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仙州七本槍】來襲!【4300】
第1009章 【仙州七本槍】來襲!【4300】
一萬兩金再誘人,也得有法子拿到才行。
青登的壓倒性的恐怖戰力,令那些懷揣僥倖心理的人統統打消幻想。
即使傷勢未愈,滿身實力只餘5成,也照樣打得奧羽諸藩的武者們落花流水!
連續秒殺15名武者也就罷了,在不間斷地打了15個回合後,竟然連汗都沒流一滴!
這副措置裕如的模樣,更令人感到絕望!
如此,教挑戰者們如何有信心上場?
為了一個不可能獲得的獎金,而被打得在床榻上躺好幾天……不論怎麼想,都不划算!
伴隨著「黃金萬兩」的誘惑力的消退,挑戰者們的熱情飛速散盡。
與其去爭求這不可能獲得的一萬兩金,倒不如設法打敗新選組的隊長們,去拿那一千兩金的獎勵,後者更具可行性。
於是乎,比武場陷入詭異的冷清……青登孤零零地站在場上,無人相伴。
比武場的西側一片死寂……相較之下,四周的觀眾席倒是情緒高漲。
仁王親自出手制敵——如此光景,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看到的!
青登那瀟灑飄逸的動作,那摧枯拉朽的強大,無不令現場眾人心馳神往。
「不要停啊!繼續上吶!」
「拿出奧羽武者的骨氣!」
某些膽大的觀眾紛紛出聲呼喚,滿心期待第16名挑戰者的上場。
怎奈何,不論他們如何吆喝,比武場的西側始終寂靜……這一會兒,便見有不少人低下了頭,縮著肩,眼觀鼻,鼻觀心,仿佛生怕被他人發現、點名。
青登環視現場一圈,心中暗忖:
——今天只能到這兒了。
從現狀來看,他再等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想到這兒,他不禁感到憋悶。
一來是沒薅到幾個天賦。
二來他還沒打夠!
對他而言,這種水準的比武,只不過是「熱身」的程度。
身子才剛熱起來,就不得不停下……著實教他難受。
可事已至此,也只能接受了。
他不再久留,對著比武場西側喊了聲「承讓」,隨後便轉身離去。
崇拜、嫉妒、敬畏……在情緒各異的一束束目光的注視下,他大步回到比武場北側的「貴賓席」,仿若無事地繼續同藩主們談笑。
……
……
因為目前抵達若松城的藩主只有8個,雲集於此的武者還不多,所以首日的比武僅持續至正午,就因「沒有挑戰者」而被迫結束了。
雖然時間不長,但好在結果很美滿——新選組大獲全勝!
直到結束為止,也沒有一人成功擊敗青登麾下的隊長們。
對於這樣的開局,青登非常滿意。
接下來的時日,青登繼續開展「奧羽試合」。
在此期間,其他藩主陸續趕到若松城。
繼盛岡藩之後,久保田藩(20萬5800石)、莊內藩(17萬石)、白河藩(10萬石)等大藩的旗幟招展在若松城的空中。
為了收穫一千兩金的獎勵,為了攬得「擊敗新選組隊長」的榮譽,那些後續趕到若松城的它藩武者們,無不踴躍報名參賽。
隨著參賽人數的不斷增多,「奧羽試合」愈發熱鬧、愈發激烈,比賽時長隨之延長至黃昏。
話雖如此,可結果卻是未變:新選組依舊保持著不敗的記錄!
即使來了更多、更厲害的挑戰者,也無法撼動新選組的強大!
以寥寥數名隊長,迎戰奧羽列藩的數以百計的武者們……想必任誰都會覺得:這麼多人,哪怕是用人數去堆,累也累死新選組的隊長們!
可實際呈現在眾人眼前的光景,卻是如何?
事實上,近藤勇等人並沒有覺得很累。
戰至現在,他們依舊猶有餘力。
究竟緣故,並不複雜。
他們絕大部分的回合,都是不斷重複「上場、秒殺、下場」這三步節奏。
因為絕大部分挑戰者根本經不住他們一擊!所以壓根兒就不費什麼體力!
