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天大一件事兒
第298章 天大一件事兒
今天是個工作日,沙灘北街2號的院子裡人來人往。
崔道怡將自行車停到車棚裡面,跟作協的同仁們挨個打著招呼進到地震棚。
他把公文包放在桌上,先是用抹布擦了擦桌子,又去打來一暖壺的熱水準備沏一杯熱茶,《人民文學》的同事們伸著杯子跟他要水,崔道怡就順便給她們倒上。
「老崔,美滋滋的是有什麼喜事兒?」理論組的女編輯玩笑道。
另一名編輯肖悅婷跟著開口:「一看就是收著好稿子了。」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崔道怡也不瞞著,直接透露道:「從江弦那兒要來篇新稿子。」
「江弦?」肖悅婷笑了笑:「巧了,我這兒也全是江弦的稿子。」
「什麼稿子?」崔道怡皺起眉頭。
他這段時間常去江弦家裡盯著,也沒看他寫什麼新稿子啊。
「老肖說的是和江弦有關的稿子。」
另一名編輯解釋道:「自從江弦提出那個『尋根』的口號,我們理論組這邊,關於『尋根文學』這個詞兒的討論就沒斷過。」
「你看這一篇。」
肖悅婷揚起一份稿子,「這是陝西作家賈平凹的一篇文章。
賈平凹這名作家認為,要以中國的傳統的美的表現方法,真實地表達中國人的生活和情緒.」
在過去的這段時間裡,文藝理論研究領域內,許多青年作家和評論家都在討論近期出現的創作現象時提出了文化尋根的問題。
這些討論明顯有著一個重要的共同點,那就是以江弦的《回到民族傳統,回到現實語言》為綱領,認為中國文學應該建立在廣泛而深厚的「文化開掘」之中,才能與「世界文學」對話。
不光是在陝西聲名鵲起的賈平凹發了稿子。
曾獲得「全國優秀小說」獎項的作家韓少功也發表了論文《文學的「根」》。
還有,寫出《老井》的鄭義發表了《跨越文化斷裂帶》、《十月》雜誌副主編鄭萬隆發表了《我的根》,一些青年作家像李杭育《理一理我們的「根」》、阿城《文化制約著人類》等等。
甚至朦朧派的詩人楊煉也提出了「詩詞尋根」的主張。
可以說,在江弦率先喊出「尋根」的口號以後,文化尋根的意識正在逐步崛起。
有一大群青年文藝工作者發聲響應,這些聲音匯聚成一派新的文學勢力,掀起一場新的文學潮流。
理論界給這些人起了個名字「尋根派」。
「尋根是個什麼道理?」
《人民文學》的一名老編輯不太理解,「傳統文化這條大毒根我們斬斷都來不及,還尋什麼尋?」
幾名年輕的編輯,包括崔道怡,都沒有搭腔。
他們聽出這名編輯有些情緒化。
「不說『尋根文學』,這一次江弦真是出盡了風頭啊。」肖悅婷忍不住感嘆。
「是啊。」另一名編輯點頭,「『尋根文學』存在爭議不假,但確實已經形成了文學潮流,只是缺少一些建立在此理論上的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崔道怡神秘一笑,「或許很快就要有一部了。」
肖悅婷很快反應過來,「您是說您那兒那一部江弦的稿子?」
崔道怡沒有回答。
肖悅婷一喜,抬著頭靜靜的看著崔道怡。
崔道怡覺得這眼神不對,「有話就說。」
「您那稿子要是審完了,借我看看唄。」
「這哪行,不合規矩。」
「哎呦您別小氣啊。」
肖悅婷語氣裡帶著幽怨,「這話您跟別人說還行,咱都《人民文學》的,這有啥不合規矩的。」
「那也先等我審完稿子。」崔道怡說,「審稿子是大事兒,改稿子更是天大的事兒,你想看,等回頭再說。」
