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705間奏曲(上)
時間回溯至一小時前。
懼塞堡壘軍營中心,一座奢華的大帳篷內煙霧瀰漫,繚繞不散。若是不知情的人冒然闖入,恐怕會誤以為這裡正在進行某種巫術儀式,亦或是某種難以言明的神秘祭典。
然而,這裡既非祭壇,也非邪教徒們的聚會場所,而是杜魯奇前沿指揮部。這座帳篷之內,匯聚的皆是威高權重之人,或是擁有極高軍事素養的將官,所有的命令自此發出,如同蛛網般向四面八方輻射。然而,他們吞吐的煙霧之濃烈,連專門用於吸收煙塵的植物都幾近窒息,吃不住勁。
之所以稱其為『前沿指揮部』,而非塔里恩丹,是因為紐克爾並未在此,而是留在了克拉卡隆德,塔里恩丹統籌全軍的進軍與補給工作,更重要的是……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杜魯奇雖迎來新時代,卻依舊是虎狼之輩。
克拉卡隆德匯聚了龐大的軍隊與海量補給,這座戰略要地必須有一位足以鎮壓一切的統帥鎮著,而紐克爾,作為原克拉卡隆德瓦拉哈爾的他就是最好的人選。
而且現階段,將塔里恩丹前移至懼塞堡壘也沒什麼用。
前沿指揮部內,馬雷基斯雙手撐在桌沿,目光凝視著桌面上的沙盤。
與其說是沙盤,不如說是一座精雕細琢的建築模型。若此刻埃利昂能親眼看到桌上的景象,他恐怕難以立刻認出——這竟是阿納海姆及其周邊的縮影!
在巫王的側旁,科威爾父子並肩而立,默默吞吐著煙霧,等待著馬雷基斯的命令。
這倆父子現在有點意思,爹給兒子當差,顯得有些反常,但現實擺在眼前,許多因素令其無法改變。
最初,杜魯奇軍隊的重組始於兩支近衛集團軍的建立,確保納迦羅斯能夠平穩渡過變革期。隨後,『疾風』第三集團軍與『閃電』第四集團軍相繼組建,這兩個集團軍的特點是行軍速度快,非常快。
第三集團軍由科威爾統御,其班底源自達克烏斯在埃爾辛·阿爾文遊歷時,由馬雷基斯與紐克爾共同組建的實踐軍團,主力來自克拉卡隆德與海格·葛雷夫的精銳部隊。
第四集團軍則由多里恩統御,班底主要由艾希瑞爾的駐軍構成,另一部分則是在納迦隆德組建。軍官體系一部分抽調自艾希瑞爾,另一部分則來自納迦羅斯原各部隊的精銳軍官。
架構成型之後,多里恩,這位深諳軍事理論的高階恐懼領主,帶領軍官們將新編入的士兵帶回艾希瑞爾,在之後的日子中,不停的搗騰,就像反覆洗牌的撲克牌一般。艾希瑞爾原駐軍與新生人口被分批送往納迦羅斯訓練,而在納迦羅斯組建的部隊也輪番前往艾希瑞爾,充當新的框架支柱。
時至今日,多里恩的軍銜是高階恐懼領主,麾下擁有整編後的二十萬大軍,九支滿編大軍團,三支能應對各種戰鬥的集團軍。
除了第四集團軍,他還統領著第十四集團軍與第二十一集團軍,其影響力在杜魯奇軍中舉足輕重。
沒辦法,他的能力、他背後的關係網,乃至艾希瑞爾在杜魯奇社會的特殊地位,都決定了他的未來。若一切順利,當杜魯奇君臨奧蘇安後,他晉升為司戰將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而第三支集團軍整編出來後,第一時間從納迦隆德調到克拉卡隆德,從城市守衛的手中接過任務,負責守備克拉卡隆德。沒辦法,克拉卡隆德對杜魯奇來說太過重要了,一旦克拉卡隆德出現問題,杜魯奇整個戰爭機器都將遭受沉重打擊。