那些沒被秒殺的人,也無法堅持太久,沒幾個回合就要敗北。
對於這樣的結果,青登並不感到出奇——奧羽武者的水平之低劣,早在其意料之中。
有道是「物質水平決定上層建築」。
貧窮的奧羽非常缺乏教育資源,自然無法培育出優秀的武者。
艱苦的環境導致了人才的外流。
奧羽領內的優秀武者們,但凡是稍有門路的,都會設法離開,前往關東、京畿等更加富庶的地區去謀求更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因為奧羽太窮、環境太窮苦,所以外地的優秀人才也不願去奧羽開道場、授武藝。
裡面的人才想出去,外面的人才不想進來……這般一來,便形成了惡性循環。
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臭棋簍子對弈,越下越臭」的局面,以致武學水平難以稱道。
論武學素養,奧羽列藩的武者們本就乏善可陳。
技藝不精,又極度缺乏實戰經驗。
如此,被近藤勇等人吊打,自然是理所應當。
倘若條件允許的話,青登非常樂意長駐比武場上。
一邊單方面地吊打對手,一邊薅著天賦……既能活動筋骨,愉悅心情,又能有所收穫,實乃快事也。
怎奈何,百事纏身的他,並不是每天都有時間去觀賽、參賽。
他近日來可沒閒著,每天都在為外交事宜而奔走。
他可沒有忘記本次北上的目的——舉辦「奧羽試合」只是一個添頭,促成奧羽地區的穩定才是首要目標。
雖然要等奧羽列藩的藩主們都到齊後才能召開會議,但在許多時候,會議結果往往在會議開始之前就註定好了!
小藩的態度無關緊要,仙台、盛岡、莊內等大藩才是青登需要籠絡的對象。
因此,青登積極地聯絡大藩的藩主們,同他們交流、攀談、協商。
青登對他們的要求只有一個:支持「南紀派」與佐幕陣營,堅決地同「一橋派」與尊攘陣營分道揚鑣。
平心而論,青登並不擅長外交。
相比起用舌頭去爭取利益,他更喜歡用腰間的佩刀去換來他想要的一切。
幸而此次的外交行動並不複雜,即使是不諳此道的青登也應付自如。
首先,他占有道義,具備無可動搖的「政治正確」。
德川家茂未死,他仍是名正言順的武家領袖、第十四代征夷大將軍。
支持幕府、支持將軍乃三百諸侯應盡的義務,任誰都挑不出半點毛病。
其次,他有強大的武力做支撐。
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休想在談判桌上得到——可反過來說,戰場上能夠輕鬆得到的東西,就能在談判桌上充作籌碼。
青登如今攜有消滅水戶之餘威,新選組的三千大軍就駐紮在若松町外……對奧羽列藩的每一個藩主來說,此乃不可忽視的恐怖壓力!
誰也不想觸怒青登,招致滅國之災。
三來,雖然青登不擅長搞外交,但在天賦「落榜的美術生+5」的加持下,他的口才一向了得,充滿蠱惑人心的魔力。
【注·落榜的美術聲+5:演講富含感染力。】
奧羽列藩本就是一堆牆頭草,各掃門前雪,都只想著自保,根本無法形成合力。
青登敏銳地抓住此處要害,逐個擊破,不斷分化。
今天秘密會晤盛岡藩主,誘之以利,將他收伏。
明天暗示莊內藩主,若以會津作跳板,只消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在鶴岡城(莊內藩的藩廳)的天守閣上立起誠字旗。
後天就拉著盛岡藩主與莊內藩主,對猶豫不決的白河藩主施壓。
大後天故意放出「盛岡藩主、莊內藩主、白河藩主都已歸附仁王」的消息,加深小藩主們的惶恐,令他們上趕著來向青登示好。
就這樣,面對青登的「循循善誘」,奧羽列藩的藩主們毫無還手之力。
不論青登說了什麼——「擁護『南紀派』」也好,「反對尊攘運動」也罷——他們根本不敢有異議,連連稱是。
青登收服奧羽列藩的過程,可謂是相當順利。
不過,因有一位藩主遲遲未到,以致青登的「收服奧羽」的計劃出了瑕疵——對方便是仙台藩的現任藩主,伊達慶邦!
仙台藩乃實際石高超百萬石的奧羽第一大藩,在奧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若不降伏仙台藩,那麼奧羽的穩定就無從談起。
青登頻頻遣人去問「伊達慶邦到哪兒了?」。
收到的回覆無一例外,全都是「仙台藩主尚未抵達若松」。
終於,就在青登規定的「一個月」的限期的最後一日,繡有竹雀紋(伊達氏的家紋)的旗幟總算出現在青登眼前。
仙台藩主來得這麼晚,是有理由的——他們的隊列非常龐大!直接拿出了「參覲交代」的排場!
