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
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
【史書與文獻都對朱佑樘的功績大書特書。】
【但全部都只截取前半段好的地方,而無視後半段壞的地方。】
【治河只說江南魚米之鄉被灌溉,而絕口不提黃河連年決口、改道、淹沒河南山東農田之事。】
【改革財政只提開中折色收納白銀,不提邊境就此廢弛。】
【天下百姓連年受災,直隸、河南、山東、江蘇、淮北、浙東,年年餓死無數!他們絕口不提!有的只是垂拱而治,君臣相得!】
【天下百姓的日子沒法過下去,卻人人說是太平盛世。】
【都說弘治中興,但到底中了什麼,沒人說的出來。】
……
{作者太偏激了,你想想看,六合八荒、億兆生民都捏在皇帝的手心兒里。}
{被皇權慣壞了的皇帝們又總是把皇家的私心置於國家利益之上,皇莊遍地、特務橫行,藩王、外戚、權閹、寵幸一個個都成了國家肌體上的附骨之蛆。}
{朱祐樘好就好在是位溫存體度、寬仁厚德的君王,在他治國期間,明朝百年養成的痼疾雖然未能治癒,倒也沒有惡化。}
{所以才都說弘治皇帝是位聖主,是個「中興盛世」}
{嘔!為了洗地連臉都不要了!}
{明孝宗的中興之名是因為這時候的人口還在繼續增長,財政收入基本保持不變,甚至略有增加,社會比較穩定,沒有爆發較大的農民起義,所以才有人將這段時期稱之為「弘治中興」}
{但對外軍事鬥爭的一系列失利已經暴露出了國家內政方面的積弊了。}
{就這還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漢景帝知道都得拉著你們下棋!}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心平氣和。
「朕只是占了一個好的天時罷了。」
「這天下百廢待興,只要用心就能幹好。」
「宋仁宗與明孝宗,他們還是比較難的。」
劉恆確實是這麼想的。
自己接手的大漢土地兼併還不嚴重。
而宋明此時已經開國已經上百年了。
國家人口眾多,土地開始稀缺,貧富差距已經很大了。
豪強地主多占一點,百姓就必然多損失一點。
更別提大明文官與地方官僚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固的利益集團。
這種種天時地利都不如自己順利。
但這人沒有手段與見識也是確定的。
在這種情況下,朱佑樘不能再用無為之法了。
反而應該像劉徹那樣。
鐵腕肅貪、整頓吏治、打擊豪強。這樣才有可能實現大明振興。
當然,這樣做肯定不會有什麼好名聲。
但搞休養生息、無為而治,必然造成民不聊生、貪官橫行的局面。
讓大量的失地農民變成流民,讓朝廷和軍隊都變得腐朽不堪,從而落下一個好名聲,這未免本末倒置了。
……
大漢·景帝時期
「忒!」
白色唾液化成一道拋物線。
這就是劉啟的回答。
小劉徹看著劉啟一臉嫌棄。
「阿父!我在吃飯呢!」
劉啟一甩袖子橫了他一眼。
「吃吃吃!從放天幕開始你就吃!」
「朕又沒吐你飯里!吃你的得了!」
劉啟扭過頭,不去看小劉徹漲紅的臉。
文景之治!
只提阿父不提朕是什麼意思?!
……
季漢·懷帝時期
」經過朱見深的治亂、治民、治吏三階段治理,朱祐樘繼承的是一個相對太平的江山。」
諸葛亮輕輕拍打羽扇,口中感嘆著:
「能保證國家沒有出現大的動盪,也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
「但要說是中興,那是遠遠算不上的,朱祐樘只能算是一個守成之君罷了。」
諸葛亮說著說著,一時出了神。
若是先帝三興大漢。
那就是真的中興了。
……
大唐·玄宗時期
「這宋仁宗還真的與明孝宗有一些可比性。」
李隆基摸了兩下鬍子。
「提起宋朝,對外軍事戰爭可謂一塌糊塗,積貧積弱是北宋和南宋的基本特徵。」
「但要細看北宋的歷代皇帝,除了最後亡國的徽欽二宗以外,還都挺不錯的,沒有什麼昏君暴君。」
「但若說與漢文帝並肩,真是想瞎心了。」
「太宗皇帝都自語德不比文帝。」
「他們哪裡來的膽子?」
李泌則一語命中關鍵。
「捋清明孝宗的治理脈絡再來看宋史,這些皇帝就與明孝宗一般。」
「像朱元璋、朱棣、朱見深這種用鐵腕手段來對付貪官豪強的皇帝一個都沒有。」
「而宋朝官員卻拿著很高的俸祿,每天高談闊論,日子過得相當舒服,當然要把他們描寫成明君聖主。」
……
大宋·仁宗時期
趙禎起一身雞皮疙瘩。
「比肩漢文……」
做夢都不敢這麼做。
漢文帝輕徭薄賦、勤儉節約。又建立了比較文明的刑罰體系。
對外政策則是韜光養晦,跟匈奴和平相處。
文景之治以後,漢朝國力開始強盛、財政收入大增。
漢武帝在此基礎上開始開疆拓土。
「比不了啊……」
……
大明·嘉靖時期
朱厚熜雙手搭在扶手上。
望著天幕深嘆一聲。
「弘治皇帝在位十七年,天下人都說這弘治朝是太平盛世。」
「但事實上糟糕得很!」
海瑞沉默不語。
有些事情,有點超乎他的認知了。
「官場冗員泛濫,腐敗成一攤爛泥,什麼事也辦不成。」
「國家年年增稅,財政反而越來越吃緊,年年入不敷出。」
「各地藩王仗著天高皇帝遠,一個個都跟瘋了一樣,就那麼明搶明奪,硬把老百姓往絕路上逼!」
「這些年災荒不斷,各地的災民、流民動不動就幾十萬!」
「再讓這些藩王豪強一逼,能不出事嗎?」
海瑞略帶驚疑的看向皇帝。
「那陛下為何……」
朱厚熜看著海瑞,笑著指了指周圍。
「這天下,這朝堂,有多少眼睛在盯著朕你知道嗎?」
「朕想當漢文帝。」
「但大明不是大漢。」
……
【公元1505年,弘治十八年】
【長期堅持省吃儉用、輕徭薄賦的朱祐樘去世了,廟號孝宗。】
【他到死也沒弄明白,為什麼他如此努力,國家反而陷入了軍民窮困的地步。】
【而在去世之前,朱佑樘再次招問劉大夏,天下何時才能大治?】
【劉大夏:只要任用賢臣,然後任何決定都聽從賢臣們的建議,時間久了天下一定大治。】
【朱祐樘沒有再問下去。】
【他等不到那一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