現在,科威爾手握三支集團軍,除了第三集團軍,塔洛斯統御的『荊棘』第五集團軍和欽塔拉的第二十二集團軍,也加入到了他的集團軍群序列中
塔洛斯沒啥好說的。
『無暇者』欽塔拉是一位女性將領,在舊時代,她長期駐守納迦羅斯西北方的一座重要據點,忠於職守,不曾懈怠。她雖出身納迦隆德,但由於服役地點遠離權力核心,與納迦隆德派系的聯繫並不深,因而未曾捲入政治漩渦。
隨著新時代的來臨,隨著納迦羅斯的戰略收縮,她守備的據點也隨之放棄,回到納迦隆德後,開始接觸並深入學習新時代的軍事理論,隨後組建第二十二集團軍。
對了,欽塔拉的武技極為卓越,但最終,她死在了恐虐惡魔奪顱者(獵顱者)的劍下。(奪顱者523章出現過)
在冷酷無情的獵顱儀式中,她的頭顱被摘下,成為奪顱者披風上的戰利品。儘管命運如此,但換個角度看,能成為獵顱者披風裝飾的,無一不是強者,皆曾是戰場上的傳奇……
第二十二集團軍雖是後組建的軍團,但其戰鬥力極為強悍。其骨幹力量從老部隊中抽調,採用老兵帶新兵的模式。
新的軍官和士兵基本都納迦羅斯的新生人口,誕生於舊時代末尾或是新時代之後,卡拉薩莎拉和莫卡里斯這些杜魯奇小妖們在這支集團軍中擔任初階恐懼領主,指揮軍團,當時表現最優秀的費加爾和『滅檔者』瓦什納也在這支集團軍中,指揮大軍團。(674章)
杜魯奇社會迎來新時代,不僅僅是軍事制度的革新,更是思想與教育體系的變革。
在舊時代,軍隊的訓練模式更偏向傳統的血與火,稍加訓練的士兵會被直接投入殘酷戰場,依靠生死磨礪來錘鍊戰鬥本能。這種方式雖能篩選出強者,但同樣導致了大量新兵的無意義折損,影響了戰鬥力的持續性。
而在新時代,杜魯奇軍隊的訓練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其核心在於……
理論先行,實踐結合。
新時代的軍事教育強調理論基礎,戰術、戰役模擬、後勤組織、戰略規劃等均被納入培訓體系。
每一名士兵,都必須在克雷丹和軍官的帶領下接受系統化的軍事課程,在理論上理解戰爭,而非僅憑本能廝殺。這不僅提升了整體戰術素養,也讓軍隊運作更加高效、協同作戰能力更強。
而且成長於舊時代尾聲或新時代開始的杜魯奇新生人口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他們的思想遠比舊時代的士兵更加靈活、適應力強,也更加信奉新時代的軍事體系。這些年輕的杜魯奇戰士,接受的訓練比以往更加嚴格,但在戰術配合、軍紀執行、戰鬥方式上,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杜魯奇的宣傳體系,在新時代被推向了新的高度。
戰士們從小時候接受教育的那一刻開始,就被灌輸對巫王的忠誠,被塑造為新秩序的堅定執行者。而且不同於舊時代的鬆散結構,如今的宣傳體系通過各種宣傳畫、演講、劇目、戰報、傳奇英雄故事等方式,使軍隊內部形成強烈的凝聚力,使其更加認同新的軍事體系,形成從上至下的統一思想。
