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這個男人不太冷靜> 第452章 未來打算

第452章 未來打算

  第452章 未來打算

  在這個過程中,全程沒有發生意外,就連原本有點起勢的雷電,都只是停留在遠方的天氣,防雷擊措施沒有大顯身手的機會。

  由於天氣實在是不太好,金尚也不好做大場面招待客人,只領著郝齊聯以及區裡的基層管理人員一起去體驗一下園區的特色。

  戶外的很多東西不便展示,室內倒是無妨。

  風電和光伏全面併網後,總裝機量是相當驚人的,如果有機會滿負荷發電,自然是好事,可現實如此,無法強求。

  在整個「智慧城市」落成的過程中,說服監管批准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柔性直流輸配電系統減輕城市電網的壓力的功能,並最大限度輸送居民和工業用電。

  從數據上來看,算上燃氣輪機熱電聯供系統,電能總產出是嚴重溢出的,哪怕有大容量長時儲能,常態下也用不完。

  於是,很多本地消納項目,就這麼匆匆上馬了。

  不提數據中心現在的巨大消耗,未來對能源的需求會越來越恐怖。

  當下的問題,還是在維持供需穩定上,幾個植物工廠加綠色大棚種植區的需求就十分驚人了。

  sto🎶9.com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考慮到現在LED燈的價格並不是很便宜,在不計較能耗的情況下,園區採用了LED、螢光和高壓鈉燈聯合補光模式,反正電量富裕,幾種模式都試試,盡最大可能摸索出一套自給自足的盈利方法。

  另外,污水處理,造紙,垃圾回收,發酵池保溫,沼氣池,循環水系統以及燃氣站等,都是耗能大戶,按照這個情況來看,園區的用電規模上限和下限拉得很開,完全可以根據城市電網的調度要求緩解整個輸配電系統的壓力。

  為了儘可能壓低成本,金尚還購進了一批電動擺渡車,大大小小都有,運貨的和接人的不少,採用的是技術比較成熟,也比較安全,還很便宜的鉛酸電池動力,這種車的缺點很多,續航也就四五十公里,且壽命有限,過充過放損耗嚴重,電能密度低,充電也很慢,最高速度也就在六十碼到八十碼,再快就不划算了;

  可優點也很突出,浮充性能好,燃爆風險極低,故障檢修容易,回收率高,在有限的範圍內用用,不上高速跑長途,還是很可以的。

  有一個穩定的維護團隊,對有需求的企業來說,還是很划算的,現在要是上磷酸鐵鋰動力電池,技術不成熟不說,成本高到令不差錢的金尚都有些咋舌,個人玩玩還行,公司批量採購,怕不是想多了。

  北船機電設備分廠的鉛酸蓄電池在船用設備領域經過十幾年的實用檢驗,還是拿得出手的,這次找了個代工廠定做改裝了一批生產用車,錢雖然花了不少,質量還是過硬的。


  心情大好的金尚,還和來訪的客人們一起坐了一次,像遊覽車一樣,將大半個園區看了個遍,可惜天公不作美,有點令人掃興。

  即便如此,一些特色領域還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比如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的試用,幾個模組放在一起,占地不到一百平方米,發電效率比一千平方米的光伏板效率都要高許多。

  其燃料利用效率,在熱電聯供系統的支持下,超過了百分之八十,比絕大部分能源生產方式都要高。

  更難得的是,這玩意還很安靜,幾乎沒有多餘的廢棄物排放,且對燃料的需求十分靈活,汽油,柴油,甲醇、乙醇、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和沼氣什麼的,都可以用。

  如果不是成本過高,且使用壽命沒有經過驗證,許多懂行的都準備回去自己弄了。

  最後,將客人送回去的時候,金尚還介紹了一下廠里的新車,一大批雙燃料汽車和彈性燃料車,在使用醇油燃料後,也能正常使用。

  眾多燃料中,目前汽油的價格最貴,柴油和液化石油氣次之,天然氣最低。

  有意嘗鮮的金尚,將原來的車給別人開,自己換了一輛柴油和壓縮天然氣(CNG)摻燒的車,氣瓶里注滿壓縮天然氣後,再把油箱加滿生物柴油,使得油料消耗降低到了原來的十分之一,剩下的用便宜的天然氣補充,這就很不錯了。

