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勸進與嗣君進京師
第22章 勸進與嗣君進京師
朱厚熜也心裡暗喜,他就知道楊廷和會在議禮的第一個回合會輸!
因為歷史就是這麼演繹的,完全按照歷史上嘉靖的方法來爭權的朱厚熜,自然也會贏下這第一回合。
當然,朱厚熜也知道嘉靖為何會贏。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sto9.𝘤𝘰𝘮
無非是,歷史上的嘉靖,比自視甚高的楊廷和更懂正德留下的那幫太監和那個在弘治年間獨得聖寵的太后張氏以及駕崩不久的大行皇帝朱厚照。
所以,歷史上的嘉靖知道自己堅持下去會贏,自己會得到內廷和後宮張氏的支持,知道楊廷和權勢再大,但其同盟本質上不過是一個散架子,並不牢靠穩固。
朱厚熜覺得,歷史上的嘉靖在洞察人心方面的確是天賦異稟。
於是。
在袁宗皋這麼說後,朱厚熜便說道:「既然太后與元輔都請我即日接受勸進,那便立即在行殿受箋,以天子禮進!」
楊廷和和毛澄等只得稱是。
接下來,以魏國公徐鵬舉為首的臣民代表便開始來獻箋勸進。
「大德受命乃撫運以乘時,繼統得人斯光前而裕後,蓋義望情地之攸屬,故內外遠近之同歸……臣等竊思九廟神靈不可一朝而乏饗,萬幾裁處不可一日而暫虛,雖在諒闇之中,當以繼述為大,請采周康王元之制,載參漢文帝代邸之儀,俯順輿情早登寶位。」
當魏國公徐鵬舉奉讀完第一道箋書後,朱厚熜就按例拒絕了此次勸進。
然後。
魏國公徐鵬舉便奉第二次箋:「大統有歸將嗣興於景運,群心胥悅咸趨就於皇仁,況在天屬之至親,允符聖祖之明訓,兄終弟及,天與人歸,此誠臣民之同情國家之大計也……伏望仰遵遺詔,勉抑哀情,念祖宗創造之隆,體先帝付託之重,勿事南向西向之再讓,深惟一日二日之萬幾,早登宸極之尊,以慰群生之望……」
朱厚熜隨後按例再拒。
魏國公徐鵬舉便開始第三次奉箋勸進:「人君之大寶曰位豈一日而可虛,上天之歷數在躬合萬方而均戴宗祧為重……伏望殿下仰遵祖訓,俯順群情,少抑沖懷,亟登大位,庶幾天地神人有所依賴,凡夫禮樂刑政從此設施,上以紹祖宗百五十年創業之基,下以開宇宙千億萬載太平之治。」
朱厚熜這才予以同意,說不敢固拒,勉從所請,並諭禮部以四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到時候具儀來聞。
接下來,朱厚熜便從大明門入,不是從東安門入,並遣官告宗廟社稷。
這期間,當朱厚熜的象輅開始緩緩向京城方向來後,聚集在京師城外的官僚士子們皆激動了起來,許多人開始捏緊了拳頭,或咬著手指,或摸著砰砰直跳的胸口,互相交頭接耳地低聲呼喊著:
「來了!來了!」
「神聖的天子來到了神都,我們有福了!」
性子多愁善感地甚至忍不住落下淚來,哭得稀里嘩啦的。
神聖仁愛的天子,賢明有為的首輔,的確讓他們不由得不對這個國家的未來充滿美好的期待,進而先感動了自己。
至少對於官僚士子們而言,現在的楊廷和是賢明有為的。
因為楊廷和大刀闊斧地裁減了許多冗兵冗將,讓文官士子的地位提高了不少,連內宦都被他壓製得不敢招惹文人士子,還減少了朝廷開支,讓利於民。
更重要的是,楊廷和定立了國本,讓大明的皇位傳承沒有因為正德絕嗣而出現大亂,並順利進行,還選定了一位仁德天子給他們。
正如史載,此時朝野僉稱天子神聖,且頌廷和功。
