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奪情」「君臣」
第614章 「奪情」·「君臣」
天幕上。
皇宮內院之中。
一張胖臉緊皺的宦官小聲道:
「陛下,這張先生還沒離開京城呢,那些人就在內閣堂而皇之的相互道賀了。」
「張先生若是走了,陛下的新政……他不能走啊。」
小皇帝同樣皺著一張臉,緊巴巴道:
本章節來源於s🍭to9.com
「大伴所言朕當然知曉。」
「張先生是忠臣,但怎麼挽留呢?」
「丁憂是祖制啊……」
宦官的胖臉上洋溢著光芒。
小聲道:
「皇上,可奪情。」
小皇帝一愣,輕聲念叨著:
「奪情?」
……
【按照當時官員的丁憂制度,承重祖父母及嫡親父母喪事,以聞喪月日為始,不計閏,二十七月,服滿起復。】
【期滿後,再出來視事,謂之起復。】
【但也有特例,宣德元年正月,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金幼孜,母死丁憂,宣宗下詔起復。】
【宣德四年八月,內閣大學士楊溥以母喪丁憂去,隨即起復。】
【成化二年三月,內閣大學士李賢,父喪,憲宗詔起復,三辭不許,遣中官護行營葬,還至京又辭,帝遣使宣意,遂視事。】
【這些都是丁憂「奪情」的先例。】
【但是,這樣做並不符合明代的典制。】
【因為按照祖宗舊制,官員丁憂不許奪情起復。】
【萬曆五年(1577)九月二十六日。】
【張居正的同僚、內閣輔臣呂調陽、張四維上疏奏明萬曆,引用先朝楊溥、金幼孜、李賢「奪情」起復故事,請求諭留張居正。】
……
大漢·宣帝時期
「丁者,當也。憂者,居喪也。」
劉病已皺眉思索天上其餘幾人的含義。
居喪之時,不出遊,不宴飲,不作樂,不結婚。
若是官員,必須強制他離職回家服喪。
而不丁憂……
父母去世你都可以不管不顧,你這個德行也沒資格做官。
「這幾人究竟是為了新政推動……還是另有他謀?」
這些人靠不住。
劉病已可以很確定,張居正本人一定是不想丁憂的。
推動新政走到這個地步,他絕不會半途而廢!
但這也透出一個問題。
他的新政是後繼無人。
許平君嘆了口氣,撫著繡布上的桃花道:
「這一幕卻是與王安石頗為相似。」
「看著都是志同道合之人。」
「但這些人心裡想的恐怕是,張居正一走,自己等人就要受到逆流衝擊了吧。」
劉病已看著那一朵桃花,靜靜道:
「所以,一切都要看皇帝如何決斷了。」
……
【在接到呂調陽、張四維的奏疏後,萬曆帝諭吏部:「元輔朕切倚賴,豈可一日離朕!父制當守,君父尤重,准過七七,照舊入閣辦事,侍講侍讀,期滿日隨朝。該部即往諭朕意。」】
【九月三十日,張居正向萬曆上疏乞恩守制。】
【「臣在憂苦之中,一聞命下,驚惶無措。臣聞受非常之恩者,宜有非常之報。夫非常者,非常理之所能拘也。」】
【「如皇上之於臣,若是之懇篤者,此所謂非常之恩也。臣於此時,舉其草芥賤軀,摩頂放踵,粉為微塵,猶不足以仰答於萬一;又何暇顧旁人之非議,徇匹夫之小節,而拘拘於常理之內乎!」】
……
季漢·懷帝時期
諸葛亮看著這份奏疏,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君臣相得……君臣相得……」
「亮,何其幸哉。」
劉禪不知道相父看到了什麼,但他不喜歡相父說的這句話。
「相父!」
劉禪板著沒有啥威嚴的臉,握著諸葛亮的手,努力展示「威嚴」道:
「是阿父與朕,何其幸哉!」
諸葛亮看著劉禪。
恍惚見,似乎見到先帝。
「哈哈哈哈!備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他淚眼朦朧笑道:
「幸哉……」
……
大隋。
「觀此,奪情之本謀盡露矣!」
楊堅大體能預見張居正的下場了。
雖是以新政大局為重,可以不擇手段。
但內外勾結、欺瞞上聽。
這種事情瞞不住也瞞不了。
「花花腸子一大堆,不如跟皇帝說實話。」
……
大唐。
「原來如此……」
李世民捻須長嘆。
「一切都是他謀劃好的。」
李承乾看的半蒙半懂。
「這……皇帝不是已經允許奪情了嗎?」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皇帝真的允許他奪情了嗎?」
李承乾眨眨眼。
什麼意思?
