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雙高
第672章 雙高
上一世,從八月中旬開始,深滬兩地的股市不出所料地進入了成立以來的第一波熊市,
深市直接從最高的2981點跌到了最低的1529點,足足跌了42%;
閱讀更多內容,盡在s💡to9.com
滬市更猛,11月份直接跌到了410點,與5月份最高點位的1421點相比,跌幅高達3%。
雖然這波熊市很短,在深滬兩地主動交出了企業上市指標之後,很快就開啟了一輪新的上漲攻勢,短短三個月內,上證指數就從最低的386點漲到了最高的1558點,重新回到了牛市;
但是所謂大澇之後必有大旱,任何行情都有周期,而這種明眼人就能看得出是有神秘力量托舉的牛市,無疑很難持久。
所以,正當大傢伙以為1558點僅僅只是腰部的時候,不出意外的話,意外就發生了。
1993年2月,隨著華夏對外資的吸納量的急劇增加,再一次出現了經濟過熱的情況,
為了讓經濟穩中求進,監管層宏觀調控,開始逐步加息,因此剛剛熱起來的A股,又一次迎來了熊市。
短短一個月跌掉了31%不說,而且始終沒有再度牛起的跡象,就這麼一路跌到了7月份,市場的消極情緒肉眼可見。
然而就在大盤突破了777點這個後大名鼎鼎的關鍵點位,直跌到750點時,7月27日,A股歷史上最神奇的一支股票誕生了……申能股份。
如果你經歷過那個年代,又或者是對大A的歷史比較了解,就應該知道這支被稱為「A股馬奇諾防線」的超級股票有多麼牛叉。
這是一支能把股價18元的底線死死焊牢的股票。
在18元的買盤上,一直掛著99999手買單,不管你賣多少手,買單瞬間就會補滿的情況你見過麼?
申能股份就是!
所以,有了申能這麼一支代表著國家隊下場的超級權重股壓陣,市場的信心終於開始恢復了起來,那些股價被腰斬、甚至被斬到了腳脖子處的股票也漸漸回升。
當然,大傢伙都知道,歷史上但凡被稱為「XX馬奇諾防線」的東西,無一例外都是同樣一個解決,
所以,在1994年的1月19日之後,隨著足足一個月的「申能保衛戰」落幕,情況又是不同了。
……………………
只不過,雖然後世的申能18元股價最終還是被擊穿,但是這麼一支超級股票對於大盤信心的穩定作用,還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捅了簍子」的楊默,給出來的解決方案就是……
把大華公司推行集團化改制,把1~3個子公司丟出來上市,起到原本歷史線上申能股份的作用……如果上市的子公司數量能達甚至是超過三個,形成了超級股票矩陣,那麼不但市場信心會快速回暖,而且相互守望之下,對於股市資本衝擊的抵抗力,也會強的多。
「超級股票矩陣?」
黃埔平意味深長地看著眼前這隻小狐狸。
大A跟國外的的情況可完全不一樣,這種用於護盤的「超級股票」可不是單單企業自身的歷史超群就夠了的,背後還得有某種神秘力量的大力支持才行。
好小子,把主意都打到組織的頭上來了。
我知道大華公司如今缺錢缺的厲害,但你這算盤打得也太響了吧?
想到這,他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給我一個理由。」
國家隊下場跟國家隊下場是不一樣的。
組織上對於收回企業上市指標之後股市可能產生的波動一直都有風險預案,而打造一支超級股票下場護盤也是眾多方案中的一個,且被視為股市T+0交易模式下最有效果的三種方式之一。
只不過,想法本身沒什麼問題,但是誰來當這個承載體卻是一個極為令人頭疼的問題。
股市跟別的東西不一樣,如果單單論及股票發行企業自身的體量,國內堪稱巨無霸級別的不知凡幾。
但諸如深石化、鳳凰化工、南方玻璃等企業在股市上的走勢研究表明,在股市上,不是單單你企業自身的體量大就夠的。
國內的那些巨無霸企業把一家有價值的下屬單位重組剝離出來丟進股市,成為傳統意義上的龍頭股沒有任何問題,但是要以超級股票的身份起到護盤的作用,卻還尚是差了一截。
但與之相比,大華公司雖然只是個央企二級單位,但身上擁有的許多特質卻是其餘的超大型國企所沒有的,
因此楊默這個所謂的解決方案,雖然算盤打的震天響,但如果理由足夠充分的話,卻也不是不能考慮。
