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後天功德靈寶山海經
第660章 後天功德靈寶山海經
劉元辰一心想要削弱未來封神大戰的烈度,盡力加強西方氣運。
幫西方教壓制冥河老祖,搶走部分阿修羅,與他一直以來的目標也是相合的。
再說了,地仙道與冥河之間,也有一些過節。
這個過節還是與紅雲老祖有關,當初鯤鵬為了搶奪鴻蒙紫氣,偷襲紅雲老祖。
紅雲老祖不敵鯤鵬,肉身被打碎。
本章節來源於sto9.c🚀om
只剩魂魄帶著鴻蒙紫氣和九九散魂葫蘆,逃出生天。
而此時,冥河老祖出手,想要搶奪鴻蒙紫氣。
結果,紅雲老祖的魂魄遭到重創,殘魂與鴻蒙紫氣融為一體,最終融入了火雲洞。
至此,紅雲老祖失去了自行恢復的可能性。
可以說,當年是鯤鵬與冥河聯手,殺害了紅雲老祖。
在那之後,鎮元大仙自然也找過冥河老祖的麻煩。
可惜,冥河老祖有血海作為依仗,鎮元大仙完全奈何不得他。
對付老仇家,劉元辰自然是願意幫忙的。
雖然殺不了冥河,但能噁心他一頓,也是好事一樁。
但是,准提聖人做事的方法,實在是令人生厭。
想要求人辦事,直接正大光明地說出來,欠個人情就算了事。
只不過這個人情不小,西方教根本拿不出什麼東西,來償還這個人情。
地仙道雖然高手不多,但真的很富裕。
尤其是劉元辰,自己擁有一個大千世界,想要什麼先天靈根和靈寶,都可以隨意培養。
西方教手裡的東西,是真沒幾件能入他法眼的。
所以,准提聖人就想動用一些小手段,將這個人情抵消掉。
這傢伙也是不要麵皮,來到淮水之濱,直接開口索要無支祁。
劉元辰剛剛收服無支祁,准提聖人就仗著聖人的身份壓人。
劉元辰若是給了,東嶽大帝兼水德星君的顏面,自然要受損。
若是不想給,准提聖人再退一步,表示不要無支祁了,但要求地仙道幫忙收服部分阿修羅。
明明是西方教求地仙道幫忙,卻不想欠人情。
這麼繞了一圈,反倒是地仙道欠了西方教的人情,幫西方教收服阿修羅是還這個人情。
整個過程中,西方教什麼都不用付出,白白拿到一部分阿修羅。
地仙道和巫族忙前忙後,一丁點好處都沒有,還將冥河老祖得罪死了。
西方教如此行事,實在是令人不齒。
劉元辰心中暗嘆:『看來還是我在龍族的事情上,做出的讓步太多,讓准提聖人以為我軟弱可欺。
即便是在六翅金蟬的事情上,暗地裡給他難堪,也沒能讓他有所收斂。
若非如此,這次他也不敢如此欺人。』
『若不是我有通天聖人做靠山,這次必然會吃虧。
阿修羅的事情,必須要好好晾一晾西方教,否則以後他們定然會得寸進尺。』
想通這一切之後,劉元辰當即開口。
「弟子與冥河老祖並沒有見過面,只是聽說了一些他的事。」
他只說這麼多,不表達任何態度。
准提聖人無奈,只得再次引導。
「我記得地仙道一脈與冥河有過節,當初鎮元道友還與冥河做過一場。」
劉元辰自然知道他的意思,無非是想要將西方教搶奪阿修羅的事,轉變成地仙道想要找冥河報仇,而西方教去幫個場子。
如此一來,就從西方教欠地仙道人情,簡稱地仙道欠西方教人情。
再不濟,也是西方教和地仙道聯手去收拾冥河,互不相欠。
堂堂聖人,竟然滿腦子都是小算計。
「都是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了,師尊與冥河交手,也是因為紅雲老祖。
如今紅雲老祖已經轉世為人族的倉聖,他都不想著報仇,我地仙道又何必多事。」
劉元辰始終不接招,讓准提聖人頗為著急。
玩軟的劉元辰不吃,硬的他也不敢玩。
畢竟劉元辰腦袋上的功德金蓮,都匯聚成一片荷塘了。
功德之多,在如今的洪荒也也能排進前十。
若是對他動手,業力反噬將會極其恐怖。
西方教如今急缺氣運,再遭到業力反噬,氣運還得折損一大截。
沉默許久之後,准提聖人才終於嘆了口氣:「元辰賢侄倒是好氣量。
既然如此,貧道也就不打擾了。」
話音未落,他便一揮袍袖,架起祥雲,向西方而去。
