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學術刊物?
第255章 學術刊物?
張守仁如今是《十月》的編輯部副主任,主管小說。
兩人在車上投入的討論起小說內容,張守仁開口道:「還有一個問題,寫雷軍長那一段,我覺得不夠過癮。」
「不夠過癮?」
江弦吃了一驚,他這篇小說可是已經努力收斂著來的,生怕發不出去,結果張守仁還嫌他保守了?
翻開原稿上的那一段,張守仁指著說,「我昨天晚上,擅作主張的給你加了一段,你看怎麼樣。」
他的字寫在旁邊大空白的地方,江弦看了一眼,是他給雷軍長添的一句話。
「走了!從沂蒙山來的祖孫三代人就這樣走了!啊,這就是我們的人民,我們的上帝!」
「怎麼樣?」張守仁問說。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
和作者商討劇情,給作者劇情上的建議,本來就是編輯的職責,江弦當然不會覺得張守仁冒犯。
「可以加進去,很好!」他認可的點了點頭。
從認識到現在,張守仁這位名編所表現出的編輯素質,讓江弦愈發的對他信賴。
他這篇稿子因為寫了陰暗面,而且是開先河的寫了陰暗面,所以有很大的危險性。
聽說在原本的歷史上,連解X軍文藝社的老編輯都不敢要這篇稿子。
一開始,他的打算是試著在《京城文學》或者《收穫》上發表。
如今認識了張守仁這位編輯,江弦覺得自己可以非常放心的將這篇稿子交給他了。
一部小說的最終質量全看編輯水平,以張守仁表現出的職業素養,這篇稿子最終發出去一定極具水準。
在京郊採訪結束,江弦拉著張守仁夫婦去虎坊路15號做客。
張守仁樂得和江弦再聊聊稿子,沒有拒絕。
「蛇蟲出沒,暑毒盛行」是古人對於五月的寫照,眼下天氣炎熱,張守仁不好意思空著手上門,看到街上有賣西瓜的農民,便買了一個捧上了樓。
江弦道過謝後,正準備切開,張守仁的夫人陳珞張羅著先放水盆里鎮一鎮再吃。
女人們操持這些事情,江弦便和張守仁一起喝上了酒。
「都喊你是『三多先生』,房子多、朋友多、文章多,今天一看,還應該添一多——酒多。」張守仁笑著說。
倆人坐在一起,喝著酒、抽著煙,非常隨和的聊這篇稿子後續的創作。
一晃便是一個下午,江弦又親自下廚弄了幾碗炸醬麵,拉著張守仁夫婦吃過,一碗炸醬麵惹得張守仁連連誇他手藝不錯。
又過兩天,已經到了五月的末尾。
朱琳忙活著交了畢業作品,在北電的短暫學習宣告結束。
好不容易閒下來,江弦拉著她一塊兒上八達嶺溜達了一趟。
夏日炎炎,倆人在長城上一路爬,能看著挺多老外的身影。
「來中國玩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了。」朱琳感嘆。
江弦拉了她一把,「我們在逐漸開放嘛。」
中行經營的外匯業務算是個對外開放的晴雨表。
前不久,外匯管理總局公布了個《對個人的外匯管理施行細則》。
雖然仍舊是但凡境內居民收到從國外入境的外匯,當天就按人民幣結算入帳。
但細則終於發生了微妙的轉變。
「.對每筆人民幣3000元(含3000元)以上的大額匯款,允許留存10%的外匯。」
「華僑、港澳同胞攜入或者匯入的外匯,允許留存30%的外匯。」
也就是說,居民可以自由擁有外幣存款了。
江弦便生出了些搞點外幣的想法。
此前《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已經在海外發表過一次,《月亮和六便士》的英譯稿可還一直都沒啟用呢。
朱琳和他體力都不錯,爬完回去也沒感覺有多累,就是腿腳有點酸。
