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曝光歷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 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

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

  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

  {課本上是以太平天國的角度講述這段歷史,只有寥寥幾句提到清政府方面曾國藩率領的湘軍。}

  {但沒想到一句話的背後竟然有這麼多這麼多複雜的困難,真的很感慨。}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確實,能出現在歷史書上的人和事有哪個是平庸之輩呢?}

  {史書的一句話,就是別人波瀾壯闊的一生。}

  ……

  大漢。

  「想贏,不一定要有實力和本錢。」

  劉邦揣著袖子,輕笑道:

  「最重要的是有信心與膽識。」

  「放棄,就一定是輸。」

  「嘗試,還有一半機會。」

  呂雉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這句話,你說,我信。」

  劉邦看著她,笑著不說話。

  ……

  大漢·景帝時期

  「只要活著就有好事發生。」

  劉啟拍了拍小劉徹的腦袋瓜,感慨道:

  「這句話就是咱們老劉家的持家之道。」

  小劉徹躲開劉啟的手。

  拍腦袋不長個的。

  劉啟笑著,又使勁搓了搓小劉徹的腦袋。

  ……

  【咸豐四年三月二十八日(1854年4月25日),塔齊布奉曾國藩之命,率部趕到湘潭城外。】

  【一到之後,立即對太平軍展開猛攻。】

  ……

  一員大將手執大旗。

  麾下各路將士兵勇奮勇向前。

  他們聞炮即伏,炮止即進,直衝太平軍營壘!

  ……

  【面對湘軍的猛烈進攻,太平軍毫無心理防備,漸呈難以抵禦之勢。】

  ……

  大唐。

  李世民捻須眯眼,輕聲道:

  「紀律嚴明,官軍用命,勇敢無畏。」

  「曾國藩的這支陸軍確實沒有白練。」

  房玄齡幾人也捋須點頭。

  令行禁止,兵法大利。


  ……

  大宋·哲宗時期

  趙煦有點活心了。

  曾國藩這種選兵擇將的方式,若是再結合戚繼光的練兵方式。

  大宋是不是練出一支強而有力的新軍呢?

  ……

  【四月初一(4月27日),曾國藩所派的後繼湘軍水師五營也到了湘潭,在湘江內與太平軍水營展開激戰。】

  【當初為了等待廣東的洋炮,曾國藩一再抗旨推遲出征,最後證明是正確的。】

  【出征之時,他軍中的洋炮已達六百尊,這種英式大炮比太平軍的土炮先進很多,火力兇猛,射擊準確,往往一炮就能掀翻太平軍一隻戰船。】

  ……

  大明。

  朱元璋鼻子裡輕哼一聲。

  「那老話講得好哇。」

  「磨刀不誤砍柴工!」

  朱標則皺眉深思道:

  「咸豐明顯沒出一分錢,他這些威力強大洋炮是從哪裡弄來的?」

  朱元璋看著自家好大兒,大笑道:

  「這還不容易!」

  「他在長沙府的名聲都爛了,既然已經爛了,那直接破罐子破摔!」

  「沖那些鄉紳募捐!」

  「募捐不給就攤派!」

  「都敢望文生義改團練之質,那手持雞毛當令箭又有誰敢攔他。」

  「二品大官。」

  「還不好弄錢嗎。」

  ……

  大清·乾隆時期

  乾隆看著威力強大的洋炮,眉頭緊皺不解。

  他再次想起鴉片之戰里的清軍火力。

  「武器都要從外夷那裡買……」

  這豈不是說明社稷重器被外人掌控?

  「前明的火器設計圖還能翻出來嗎?」

  大臣們聽到乾隆的話都懵了。

  大皇帝啊!

  你文字獄和四庫全書都幹了些什麼,你自個全都忘啦?!

  乾隆也意識到自己問了個蠢問題。

  臉色也越發難看了。

  ……

  【四月初五日(5月1日),守城太平軍戰士緣梯而下,準備接應城外太平軍入城,湘軍伏兵驟起,將出城之太平軍戰士砍死,乘勢奪梯登城,打開城門。】


  【大隊湘軍立即沖入,奪占湘潭城。】

  【湘潭之戰,湘軍水陸不足萬人,與三萬之眾的太平軍做殊死戰,前後六天,十戰十捷,以少勝多,斃敵近萬,太平軍逃散者也上萬,太平軍精銳林紹璋部幾乎全軍覆滅。】

  【這是太平軍軍興以來,清軍取得的唯一大勝,也是太平天國與清朝命運的一個轉折點。】

  【湘潭失守,靖港的太平軍聞訊大驚也自動撤退,長沙之圍遂宣告解除。】

  ……

  大明·永樂時期

  「十戰十捷。」

  朱棣細品著這番話。

  太平軍可不是什麼烏合之眾。

  以一萬勝三萬。

  「曾國藩也開出一條新的練兵路子啊。」

  「非將才,乃帥才。」

  ……

  {說起來也挺諷刺,湘軍之所以戰鬥力強,是因為曾國藩實行厚餉原則。}

  {明軍:假的!都是假的!}

  {戚家軍: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清代對文官實行「薄俸制」,其實軍隊也是這樣,實行「低餉制」}