楊默見到這位大佬並沒有第一時間否定自己的提議,謙遜的笑了笑:「雖然說大華公司只是一家二級單位,集團化改制後拿出來上市的那些子公司也不過就是一家尋常三級單位而已;與國內其餘超大型國企相比,無論是在體量上,還是在行業權重和影響力上,都不占優勢……畢竟那些超大型國企雖然不能以本體的形式上市,但只要肯在下屬單位的剝離重組過程中做側重的話,分分鐘就能創造出一個新的巨無霸來。」
「但是……」
楊默的笑容雖然依舊謙遜,說的話卻開始不怎麼謙遜了起來:「但是,股市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區域市場和行業市場。」
「以國內如今的情況,一家企業就算底子再厚,體量再大,它能擠出來用於護盤的資金量對於雲集了國內外各界的熱錢以及千萬股民手裡的資金來說,也不過就是九牛一毛罷了。」
「所以,會不會用槓桿,以及自身有沒有成為那個撬點的條件,其實才是能否有資格成為超級股票的關鍵。」
「而恕我直言,國內的絕大部分大型企業其實都不具備成為那個撬點的資格……而很不湊巧,除非是組織上另外藏著什麼寶貝,否則的話,大華公司便是當下最有資格成為那個撬點的載體!」
說著,楊默看了眼前這位老人一眼,臉上的表情充滿誠懇與認真:「以前我們大華公司之所以始終沒想著上市,不是因為不能,而是因為我們不想……但既然現在組織上已經決定通過股市來大範圍給那些骨幹企業輸血,那麼身為央企的一員,我們大華公司也到了該履行自身義務的時候了。」
楊默從頭到尾都沒提自己捅婁子的事,甚至連「責任」這兩個字都沒提,而是用上了「義務」這個詞,其態度不言而喻。
他很清楚,眼前這位老人雖然素來以嚴厲和強勢著稱,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偏西式的契約精神與華夏體系內傳統的做事風格之間沖悖而造成的刻板印象(或許跟他曾經在上海主持過幾年工作有關)。
如果你對他的生平事跡有所了解,就會明白,基本上所有的事情,他在一開始都會好好地跟你商量,只要不違背原則,又能實現目標,他也會做出很多讓步;但如果你答應了下來,結果卻沒按照約定做到的話,那他絕對會把你罵到抬不起頭來,甚至是把你一擼到底……說白了,就是太認真,與華夏那些嘴上放出十分牛皮,轉身只能做到三分的行事做派格格不入。
既然知道這位老人的做事風格,那麼楊默自然不吝於先小人後君子。
我不認為自己當初乾的那些事是真的捅婁子了,大華公司重組後可以拆出幾個子公司站去上市護盤,但是請記住,這是義務,而非責任……如果條件不夠,對不起,我拒絕白嫖。
果不其然,對於楊默這幅隱隱一副開門見山的態度,黃埔平並沒有生氣,反倒是升起了一絲欣賞。
身為一個剛剛升上來的小廳級,竟然有這個勇氣無視雙方巨大的級別差距跟自己談條件,最起碼在膽色方面,比那些只知道點頭哈腰的人強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不過身為上位者,喜怒不形於色乃是最基本的素養,當下只是不置可否地看了楊默一眼:「最有資格?」
「楊默同志,身為央企的一員,你是不是太小看自己的一眾兄弟單位了?」
「別的不說,這兩年石油化工行業發展極為迅猛,大華公司畢竟是勝利石油管理局旗下的二級單位,光是石油系統,可以單獨拿出來,或者是重組出來的重量級二級單位就多不勝數……它們的優質資產數量未必比你們少,潛力也未必比你們大華公司弱。」
即便是黃埔平,也沒有說出「比你們大華公司更強」這種話來……這不現實。
楊默聞言,只是輕輕笑了笑:「黃埔主任,論及優質資產數量,甚至是論及業務體量,我相信那些兄弟企業進行重組和剝離後,一定能重組出一個體量超過我們大華公司的二級單位;」
「把這些單位上市,它們短期內的市想率也一定能超過我們大華公司。」
楊默微微頓了頓,語氣里顯露出強大的自信:「但是,黃埔主任你應該知道,在股市里,光有市想率是不夠的,還得有足夠的市盈率做支撐,在面對著資本的狙擊時時,才能起到1+1>3的效果,把陣腳穩住。」
「而很可惜,在市盈率這方面,絕大部分體量足夠的兄弟企業表現的並不突出;而市盈率可期的那些兄弟單位,往往體量又不足以壓住大盤艙石;」
「所以,說句不謙虛的話,在當下國內,市想率與市盈率雙高,且能不斷創造利好消息拉升股價,還能起到橋頭窗口作用,借用海外的槓桿反作用力來壓艙的企業,除了我們大華公司,再無第二人選!」
市想率與市盈率雙高?