……
送走准提聖人之後,劉元辰終於鬆了口氣。
如今自己雖然是大羅金仙巔峰,面對絕大多數准聖,都有望戰而勝之。
但面對真正的聖人,依然沒有反抗之力。
除非祭出混沌鍾,還有一絲希望逃生。
若是准提聖人鐵了心要糾纏,自己還真沒什麼辦法擺脫他。
隨後,他將大禹等一行人從小乾坤中放了出來。
一群人都有些發懵,劉元辰再次將趕山鞭交給大禹:「無支祁和那些妖魔,都已經被我活捉。
大禹,你按照原計劃治理水患便可。
若是再遇到妖魔阻路,儘管向我傳信。」
大禹帶著眾人一同向劉元辰行禮:「多謝大賢。」
還沒等他們說完,劉元辰的身形便消失不見。
伯益看著周圍大戰留下的景象,感嘆道:「大賢的實力,當真是神鬼莫測。
咱們這些天仙,在凡人面前就已經是能掌控億萬生靈生死的仙人了。
但在大賢面前,卻如同螻蟻一般。」
大禹也點頭贊同:「是啊,咱們與大賢的差距太大了。
不過也不用羨慕,只要咱們能為人族的興盛做出貢獻,日後進入火雲洞,也能擁有通天徹地的偉力。」
「大賢已經為我們掃平了最大的障礙,咱們抓緊時間,儘快疏通淮瀆。
接下來,還有一個江瀆要處理。」
「江瀆規模最大,盤踞的妖魔應該也少不了,不能掉以輕心。」
聞言,眾人都收拾心情,開始忙碌起來。
……
沒有了無支祁的阻攔,又有地書和趕山鞭在,治理淮河的事務變得極其簡單。
大禹等人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將整個淮瀆收拾停當。
後面的江瀆,就比較麻煩了。
江瀆流域面積、水量,支流數量,都比其他三瀆加起來還要多。
即便沒有特別強悍的妖魔,要將眾多支流全部疏導開來,也是費時費力的事。
好在如今的江瀆流域,人族還比較少。
要將這些人族安頓好,倒是費不了多少功夫。
大禹等人沉住氣,慢慢治理江瀆。
歷經十幾年時間,才梳理好整個江瀆流域。
治水之事大功告成,大禹帶領眾人返回人族都城蒲坂。
此時,他的名望也達到巔峰,人皇舜帝親自出城迎接。
隨後又擺下慶功宴,慶祝大禹治水大功告成。
劉元辰作為人族大賢,舉薦了大禹,又拿出趕山鞭和地書分身,還給了調動龍族大軍的權力。
大禹等人在淮水遭遇無支祁的時候,又是劉元辰親自出手,收服無支祁,救下大禹等人。
若是沒有劉元辰,治水之事指不定要拖延多長時間。
因此,劉元辰也被請來,一同參加慶功宴。
在正式開席之前,人皇帶領一眾人族高層,祭拜歷代人族先賢。
告訴眾位先賢,人族馴服了洪水。
祭拜的時候,還將大禹等人以及劉元辰的功績,一併告知先賢。
祭拜之後,劉元辰和一眾人族高層入席。
待眾人入座之後,人皇舜帝端起酒爵:「此次能平定水患,疏導四瀆,大禹居功至偉。
大禹,孤敬你一杯。」
大禹當即起身:「臣能平定水患,離不了伯益等人的輔佐,更少不了大賢的幫助。
臣以為,這一杯應該先敬大賢和眾位兄弟。」
舜帝滿臉讚許之色:「大禹立下大功,還能如此謙卑,這是真正的賢人啊!」
說罷,他又舉杯向劉元辰和伯益等人致意:「大賢,還有諸卿,同飲此杯。」
慶功宴過後,眾人散去,皇宮之中只剩下劉元辰和一眾人族高層。
大禹取出趕山鞭和地書分身:「若非大賢將這兩件寶物借給我,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平定水患。」
「如今晚輩已經平定水患,這兩件寶物,也該物歸原主了。」
如今,趕山鞭和地書分身,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兩件寶物上,都閃爍著耀眼的金色光芒。
在趕山鞭的柄上,有一朵三品金色蓮花印記。
顯然,如今的趕山鞭已經成為了先天功德靈寶。
雖然劉元辰手中已經有數件功德靈寶,但這東西有鎮壓氣運的功能,誰也不嫌多。
趕山鞭的功德不多,但鎮壓小勢力氣運完全夠用。
以趕山鞭殺人,也可以不沾因果。
