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年底,劉家莊的紅火
第380章 年底,劉家莊的紅火
剛踏入家門的劉之野,心中滿是對家人的思念,他決心要多陪伴他們幾天,尤其是那三個活潑可愛的孩子。
劉文、劉武這小哥倆這麼長時間沒見了,竟有些恍惚,差點沒認出他這位久別的父親,這一幕讓劉之野的心頭不禁泛起一陣酸楚,五味雜陳。
在師部,劉之野的學習期間,一切事務得以平穩過渡,副參謀長臨時代理參謀長之職,雖能力稍遜於劉之野,卻也能恪盡職守,曹規蕭隨之下,將參謀部運作得有條不紊。
面對難題,他及時而有效地與劉之野溝通,確保問題得以妥善解決,讓師里的工作未受絲毫影響。
再者,劉之野的假期實為短暫,僅一月之期,正月十五一過便需重返軍事學院。
另外,師部運作如常,工作有條不紊,他在此期間僅需偶爾出席師部會議,巡視下各部工作進展,無需日日駐守軍營。
sto9.🌸com提供最快更新
如此安排,既兼顧了他的學業與職責,又顯得張弛有度。
此外,師領導對劉之野的處境深表理解,若有緊急事務需他親自處理,他亦能迅速歸隊應對。
於是,劉之野卸下繁重的工作擔子,悠然自得地留在家中,全心全意陪伴著三個孩子,享受著天倫之樂。
反觀甘凝,她則忙得不可開交,正值年末,街道辦事務堆積如山,身為副書記的她,自然也是身先士卒,無暇他顧。
清晨時分,陽光初灑,劉之野與老媽鄧茹以及老爸劉竟齋,各自懷抱一名孩子,滿面春風地踏上了前往大集的征途。
劉之野與家人一起,親身體驗了這份獨特的人間煙火,感受了那份不同於都市喧囂的寧靜與溫馨。
大集上,人聲鼎沸,商品琳琅滿目,每一處都散發著濃厚的生活氣息,讓劉之野的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滌與充實。
今日周末,恰逢市集盛日,歲末將至,市集上人潮湧動,熱鬧非凡。商販們紛紛擴大攤位,規模空前,來自五湖四海的貨物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交易聲此起彼伏,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
劉家莊那座去年竣工的宏偉商場,無疑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購物地標。
自開門迎客以來,它便迅速成為周邊數十萬居民心中的購物聖地,每逢閒暇,人潮湧動,熱鬧非凡。
歲末年初,劉家莊周邊手頭寬裕的百姓們紛紛湧向這座商場,心中盤算著為家人添置新衣新鞋,以煥新面貌迎接新年。
不僅如此,像什麼收音機、電風扇、縫紉機……等高檔貨都成了他們購物車中的熱門選項。
商場內商品琳琅滿目,品質明顯優於街頭巷尾的集市貨色,自然,其價格也不容小覷,但這一切都無法阻擋人們追求品質生活的熱情。
在劉家莊及其周邊,商場與供銷社的門檻,自然離不開那一張張珍貴的票據。
然而,在這片土地上,這並非難題,村民們根本不缺這些票據。
得益於劉家莊內工廠企業的福利,各種生活物資票據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項福利,雖限地域流通,僅在劉家莊內購物有效,卻也足以讓村民們心滿意足。
這一福利制度,雖帶有些許地域色彩,卻也在無形中加深了村民們對家鄉的歸屬感與認同感。
除了繁華商場與供銷社內琳琅滿目的商品需憑票購買外,大集之上,商販們沿街叫賣,熱鬧非凡,而劉家莊鎮辦的商鋪更是門庭若市,兩者皆無需票據。
這一便利,如同磁石般,不僅將周邊村落的鄉親們紛紛吸引至此,就連市區的老百姓們也慕名而來,爭相體驗這份無需票證束縛的自由購物之樂。