黃埔平眼底不自覺地閃露出一絲欣賞。
大華公司一直遠離金融業務,哪怕是有著中日經促會這麼一個利器,楊默也很少摻和這方面的事情,
他原本以為是這個年輕人對於金融方面的業務不是很了解,本著不熟的行業不去碰的原則,故而才一直這樣,但如今看來……
的確是如楊默所說,大華公司一直沒怎麼去觸碰金融類的業務,不是不懂,也不是不能,而是不想罷了。
這裡稍微解釋一下。
所謂的市想率,顧名思義就是企業能給股民們帶來的想像空間,比如後世科創板的那些網際網路企業,便是最好的例子。
只要你能畫出足夠大的餅,並且能夠讓投資者大致相信這個餅有烙出來的那一天,那麼你分分鐘就能挑撥起股民們的熱情……當然,烙不出來也無所謂,很多投資者看重的只是這個噱頭罷了。
而市盈率,則要現實的多,需要你拿出實打實的拿出財務報表和分紅,這才能讓投資者跟隨,然後資本市場才會繼續捧著你……諸如後世爆出財務醜聞的島國某鋼廠,便是此類的代表。
用最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市盈率對於一家上市企業的意義就類似於銀行的儲備金,市想率則類似於可以拿出去放貸的那些錢;
沒有足夠的市想率,上市企業很難把股價推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程度,然後從股市上融到足夠的資金;
但如果沒有市盈率做支撐,那麼你就根本沒有所謂的基本盤可言,也沒有任何抗風險能力,隨便一點風吹草動,你的股價分分鐘就能被砍到腳脖子。
因此,雖然在正常情況下,「十倍市想率,三倍市盈率」固然被資本界奉為通用的估值公式,但是真要到了風起浪涌的時節,你只有市想率,又或者只有市盈率,那絕對只有死路一條……資本真要狙擊你,有的是辦法逐一擊破。
所以現在知道為什麼當初島國的三共株式會和第一製藥等企業,會為了道地藥材的GAP種植項目和人工桑黃項目對楊默諸多讓步了吧?
無錯版本在6Ⅹ9Ⅹ書Ⅹ吧讀!6Ⅹ9書一吧首一發一本小說。六九書吧讀
一家大型上市企業要想在股市上長盛不衰,那必然是需要市想率和市盈率雙高,這樣才能抵禦兇險萬分的金融暗流,而與楊默合作的GAP項目和人工桑黃項目,對於它們來說則是可以同時滿足這兩點的寶貝……與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股價相比,區區一些現實中的讓步,並不算什麼。
但問題是,90年代的大A與海外的股市是兩碼事,如今國內有資格上市的企業也與海外的那些上市企業不可同日而語。
直接點說,就是如今國內的絕大部分企業,憑藉著其自身國企的性質和行業地位,拿到一個令人滿意的市想率並不難;
然要是說起市盈率……
那對不起,那是真的是沒法令人滿意。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華公司這種雙高的企業,就顯得尤為難能可貴了起來,尤其是大華公司麾下各類投資和主導項目串聯起來的基本盤規模數以百億計,可以撬動的市場規模更是數倍於此。
但是黃埔平既然是第一時間主動找到楊默,那自然是對大華公司的雙高屬性了如指掌,所以他真正感到耳目一新的是……
「借用海外的槓桿來反作用壓艙?」
黃埔平有些意外。
楊默矜持地笑了笑:「黃埔主任,我聽說……東北的某汽車廠尋求海外上市的工作推進的很順利,大抵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敲鐘了?」
這裡的某汽車廠自然指的是金杯廠。
而如果歷史沒有發生太大偏差的話,大約九月份,金杯就要在紐約和香江同時上市了。
黃埔平聞歌知雅意,臉上終於露出一絲訝色:「你們也打算有樣學樣?」
楊默微微一笑:「為什麼不可以?」
「況且與金杯不同,大華公司的對外綜合二部不但與島國業務聯繫緊密,與一眾島國本地企業建立起了深度合作關係不說,超過一百種出海的自主品牌更是在島國市場內撬開一個數百億日元消費市場……在島國謀求上市,不但擁有著遠比金杯紮實的市場基礎和資本基礎,而且還能反作用於那些已經成功打入島國市場的自主品牌,使其將根扎的更深,何樂而不為?」
「如此一來,只要將對外綜合二部拆出6~8個孫公司,一部分在東京上市,一部分在大A上市,憑藉著彼此之間的緊密業務,就算有人想要在A股上狙擊這幾家孫公司組成的超級股票矩陣,但有著東京股市上的那些孫公司做援應,哪裡那麼容易擊穿這些孫公司的股價?」