新時代的杜魯奇軍隊,已不再是昔日的杜魯奇軍隊,而是擁有深厚理論體系、完善訓練系統、強大宣傳動員能力的戰爭機器。
在達克烏斯與馬雷基斯最初規劃中,杜魯奇的陸軍規模設定在 80萬到100萬之間,然而在新時代的浪潮推動下,這一數字早已被大幅超越。如今,納迦羅斯與艾希瑞爾的杜魯奇陸軍合計已達125萬,共計二十支集團軍。其中,二十萬部署在艾希瑞爾,而剩餘的一百餘萬則集中駐紮於納迦羅斯本土。
當然,這一數據僅是紙面上的正式編制,實際的可動員力量遠不止於此。
畢竟杜魯奇獨特的體系擺在這呢,如果打急眼了,以工人組成的後備力量也可以拉到奧蘇安,填充主力集團軍或擔任二線部隊,作為可對標阿蘇爾弓箭手或長矛兵的作戰單位。
達克烏斯曾進行過詳細測算,在不影響基礎生產與經濟運轉的前提下,額外再動員100萬兵力並非難事。
然而,這種大規模徵召無疑是在挑戰杜魯奇社會結構的極限,一旦調度失衡,整個戰爭機器可能會因負荷過重而出現裂痕……
說人話,就是容易翻車。
科威爾的父親——德拉納克·莫加爾,早在舊時代便已是赫赫有名的恐懼領主。在第一次戈隆德之戰中,他率軍從城外營地出發,自戈隆德東側對混沌浪潮發動突襲,精準無誤地執行了紐克爾下達的戰術指令,展現出卓越的個人武勇與指揮才能。
在舊時代,莫加爾家族坐擁一艘黑色方舟——靈魂之爪號,在黑暗議會中占據兩個席位。
但沒辦法,儘管德拉納克位高權重,但他終究不是克拉卡隆德的瓦拉哈爾,他兒子才是,所以才有了老子給兒子當差的事情發生。
不過這種事在精靈社會不出奇就是了,現在的莫拉里昂也在給兒子艾薩里昂當差。
當第三集團軍初建時,德拉納克統御其中一支大軍團,直至部隊擴編,他才迎來晉升,正式掌控整個第三集團軍。
不過,他本人對此並不太在意,他的性格也是莫加爾家族能與地獄之災家族保持親密聯繫的原因之一。
他膝下共有三名子嗣,長子科威爾、次女阿拉塔爾,以及幼子圖恩。科威爾的成就無需贅述,而阿拉塔爾則嫁給了馬拉努爾,在杜魯奇步入新時代的第十年,於納迦隆德的馬雷基斯黑塔舉行盛大婚禮。婚禮當天,馬雷基斯親自出席並擔任證婚人,杜魯奇高層盡數到場,場面可謂風光無限,轟動一時。
至於圖恩,則頂替了父親留下的空缺。
作為達克烏斯的髮小,他在克拉卡隆德城外的那場戰鬥中堪稱中流砥柱。如今,他並未出現在這間軍帳之中,因為他麾下的部隊正忙於修築鐵路……
這是他憑本事為部隊爭取來的任務,爭取方式也頗為杜魯奇風格,不是靠喧嚷抗議,更不是憑藉關係,而是靠抓鬮,他在兩名中階恐懼領主手中贏得了這次機會。
他的兩名同僚,一人出自地獄之災家族,另一人則屬於戈德里奇家族,三人共同構成了第三集團軍內部的三足鼎立之勢。
而戈德里奇家族的加爾羅斯,則在達克烏斯首次從露絲契亞歸來後,成為馬拉努爾的副官,並隨行前往納迦隆德。並在達克烏斯第二次去往露絲契亞時跟隨,隨後就留在了艾希瑞爾,負責波托西的守備和日常工作。