「你以後別老坐著寫稿子,傷身體,多鍛鍊鍛鍊。」朱琳提醒說。
江弦深以為然。
他現在是仗著年輕,身體硬朗,寫作是個廢身體的活兒,年紀稍微大一點的作家,身體或多或少都有毛病。
健康是卓越成就的重要基石。
江弦覺著他應該跟日本的那位村上春樹學學,無論嚴寒酷暑,每天都堅持跑步。
定下這樣的目標,馬上付諸於行動。
四點鐘起床,寫作兩小時,跑步一小時,從虎坊路一直跑去天壇。
這天傍晚,江弦回到家裡,洗漱過後,正看著電視,便聽著樓下扯開了嗓子喊。
「江弦,電話!」
央視在虎坊路15一個住戶的家裡安了一部電話,那不算公共電話,只是央視內部的電話。
按說江弦沒資格到那打電話,人家也沒有義務給他傳電話,但是他跟央視關係好,再跟那家搞搞關係,人家願意不願意的就把這事給應承了下來,有人打電話就給他傳一下。
他家住三樓,傳電話不願意爬樓,嫌麻煩,就在樓下扯開了嗓子喊。
江弦抓了把大白兔下去,塞給人家王大姐,王大姐喜笑顏開的客氣幾句,然後趕緊揣進兜里。
「客氣啥啊,以後可不許這樣了。」
「給孩子的。」
江弦笑著拿起聽筒。
「哪位?」
「是江弦同志嗎?」
對方是個陌生聲音,他自稱是《小說選刊》的編輯,想要轉載江弦在《收穫》發表的《褐變的荔枝》。
「褐變的荔枝?」
對於轉載這些事情,江弦不覺得意外,他常有小說被轉載,哪怕是《小說選刊》,轉載他的文章也不是什麼稀罕事了。
只不過《褐變的荔枝》在《收穫》上面發表已經是79年的事了,距今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年。
而且這篇文章當時發表以後,雖然在文化界和歷史學家當中反響不錯,但遺憾的是,這篇小說並沒能夠在讀者群體之中掀起太大的轟動,因此並未收穫轉載以及重量級的評論。
在江弦所發表的所有小說里,算是較為冷門和小眾的一篇。
怎麼過了兩年,被譽為「中國當代文學的晴雨表、風向標」的《小說選刊》會忽然關註上這篇文章?
「江弦同志,您給我們留一個地址,我們回頭把稿費單給您寄過去。」電話那頭說。
「行。」
心裡邊兒雖然奇怪,江弦收稿費收的挺痛快。
管他什麼原因呢,人家願意轉載他的小說,他又吃不了虧。
掛斷電話,和王大姐打一招呼,剛上樓去沒十分鐘,又聽著自家門被敲響。
一開開,還是王大姐。
「喲,您咋上門來了?」
王大姐一拍大腿,「這不又有個電話找你麼,我也不知道怎麼個事兒,趕緊來喊你一聲。」
朱琳詫異的看江弦一眼,江弦吩咐道:「朱琳,快給王大姐倒杯茶水,我下去接個電話。」
「不用不用。」王大姐擺擺手。
朱琳已經拉著她進到屋裡,「您喝一口,您喝一口。」
江弦一路下樓,去到王大姐家。
門沒關,家裡她愛人、兒子也都在。
「麻煩您了。」江弦客氣一句。
「不麻煩、不麻煩。」
寒暄著,他拿起話筒。
「喂,你好,哪位?」
對面又是個陌生聲音。
「是江弦同志嗎?我們是《中國教育學刊》編輯部的,我是《中國教育學刊》編輯馮伯超。」
「馮編輯,您找我是?」
「啊,是這樣,我們想轉載一下你在《收穫》上發表的那篇《褐變的荔枝》,想徵求一下你的同意,你放心,我們轉載也支付稿酬的。」
「.」
江弦愣住了。
剛才《小說選刊》打電話來要稿就算了,怎麼《中國教育學刊》也要轉載?
他混跡文化界這麼久,對各類期刊都有了解,對這個《中國教育學刊》也有耳聞。
這部刊物可以說是中國基礎教育主導期刊之一。
創辦沒多久,80年創辦的,級別不低,教育部主辦的旬刊,旬刊也就是每隔10天發一期。
最關鍵的是,這是一本面向基礎教育的綜合性學術刊物。
學術刊物,怎麼會找上他這一個作家呢?