李世民指了指天上的那名宦官道:
「此人與張居正是同盟。」
「張居正也是內閣首輔。」
「奪情是出於皇上旨意,但卻是張居正與他事前謀劃好的。」
「你看他的乞疏。」
李世民眯眼打量著那份奏疏。
「他怕皇帝太小看不懂,所以露了馬腳。」
「一方面乞恩守制,另一方面卻強調非常理之所能拘,何暇顧旁人之非議,徇匹夫之小節。」
「這分明是在向皇帝表明他的決心。」
「如果皇帝為了繼續推行新政,堅持奪情,他可以置常理、小節於不顧。」
李承乾咽了口吐沫。
「但……但這也不能說萬曆就不知道吧?」
李世民背負雙手道:
「簡單,就看後續萬曆會不會秋後算帳了。」
「自古多情者必多疑。」
「此時皇帝有多麼敬愛先生。」
「那以後他就有多憤恨先生。」
「情天,往往也是恨海啊。」
……
【對張居正的《乞恩守制疏》,萬曆的批示很明確:
「朕沖年垂拱仰成,頃刻離卿不得,安能遠待三年!且卿身系社稷安危,又豈金革之事可比!其強抑哀情,勉遵前旨,以副我皇考委託之重,勿得固辭。」】
【十月初五日,張居正再次上疏乞恩守制。】
【萬曆當天批覆:「……連日不得卿面,朕心如有所失。卿平日所言,朕無一不從,今日此事,卻望卿從朕,毋得再有所陳。」】
【十月初八,張居正三疏乞恩守制。】
【萬曆再次重申挽留之意,還轉告他,已決定差司禮監隨堂太監同張居正的兒子一起赴江陵安排喪事,並迎接張母來京。】[插圖]
【且命司禮監隨堂太監偕張居正次子嗣修前往江陵營葬。】
【張居正便順水推舟,不再堅持乞歸守制,向皇帝提出「在官守制」的折衷方案。為了表明他的虔誠之心,特地辭去俸祿。】
【萬曆過意不去,向內府及各衙門降旨:
「元輔張先生俸薪都辭了,他平素清廉,恐用度不足,著光祿寺每日送酒飯一桌,各該衙門每月送米十石、香油二百斤、茶葉三十斤、鹽一百斤、黃白蠟燭一百支、柴二十扛、炭三十包,服滿日止。」】
……
大漢。
「嘖嘖嘖……」
劉邦一臉的同情。
「這傻小子……被人賣了還給人數錢呢。」
呂雉輕嘆一聲道:
「這孩子確實敬重這張居正。」
「張居正這一次是棋差一著了。」
劉邦揣著手窩著腿,打了個哈欠道:
「嗨!都是他們自己作的。」
「一個個滿腦子裡都想著陰謀權謀。」
「諸葛亮的例子在那擺著呢!抄都不會抄。」
呂雉瞥了一眼他。
「有幾個人能成諸葛亮?」
劉邦嗤笑一聲:
「大丈夫當如是!」
呂雉臉色一僵。
劉邦斜睨著她,不屑道:
「想都不敢想,何況去做?」
「做都沒做就說自己做不成。」
「這種就是廢物。」
「他能做成你就做不成?」
「那乃公一輩子就只能地里刨食吃!」
「乃公這回算知道劉盈是隨了誰了。」
呂雉聽到這話不由瞪大眼睛。
她顫著手指著自己。
劉邦點點頭。
「對。隨你!」
「劉季!!!!」
……
【張居正所得之數遠超他的俸祿。】
【如果再算上「不可勝記」的「其餘橫賜」,那就更是天文數字。】
【萬曆以這種方式表明了他對元輔張先生在官守制的全力支持。】
【奪情起復之局已定。張居正以「在官守制」的形式,於「七七」之後,仍入閣辦事。】
【但這一安排激起了一片反對聲浪。】
【其氣勢之咄咄逼人讓萬曆與張居正始料不及。】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