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影視世界自我救贖> 第170章 強化法寶兼看戲

第170章 強化法寶兼看戲

  接下來的五百年裡,劉易在創界珠中點化虛空,創造了一個穩定宇宙,就是不會膨脹也不會坍縮,所有能量都在內部循環。

  然後又把幻想三界搬回了創界珠,暗界珠除了裡面還有暗宇宙原本的生物之外,基本上就變成一件超級法寶了。

  

  鎮獄塔也強化了一下,搞得像蜀山鎮妖塔一樣,每一層都自成一個世界,底座下層巨柱增加到三千六百五十根,上層有大小房室十萬八千間,煉妖爐被放在入口,但入口只占第一層的一個小角落。

  縛魂鎖強度提升,都是劉易大道境意志所化,但凡混元境以下,最小的一根也就鎖住了,就算目標是混元境,底層巨柱的巨鎖也能將之鎖住。如果遇到同為大道境的對手,那就只能把塔祭出去,三千六百五十根巨鎖加上十萬根小鎖同時伸出全力鎖拿。

  其實底座內部空間也可以自成世界,但劉易覺得用來戰鬥的能量還是集中一些才有強度,上面七層塔身是用來衍生和儲藏五行風雷力量的,大一些倒是無妨。

  ……

  從猴子第一次招安到大鬧天宮,人間又過了兩百多年,中間劇版的改動不是太大,不過是弱化猴子的膨脹張狂,比如弼馬溫辭官原本只是猴子嫌棄官小,劇版卻加了天蓬元帥和武曲星君挑釁辱罵的橋段。

  不過大鬧天宮的時候劇版又放大了猴子的張狂,原著中猴子偷酒喝醉誤入兜率宮,趁著酒勁偷吃五葫蘆金丹,知道自己惹禍了逃回花果山,劇版猴子倒是氣性大,直接把蟠桃會的會場給掀了。

  原著中第一次天兵討伐,一個猴子沒抓,倒把花果山的七十二洞妖王和虎豹狼蟲抓個乾淨回去報功。這時候孫猴子說了一句暴露出他根本不講義氣的話:「我同類未傷一個,何須煩惱?」要等天明使個大神通,把天兵天將拿了給他們報仇。

  他說報仇,可沒說把七十二洞妖怪給換回來。

  天兵方面和花果山方面其實都有明朝軍隊的特徵:一邊不敢打正主,抓些不重要的回去報功,另一邊不管友軍死活,只打自己的就算恪盡職守。

  原著觀音菩薩派惠岸行者觀察戰況,托塔天王匯報工作的最後一句特意提到:不曾捉得他半個妖猴。這裡又暗指猴子是佛門安排好的取經人之一,怕抓了水簾洞的猴子猴孫以後孫猴子修成正果雙方不太好看。

  惠岸行者雖然也是李天王的兒子,但他是替菩薩觀察戰況。

  後文有寫,李天王手裡的七寶玲瓏塔塔是佛祖送的,哪吒自殺斷絕父子關係,在「西遊」中是佛祖用蓮花復活的,然後要打死李總兵泄憤,佛祖讓哪吒拜自己為父,給李靖一座玲瓏塔當信物,見塔如見佛祖,讓哪吒不好再對李天王動手,所以這父子倆也都是西方勢力。

  原著中看到李天王求援,玉帝是笑著問還有誰要去的。

  從八卦爐里跳出來,原著寫了幾句看起來不太貼合上下文的詩,其中就有「光明一顆摩尼珠,刀槍劍戟傷不著」。

  佛祖聽完猴子要做玉帝的厥詞之後,說的是「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頃刻而休,可惜了本來面目」。

  到這裡就已經把猴子的來源交代得清楚明白了,佛門大佬用摩尼珠點化了一塊自開闢之初就在花果山巔上受到日精月華天真地秀的九竅靈石,按照分析大佬們的說法,父方基因是佛門摩尼珠,母方基因是十洲祖脈,多少沾點盤古血統,比洪荒流生拉硬套的什麼補天石根腳不是高多了?

  既然是花了大心思內定好的取經團隊首席業務員,這要是膨脹過頭被人弄死可就白費一番安排了,所以要把他拍在五行山下反省五百年。

  反省的結果大家也都看出來了,知道天高地厚了,有背景的妖怪不能直接打死,要去找背後大佬來處理。

  沙和尚是天庭安排的取經人,作為天庭保安隊長,打碎一個杯子肯定沒那麼大罪過,又貶下界又萬劍穿身的,他應該是屬於受猴子牽連。天庭被砸,他保安隊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為了配合取經工作,大佬們都商量好了必須讓猴子砸一下,他不得不背這口鍋,所以佛門那邊也給安排了一個「金身羅漢」的職稱,得菩薩果位,全稱「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

  天蓬元帥是老君安排的取經人,又是九轉大還丹又是上寶沁金耙的,不過這豬滿嘴跑火車,一會說調戲嫦娥,一會吃了王母靈芝菜,一會又巨口獠牙力氣大、一嘴拱倒鬥牛宮,最後因為嘴裡沒個實話,路上還總偷奸耍滑,取經項目完成之後只得了個「徵收員」的工作,所幸還有個菩薩果位,稱「南無淨壇使者菩薩」。