  後來,金尚又弄了一輛FFV豪車,汽油、乙醇和甲醇什麼的,都可以用來當動力燃料,只是乙醇和甲醇的冷啟動略差,可它們帶來的動力著實強勁,不愧是「平民版」的賽車燃料。

  乙醇目前雖然貴了點,可甲醇就很便宜了,大量購買的話,成本比乙醇便宜一半還要多。

  這種生物燃料車,商用領域的大範圍使用,還嫌太貴,個人有興趣開一開倒是無妨,金尚就挺喜歡乙醇燃料加注後,踩下油門後那種如賽車般發動機轉速狂飆的轟鳴聲。

  理智的年輕人,不飆車,但油門一定要踩到底,就喜歡聞那股酒精味。

  ——

  三月一日,星期一,回了一趟北地後的二姑夫張華,再次急匆匆來京城找金尚商量事情。

  「差不多了……」

  「很有興趣?」

  「當然!」

  張華信誓旦旦地保證道,

  「雖說咱們那裡是農牧業地區,且沒什麼太值錢的礦藏資源,可到底地方大。目前的主流方向是發展經濟,大家也不希望自己待的地方老是那麼窮,不是麼?」

  誰不想招商引資啊,可俱輪泊附近,要說水草豐美,人傑地靈,也能算得上半個,可真要發展什麼產業,那就抓瞎了。


  總不能一直挖礦賣資源,種地養牛羊吧?

  再大的老闆,去了也不知道該投資什麼。

  現在有一個和新能源、網際網路以及高科技搭邊的項目,看起來還挺正規,且前途似乎不錯。

  有京城老大哥做表率,哪怕最後出了岔子,打板子也輪不到自己不是麼?

  「清潔能源,低碳環保,數據中心,網際網路,植物工廠,並以此為基礎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還能治沙,建防風林,改善鹽鹼地,提高作物產量,那可就太完美了。」

  金尚也是很舒心地說道,

  「這只是一方面,老窩在京城,固然賺錢,可不把影響力擴散,到底還是有些不足。而且……姑父,我的想法你是知道的,這年頭,什麼產業做到最後,都要和金融搭邊,哪怕你一心想要做實業,也要有強悍的資本力量保駕護航,否則,容易被覬覦……」

  「農牧產品大宗交易市場,我記得……」

  這件事,以前金尚和李華提過,生意達到一定程度,肯定要考慮大宗商品的市場風險。

  上輩子金尚可是見過「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等資本操作,將大宗交易市場狠狠搜颳了一遍,順便將供應市場徹底擊垮,然後大肆抄底的事件。

  尤其是金尚和張華姑侄兩人計劃的事,大米,小麥,豆粕,菜籽粕,棉籽粕,乙醇,高粱,蘋果以及玉米等主要大宗農產業,還有牛肉,豬肉,雞蛋,棉花,葡萄,紙漿,以及水產等衣食住行生活必需品,將來產量越來越大,再像現在這樣,鬍子眉毛一把抓,上上下下全都親自處理的模式,勢必玩不轉。

  大生意,就要有大格局,有大氣魄,去國際市場,放眼全球,賺老外的錢。

  到了這一步,定價權這個問題,就要提上日程了,大宗交易市場和資本操作,必須涉足,哪怕不利用它們來盈利,如何套期保值,規避風險,減小波動,總要做的吧?

  與其去老外的地方搶食,或者去其他大城市拓展生意,還不如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就近入手,聯絡一批人,自己搭建渠道,開個交易市場。

  很難,短期內幾乎看不到希望,自身與合作夥伴的實力不夠,可大方向還是要堅持的。

  渤海灣附近,倒是有幾個期貨現貨市場,可查過它們的底細後,金尚就覺得那都是一些臭魚爛蝦,完全不值得合作。

  有些事,還是要抓到自己手裡才放心。

  就像二舅梅應年,為什麼一定要將銀行,券商,保險等建起來,有了自己的王牌,才敢大肆進軍房地產市場?