「行吧。」
肖悅婷努了努嘴。
崔道怡回到工作室,坐到自己辦公桌前,沏上熱茶,隨後從公文包里取出那一沓厚厚的稿子,整齊的擺放在桌上,首頁第一行便寫著:
《紅高粱!》
按照正常的流程來說,一般是責任編輯收到稿件以後逐級審閱,但崔道怡顯然等不到責任編輯審稿,此刻迫切的想要讀完這篇小說。
他喝一口水,邊喝目光邊掃過開頭的部分,查看江弦是否對開頭的內容做了修改。
修改的地方還挺多,不過基本不影響小說大劇情的走向。
崔道怡這麼看著,很快便看到了上次看到的地方。
這塊兒講的是羅漢大爺,羅漢是戴鳳蓮家的長工,相傳和戴鳳蓮之間不大清白,究竟是否有染,江弦說鄉里高齡老太太回憶是有的,因為當時都那麼傳,但是又沒有確鑿的證據,無法查清。
《紅高粱》的時間敘事相當高超,語言總是在時空中不斷跳躍。
馬上變幻到民國二十七年,鬼子帶著偽軍到村里抓民伕拉騾馬。
民伕就是民夫。
羅漢大爺說:「弟兄們,有話好說,有話好說。」
大個子偽軍說:「老畜生,滾到一邊去。」
羅漢大爺說:「這是東家的牲口,不能拉。」
偽軍說:「再吵嚷就斃了你個小舅子!」
鬼子見戴鳳蓮有些姿色,有了不軌之心,戴鳳蓮裝瘋賣傻逃過一劫。
但家裡的兩頭大騾子卻保不住了,加上騾子不聽鬼子的話,偽軍就讓羅漢把兩頭騾子牽到工地去。
這當然是有去無回。
不光是騾子還是羅漢大爺。
羅漢大爺在工地搬石頭,工地上的監工手持藤條,把羅漢大爺打的渾身是血。
「長官,打俺是為了啥?」
長官抖著手裡的藤條,笑眯眯地說:「讓你長長眼色,狗娘養的。」
羅漢大爺氣噎咽喉,淚眼模糊,從石堆里搬起一塊大石頭,踉踉蹌蹌地往小橋上走。
監工拄著藤條原地不動。
羅漢大爺搬著石頭,膽戰心驚地從他眼前走過。
監工在羅漢大爺脖子上又抽了一藤條。
羅漢大爺一個前趴,抱著大石,跪倒在地上,石頭砸破了他的雙手,他的下巴在石頭上碰得血肉模糊。
他被打得六神無主,像孩子一樣糊糊塗塗地哭起來。
崔道怡看到這裡,眉頭不由得緊皺起來。
這幫吃裡扒外的東西,「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單打不長眼的。」
就因為羅漢沒送東西,就把他往死里打。
羅漢骨頭硬,他不送東西,也熬不住打,便想辦法逃了。
逃的時候,不忘家裡的兩頭大騾子,就為了騾子重新返回。誰料吃好喝好的騾子已經認不出渾身是血的他,暴怒地左旋右轉,保護著自己的領地,一個蹄子,打在了羅漢大爺胯骨上。
「好兩個畜生!」羅漢大爺心頭火起。
他找到一柄鋒利的鐵鍬,對準一頭黑騾的後腿猛力鏟去。
受傷的騾子把屁股高高揚起,一溜熱血拋灑,像雨點一樣,淅淅瀝瀝淋了羅漢大爺滿臉。
羅漢大爺瞅准空當,又鏟中了騾子的另一條後腿。
黑騾嘆息一聲,猛然坐在地上,另一頭黑騾,傻愣愣地看著癱倒的同伴,像哭一樣,像求饒一樣哀鳴著。
羅漢大爺平托鐵鍬,向它逼過去。
它用力後退著,韁繩幾乎被拉斷,木樁劈劈啪啪地響,它的拳大的雙眼裡,流著暗藍的光。
「你怕了嗎?畜生!你的威風呢?」
「畜生!你這個忘恩負義吃裡爬外的混帳東西!你這個裡通外國的狗雜種!」
那邊狗叫人喧,天亮了,從東邊的高粱地里,露出了一弧血紅的朝陽,陽光正正地照著羅漢大爺半張著的黑洞洞的嘴
崔道怡看著這一段羅漢的怒罵,心中也生出一股豪爽與快意。
「罵得好!」他忍不住拍案擊節。
江弦真寫到了他心坎里。
這群賣國的雜種,可不就是騾子?
不,連騾子這樣的牲口都不如!