從全副武裝的護衛,再到端茶倒水的僕人,隨從數量多達兩千人。
如此盛大的排場,吸引了無數人前去夾道觀看。
看著這一眼望不到尾的大名隊列,若松城的士民們連連稱奇,直呼「不愧是仙台藩」、「不愧是伊達氏」。
不僅在最後一天才趕到若松城,而且還擺出這般誇張的排場……青登一眼就看穿了仙台君臣的小心思,不由露出嗤笑,心中暗忖:
——原來如此,想要給我施壓嗎……
伊達氏乃十分古老的家族,從鎌倉時代(1185—1333)起就世鎮奧羽,一直延續至今,堪稱名門中的名門。
像伊達氏這樣歷史悠久的名門望族,都有著不小的傲氣,肯定不願意就這麼簡單地屈從於他人。
更何況,他們所要屈從的對象在數年以前,還是一個百石家祿的御家人——這就更讓伊達氏難以接受了。
讓他們直接跟青登作對,他們肯定是沒這個膽子的。
不過,用旁門左道來彰顯存在感的膽子,他們卻是有的,而且還很大!
於是乎,故意布下這種盛大的排場,並且趕在最後一天才抵達,特地在青登面前擺譜。
如何?我們仙台藩很厲害吧?想讓我們臣服,就多拿點誠意出來——青登都快聽見仙台君臣撥打如意算盤的聲音了。
竟用這種小技倆來向他施壓……青登越想越覺得好笑。
雖然心中冷笑連連,但他不動聲色,微笑著面見仙台藩主伊達慶邦。
伊達慶邦乃仙台藩第13代藩主,伊達氏第29代當主,官位正四位下·左近衛權中將。
青登跟他是首次見面。
剛一見面,對方就給青登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好醜的一張臉……好挫的一個人……
此人五官不揚,說得直白一點,他長得非常醜陋,眼窄鼻大唇肥,毫無君主的威儀。
因為體型肥胖,所以臉上堆滿橫肉,五官全擠作一團兒,本就醜陋的相貌變得更加寒磣。
他不僅長得醜,而且還很矮,形象地概括一下:他非常適合去當「武大郎」的演員。
丑、矮、胖……伊達慶邦簡直就是「土肥圓」一詞的最佳詮釋!
為了此次會議,青登事先研究了奧羽的各個大藩的藩主,所以對於伊達慶邦,他有著一定的了解。
總體來看,他實在算不上是一位優秀的君主。
自上位以來,他從未有過斐然的成就,不過也沒有顯著的錯誤。無功無過,算是一位平庸的君主。
就在伊達慶邦抵達若松城的這一天,青登陡然聽到一則有趣的消息:伊達慶邦把他麾下的「仙州七本槍」給帶來了!
所謂的「X州」,是諸藩的便稱。
比如秦津藩是「秦州」、會津藩是「會州」、薩摩藩是「薩州」。
此外,「X州」也可以作為藩主們在私底下的自稱。
比如青登在私底下就可以用「秦州」來代稱自己。
七本槍——日本戰國時代以來對英勇武士或武將的合稱,通常指在關鍵戰役中表現突出的七位武士,類似於「五虎上將」、「五子良將」。
日本歷史上最知名的七本槍,有在小豆坂戰役中立下顯著戰功的「小豆坂七本槍」,以及在賤岳戰役中表現活躍的「賤岳七本槍」。
當然,還是那句老話,戰國時代的武將們別的本領沒有,吹牛皮的本事倒是個頂個的厲害。
「賤岳七本槍」就是胡吹牛皮的典型案例。
被豐臣秀吉封為「賤岳七本槍」的福島正則等人,基本都是有名無實,戰功不見得有多厲害,名聲倒是很響亮。
豐臣秀吉純粹為了擴大自己的統治班底,所以才大力獎賞這7名武士,強行拔高他們的地位。
「仙州七本槍」便是指仙台藩內最厲害的7位武士。
這是一個頗有年頭的榮譽稱號了,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自設立該稱號以來,凡是被仙台藩主欽定為「最強七人」的七名武士,都會被統一封為「仙州七本槍」。
從偌大的仙台藩中脫穎而出的7名武士……可見能夠獲得這一稱號的仙台武士,肯定不是什麼泛泛之輩。
*******
*******
手頭有月票的書友,請務必投月票給本書哇!(流淚豹豹頭)求月票!求推薦票!(豹頭痛哭)
PS:本書的「仙州七本槍」乃純架空,大家別當真。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