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無那個題

  第586章 無那個題

  在繡衣衛的努力下,各種情報迅速匯集,很快朱樓就了解了詳細情況。

  果然與他們之前推測的差不多。

  了解了詳細情況,又有了對策,朱樓果斷召開了高層會議。

  此時奧斯曼出兵的消息已經傳開,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歐羅巴聯軍的事情。

  所以大家可謂是戰意高昂,紛紛摩拳擦掌要讓奧斯曼知道馬王爺有幾隻眼。

  直到朱樓將真實情況告訴他們,所有人都不說話了。

  他們再自大,也知道避敵鋒芒的道理。

  就算打贏了也是慘勝,失去了軍隊,怎麼震鑷安西各勢力?

  這個道理,不需要多高的智慧就能明白。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朱樓沒有直接說自己的計劃,而是問道:

  「諸位可有應對之法?」

  眾人皆默然不語,退兵無疑是最好的辦法,可誰都不願意第一個開口。

  最後還是李芳說道:「大王,臣以為可先避敵鋒芒,等待時機。」

  然後他又解釋道:「歐羅巴列國與奧斯曼是世仇,現在因我們的威脅才勉強合作。」

  「我們收縮兵力,沒了威脅之後,仇恨會再次主導他們的行為。」

  「況且,馬穆魯克是一塊大肥肉,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協商分配的。」

  「但失去外部威脅之後,他們必然會因為這裡的利益產生分歧。」

  「等到他們聯盟破裂,重新開始敵對的時候,我們再出兵也不遲。」

  眾人都不禁點頭,這個策略確實最為穩妥。

  就算敵人的聯盟不破裂,再過上三五年,等大明積蓄更多力量,照樣可以正面擊敗他們。

  實在沒必要急於一時。

  朱尚聽到這與自己非常相似的建議,不禁恢復了一些信心。

  之前可是被親爹給狠狠打擊了一番,差點懷疑自己的能力。

  現在見大家都是這般想法,才確定不是自己能力差,而是親爹太強了。

  朱樓點點頭,讚許道:「李相此乃老成謀國之言也,諸卿可還有什麼不同的建議嗎?

  北眾人自然是紛紛表示贊同,李相說的對啊,我們都支持。

  不過也有人提出了一些補充意見。

  比如徐膺緒就認為,馬穆魯克肯定還不知道奧斯曼和歐羅巴列國結盟的消息。


  還以為歐羅巴列國是來幫他的。

  我們可以提前把這個消息透露出去,給他們製造一些麻煩。

  朱樓誇讚道:「徐將軍所言與我不謀而合,我已經命人將這個消息傳開,只是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就不好說了。」