在多里恩返回納迦羅斯的那段時間,他短暫擔任艾希瑞爾的瓦拉哈爾。待多里恩回歸後,他返回納迦羅斯,進修軍事理論,並組建了第十四集團軍。現如今,他位於艾希瑞爾,隸屬於多里恩所統帥的集團軍群序列之中。
至於修鐵路這件事,對杜魯奇士兵而言,非但不是勞役,反而是天大的福利。在杜魯奇陸軍體系內,士兵的眼中有三大『福利』。
一個是修鐵路或是修建築,一個則是去地窖子裡摘菜,另一個則在鋼鐵之心體育場看比賽。
反正,只要不去拉練,進行長途行軍怎麼整都行,怎樣都好說。雖然行軍是軍隊的必修課,但若能選擇,沒有哪名士兵願意日復一日地長途跋涉,那實在是折磨人的。雖然表現優異的部隊也有積分拿就是了,但這麼搞更折磨人。
如果硬要在這三個好事中選的話,杜魯奇士兵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修築,而不是去摘菜或是看比賽,雖然後兩個也是非常好的消遣,但沒有積分拿。
修築就不一樣了,可謂是旱澇保收,只要修了,修好,就有積分,突出一個穩定。
儘管目前開戰了,但卡隆德·卡爾和艾希瑞爾的駐軍壓根沒動,杜魯奇陸軍的部署態勢猶如常山之蛇,部署在納迦隆德-阿納海姆一線,沿著鐵路線運動。
塔洛斯的第五集團軍自納迦隆德抵達克拉卡隆德後便未再調動,這不僅是因為阿納海姆方向暫不需要增援,更重要的是,在第三集團軍不在的情況下,得有人鎮著克拉卡隆德,而作為艾尼爾的塔洛斯,無疑是最佳人選。
儘管塔洛斯身上帶有達克烏斯的烙印,但在巫王馬雷基斯眼中,與純正的杜魯奇相比,他更信任這些來自埃爾辛·阿爾文的艾尼爾、阿斯萊,乃至兩位來自奧蘇安的阿蘇爾叛將。
原因很簡單,他們在納迦羅斯無根基,既無家族勢力,也無政治盤根錯節,更沒有理由生出二心。除非他們被惡魔附身,但這種情況的概率微乎其微,畢竟額頭上的洛依克紋身可不是擺設。
正因如此,卡拉希爾才能出任軍隊後勤主管,統籌全軍物資調度。而且在外交上,這也是個非常正面的信號。
欽塔拉坐在軍帳邊緣,不是因為她被排斥了,而是她不抽菸。不過,她喜歡葡萄酒……現在她的手裡拿著一瓶葡萄汁飲料,作為葡萄酒的替代品,一邊小酌,一邊靜候巫王的命令。
她沒有去爭取什麼,爭取先攻阿納海姆,取得開門紅的榮譽。因為她十分清楚,自己軍團的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用巫王之手的話說就是:氣氛組?好像是這個詞?用以烘托戰局氛圍。
軍人就是軍人,應該保持純粹,不應摻雜政治,話雖如此,但到了高級別,政治素養卻是必不可少的能力。
她知道,四年前,阿蘇爾的使者曾造訪納迦羅斯,儘管她未曾親見,但她依舊隱隱猜到了些什麼。更重要的是,她深知這一戰的核心不在阿納海姆,而在奧蘇安的增援,因此,爭取先攻的意義並不大。她唯一要做的,就是老老實實坐在這等命令。
而且真要進攻阿納海姆的話……巫王與紅龍軍團的空中支援便能輕鬆撕裂其城防體系,甚至連扭曲炮都不需要。她的任務,則是率軍入城,發動巷戰,逐一肅清敵方殘存防禦力量。
除了欽塔拉和科威爾父子外,帳篷的內杜魯奇就只有參謀們了。寇蘭並不在場,而是在納迦隆窩著呢,至於為什麼還在納迦隆德……
與塔洛斯的定位一樣!
