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南直士族跪迎王師:我們認輸!
第178章 南直士族跪迎王師:我們認輸!
朱七在審完陳蟠後,就向朱厚熜上來了急遞,狀告南京守備太監廖堂暗藏禍心。
朱厚熜在看後也下了手諭,讓朱七直接會同朱希周審訊關押。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不過,因為是中旨手諭,朱厚熜批覆的比較隨意,沒有用正式公文,也就在手諭里直接罵了廖堂。
「明明早已不忠於宮裡,不滿於朕,卻還要欺騙朕,玩弄朕!」
「可見還不畏於朕之威也!」
「著即革除守備太監職,由北鎮撫司朱七會同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總督東南軍政朱希周審訊關押!」
朱七念完手諭後,就看向廖堂:「廖公公,跟我們走吧。」
廖堂栽倒在地,不由得一閉眼。
「走!」
而朱七見他沒起身,就直接把他提溜了起來,且往外拖了出去。
廖堂的家人們自然不敢阻攔。
但還其弟廖鵬還是立即來見了汪俊,對汪俊說:「錦衣衛拿了家兄走,想是因為陳蟠還是被錦衣衛拿住了!」
汪俊聽後猝然一驚。
「陳蟠怎麼會被錦衣衛拿住呢,他不是提前要逃去益王府嗎?」
接著。
汪俊也很是不解地問了起來。
廖鵬道:「我也不知道,但家兄能被陛下發現他不對,那只能說明是陳蟠那裡出了茬子呀!」
汪俊沉默了半晌。
然後。
汪俊不由得自言自語道:「這位天子,怎麼連他的錦衣衛都與眾不同,令兄在哭廟士子面前表現的那麼強硬,居然還是被錦衣衛瞧出了端倪!」
汪俊說後還因此心生懼意來。
他都開始後悔慫恿梁永福去謀害朱希周滿門了。
這讓他不由得都有些想去勸梁永福放棄。
但一想到,朱希周能不能被滅滿門,關係到接下來新天子在東南的一系列改革能不能成功。
他就還是不想去勸阻。
朱厚熜也知道,朱希周能不能保住,是接下來自己在東南的改革能不能繼續進行的原因。
為此。
在半個月前,也就是臘月中旬的時候,在惠安伯張偉出京前辭見他時,他就對張偉說:
「卿雖然是領旨南下平叛,但此時江南,叛賊一時說不準具體會是誰。」
「可能是南京衛所官軍,也可能是士族,還可能是流賊!」
「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有意叛亂的,他們接下來的目標只會是掘朱希周的祖墳、滅朱希周的滿門,上演民抄朱希周一族的戲!」
「所以,你先帶兵去蘇州崑山,且派人先去向蘇州士族傳達朕的密旨,告訴蘇州士族,朱家若有失,蘇州籍所有人將被撤掉科舉資格,蘇州籍士子皆褫奪功名,在職蘇州官員也將被革職回家!」
「另外,告訴蘇州地方大小官員,讓他們聯合當地鄉宦,組織義兵,防範叛賊對朱家動手。」
「到時候,蘇州可能會發生一場戰役,也可能不會,但朕派你們去,就是為了防備這場戰役。」
「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讓他們相信自己那點武力在朝廷官軍面前如同以卵擊石,他們可能終究是難以服氣的。」
朱厚熜如此吩咐後,張偉也就在接下來離開京師後按照旨意照辦起來。
……
……
南京。
「蘇州那邊有大批外地人出現的情況嗎?」
因這一天是梁永福壽誕,而也來其府上祝壽的汪俊也就找了個機會就問起梁永福關於策動南直士族清除朱家的事來。
梁永福道:「沒有!我早派了許多人在蘇州閶門等重要地方看著,沒有多少從北邊來的人。」
汪俊聽後點了點頭,不由得把想勸梁永福住手的話咽了回去,心想著或許天子不會注意到哭廟抗稅以外的事。
梁永福這時則說道:「松江、常州等地士族已經派出了人,潛伏去了蘇州,也買通了沿途巡檢官,私運了不少軍械甲冑去,預計在元夕夜,舉起除奸義旗,讓他朱家滿門皆滅!」
汪俊微微一笑,心裡卻有些不安,所以也就還是說道:「還是要注意惠安伯所率燕山衛的情況,別也會去蘇州崑山!」
梁永福頷首。
而惠安伯張偉所率燕山衛在嘉靖元年臘月中旬出發後,其所派傳旨鋪兵就已在正月初到了蘇州,而傳旨讓暫駐蘇州的馬錄將蘇州所有士族皆傳到了府衙,向這些蘇州士族傳達了天子最新的旨意。
「意思就是說,朱家若有失,我們蘇州所有讀書人就將徹底沒有功名,也做不了官?」
「這不是逼著我們舍自家財帛,去組織義兵,去護奸臣家族嗎?!」
「如此,豈不是說,我們最好希望沒有膽大包天的盜賊去針對朱家了?」
蘇州士族因此大驚,也議論紛紛起來。
嘭嘭!