  畢竟馬穆魯克的統治階層,已經被腐化的差不多了。

  他們很可能會認為,這是大明在離間他們。

  就算有所防備,作用其實也不大。

  但不能因為沒作用就不去做,萬一有用了呢。

  張靖運也提出了一個策略:「不能這麼輕易就讓他們達成目標,可以出兵偷襲、騷擾,給他們造成損失。」

  眾人不禁眼前一亮,好辦法啊。

  之前大家都光想著避其鋒芒了,竟然沒有想到這一點。

  事實上倒不是大家笨,而是得到消息的時間太短,根本就來不及細緻思考。

  果然不愧是張定邊的孫子啊,這腦子就是好使,

  朱尚也有些驚訝,難怪父親和叔父都對張靖運如此器重,確實是有真本事的。

  朱除了讚賞就是遺憾,多好的將帥之才啊,可惜不能留在秦國。

  前面說過,張靖運是直屬大明序列的將領。

  普王朱稠缺人,就將他給借調了過來。

  這次秦國攻打馬穆魯克,又將他給派了過來,

  朱樓就算再愛才再大膽,也不敢和自己的大侄子搶人啊。

  聽完眾人的發言,朱樓一一進行點評,自然都是抓著優點去說的。

  這讓一眾人都感覺自己受到了尊重。

  最後,朱樓進行了總結:「諸位都是我大明的肱股之臣,所言皆有道理。」

  「方才李相說敵眾我寡,應避其鋒芒待機而動,我以為非常有道理。」

  「硬碰硬就算打贏了,對我們也是弊大於利。」

  「只是單純的退讓過於被動,會讓敵人覺得我們軟弱,從而步步緊逼。」

  「我們應該主動出擊,給敵人製造麻煩,讓他們疲於奔命。」

  「結合徐將軍和張將軍等人的建議,我以為我們可派出精銳部隊,對敵人進行襲擾。」

  「敵人強我們就退,敵人露出破綻我們就猛烈進攻。」

  「此戰不以奪取土地為目的,只為殺傷敵人、破壞當地經濟。」

  「諸卿以為此策如何?」


  「大王英明。」眾將一個個重新恢復了戰意,且比之前更加的興奮。

  單純搞破壞?我們可太喜歡了。

  一旁的朱尚,用高山仰止的目光看著自家父親。

  明明是自己的主意,卻說是綜合大家意見做出的決策,讓所有人都感覺自己受到了信任。

  更感覺自己的能力,獲得了施展。

  對這個組織更加的認同,對秦王也更加的忠誠這不禁讓他想起了,朱標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君不與臣爭功。

  唐太宗用兵如神,當了皇帝之後十幾年都再未領兵作戰,就有這個因素在裡面。

  當時他還不太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什麼叫君不與臣爭功,君主不是應該展現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服眾嗎?

  現在,老父親的一番演示,讓他徹底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啊,自己要學的還多著呢。

  統一了聲音之後,朱開始了具體的布置。

  李芳等人確保大軍後勤,傅正率領陸軍,牽制奧斯曼的軍隊。

  徐膺緒掛師,率領航隊前往紅海搞破壞。

  湯軌、張靖運則率領部隊,乘坐海船前往馬穆魯克。

  尋找合適的地點登陸,從陸地上對當地的城池等基礎設施進行破壞。

  又給柳芸娘下令,撤回在馬穆魯克的繡衣衛,只留下必要的聯絡人員。

  朱樓並沒有將全部計劃告訴眾人,比如後面的經濟戰之類的。

  那些屬於國家的後續方針,並不影響當前的戰事,沒必要告訴其他人。

  況且也只是個框架,未來具體怎麼實施還有待商權。

  提前說只會讓人多想,還增加走漏消息的風險。

  會議上,他只說了關於此戰的安排。

  如此這般安排好之後,諸將也重新找回了信心,紛紛領命離開。

  等人都走完,朱樓才笑著問道:「如何?可有什麼領悟?」

  朱尚敬佩的道:「您的馭下之術,讓我嘆為觀止。」

  朱樓說道:「我還是到了安西之後才慢慢領悟到的,你這麼年輕就能理解,比我強。」

  朱尚說道:「都是您教的好。」

  朱大笑道:「這話可別被你皇爺爺聽到,否則他准揍你。」

  朱尚只是笑笑沒說話,皇爺爺教育子女的方式?

  早就被老師給批判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還沒教會孩子做人呢,就先教人心險惡、鬼域使倆,結果好些個孩子都長歪了。

  能力是有,德行嗎,不提也罷。

  總結起來就是,教育尺度出了問題。

  要不是碰到老師,都不敢想後面會發生什麼事情。

  當然,這話他也只是心裡想想。

  老朱再怎麼說那也是爺爺輩,當著爹的面說爺爺的不好,這事兒屬實有點過分,他干不出來。

  會議結束之後,朱又單獨召見了金帳汗國的使者,讓他回去給忽格魯特送信。

  維陶塔斯賊心不死,很可能會趁機襲擊金帳汗國,讓他小心防範。

  安排好前線問題,他又寫信給大明闡明這裡的情況。

  一方面是請求更多援助;另一面也是暗示馬穆魯克有變,吳王朱允熥的分封之事暫緩。

  尤其是朱允的事情,必須要說清楚,別到時候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大明並沒有將作戰計劃告訴所有人,目前依然只有極少數核心成員才知道,作戰計劃修改的事情。

