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 風雲突變(第三更,求訂閱)
第1396章 風雲突變(第三更,求訂閱)
當火車在軌道上「咣鐺、咣鐺」地繞過一處彎曲路段後,很快就駛入一段平直的路段,火車開始在人們的腳下加快了速度,軌道上的鐵輪有規律地嚓嚓作響。
車廂里的幾名乘客。他們一直在校對一周以來的調查報告。
這幾位穿著西裝的外國乘客,就這麼坐在頭等車廂里,有的在默默地吸著煙,有的在寫零散的、不連貫的評語,等待著重新開始。
羅躍安一邊抽著煙,一邊翻看著報告,趁著把菸灰彈進菸灰缸的空兒,他問道:
「您真的認為今年的玉米產量會突破1800萬噸嗎?」
「1800萬噸,是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的。」
扶了下眼鏡框,王正真解釋道:
「衣索比亞的耕地面積約1719萬公頃,其中200萬公頃是國有農場開墾土地,那些農場不僅使用現代化的農業機械,而且還有現代灌溉系統,他們使用的是我們公司提供的良種,平均產量每公頃約為3000公斤左右,考慮到輪作等影響,僅只是國有農場的產量,就高達1200萬噸以上。」
在分析著衣索比亞的玉米產量時,王正真仍然盡不住為其進步而驚嘆。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自從幾年前歌名之後,這個國家無疑是整個非洲最耀眼的明星,在來自蘇聯和東歐的農業專家的幫助下,這裡掀開了轟轟烈烈的農業改革,開墾荒地,修建灌溉工程,改良種子,施加化肥,在短短兩年內,衣索比亞的糧食產量就增加了幾倍。
在農業取得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來自蘇聯的專家幫助他們規劃了鐵路網,建設了新的公路,鋼鐵廠、化肥廠等現代化的企業第一次出現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從不曾出現的鐵路,也第一次出現在東非高原上。
伴隨著汽笛的轟鳴,一列火車在鐵軌上奔馳著,火車上的乘客總會把目光投向車窗外——一望無際的玉米田綿延至少天際。
「1200萬噸……」
羅躍安抽了口煙,感嘆道的。
「真沒有想到,才三年的時間,這裡的變化居然會這麼大!」
「超過5萬名俄國專家和農業工人,以及幾萬台重型拖拉機和其它農業機械,再加上幾億盧布的貸款援助下,這裡發生的變化,根本就是……」
指著車窗外的土地,王正真說道:
「俄國人改變了這裡的一切。」
羅躍點點頭。
「沒錯,就是俄國人改變了這裡的一切,俄國人帶來了現代化的農業技術、機械以及種子。」
「種子是植物育種公司提供的。」
王剛雷在一旁提醒道。
植物育種公司曾是英國最大的育種公司,不過早就遷往南洋,成為了南洋最大的育種公司,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公司培育了不少良種,其中以玉米良種最為出色。
「如果沒有我們的種子,俄國人根本就生產不了那麼多玉米,不過他們的生產有問題,我們在肯亞的公頃產量在4500公斤左右,而這裡卻只有3000公斤。」
「從自然條件來說,衣索比亞的氣候是良好的,雨量是充足的,土地是肥沃的,其肥沃的程度不遜於肯亞,但是產量卻少了30%!」
皺起了眉頭,羅躍安說道。
「30%的差距吧,還是非常大的,這也是我們調查的關鍵。」
他笑了一下,然後摘下他的角質框眼鏡,舉起來對著燈光,擦了一下,然後又戴上。
「衣索比亞不是俄國,這裡有鐵幕,但是卻不像蘇聯那麼堅實,我們可以通過在這裡獲得的數據,去分析俄國的農業,為國家決策服務。」
雖然嘴上說著「國家決策」,但他們確實是環球貿易公司的員工,在過去的兩年間,隨著俄國人開發衣索比亞農業來到這裡,與俄國人在這裡花費了幾億盧布進行農業開發不同,他們是來和俄國人做生意的。
比如玉米良種,儘管俄國也有玉米種子,但是植物育種公司的種子更適應東非的天氣,甚至還有化肥,雖然蘇聯同樣有化肥,但是南洋生產的肥料平均營養含量為38.7%,而俄國則分別為27.7%。其他除草劑、農藥等藥劑的產量質量都很落後。甚至就連同聯合收割機,南洋的設備無論是質量還是壽命,都遠超過蘇聯產品。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南洋就是「賣鏟子」的人。幾乎是與俄國同期進入衣索比亞。