其麾下的兩支近衛集團軍,一支部署至克拉卡隆德,另一支則繼續駐守納迦隆德,穩固後方,以確保即便前線戰事爆發,大後方仍固若金湯。
當然,除了杜魯奇外,帳篷內還有三隻紅龍,分別是無所事事打著哈欠的瑪洛克,與阿加塔古和阿克雷貢兩兄弟。這三隻紅龍中,唯有阿加塔古身披極其華麗的盔甲,而瑪洛克和阿克雷貢則只穿著紅黑色的托加長袍,顯得隨意而閒適。
不同於那位窩在紅龍之怒酒館當酒保、投身文化事業的艾瓦納赫,阿加塔古和阿克雷貢兄弟選擇了更直接的方式——投身杜魯奇軍隊體系,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對此,達克烏斯與巫王馬雷基斯均持歡迎態度。
這倆兄弟一直跟在馬雷基斯身邊,學習戰術與戰略理論。當初,一同進入軍隊體系的紅龍不止兩隻,但最終……大部分都無法適應,或者說學習軍事理論對他們而言,堪比酷刑,懶散慣的他們更願意去睡覺。最後,只剩下了他們兄弟二龍。
等龍源就位後,他們兄弟正式開始組建大軍團。
是的,大軍團,而不是集團軍。
這支軍團沒有正式番號,單純地稱為『紅龍』軍團。其軍旗為黑底金紋,中央繪有『龍母』莫達克斯龍裔形態的側身像。當軍團成立之際,納迦羅斯甚至特別發行了一批限量版收藏金索維林,硬幣正面是莫達克斯的側身像,背面則是紅龍們在天空翱翔的壯麗場景,象徵著這一軍團的非凡地位。
紅龍軍團的構成相較於其他杜魯奇軍隊更為獨特,其士兵從近衛軍中抽調,軍官則分為兩類,一部分是杜魯奇,另一部分則是蠻龍或紅龍。
以前,紅龍族群正逐漸消退,數量日漸稀少,然而一件古聖遺物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一切——巨龍培養器!
不同於之前與石頭沒什麼區別的龍蛋,現在的龍蛋在巨龍培養器的增幅下,爆率那叫一個高啊!
巨龍培養器是古聖未啟動的項目,或者說是……很早就出現了,只不過那時候的巨龍對此有些抗拒。
但無論怎麼樣,總之是達克烏斯在奧比恩發現的,在露絲契亞建造,並帶回納迦隆德。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就跟紅龍們談過這個問題,談過蠻龍這個問題。
紅龍們沒什麼意見,他們能有什麼意見,畢竟,他們的種族已經陷入衰退,儘管破殼而出的幼龍與他們稍微有些不同,但有總比沒有強,不論形態如何,都比種群徹底滅絕要好得多。
但事實是,這個巨龍培養器遠比達克烏斯和紅龍們預想的邪門,甭管是紅龍的蛋,還是奧蘇安火龍的蛋,這個巨龍培養器都能孵。
但孵化出來的生物嘛……有點微妙。
有一種,保育措施提高後,物競天擇下不該活下來的,也能誕生的美……
按比例算的話,是1:1:30:30。
有點像婆羅門體系……
有點像蜥蜴人體系……
第一個1是巨龍,這些生物與奧蘇安的火龍或納迦羅斯的紅龍幾乎別無二致,唯一的不同是,從火龍蛋孵化出的個體對『火龍』這一概念毫無認同,他們認為自己天生就是紅龍的一員。
第二個1則是蠻龍,就是達克烏斯在奧比恩看到的那個樣子,體型更加強壯,原本是弱點的長脖子,也變成了粗短的脖子,戰鬥力驚人。(208、9章)