地書分身的變化尤其大,此物本來是沒有實體的,只是一團能量凝聚在一起。
如今,地書分身卻已經凝聚出了實體。
捲軸之上,同樣有一朵三品功德金蓮標記。
不僅如此,地書分身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
原本的地書分身,有洪荒大地上一切山河的印記。
此外,還有少數洞天福地,以及洪荒附屬世界的印記。
而如今的地書分身,大部分印記都消失了。
還留存下來的印記,只剩下四瀆流域的山河湖泊,以及地脈和靈脈印記。
而且,地書內部還形成了四十八道後天寶禁。
顯然,如今的地書分身,已經變成了一件真正的後天功德靈寶。
若不是劉元辰對地書極為熟悉,可以感應到這地書內部的能量,還真認不出來這東西是地書。
看到如今地書的模樣,他腦海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名字——山海經。
關於山海經的來歷,一直沒有定論。
但在一些傳說中,山海經是大禹治水過程中,繪製的山川河流走勢圖。
地書分身在幫助大禹治水之後,變成了後天功德靈寶,正好符合山海經的傳說。
『原時空中,大禹治水造就了兩件功德靈寶,一件是開山斧,一件是定海神針。
這次有我相助,開山斧和定海神針都沒有出現。
治水的功德,倒是落到了趕山鞭和山海經上。』
想到此處,劉元辰不禁感嘆:「沒想到,地書分身竟然有如此造化。」
大禹滿臉歉意:「大賢,實在抱歉。
晚輩在治水之時,將各處見聞記錄在地書上,沒想到會讓地書發生如此變化。」
劉元辰擺了擺手:「地書發生的變化,乃是大好事。」
「這趕山鞭乃是我那東陽界中孕育出來的先天靈寶,與我的證道之寶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不能交出去。
至於這地書分身,如今發生了變化,對我已經沒什麼用處了,就留給大禹吧。」
聞言,大禹連忙推辭:「此物太過珍貴,文命不敢受。」
劉元辰擺了擺手:「無妨,這東西原本只是洪荒地書的一股本源所化,我師尊那裡還能拿出新的。
於我而言,地書分身價值一般。
只要不落在惡人之手,倒是無妨。」
「如今,這地書分身吸收了治水功德,化作後天功德靈寶。
其上有人族疆域之內的山河印記,不宜流落在外。
這地書既然是在你手裡完成蛻變,最好是留在你手裡,日後送入火雲洞,鎮壓人族氣運。」
說罷,便將地書又交給大禹。
大禹也不再推辭:「既如此,文命愧領了。」
劉元辰微微點頭:「此物已經發生蛻變,與地書頗為不同,不如就叫山海經吧。」
大禹躬身行禮:「多謝大賢賜名。」
劉元辰看著山海經,笑道:「這山海經雖好,但還有不小的進步空間。
日後人族繁衍開來,必定會向四方遷移。
人族聚居之地,絕不會僅限於四瀆。」
「不如遣人到洪荒各處,探訪名山大川,再前往四海深處,探查各個仙島。
將這些名山大川,以及海外仙島的物產,都記錄在山海經上。
待山海經圓滿,再命人抄錄下來。」
「日後人族後輩向外遷移,有山海經在,總不至於像無頭蒼蠅一般。」
聞言,眾人都覺得有理。
舜帝更是連連點頭:「山海經若是能圓滿,定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萬世。」
「大禹,既然山海經是在你手中成型,此事就交給你去辦。
務必使山海經圓滿,為我人族後世子孫留一份家業。」
大禹當即躬身行禮:「謹遵人皇之命。」
……
劉元辰離開蒲坂,便一路向東嶽而去。
『這次幫助大禹治水,倒是得了不少好處。
趕山鞭成了先天功德靈寶,以後用此寶打死人,可以不沾因果。
在未來的封神大戰中,應該有不少的用處。』
『只是我這一番安排,導致定海神針完全沒有出現。
不知道日後孫悟空使的兵器,會變成什麼模樣。』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