以吏部右侍郎官請辭回鄉的秦金,作為蘇州士族代表人物,只得在這時不停敲著拐杖倡議道:
「諸位!聖意如此,我等自當遵從,趕緊議個章程吧,各家能出多少銀,多少義兵,不能心存僥倖,萬一真的有盜賊去崑山報復朱家,我們可就都得受牽連啊!」
「憑什麼!」
這時,還是有人不服氣地回了一句。
「憑我們是他朱崑山的鄉黨!」
秦金回道。
「誰願意做他的鄉黨!」
「他自己先背叛了鄉黨!」
「說的沒錯,我們恨他朱希周尚且入骨,怎會願意去護他朱家!」
「的確,我們都恨不得挖他朱希周祖墳,燒他朱希周祖宅,若不是顧及他是陛下寵臣,東南總督,早這樣做了!」
「如今卻要出錢出人護他,讓人實在不能接受!」
……
蘇州士族們不少不服氣的士族子弟依舊錶達著反對意見。
秦金則沉聲道:「這不是商量,是王命!總之,哪怕我們別的士族被盜賊滅族,也不能讓朱氏被滅族!」
雖然不少不服氣的士族子弟依舊不滿,但架不住族中明白人的勸導與訓飭,還是都接受了這一聖旨。
所以,接下來,這些蘇州士族只得出錢出人,配合官府組織義兵,然後往蘇州崑山開去。
而待到正月初十這一天,燕山衛主力到鎮江上岸休息後就突然去了蘇州方向,而不是去南都後,很快就有梁永福的暗哨把這個消息告知給了梁永福。
梁永福聽後大驚,忙下令去告知給潛伏去蘇州崑山的除奸隊伍,放棄行動。
但所謂的除奸隊伍,已經有上百人暗藏甲冑與兵械而潛伏進了崑山縣城內,另有近兩萬人也集結在了蘇州崑山城外不遠的真義鎮。
這是因為,梁永福和汪俊不知道的是,南直士族的子弟們自己組織了個議事局,在歐陽宇、徐誠、李奕等以哭廟的方式的號召下,早已聚集了不少人。
而當梁永福派人聯絡他們,支持他們滅朱家滿門清理門戶後,他們也毫不猶豫地答應這樣做,可以說是一拍即合,也就組織起來不少士族子弟和各自家族的豪奴鄉勇。
所以,當歐陽宇在真義鎮收到梁永福派人傳來的消息後,既驚懼又失望。
驚懼的是,朝廷居然派了官軍來蘇州崑山。
失望的是,自己這些人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武裝力量,要滅朱家滿門的計劃,似乎真的要功虧一簣。
要知道,組織起來近兩萬人可是不容易的,時間和金錢上的沉沒成本很高的。
何況,這還是他們阻止改革的唯一機會。
「難道我們就真的要這樣放棄嗎?」
李奕還因此在這時與議事局的一干人問了起來。
「不能就這樣放棄!」
「畢竟眼看就要到崑山了!除了奸賊九族,還來得及!」
「而且,就算官軍來了又怎樣,我們兵力比他們多,我們也有南都給的甲冑火器,還有收養的逃亡邊軍為練勇,又是在我們自己的鄉梓之地對抗,可謂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們這邊!」
歐陽宇這時毅然說道。
歐陽宇的話,用一句話總結就是,無論怎樣講,兩萬對五千,優勢在我!