第一個30是龍人,類似於艾澤拉斯的龍人,他們與紅龍的龍裔形態相似,但無法變成真正的龍,不能飛行,只能在地上行走。他們在紅龍社會中的定位是士兵和戰士,對標蜥蜴人體系,他們類似於蜥人或巨蜥。
第二個30是龍獸,與龍蜥和龍魔有些相似,四足行走,同時擁有靈活的前爪,它們在紅龍社會中主要擔任輔助工作,現在的巨龍孵化器就是由他們維護,必要時也可投入戰鬥。對標蜥蜴人體系,它們相當於靈蜥。
大量孵化的蠻龍和一部分新生紅龍被直接編入軍隊體系,接受系統化的軍事理論學習。這並非強制要求,而是紅龍們共同的決定。
他們希望通過這一方式,增加紅龍在精靈社會中的影響力。
但由於這些幼龍年齡尚小,直接上戰場顯然不現實。
現階段的幼龍戰鬥力,還不如在天上飛的突襲艦,有種空中小狗的美,一點戰鬥力都沒有,被鷹身女妖圍住都夠嗆能活。因此,培養他們成為軍官,作為紅龍軍團的骨幹,以龍裔的形態投入戰鬥才是最佳選擇。
別看紅龍軍團只是個大軍團,但戰鬥力卻異常強悍,可謂是馬雷基斯手中的王牌力量。
若按照遊戲設定,紅龍軍團具備『軍團技能』,在必要時刻可直接召喚紅龍參戰。
是的,這支軍團的背後,有五位紅龍老祖坐鎮,統御軍隊不行,但在空中作戰還是沒問題的。而作為兄長阿加塔古的副手,阿克雷貢不僅能夠指揮軍隊,還能直接升空作戰。作為第六位紅龍老祖,這也是他不穿盔甲的原因。
此刻,帳篷內的沙盤之上,軍隊部署一覽無遺。一直凝視著沙盤、遲遲未發一言的馬雷基斯終於發話了。他伸出鐵手,指向位於森林裡的鐵路線。
「巴克隆的第十集團軍動起來,再鋪設三條軌道。」
阿加塔古與阿克雷貢對視了一眼,而站在一旁的科威爾父子亦交換了一下目光。他們都心知肚明,知道這個命令的意味著什麼……
巴克隆的第十集團軍自戈隆德抽調出來後,便一直與塔洛斯的第五集團軍一同駐紮在納迦隆德。
「將東側森林清空,建立一條五百米的隔離帶,每隔一千米設立可供百人駐守的防禦據點。」
見參謀已經開始記錄,馬雷基斯又補充道。
沒辦法,克拉卡隆德到阿納海姆的鐵路線太過重要了,重要到無論如何強化防禦都是應該的,畢竟地形擺在這,戈隆德到克拉卡隆德的鐵路線出現問題,還可以走惡怨海。克拉卡隆德到阿納海姆的鐵路線出了問題,那就得用腳走了,坐船得兜大一圈,而且與既定的戰略相悖。
「開始測量,儘快完成鐵路線對接。」
馬雷基斯在下令的同時,目光轉向了德拉納克。
當巫王開始下令時,德拉納克就第一時間扔掉了手中的煙,而坐在角落的欽塔拉則仰頭噸噸噸地將瓶中的飲料一飲而盡,隨即迅速來到科威爾父子身旁,等待新的命令。
德拉納克身姿筆直,雙腿併攏,精緻的皮靴在碰撞時發出清脆的聲音。他右拳捶胸,隨後高舉過頭。
「展開懼塞堡壘的建設工作,同時建立臨時車站和物資區。」
馬雷基斯隨即又轉向欽塔拉。
領命的欽塔拉立刻行軍禮,乾脆利落,沒有一絲猶豫。
巫王滿意地點了點頭,最後目光落在科威爾身上。這一次,他沒有再說話,而是微微頷首,所有指令盡在其中。
科威爾也沉默地回以點頭,隨即做了一個軍禮。
下一刻,科威爾父子與欽塔拉離開了帳篷。
整個軍營驟然沸騰,命令如洪流般傳達,修築工作全面啟動!