崔道怡接著往後看,一場拴馬樁上的悲劇也就此掀開序幕。
鬼子為了修公路,把村中騾馬劫掠一空,但是羅漢大爺用鐵鍬鏟傷騾蹄馬腿無數,被抓獲以後,鬼子大怒,要在拴馬樁上將羅漢大爺剝皮示眾。
這天,日頭剛剛升上高粱梢頭,村裡的若干老弱婦孺被驅趕到後來令人失色的拴騾馬的地方。
一開始,余占鰲和戴鳳蓮都沒認出羅漢大爺,因為他被打的血肉模糊。
頭頂上的血痂像落水的河灘上沉澱下的那層光滑的泥,又遭陽光曝曬,皺了邊兒,裂了紋兒。
幹活的是東北鄉有名的殺豬匠孫五。
「太君說,讓你好好剝,剝不好就讓狼狗開了你的膛。」
孫五諾諾連聲,眼皮緊急眨動。
一個監工從河裡又提來一桶水,孫五用一塊破布蘸著水,把羅漢大爺擦洗得乾乾淨淨,他屁股扭動著,說:「大哥.」
羅漢大爺說:「兄弟,一刀捅了我吧,黃泉之下不忘你的恩德。」
日本官兒吼叫一聲。
翻譯說:「快點動手!」
孫五臉色一變,伸出粗短的手指,捏住大爺的耳朵,說:「大哥,兄弟沒法子.」
孫五的刀子像鋸木頭一樣鋸著,羅漢大爺狂呼不止,一股焦黃的尿水從兩腿間一躥一躥地滋出來。
走過一個端著白瓷盤的日本兵,站在孫五身旁,孫五把羅漢大爺肥碩敦厚的耳放在瓷盤裡,又割掉另一隻放進瓷盤。
羅漢大爺兩隻耳朵在瓷盤裡活潑地跳動,打擊得瓷盤叮咚叮咚響
「小鬼子,我草你祖宗。」崔道怡的眼睛都紅了。
如此喪盡天良、滅絕人性的一幕,崔道怡相信,這絕對不是江弦筆下虛構的內容,而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無數次的事情。
他幾乎是模糊著視線,將後面那一段看完的。
翻譯官說:「快剝!」
孫五捏著刀子,一高一低地走到羅漢大爺面前。
羅漢大爺破口大罵,所有的人在羅漢大爺的罵聲中昂起了頭。
孫五哭著說,「大哥.大哥你忍著點吧」
羅漢大爺把一口血痰吐到孫五臉上。
「剝吧,操你祖宗,剝吧!」
孫五操著刀,從羅漢大爺頭頂上外翻著的傷口剝起。
孫五已經不像人,他的刀法是那麼精細,把一張皮剝得完整無缺。女人們全都跪到地上,哭聲震野.
崔道怡花了一天的時間,才將《紅高粱》這篇小說完整讀完。
當他將稿子合上的那一霎那,從那個火紅世界抽離的那一瞬間,回想起的是張守仁在他面前對《紅高粱》作出的評價:
這是一部殺氣騰騰的小說!
正是如此。
在崔道怡讀來,一種剛烈的滋味從開頭貫穿到結尾。
除了羅漢被剝皮那一段,令崔道怡最為震撼的就是戴鳳蓮和余占鰲野合的那一段,豈止是「離經叛道」,更是「大逆不道」。
可戴鳳蓮錯了嗎?
就說她死前的那一段質問。
「什麼叫貞節?什麼叫正道?什麼是善良?什麼是邪惡?」
戴鳳蓮和余占鰲在高粱地野合是錯,那她遵從父母之命嫁給一個麻風病人就是對麼?
還有小說的結尾,小說始終在回憶和正在進行的事之間穿插,在結尾,是江弦所寫的一段話:
「謹以此文召喚那些遊蕩在無邊無際通紅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是你們的不肖子孫,我願扒出我的被醬油醃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個碗裡,擺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饗!尚饗!」
崔道怡能感到,江弦一種強烈的不滿與反省。
在小說里,江弦筆下爺爺輩的好漢們,都有高粱般鮮明的性格,敢愛敢恨。
可到如今,這種性格似乎退化了。
國民的性格當中缺失了豪勇,孱弱不堪。
於是江弦發出了發出如今英雄氣不再,自己也愧為不肖子孫的感慨。
崔道怡想了一會兒,睡了一覺,又重新帶著種種感悟,再把《紅高粱》這篇小說讀了一遍。
第二遍讀的時候,崔道怡已經像是喝一杯高粱酒一樣,細細品味著這篇小說的滋味。
「無邊無際的高粱紅成洸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輝煌,高粱愛情激盪,高粱淒婉可人。」
「『高粱高密輝煌』,這一句真的神了!」崔道怡忍不住感嘆。
看似不符合語法,但是很有感覺。
「怎麼寫的這麼好呢?」
崔道怡不得不佩服。
江弦在這篇小說中所表現出的詭譎的想像力,還有淋漓盡致的語言、飽滿的生命力、張揚的個人意識,這些共同構成了《紅高粱》渾厚震撼的氣勢。
這天,肖悅婷又跑來找崔道怡要稿子看。
崔道怡卻不願意給她,「哪還有時間,這小說我急著拿去發表。」
雖然江弦和他說過,等他從南方回來以後再對小說進行修改。
但崔道怡已經等不及將這篇《紅高粱》獻給讀者了。
「發表?這稿子改了嗎就發表?」肖悅婷不解。
「有什麼好改的。」
崔道怡捧著稿子,「這麼高超的語言,照我看,不改也行。」
肖悅婷忍不住爭辯,「您不是說,審稿是大事,改稿子是天大的事兒?」
「我說了麼?」
崔道怡語重心長:
「小肖,咱們做編輯,工作思路一定要靈活。」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