李奕聽後也深以為然,道:「那就繼續向崑山進發!」
徐誠跟著附和道:「行!聽聞朱崑山有一獨女,頗有姿色,正好充為除奸義軍營妓!」
眾人聽後皆頗有期待地笑了起來。
但等這除奸軍到了崑山後,卻發現崑山已集結大量義兵。
然後。
他們才從城內逃出來的內應口中得知,天子已經提前逼蘇州士族在護衛朱氏。
而蘇州士族也沒想到他們剛組織義兵集結崑山,加強對朱氏的防衛不久,真的就有所謂除奸軍來了崑山。
這讓他頗為驚訝於天子的神機妙算。
而歐陽宇等除奸軍議事局等的人不由得再次商議要不要撤的事。
不過,他們現在已經來不及,因為惠安伯張偉所率燕山衛已經在真義鎮等著他們,待他們撤回到這裡時,就與燕山衛碰了個正著。
「如此看來,只能打了!」
歐陽宇不由得在滑竿上說了一句。
李奕還很有自信地坐在滑竿上說:「且待我等書生破敵!」
徐誠更是不由得笑道:「可惜是天寒地凍時節,沒帶羽扇!」
接下來,雙方還真的對戰起來。
張偉一開始就令火器營先向右翼試探性攻擊,而騎兵未動。
火器營所迎戰的正是松江士族組成的武裝力量。
這邊,歐陽宇就道:「讓應天府和常州府的去增援松江府,合圍官軍火器兵。」
但應天府的議事局領頭士子韓欒,卻在這時,勸著自己這邊各士族的帶頭子弟們說:「讓常州府的先去增援,待他們兩敗俱傷,子弟鄉勇和家丁大損後,我們再去,一舉定勝負!」
不過,常州府這邊的議事局領頭士子宋復禮也在這時對自己這邊的帶頭子弟們說:「等應天府的先上,與這些朝廷鷹犬殺得難解難分時,我們再去增援!」
於是,雙方都沒動。
歐陽宇和李奕大驚。
「怎麼回事?」
而燕山衛火器營這邊已經大搖大擺到了松江籍的武裝力量面前,直接端起火繩銃就射,還將子母銃炮及時運了上來。
一時間,松江府的子弟們當場就大量斃命,因而潰敗。
張偉見此笑了起來,然後果斷讓一千精騎出動,掃蕩松江籍的士族子弟,而令火器營轉去攻擊應天府的子弟,且又讓一千騎兵從兩翼襲擾警戒常州等府子弟。
沒多久,應天府的也大潰,常州府等見此直接選擇不戰而逃。
但騎兵已經迅速包抄過來,使得這些州府的子弟只得紛紛跪降。
連歐陽宇、李奕、徐誠等議事局的執事生員也只能選擇跪降。
畢竟他們平時出行都是坐滑竿的,體力也就有限,別說跑不過騎兵,就是靠雙腳走也走不了多遠。
所以,當他們那些抬滑竿的家奴一跑,他們就只能跪降。
「我等願納銀一百萬兩贖身,還請惠安伯給我們一個機會,允我們回家,假裝沒看見我們來蘇州!」
歐陽宇等還在被押來見惠安伯張偉時,用大明官話,向他諂笑著,提出了一個用錢買命的辦法。
畢竟他們江南士族有的是錢,只是命卻只有一條。
「沒錯,兩百萬也行!」
李奕跟著說道。
「三百萬!」
「實在不行,五百萬!」
徐誠這裡乾脆咬牙說出了更大的數字,他記得他家存銀都不下五百萬,為了說動惠安伯掩藏他們來過這裡的行為,也就開出了更大價碼。
但不得不承認,這才是南直士族最厲害的武器,惠安伯身邊的將校都因此驚駭不已,而都看向了惠安伯張偉。
因為這些金額已經遠遠超過了朝廷給他們的餉銀。
何況,大明現在缺銀,所以銀子現在在大明朝一直是增值的緊俏之物。
尤其是五百萬兩這個數目,意味著他們燕山衛平均每人都能得近千兩的賄賂!
就連,張偉這個北京勛貴,在聽到這些士族子弟報的數字後,也很是震驚。
畢竟北方大族的存銀普遍不如南方大族的,何況,眼前這些還是最為富足的江南士族子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