現今,在京城地界上,劉家莊大集聲名鵲起,其內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
更難得的是,這裡的物價相較於別處,顯得尤為親民,真正實現了質優價廉的購物體驗,成為了老百姓的首選購物之地。
城裡的一些「會過日子」的家庭主婦們大都不願光顧大街上林立著的大商場和百貨公司,就像買菜到農貿市場一樣,她們也喜歡到劉家莊大集上去買東西,挑選方便,價錢又便宜,大集上的商販們儘量地滿足她們的需求。
首先貨物種類齊全,鍋盆碗箸,日用百貨,衣帽鞋襪等應有盡有。貨物質量不要求多麼精緻,只要結實、便宜。
每逢趕集,無疑是老百姓們最為期盼的盛事。即便是在熙熙攘攘中穿梭了大半天,空手而歸,那份由內而外的愉悅與輕鬆,依舊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這一天,也是孩子們最幸福的事兒,就是跟著大人去趕大集。
孩子們早早就起床,像「跟屁蟲」一樣跟著大人,寸步不離,唯恐稍不留神,大人把孩子給落下一樣。
小孩子們一路上東張西望,四處環顧,什麼都是新奇的事。
其實,最期盼著能快點到集上,可以吃上那剛出鍋的香油大果子和熱騰騰的大包子。
逛集市的一大享受,莫過於那琳琅滿目的美食與熱氣騰騰的早餐攤,香氣四溢,引人垂涎。
像什麼艾窩窩、羊肉湯、烤肉串、核桃、切糕、涼糕、花糕、豆面糕、燙麵炸糕、麵茶、炒肝、灌腸、酥合子、糖葫蘆等這裡有幾十個種類。
在集市西側出口不遠處,約莫五十米開外,一位身著淺藍衣裳,頭戴潔白高帽,腰間繫著潔白圍裙的女子,正忙碌於她的攤位上,嫻熟地炸制著「油炸糕」與「麻團」,金黃色的外皮在熱油中翻滾,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正是劉之野心心念念的早餐之選。
他脖子上坐著活潑可愛的大閨女小賢,父女都是吃貨,見狀便滿心歡喜地,直奔那香氣撲鼻的攤位而去。
劉之野湊到近前,問:「麻團」、「油炸糕」各多少錢一個?」女攤販一邊給一男士用木頭夾子夾「油炸糕」,一邊回答說:「每種油炸食品都是兩分一個。」
交錢買了「麻團」和「油炸糕」各十個。用油紙包著,父女倆就這麼背著臉站在旁邊的攤位旁,你一個我一個的吃起了「油炸糕」和「麻團」。
「油炸糕」,非常熱乎、分別是豆沙餡、棗泥餡,香甜可口。
「閨女,你悠著點吃,別落我頭上去……」
「嗯嗯……還吃……知道啦!」
吃完這個,他們倆又直奔羊湯鋪子而去。
沿途再買上幾個燒餅、驢打滾,然後喝上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溜溜縫兒,這就更完美了。
當然,在劉家莊趕集除了各種美食還有大量的民間藝人在這裡趕場賣藝,進行著戲法、雜耍、皮影戲以及拉洋片的表演,將原本以商貿為主的趕大集變成了一場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遊藝盛會。
這裡還有各種各樣好玩的兒童玩具,像風車,空竹、燈籠……還有「琉璃喇叭,噗噗噔兒……」
這是,在老京城廟會、趕集上出售的一種兒童應時玩具。
此玩具由玻璃製成,「琉璃喇叭」貌似老京城磨剪子磨刀小販用的銅號,「噗噗噔兒」像個葫蘆,用嘴吹,呼吸時可以發出噗噗的聲音,顏色為紫茄皮色。
因為售價便宜,又可以發出聲音,幾個小孩同時吹又好玩又熱鬧,所以很受歡迎,凡是去廟會、趕集、逛廠甸的都要買上幾個。
「噗噗噔兒」早在明代就有了。「琉璃喇叭,噗噗噔兒」因為是用極薄的玻璃製成的,經過人的嘴呼吸而發聲,如果用力過大,底部就會破碎扎破手指,有時還會將碎玻璃片吸入咽喉,非常危險,因此逐漸被淘汰。
吹得聲音悠揚,真現有昇平的景象。汽珠兒飛揚高聲,大有青雲得路之意。