「修橋。」
馬雷基斯伸出鐵手,點在地圖上距離海岸線最近的一塊大島,隨即抬起眼,目光灼灼地望向紅龍兄弟。
「永久性橋樑!」
領命的紅龍兄弟行完軍禮,隨即轉身離開帳篷,腳步穩健而果斷。
帳篷內重歸沉寂,馬雷基斯卻並未休息,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沙盤之上,陷入沉思中。
這個沙盤中的阿納海姆與現實中的阿納海姆截然不同。
現實中的阿納海姆由星羅棋布的群島組成,而沙盤上,那些瑣碎的海島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與陸地隔海相望的大島。
一座橫跨海峽的兩用橋連接著陸地與這座島嶼,可供行人、車輛和火車通行。島嶼內部,眾多建築鱗次櫛比,分區規劃極為嚴密,工廠、院校、居住區、大型港口、農業區、軍營,以及一整套永久性防禦體系,如今現實中的阿納海姆,不過是這座宏偉藍圖中的一個城區罷了。
沒辦法,阿納海姆的特殊定位擺在這呢。
只要精靈未來還要依賴秘法之球,精靈就必須要在納迦羅斯擁有穩固的立足點,轉化秘法之球的德哈能量只有納迦羅斯能穩定提供,而阿納海姆便是最理想的選擇。未來,這裡或許會被劃入泰倫洛克行省,也有可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大區存在。
更重要的是,阿納海姆的靈脈節點直接與奧蘇安西部相連,其戰略價值不言而喻。
達克烏斯的構想,是抽取靈脈網絡的能量,將這些零散的海島從海底抬升,部分區域進行填海,最終塑造出一座完整的大島。
但這一計劃太過遙遠,遠到必須等到杜魯奇君臨奧蘇安後才能回頭再來搞。
現階段,杜魯奇的首要任務,是將鐵路延伸至島上,並建立大型港口、物資集散地和軍營。未來,納迦羅斯的陸軍將以此為出發點,踏上奧蘇安的土地。
至於攻破阿納海姆?
那根本不在杜魯奇的作戰計劃之內。
「去把維爾莉特·瑞爾叫來。」
馬雷基斯抬頭,目光投向遠處的一名參謀,沉聲吩咐。
維爾莉特·瑞爾是風暴織法者高級祭司的其中一位,是卡隆德·卡爾夜督基拉所在家族的成員,她的職責之一,便是協調海軍與陸軍的行動。
目前為止,海陸之間的協同並未出現任何問題,沒有發生那種陸軍提前抵達、海軍卻遲遲未至的尷尬情況。事實上,海軍比陸軍更早行動,只不過一直隱匿未現,潛伏在阿納海姆南部的恐懼峽灣與北方的利爪海岸。
現在,馬雷基斯認為是時候給阿納海姆施加更大壓力了。讓部署在此的阿蘇爾艦隊撤離,前往奧蘇安尋求增援,把聲勢搞的更大一些,讓奧蘇安那邊的配合工作能有效的展開。
參謀行完軍禮,正準備離開帳篷。然而,就在這時,帳篷的帘布被人一把掀開!
走進來的不是別人,正是第三十二集團軍的指揮官——吉利德·洛塞恩-馬爾薩納斯。
他所指揮的第三十二集團軍是現階段最後一個波次組建的,說是集團軍,其實只有一支大軍團,屬於空架子,但這支大軍團非常有戰鬥力,可以說是樣板部隊。
這支部隊從納迦隆德出發,行至克拉卡隆德,騎兵與車隊在此下車,開始摩托化。而步兵部隊則換車頭、合併車廂,繼續沿著鐵路線行進,直抵鐵路線的盡頭。
埃利昂透過望遠鏡所見到的正是這支大軍團的行軍隊列。
帳篷內氣氛頓時一緊。
吉利德邁步入內,第一時間立正行禮,隨後看向了在場的參謀。看到他的眼神後,參謀們看向巫王,見巫王點頭後,參謀們有序地退了出去,將帳篷留給了這兩個有著特殊關係的存在。
「你想好了?」沒有什麼對視,沒有寒暄,沒有試探,馬雷基斯直截了當地問道。
「想好了!」吉利德回答得同樣乾脆。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知道!我在來時的路上想了很久……」
「那就去做吧。」馬雷基斯打斷了吉利德的話語,聲音低沉而威嚴。隨後擺了擺手,示意吉利德可以離開了,當吉利德再次敬禮準備轉身離開時,他補了一句,「祝你成功!」
吉利德腳步微微一頓,隨後,他輕輕點頭,毫無猶豫地邁出了帳篷。
「陛下?」
就在吉利德離去不久後,一道聲音響起。
巫王抬眼望去,維爾莉特·瑞爾站在帳篷門口。
「先等等。」
「是,陛下。」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