  大軍依然按照之前的部署調動。

  對外的口徑也與之前一樣,攻打馬穆魯克。

  至於奧斯曼出兵的事情,秦國也做出了應對,派出使者前去交涉。

  對此波斯、大食等附屬勢力,都感到憂心,認為這麼貿然出兵很危險。

  但秦國執意出兵,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派出軍隊協助作戰。

  只是各勢力也都進行了小範圍的自我調整。

  大食人召集了更多軍隊,波斯人卻將部分精銳替換成了普通土兵,庫爾德等勢力也做出相應的變化。

  朱樓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只是沒有做出認識表示。

  秦國使者到達奧斯曼之後,順利見到了巴耶塞特。

  只是還不得秦使提出抗議,他反倒先發出警告。

  馬穆魯克欽犯了奧斯曼的利益,奧斯曼攻打它合情合理,秦國不得插手。

  否則將視為對奧斯曼的挑,

  秦使也是個硬茬,留下一句『那就戰場上見」,轉身離去。

  巴耶塞特臉色難看,卻沒有敢拿他怎麼樣。

  隨後,他抽調了七萬大軍防守東方邊界,而他自己則率領五萬大軍前往馬穆魯克。

  歐羅巴列國聯軍聽說秦國出兵的消息,既擔心又興奮。


  畢竟人的名樹的影,大明太強了他們不可能不擔心意外。

  興奮則是雙方實力對比懸殊,打贏這一仗能獲得的東西可就太多了。

  至少能打斷大明西侵的步伐,如果能將秦國走就更好了。

  再說馬穆魯克那邊。

  現任國王叫法拉吉,此人到不能說昏,對於國內情況是非常了解的也想改變,只是能力平庸有心無力。

  秦國要出兵打他們,他自然知道,也一直在做準備。

  甚至還在魷人幕僚的勸說下,放下宗教仇恨,去歐羅巴求援。

  本來他是不抱希望的。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魷人幕僚竟然真的成功說服基教諸國,組成聯軍來助陣。

  這讓他對魷人幕僚更加信任。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聯軍還沒到,奧斯曼要入侵的情報先一步傳來。

  這一下他徹底慌了神,連忙抽調全國青壯組成軍隊。

  別管戰鬥力如何,至少先把人數弄起來。

  只是前面幾十年的動盪,尤其是修建運河死亡十幾萬,幾乎全是青壯。

  後續靠著運河富起來的權貴們,開始大興土木,又導致不少人死亡。

  這種情況下,他所能集結的兵力非常有限。

  最後滿打滿算,也就湊出了十一萬人,只是這支軍隊大部分都是新兵,老兵只有四萬多人。

  這種軍隊的戰鬥力,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

  法拉吉自然很清楚這一點,雖然他能力平庸,卻也不是真的一點腦子都沒有。

  這支軍隊守城還行,野戰就是送人頭。

  於是他下令放棄達比克草原領土(敘利亞北部),兵力收縮至耶路撒冷,準備據城而守。

  放在以前,這麼重要的戰役,他這個國君肯定要親征的。

  但大明的海上威脅同樣致命,他只能派遣大將去鎮守耶路撒冷,自己留下防守國內。

  在他想來,馬穆魯克有五萬水師,日本移民能戰者亦有萬餘人,再加上歐羅巴列國六萬聯軍。

  足足有十二方水師,大小戰艦五千餘艘。

  而秦國只有兩萬水師,大小戰艦百餘艘。

  雖然秦國有二十五艘炮艦,可數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完全不懼好吧。

  正所謂蟻多咬死象。

  當初日本人可是親自表演過,如何利用數量和速度,來與秦國艦隊作戰的。


  所以,他從頭到尾都沒有擔心過水師會戰敗,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了耶路撒冷。

  只是還沒開戰,謠言就先傳來了。

  奧斯曼和歐羅巴結盟,準備一起吞併馬穆魯克。

  法拉吉本來是不信的,但一想到自己都能和歐羅巴結盟,奧斯曼也不是不可能啊。

  出于謹慎還是派人去打探了情況。

  只是以古代信息傳遞速度,想查這個太難了,關鍵是他沒那麼多時間。

  就在他考慮,要不要防範歐羅巴聯軍的時候,他最信任的魷人幕僚出現了。

  當場斷言,這是秦人的陰謀,為了離間他們和歐羅巴諸國。

  他給出的理由非常具有說服力。

  馬穆魯克和歐亢巴只是單純的信仰不同,實際上並沒有什麼衝突。

  相反在商業上的合作是非常緊密的。

  比如,歐亢巴的儀人奴隸,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馬穆魯克賣出去的。

  當初開挖運河,儀人奴隸可是出用大力氣的。

  所以他們雙方才能結盟。

  奧斯曼和歐亢巴,那可是世仇。

  雙方結盟?問問拜占庭同不同意,問問殺紅眼的雙方領主同不同意。

  法拉吉成功被說服,確實是我想多用啊。

  仿人膏是太狡猾用,竟然想出這麼惡毒的辦法離間我們。

  為用安撫歐亢巴聯軍,也為席向對方證仿自己沒有產生懷疑。

  他還派人給歐羅巴聯軍住去用美酒美食。

  如此一場風波就這樣過去,馬穆魯克上下一心,準備應戰即將到來的敵人。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