心裡疑惑,江弦嘴上又不方便直接問,這話說不出口。
人家要轉載你的小說,你總不能問人家我這小說哪點兒吸引到你了。
給對方留了個寄稿酬單的地址,江弦掛斷電話上樓。
心裡詫異著呢,這事兒還沒消停。
這回是王大姐家的兒子上來敲門了,也是告訴他有電話,拿起話筒,對面也是要轉載《褐變的荔枝》。
聊了幾句,江弦一頭霧水的掛斷電話。
「喲,這哪個單位給你一直打電話?」王大姐都好奇死了。
這年頭跟後世不一樣,私人之間基本沒有電話往來,所以誰要是能接著個電話,那可真值得街坊鄰居們討論上一陣子的。
「有雜誌社想轉載我的小說。」江弦直言不諱。
他寫文章的事兒不是什麼秘密,街坊鄰居們基本都知道。
「這麼多電話,我聽著不像一個人啊。」
「是好幾家雜誌社的。」
「喲,是麼?!」
王大姐吃了一驚,趕緊督促起自家兒子。
「看見沒,趕緊好好學習,長大了以後跟你江弦哥一樣,多風光。」
江弦笑了笑,然後想著轉載的事兒上樓,一晚上愣是沒把這事兒想通。
翌日,他去到《電影創作》編輯部,又收到個紙條,是傳達室給他送的,說是有電話找,對方同樣是要轉載《褐變的荔枝》。
心覺怪異,江弦便想著找王濛打聽打聽這事兒,以他的身份、地位,多半是知道什麼底細的。
一個電話過去,王濛聽了他的詢問,在電話里笑出了聲。
「你啊,消息可真慢。」
「王老師,你就別拿我打趣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想想對了,我記得你家不是有個今年參加高考的小姨子?你找她問問,這件事就水落石出了。」
王濛故意賣關子,江弦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只好和朱琳一塊兒回了中關村。
「朱虹。」
才剛進門,就撞見了小姨子朱虹。
「姐夫!」
朱虹看見他,辮子一甩一甩的過來,激動道:「姐夫,你知道麼?」
「知道什麼?」江弦一頭霧水。
朱虹見朱琳也進門了,便一臉興奮的跑過去,攥住她的胳膊,分享道:「姐,你都不知道。
姐夫他的小說成了我們的高考題了!」
朱琳愣了幾秒,本能的懷疑起來:「真的假的?」
「這還有假?我自己做的題我能不知道麼?」
朱虹一個勁兒的說,今年五月份的第一場高考,語文試卷上節選了江弦的小說《褐變的荔枝》。
出了四個閱讀理解題,兩個客觀題,兩個主觀題。
客觀題:
1,選出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2,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
主觀題:
3,請根據文本,說明與牙人交易的過程中,李善德都有哪些心理變化?
4,文中寫李善德和典座的博弈有何作用?請結合文本分析。
「還好我之前就看過姐夫的那篇小說!」朱虹有種押題押中了的興奮。
語文里除了作文是個拉分的考點,還有一個就是閱讀理解題。
閱讀理解那就是一千個學生心中,有一千種答案,得分也就此拉開。
朱虹看過《褐變的荔枝》這篇小說的全文,對全文的內容有所把握。
別人看到這一小段節選內容,還一頭霧水,不明白講的是什麼,而她已經清晰的掌握了文中人物的性格,並且對故事的上下文都有了解,能夠梳理出全文的脈絡。
這麼一來,她在這道題目上占了一個大便宜,這也就難怪朱虹這麼興奮了。
江弦這會兒才明白過來,《褐變的荔枝》這篇文章為什麼會突然受到這麼大的關注。
要知道,這會兒的高考還沒有開始分省命題,仍是全國統一命題的階段,也就是說,全中國的考生做的都是同一份卷子,都做到了江弦的這篇《褐變的荔枝》。
這份熱度,不可謂不大。
況且,如今的高考分兩次,第一次考試又相當於是第二次考試的風向標,對於還要參加第二次高考的學生們來說。
《褐變的荔枝》儼然是他們短期之內要深入研究一番的一篇小說。
甚至江弦的其他小說,也會進入高考學生的關注範圍之內。
天知道下次高考會不會再考他。
而對於朱虹這樣原本就讀過江弦小說的讀者來說,接下來的複習時間裡,又節省了一筆閱讀和研究小說的時間。
「天吶,這可是全國性的高考啊。」朱琳仍感到深深的不可思議。
自77年恢復高考以來,高考神聖的重要性和地位,已經逐步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確立起來。
命題組把江弦的文章拿去取用,這絕對是對他的一種認可,也是一份莫大的榮耀。
《褐變的荔枝》這篇小說,也被抬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姐夫,我有個題目不知道做的對不對,你能幫我想想麼?」朱虹問。
江弦這會兒正是八面威風,聽到這話,當即拍了胸脯。
「說來聽聽。」
「就是客觀題的一個選項,權衡買房的錢和地段時,李善德想到夫人日常洗菜漿衣和女兒的沐浴之事,說明他是一位愛護家人的好丈夫和好父親,這個選項正確嗎?」
「這個選項」
江弦喉嚨好像被堵上似得,愕然半晌。
朱琳見狀,忍不住笑出了聲,「江弦,你自己寫的文章,這題不會你自己都不知道對錯吧?」
「咳咳,我不會也正常。」
江弦尷尬的咳嗽兩聲,解釋道:
「閱讀理解考的又不是學生對作者心理的理解能力。」
「是對考官心思的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