大錢、銀票、寶鈔。

  毋庸多言,如此無限量空頭髮行毫無保證的紙幣,其後果必然是惡性通貨膨脹,這與直接掠奪百姓無異。

  ……


  【咸豐一朝,戶部用白銀與票、鈔、大錢搭放的方式支付財政用度。】

  【如兵餉,往往銀、票對半,這實際上減少開支一半。】

  【又如河工,銀二票八,這實際上減少開支八成。】

  【從咸豐三年一直到咸豐帝去世,清朝發行的大錢、銀票、寶鈔、京錢票高達六千餘萬兩,占這一時期國庫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九。】

  【咸豐一朝,是清代歷史上貨幣制度最為混亂的一朝。】

  【而咸豐一朝金融體系的動盪,也給中國社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評價E級·得零分】

  ……

  愚人節快樂!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