過去十幾年裡,南洋之所以能建立龐大的海外商業帝國和科技強國,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從上到下的情報機制。最上層的核心科技決策機,就是兼具「諮詢和決策」雙重功能的「綜合科學技術會議」。
作為閣下的智囊團,這是南洋創新決策的司令塔。它的信息收集觸角,覆蓋到各個部委,也為通商產業部省的中長期規劃提供有力的支撐。而通商產業部也有專門的情報機構,負責南洋的中小企業,避免他們捲入信息差而落伍。
而南洋在海外的每個員工,都被要求進行情報信息收集,而且也會進行相應的培訓。情報就是商業活動的根本,也是企業出海不可或缺的助力,沒有情報支持,在海外肯定是會栽跟頭的。
也正因如此,從一開始的時候,南洋的商業情報就和秘密情報局極其緊密的聯繫,現在同樣也是如此。甚至在不經意之中,就暴露出了他們的「情懷」。
這也就是如此了。
幾個小時後,列車在終點站——一座中部小站停車了,這座車站和其它地方一樣,搬運工人在簡易的月台上搬運著貨物,從火車上的搬下來的貨物,都是化肥之類的物資。
這條鐵路本身就是為了玉米生產服務的——從港口把蘇聯生產的化肥、農藥等物資運到內陸,再把農場裡生產的玉米運往港口,以償還債務的方式運往俄國。
在這場交易中,俄國人為他們那些質量低劣的產品找到了市場,同樣也得到了他們所需的糧食,至於衣索比亞,則得得到了機器以及武器,當然,還有國家的現代化。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雙方都是贏家。
這時那些搬運工和一名車站工作人員吵了起來,聽到他們的吵聲,王剛雷的眉頭輕揚,對羅躍安說道:
「科長,好像出事了。」
王剛雷會說本地語言,自然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什麼事?」
「那個官員指責他們把化肥堆放在車站,最近兩天有雨,讓他們快點把化肥運走,可是搬運工人則解釋說,沒有汽車,汽車都讓俄國人開走,說是給肯亞人用了。」
「肯亞人!」
羅躍安的眉頭一皺,說道:
「他們要汽車幹什麼?」
「好像是運軍火。」
「軍火!」
幾個人互視一眼,似乎都從對方的眼睛中讀出了某種憂慮,他們是公司職員不假,可是直覺卻告訴他們——這是一個極其不正常的情報。
「肯定是土地自由軍的人,他們過去幾年一直都在邊境地區的營地里!」
……
在距離肯亞邊境不遠的一處營地內,一隊隊士兵正在進行訓練。
這座營地里的士兵,都來自肯亞,他們曾參加過「茅茅運動」,在起義失敗後,逃往山區雨林之中,兩年前,又撤到了肯亞,在這裡,他們不僅得了武器,而且還得到了訓練。
在俄國教官的訓練下,他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操作使用輕武器,甚至還學會了駕駛了坦克——俄國人甚至向他們提供了T34坦克。
經過兩年多的訓練,這支近萬人的游擊隊,已經變成了一支軍隊。
站在陽台邊,看著正在訓練的軍隊,基馬蒂這位土地自由軍的「元帥」,目光中充滿著渴望的。
「元帥,怎麼樣?正像我過去承諾的一樣,現在,你們不僅得到了更多的武器,而且還接受了良好的了訓練,有了這些坦克和火炮,很快,你們就能夠解放整個肯亞!」
聽著威爾遜的話,基馬蒂點了點頭,說道:
「少校,謝謝你們的幫助,等到我們解放肯亞之後,我將會邀請你們幫助我們建設我們的國家!」
「元帥,這是最明智的選擇,就像衣索比亞一樣,我們都看到了這片土地在過去的幾年裡發生的變化,我相信,未來的肯亞一定會更加的富饒!」
做為KGB派出的情報人員,早在七年前,威爾遜就進入山區與基馬蒂接上了頭,正是在KGB的幫助他,他們才躲過了英國軍隊圍剿,並且於兩年前逃到衣索比亞,在這裡接受蘇聯顧問的訓練。
經過兩年的準備,當年那支落荒而逃的「自由軍」現在已經鳥槍換炮,搖身一變成為一支裝備精良的現代化軍隊。
現在,他們即將返回肯亞!
只要一想到這,基馬蒂的內心就是激動的,不過他還是有些顧慮,說道:
「少校,我們現在就要返回肯亞了,可是那裡的英國軍隊,他們也是一群很頑強的傢伙。」
「元帥,現在全世界都被剛果吸引了,包括英國!」
威爾遜說道:
「現在,正是你解放肯亞的時刻!」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