所以,當朱厚熜進入大明門,楊廷和與諸臣跟隨而進時,官僚士子們皆亢奮不已。
「聖君入朝,良輔當國,國朝將大治也!」
因一首《臨江仙》而聞名於後世的大才子楊慎,此時也在一茶樓上,滿臉昂然地看著朱厚熜的聖駕儀仗,看著自己父親楊廷和肅然立於御前的場景,而笑意燦爛起來。
尤其是,在聽到一同在這裡的士子說了一句這麼後,楊慎就更是深有同感地不禁頷首,而內心歡喜不已,尤其是在想到他父親就是這士子口中「良輔」時,更是自豪不已。
連帶著許多百姓即便不懂也受其影響,跟著滿懷期待,振奮不已起來。
「請問這位大老爺,這新皇上好嗎?」
一茶童就在來到楊慎這裡為楊慎添茶時,都因此時的氣氛渲染,而忍不住問了一句。
平素不怎麼搭理這些市井小民的楊慎此刻也很是平易近人地回答起來:「自然是好皇上,且自當重現弘治中興之世!」
這茶童不知何為弘治中興,但在聽到楊慎前半句後也跟著高興起來。
他雖然年紀不大,但也知道之前的正德皇帝沒個正行,許多文曲星一樣的文官老爺都因此常常滿懷憂慮,如今連文官老爺們都說這位皇上好,想來必是好的,必會讓自己這些老百姓的日子好過的。
何況,他自己也聽說了,這位新皇上進京做皇帝時,就有不少百姓跟著他一起來了京師,可見是得民心的。
為此。
這位茶童也忍不住往外看了一眼,然後他就遠遠的看見密密麻麻的人頭外面,那輛華貴大車裡,正端坐著的那位新皇上的確神清氣秀,目光炯炯有神。
這讓他也忍不住會心笑了起來。
此時的朱厚熜的確承載了許多人對未來的美好期待,都希望乃至願意相信朱厚熜可以給他們安寧祥和的太平盛世。
官僚們願意相信朱厚熜是一位跟明孝宗一樣行仁政的守成明主。
販夫走卒們也願意相信他會是一位讓他們這樣的草芥之民少餓肚子的好皇帝
相信他會是一位讓天下減少災難,得上天眷顧的聖天子。
相信他會開啟盛世
哪怕是楊廷和。
他現在也相信自己為天下選擇了一位良主。
儘管朱厚熜沒有如他所願,決定以皇太子禮進。
但他知道那是因為內廷的太后和太監背叛了他,同時有袁宗皋這樣的幸臣挑唆所致,而他自己也因為不夠勇敢,沒有在擬遺詔時堅定地把新天子不做孝宗嗣子的路徹底堵死,才讓奸臣賊子們有了可趁之機。
對於朱厚熜,他還是依舊充滿期待的。
他唯一對朱厚熜感到遺憾的是,朱厚熜太愛民了!比孝宗當年還要愛民,進而給他出了個大難題。
他不得不想法子在裁減十多萬軍校後,馬上解決二十多萬流民的安置問題。
一想到這個難題,楊廷和就心裡更恨袁宗皋這些激進小人跟他唱反調,要把天子往改制路上帶的人。
因為他知道,如果不是袁宗皋協助,朱厚熜根本不可能成功帶這麼多流民進京。
而現在,當他看見嗣君即將進入大明門,以天子禮進城,沒有按自己這些人的意願進城,這份恨意自然也更加強烈,整個人也面色非常難看。
楊慎這時也注意到了聖駕是在往大明門方向走,而他因此也沉下臉來:「怎麼會這樣?」
他是知道他父親和諸朝臣清流意願上是要嗣君以皇太子禮進城,以實現讓其承孝宗之嗣,只認清流文官所定之禮的。
但現在變成了大明門入,他就知道,他的父親和整個清流文官群體,想讓天子服從自己所定禮制的初步設想沒有成功。
這意味著他父親和背後整個清流文官群體的權勢沒有達到能徹底控制皇帝的理想效果!
楊慎因而咬緊了牙,且立即從別的城門回了家,他決定向他父親問清楚,這裡面到底出現了什麼意外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