但此時集市上最受歡迎的,卻是各式各樣的鞭炮。
「新年來到,瓜果祭灶,姑娘愛花,小子愛炮,老頭要頂新氈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襖。」
集市上賣鞭炮的小販特別多,一個攤位挨著一個攤位,足足有多半條街長。
這時候生活條件差,鞭炮頭數也少,一掛小鞭19頭(個)、25頭,超過50頭的就算長鞭了,不過也有幾百頭,甚至上千頭的,燃放時能響半天。
賣鞭炮的小販站在桌子上,旁邊擺放著用舊報紙舊畫報製作的五顏六色的鞭炮,邊吆喝邊賣鞭炮,吆喝聲此起彼伏接連不斷,五花八門。
有的悅耳動聽,有的甚至「爆粗口」。這邊剛吆喝完,那邊又吆喝聲起。
「過年咧,過節咧,俺的鞭炮沒說的,個個嘎嘎響」
「從NJ到BJ,買鞭炮聽響聲,如果你賣鞭炮不響,不如買畫貼牆上……」
「南來的,北往的,都是來俺這聽響的……」
「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泰山不是堆的,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看看誰的鞭炮更響……」
……
吆喝聲過後,接下來就是燃放鞭炮。
誰的攤位燃放的鞭炮多鞭炮響聲大,人們就往誰的攤位前聚集,誰的攤位就會賣得多。
所以有些攤位為了吸引顧客多賣鞭炮,都比著勁燃放。
鞭炮攤前總是圍著一些小孩子孩子,由大人陪著來買花炮。
賣鞭炮人的小販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鞭炮,掛在長長的竹竿上挑起來,在半空中來回搖晃著燃放。
爆竹噼里啪啦的響聲震耳欲聾,閃光沖天,爆竹皮滿地,整條街上都瀰漫著刺鼻的濃濃火藥味,頓時大人們蜂擁而至前來選購鞭炮。
看熱鬧的小孩子們則瘋搶燃放爆竹時炮捻燃燒到半截熄了火的啞炮。
有的小男孩為了多搶啞炮,不顧危險,爆竹還沒有燃放完就去搶,有的甚至炸傷手、燒著頭髮、崩壞棉衣……
鞭炮銷量大的還有「小鞭兒」,單個兒細小,幾十個成百頭編在一起,四五米長,一點著信捻兒,響聲連成一片,噼里啪啦響個不停,像發射機關槍一樣。
伴隨清脆的響聲,燃燒時的火光,孩子們圍著拍手跳啊,叫啊,那叫一個高興。
還有一種男孩子喜歡的爆竹叫「炮打燈」,形體短粗,點燃信捻兒,「嘭」的一聲炸響,一道火光沖天,在高空中綻放出紅綠黃色的燈火。
就這樣,不知不覺已過了中午,集市上的人們漸漸散去,「炮仗」市場的商販們也要收攤了。
小孩子們摸著衣服口袋裡鼓鼓囊囊的啞炮——「戰利品」,個個高高興興,心滿意足。
由於沒錢買吃的,大多都是餓著肚子回家了。
農村里趕大集,是物質匱乏年代催生出來的一種自由商品貿易形式。
一個公社,方圓十多里一個集,除了專業的各式小商小販,還有一些農戶,把自己家多餘的商品,拿到大集上去賣,賺點零錢,維持日常開支花銷,像自己家養的雞,剩下的雞蛋,要出欄的牲口還有小豬崽兒,院子裡種的青菜,地里種的五穀雜糧等等……
要想出門趕集,對於居住在縣城和廣大農村裡的人來說,就是靠徒步,農村話叫做「起旱」。
這年月,連公社幹部們下鄉,都靠徒步,條件好的才能騎輛自行車。學生上學,靠徒步;走親訪友,靠徒步;遷徙搬家,更是依靠徒步。
所以,這時候的人都是特別能走路,一天走上幾十里不在話下。
儘管劉家莊地區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然而,除了偶爾穿梭其間的城市居民,鮮有鄉村百姓甘願掏出那幾毛錢的車資,選擇搭乘公交前往市集。
他們大多秉持著質樸的傳統,腳踏黃土,肩扛希望,徒步踏上趕往劉家莊。
為了來劉家莊趕大集,有人也不辭辛勞,徒步穿越十幾里蜿蜒曲折的山路,翻山越嶺,只為那一份熱鬧與期待。