  {晚清軍隊最令人痛恨的事,是他們走私護私,違法犯罪。}

  {但種種貪腐行為大部分都是朝野皆知的公開秘密。}

  {主要原因就是是清代軍官收入也不高。}

  {比如綠營提督,官居從一品,比地方上的總督級別還高點,每年的法定收入不過才八十一兩,雖然此外還有八百八十兩的養廉銀,加到一起,年收入也不足千兩。}

  {但這點收入,根本不能滿足他們日常生活和官場應酬的需要。}

  {所以他們只能利用手中的權力來非法尋租。}

  {這些情況,從道光皇帝到咸豐皇帝都很清楚,但是皇帝們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他們捨不得給軍官們漲工資。}

  {他們也沒錢漲工資。}

  {屁的沒錢,就是摳,放在今天也是一樣的道理。}

  {老闆捨不得給員工開高薪,員工怎麼可能給老闆賣力幹活,都是渾水摸魚。}

  {胖東來超市開高薪招人,應聘的員工多如牛毛,自然能招到優質的員工,並且員工也會賣力工作,生怕丟掉這個好飯碗。}

  {服務做好了,名聲起來了,這帶來的長遠價值可遠遠不是那點工資所能比的。}


  ……

  大明。

  「看我幹嘛呀!」

  朱元璋急了。

  他指著天幕,漲紅著臉道:

  「看它啊!」

  馬皇后拍了拍衣服上的褶皺,小聲道: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要想驢拉磨,得給足吃的。」

  「不然……哼哼。」

  老朱氣呼呼的。

  「知道啦!咱知道啦!」

  「給他們漲俸祿!」

  「你可真是他們的再生父母了。」

  馬皇后白了她一眼。

  朱標看著父母,突然笑道:

  「說起來,如今百官現在都在家裡供起了長生祠。」

  「全都天天跪拜,祈禱母親健康長壽。」

  馬皇后聽得一愣,看著朱標道:

  「真的假的?」

  老朱哼唧著。

  「哼哼……」

  朱標笑著點頭。

  馬皇后一聽,扭頭看向老朱

  「你早知道了?」

  老朱哼哼。

  「說話!」

  老朱開口。

  「不然咱能這麼輕易放過他們?」

  「算他們識相!」

  ……

  【聞知此訊的曾國藩似乎沒有像旁人那樣高興,而是冷靜分析勝敗兩方面的教訓,整軍於長沙。】

  【勝將擴軍,敗營遣散。】

  【為此他不認親情,其弟曾國葆亦被裁之。】

  【曾國藩此後立下一條規矩,打勝仗可升官,打敗仗立即滾蛋。】

  【這與潰而復集、集而復潰的清朝國家軍隊,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

  季漢。

  諸葛亮輕搖羽扇。

  「軍制立起來了。」

  劉禪看了這麼多,又有『神·諸葛』再一旁輔導,此時智識大漲。

  「軍士質樸,餉銀豐足,紀律嚴明。」

  「湘軍……顧名思義,應是同鄉之人。」


  「如此又知根知底。」

  「真如鐵板一塊。」

  「但是……」

  劉禪皺著眉頭思索著。

  「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諸葛亮輕聲嘆道:

  「因為此舉定會重現州牧之景啊。」

  遍地「諸侯」

  ……

  【長沙整軍,使湘軍縮減至四千餘人。而兩個月的休整補充,又擴至萬人以上。】

  【是年六月中旬,曾國藩率湘軍北上,與太平軍在岳州、城陵磯大戰月余,將太平軍全部趕出湖南。】

  【隨即又水陸並進,連戰皆捷,於八月二十三(10月14日)攻克了被太平軍的武昌。】

  【這一系列的勝利,使咸豐驚呆了。】

  【自太平軍突圍永安城之後,咸豐已經習慣了失敗。各級官員謊報的勝仗,他早有覺察,只不過是軍情緊急,無法一一查明而已。】

  【八月三十(10月20日)等收到署理湖廣總督用日行八百里的當時最快速度送來紅旗捷報,稱聞湘軍已克復武昌,他一時還不敢相信,旨命詳細奏復。】

  【整整六天之後,曾國藩的奏摺遞到了北京,這天大的喜訊使咸豐激動了,硃批道:

  「覽奏感慰實深。獲此大勝,殊非意料所及。朕惟兢業自恃,叩天速赦民劫也。」】

  【功績卓著,立頒賞賚,這一點咸豐是從不含糊的,他當日授曾國藩二品頂戴,署理湖北巡撫,並賞戴花翎。】

  ……

  大清·光緒時期

  「多虧了咸豐皇帝加了署理二字。」

  慈禧想著湘軍勢力,心中對咸豐的先見之明深懷感激。

  「如此才留下了餘地啊。」

  光緒則覺得慈禧想得太多。

  「署理為暫時代理之意。以毅勇侯的功績,咸豐帝當時並非不肯實授此職,只是聖恩不可一日施盡,若再立功績,又加之何恩典?」

  「二是毅勇侯以孝道自榜,出山時為顯示其孝道,宣稱守制期間不受議敘,咸豐帝仍授其三品頂戴,他都上奏推辭。」

  「若真實授,他必固辭不就,反為不美。」

  「且守制期間任署理之官也是旗人的規矩,不妨效之。」

  慈禧輕飄飄的看了他一眼。

  沒言語。

  光緒沒得到回應,臉一下子就紅了,別過臉也不說話了。


  ……

  天幕上。

  暖閣內。

  咸豐看著手裡的捷報,愛不釋手。

  大笑著對眼前幾名紅頂子大臣道:

  「朕真是沒想到啊!」

  「曾國藩這一書生,竟能建如此奇功!」

  「哈哈哈哈哈!」

  「朕高興!高興啊!」

  一名大臣看了看同僚,上前一步拱手道:

  「曾國藩以侍郎在籍,猶一匹夫耳。」

  「匹夫居民間,一呼蹶起,從之者萬餘人。」

  「恐非國家之福。」

  「陛下,不見魏武帝滅黃巾之事乎。」

  咸豐帝的笑意僵在臉上。

  ……

  【九月十三(11月2日)咸豐帝收回成命,改曾國藩為兵部侍郎銜,專辦軍務,不再署理湖北巡撫了。】

  【同時,命令曾國藩率軍沿長江東下,進攻江西。】

  ……

  {最討厭這種人了,輕飄飄一句話就可能置人於死地。}

  {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內鬥。}

  {官場險惡,有功必使絆。}

  這句話對任何一個皇帝來說都是大忠之言啊。}

  ……

  大隋。

  楊堅看著咸豐瞬變的臉色,只覺得好笑又可悲,且帶了幾分感同身受。

  「這股猜忌,完全是切中要害啊。」

  清朝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歷來的傳統是以漢人辦事,以滿人掌權。

  曾國藩是個漢人。

  曾國藩所帶的部隊,實質上又是私家軍隊,除了曾國藩誰也指揮不動。

  兵為國有成了兵為將有。

  還不知他手下的將士們,心中除了曾大帥外,還有沒有大清。

  更別說還有抗旨在前。

  除了某些功上加功,封無可封的皇帝,沒人會不忌憚這種大臣。

  最後的結論就一定是此人不能不防。

  「你也許沒那個心。」

  「但你有那個能力。」

  ……

  大唐。

  某位天策上將感慨著清朝的束手束腳。


  「咸豐啊……在他那個位置上,皇帝猜忌將領自古以來都不稀奇,更何況他這裡還有民族因素。」

  魏徵瞥了一眼天幕里的咸豐,搖頭道:

  「清朝皇帝對此都是很敏感的,滿漢問題始終令人介懷。」

  「但康雍乾時期天下禁錮太平。」

  「事情影響不大。」

  「嘉道之後,外力襲來,此時抱殘守缺無疑是浮木渡海。」

  「咸豐是吃盡了時代黑利。」

  「歷史上又能有多少真正雄才偉略之人,不是所有人都是橫空出世的陛下。」

  「這個局勢,怎麼救都是飲鴆止渴了。」

  ……

  【咸豐對曾國藩的態度轉變,最終倒霉的當然是他自己。】

  【按照一般的軍事常識,湘軍奪取湖北後應全力經營之,成為可靠的後方基地,穩紮穩打,逐漸向東進攻。】

  【但咸豐讓湘軍立即全軍前出江西,一方面是急於鎮壓太平軍,另一方面是對湘軍又利用又限制的策略,不使其在湖北坐大,使在江西、安徽的拼戰中消耗實力,最後由江南、江北大營的清朝國家軍隊坐收其功。】

  【十一月十四日(1855年1月2日)湘軍水陸東進,迅速開抵九江城下,發起攻城。】

  【九江的圍攻,歷大小百餘戰,終不能克復,而湘軍的水師卻被石達開在湖口被切成兩半,喪失作戰能力。】

  【十二月二十五日(1855年2月11日)太平軍發起奇襲,直取曾國藩的座船。曾國藩乘小船狼狽逃入陸營,復欲尋死,被左右救出,後率師轉至南昌。】

  【從此太平軍則開始全面反攻。】

  【二月十七日(4月3日),太平軍三克武昌。】

  【而咸豐則在軍情大變的情況下,又開始了玩祖穿微操,一會兒讓曾部回救湖北,一會兒要湘軍速克九江,直取天京。】

  【但就是這一年,北伐的太平軍,為清將僧格林沁所破,全軍覆沒。】

  【一場引發太平天國諸王內訌的導火索點燃了。】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