  有些命脈,指望別人總歸是有風險的,錢少的時候還無所謂,涉及到天大的利益,難免引動巨鱷定點獵殺。


  商場如戰場,可不是說笑的。

  假如有一天,金尚和二姑夫張華聯手成為國內有數的農牧副食大亨,甚至成長為國際大糧商,連定價權都沒有,在國際市場豈不是任人宰割的魚腩?

  這輩子的國土如此遼闊,北境有大片待開發的土地等著去掘金,這個時候不去跑馬圈地,等到未來,就沒這麼好的機會了。

  強勢出擊的金尚小試牛刀,就在京城南郊弄到這麼大一塊地。

  或許現在的人覺得一個一千萬出頭的城市,已經很不得了了,城區再擴張的餘地不大,遠城區已經是輻射的極限,再往外就沒多少價值,可只有金尚才知道,寸土寸金才是未來。

  這次成功了,要是和地方合作愉快,金尚肯定要將成功的經驗推廣到其它區。

  官廳水庫那個風能超級密集的風口,金尚早就眼饞了,皇陵附近的資源也很密集,風光互補電站搭配抽水蓄能,還有北邊的密雲水庫,那裡本來就有屬於金尚和金時父子的零星地塊,雖然都是沒什麼價值的山頭,租給別人種果樹了,可要是開發出來,那也很值錢。

  哪怕是農村,那也是首都的農村,再偏遠的山林,也是京城的山林。

  說了下北邊老家的事,二姑夫張華琢磨了一會,似乎有點不好意思,猶豫再三,還是坦白道:

  「有兩個問題,還是要先和你通個氣……」

  「怎麼,也不全是好消息?」

  「嗯!第一個就是,我將資料和錄製的視頻,解說文檔等送過去調研後,那邊找北方農林大學專家做了個評估,問了個問題,我答不上來……」

  「說說看?」

  「前年的時候,農科院去西歐荷蘭,丹麥以及瑞典等國考察了當地的植物工廠和生態農業示範區,對老外的機械自動化和無人作業區印象很深刻,覺得咱們這個似乎智能化程度不夠高,雖說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商業化先行者,但……」

  「不是世界頂尖,對麼?」

  如此質疑,金尚也沒有太在意,而是慢條斯理地喝了口熱茶潤潤嗓子,才心平氣和地解釋道,

  「我知道,在實驗室裡面,肯定能做得更好,但是,咱們這雖然是個示範試驗區,到底是商業化運作,要考慮投入產出比。姑父你是農牧業方面的專家,自然知道有個詞叫『邊際效應』……」

  「投入產出不成比例,達到一定限度,再投入重金,效率卻不見得能讓人滿意。」

  「就是如此!上更多自動化設備,用更先進的計算機控制,加裝更多高精密傳感器,自然很好,可也要考慮現實情況。西歐的技術工人多少錢工資,咱們多少錢工資?」


  頓了頓後,金尚十分感慨地嘆道,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聽說過一個偏遠山區貧困生的故事,那裡的年輕人農閒的時候去最近的縣城省城打工賺外快,工資是多少?折算匯率後,只有同期西歐干差不多活的工人的百分之二,在這種情況下,要啥高精尖的設備,要啥機器人,人工智慧比得過智人?」

  「我……大概明白了,為什麼採用自動化和半自動化交替使用,部分領域確實很方便機器作業,可有些地方,強行要求無人化車間,全自動工廠運作,並不划算。」

  就好比現在,金尚不知道人工培養食用菌,可以做到全自動化採摘的麼?

  反季節蔬菜也是可以一條龍無人化栽培的,屠宰分割車間也能流水線作業。

  可是,現在這個園區只是個大一點的示範工廠,壓根沒有用到全自動流水線的必要。

  人力成本那麼低,買一台設備的錢,兩者之間的差價,用到報廢(退休)都補不回來,那就沒有必要強求了吧。

  以國內目前的情況,提供許多對工人要求不高,工資尚可的崗位,也蠻重要的。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