說到這,楊默抿了抿嘴:「有著東京那邊做呼應,以當下中日之間的經濟密切度,大A這邊的超級股票矩陣時不時地傳出幾個利好消息並不難。」
「實在不行,都是同一家公司名下的孫公司,尋找個噱頭和契機,相互換持一下股份難道很難?」
「有著島國這麼一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做應援池,以如今大A股市上的那點資金量,哪裡有那麼容易擊穿它們的股價!」
這話是實話,大華公司的自主出海品牌雖然對於國人而言價格貴的要死,但對於島國這種發達國家來說,卻是實打實的平替產品……而且還是創意性、文化性、實用性拉滿的平替產品。
但是平替產品雖好,但卻面臨著一些一般人無法察覺的巨大風險。
其中最直接的一點是,在島國經濟雖然下行,但整體收入和經濟活力還依舊維持在一個及格線水平上的時候,大家對於這種外來的平價產品自然是喜聞樂見。
但如果是島國的經濟情況進一步惡化,開始正式進入寒冬的時候,那麼出於利益考量,即便是為了給本國那些已經快吃不下飯的企業考慮,島國各界也會非常默契地聯起手來,通過輿論、政策等手段,把這些搶占了很大一塊市場空間的外來平替產品給擠出去……就算不擠出去,也會暗中大幅增加這些外來自主品牌的各種交易成本。
別以為這是瞎說,島國、南韓、阿美莉卡,印度,甚至是一度崇尚自由貿易的歐巴羅各國,這種事情都沒少干,只不過如果你不是做國際貿易或者品牌出海的,大家平日裡都不怎麼關注罷了。
所以,把對外綜合二部以子公司的名義獨立出去,再分化出幾個孫公司,與島國的企業合資之後,再去東京那邊上市,則可以在較大程度上避免這種事情對那些出海品牌的衝擊……雖然說時候到了的話,完全避免這類事情的影響不現實,但最起碼不至於讓那些出海品牌灰溜溜地退出島國市場。
而黃埔平聽了後,眉頭卻依舊沒有鬆開。
大華公司的品牌出海計劃非常有名,以這一塊的業務體量,哪怕是拆成幾個孫公司,放在大A里也絕對夠資格構築超級股票矩陣了,但他在意的是另外的東西。
要知道,金杯是拿出了40%股權在海外上市的,為此還在百慕達群島再次註冊了一家汽車公司(CBA,也就是華晨),並將這40%的股份注入CBA名下,同時將CBA的所有股份捐給了國內某基金會;然後某位仰先生又安排了一次換股,使CBA拿到了金杯51%的股權,實現了絕對控股,也實現了合併報表,這才為赴美上市掃清了障礙,這才有了即將同時在紐約和香江同時上市的壯舉。
如果有後世人在場,一定會驚呼,這種手法跟愛爾蘭-荷蘭三明治何其相似!
但同樣的,這種類似於愛爾蘭-荷蘭三明治的模式,存在的一些風險,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楊默見狀,也沒有跟個技術人員似的跟這位老人去闡述該如何從機制上去堵住那些漏洞,只是輕飄飄地補上了一句:「忘記跟黃埔主任說明了,如今分管對外綜合二部的,正是在下的內人穆麗雅,而鄙人的岳丈,則是東營指揮部組織部的部長穆思遠……所以,如果只是想要構築一個超級股票矩陣暫時穩定一下A股的市場情緒,並不存在太大的風險。」
這句話在一般人聽來有些不明所以,但在體系內的人聽來卻是瞬間明白了其中的關鍵所在。
於是黃埔平的眉頭終於舒平了開來。
很好,只要直接負責人以及相關家屬是體系內的,而且級別還不算低,這就足夠了。
想到這,他臉上終於展露出了一抹滿意的笑容:「楊默同志你的解決方案還是比較具有可行性的……不錯,不錯。」
連續說了兩個不錯,可見對於楊默的方案是非常的滿意。
點了點頭後,素來雷厲風行的黃埔平也不拖泥帶水,徑直開口道:「既然如此,不知道楊默同志對組織有什麼請求?」
楊默微微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開口道:「其實倒是有一件事情,我希望能得到組織上的支持。」
見到這個素來以強勢和果毅著稱的年輕人在面對自己提條件時竟然稍稍有些猶豫,不知道出於什麼心理,黃埔平忍不住笑了起來:「什麼請求,先說說看。」
楊默看了他一眼,腦海里閃過一些這段時間在基層的畫面,無聲地嘆息了一聲,旋即毫不猶豫地開口:「我想請求組織上……」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