更有甚者,因路途遙遠,不得不提前在親朋好友家借宿一晚,只為次日能更早地融入那片歡聲笑語之中。
每當趕集這天,在菜場、供銷社、百貨商店、糧店都是人們在排長隊搶購東西。
雖然排隊累,在擁擠的人群中搶購東西辛苦,但是能吃到平日吃不到的食物,獲得普通日子沒有的享受,也是非常幸福。
劉家莊集市的今日之盛況,實非偶然,其背後另有深因。關鍵在於劉家莊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孕育了龐大的生產體系。
此地匯聚了逾兩百餘家工廠企業,它們如同繁星點點,照亮了這片土地的經濟天空。
這些企業不僅覆蓋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柴米油鹽到衣食住行,無所不包;更涉足機械工程等高端領域,產品門類繁多,技術精湛。
正是這份多元化的生產能力與源源不斷的物資供應,為劉家莊集市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吸引著八方來客,共襄盛舉。
別的不說,單說這日常生活物資,劉家莊就基本實現了自產,比如說,藥品、白糖、水果糖、白酒、果酒、汽水、雪糕、瓜子、茶葉、調味品、火材、學習用品、針頭線腦、鍋碗瓢盆、各種五金、燈具、家電、零食、禽蛋類副食品、肉食品、五穀雜糧、水果、淡水產品……
除了在劉家莊,其他地方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米、油、肉、布、奶、糖等生活用品都很緊缺緊張,一是價格較貴,人們吃(買)不起,二是物資少,人們手上即使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大多數物資往往要憑票供應、購買。
另外,鑑於當前社會對布匹需求的急劇攀升,劉家莊正審慎考量是否應著手籌建紡織廠,以滿足這一迫切的市場需求。
在這年月,農村里普通老百姓能穿上新衣服的機會很少。
老百姓購買布料、衣服、蚊帳、床單,乃至布襪,一切含有棉紗成分的產品,都需要定額配給的布票。
這時候,城市裡不分大小口,每人每人每年一丈二尺。
前幾年由於特殊原因,還更少一些。
由於布票緊張,一般家庭在做衣服買衣服時候都是精打細算。
如年紀大的不講究衣著,很多都不添置新衣服,省下的布票供年輕人使用。
一般家庭,都是先給老大添置新衣服。老大穿著舊了、小了,然後給老二穿。
老二穿小了,又再給老三穿……衣服都是破了、舊了都不丟棄,補了又補,穿了又穿,以至補丁壘補丁也是經常見的事情。
城市裡的條件當然更好一些,普通居民著裝都是比較傳統,男子春秋都是中山裝、工裝、軍裝為主,夏天很多都是背心、襯衣,藍色的短褲或者長褲為主。
女性夏季一般都是碎花襯衣,長褲為主,很少有裙子。
等過兩年,綠軍裝便會風行全國,樣式都是中山裝系列,胸前佩戴一枚偉人像章。
農村的農民一般都是干農活穿的服裝,由於生活條件不好,很多都是大窟窿小眼,迭上補丁,非常簡樸。
…………
如此這般,劉之野攜其愛女,晨光初破便漫步至晌午,於熙熙攘攘的市集之中,不期而遇許大茂與傻柱二人,一番寒暄,熱鬧非凡。
反觀劉竟齋與鄧茹,二人卻早已歸家,投身於忙碌的年節籌備之中,家中一派溫馨而繁忙的景象。
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一進入臘月就開始慌年了,早早地就為過年做準備。
磨麵、殺豬、做粉條、磨豆腐、蒸年糕、攤煎餅,忙忙活活,一會兒也不閒著,整個劉家莊裡都熱鬧得很,過年的氣氛很濃。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