  連白龍馬都得了一個「八部天龍馬」的職稱,雖然號稱馬,卻化龍盤在靈山大殿的柱子上,基本就是「龍部首席代表」了。這個職稱可不低,要知道「帝釋天」就是西方教對「玉帝」的稱呼,所以八部中的「天部」指的就是佛門在天庭的勢力,也就是托塔天王、魔家四天王等等那些人,所以白龍馬最後是個天王級別的職稱,同樣是菩薩果位,稱「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

  強化了法寶,劉易看了一眼猴子,他已經被扔進了八卦爐。

  劇版還美化一下火眼金睛,人家原著寫的是猴子被扔進八卦爐後躲在巽位風口,雖然躲開了明火,但有煙霧熏眼,「弄做個老害眼病」叫「火眼金睛」,後文里也說猴子「有個迎風流淚的毛病」,眼睛總是紅的叫「火眼」,裡面總有淚光叫「金睛」。

  壓在山下之後,原著中又說:如來又發慈悲心,餵猴子吃鐵丸喝銅汁。有大神分析過,猴是申,屬金,火克金,在八卦爐里雖然幫猴子消化了蟠桃金丹,但也傷元氣,鐵丸銅水其實是在幫猴子補充金氣。


  算算時間,劉易又到虛空中去感悟了一天「道生一」,又練習四個時辰,順便煉製一批「混沌寶珠」,返回地仙界的時候唐朝和尚已經快到兩界山了。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虛空一天,天上一年;虛空一天,地上三百六十五年,四個時辰又一百二十多年。返回混沌中又修煉了十幾天,取經項目就正式開始了。

  劇版沒有斬涇河龍王這一段,皇帝對佛法的敬畏來得有點草率。

  接下來就開始劫難了,原著還沒出兩界山就遇到了熊牛虎三妖,把皇帝派來的隨從給吃了。劇版唐僧獨自上路,第一難就是一頭老虎而已。

  然後是「心猿去六賊」,鷹愁澗收白龍,火燒觀音禪院,收服黑熊精。

  劇版把蒼狼精凌虛子和白花蛇給融合了,這倆貨都喜好煉丹,死得好像有點冤。

  然後是高老莊、黃風怪、流沙河、試禪心。

  其中黃風怪就是跟猴子同級別的大妖,兩人兵器招式不分勝負開始鬥法術神通,猴子出身外身,黃風怪出三昧神風,因為猴子老害眼病迎風流淚導致敗退。劇版倒是猴子大占上風,黃風怪又是本命毒煙又是黃風吹砂,才把猴子擊退。

  之後的諸多劫難中,劇版也是大幅強化猴子,這才讓很多人以為猴子很強,實際上猴子很強只是猴子自己的錯覺而已,他只是如來的徒孫,跟道門保安隊長是一個級別的戰鬥力。

  劉易還記得穿越前有個同學就曾經吐槽過:鬧天宮的時候能耐不是挺大麼,怎麼到取經的時候到處都有打不過的妖怪,總得找人幫忙?

  有一群同人寫手腦洞大開,說五行山下壓五百年退步了,或是吃鐵丸喝銅水被虐待退步了云云。實際上並沒有,他的命運都是佛門安排好的,先自由快樂地在花果山當了三百多年猴王,甚至提前給他準備好洞府家什,等他什麼時候想起求長生了,安排好的命運才開始啟動。

  從生死簿上的年齡看,這三百多年基本就是石猴的一輩子,也就是說,有人給他安排了最終成為大佬的命運,但先讓他快快樂樂活了一輩子,出海學本事之前那七十二洞妖怪可誰也沒來動他的猴子。學了兩招半本事之後膨脹了,覺得師傅老大他老二,壓他五百年讓他明白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取經的路上就知道做事留餘地了。

  話說那沙和尚,原著中使的明明是一根吳剛在月亮上砍下來的桂樹枝打造的降妖寶杖,不明白為啥劇版弄個「佛門方便鏟」硬要喊「禪杖」,難道是因為原著中使棍棒的太多了?可劇版水滸也是這樣,弄個方便鏟硬要喊「六十二斤鑌鐵水磨禪杖」,還倆人抬費力……六十二斤而已,就算六十二公斤,倆人抬也不會是因為沉重,而是一個人扛著硌得慌。

  禪杖是「醒具」,分為「敲杖」和「響杖」,主要作用是把打瞌睡的和尚叫醒。降妖寶杖是敲杖,九環錫杖是響杖。


  方便鏟是工具兼防身兵器,能挖坑掘土,也能斬荊開路,揮舞起來又很威猛,能嚇退猛獸強人。

  ……

  試禪完了心,就到五莊觀了。捆豬的繩子被他們隨手扔了,劉易看了看,原來只是普通藤蔓,被菩薩們用法力臨時點化成能捆住豬八戒的寶繩,最多也就八個時辰的功效,不過使用的法術和繩子的功效倒是值得參考,能捆得老豬嗷嗷叫,原著中看見師父之後強忍著才沒叫出聲。

  五莊觀劉易直接複製了幾顆人參果樹,此時他才想起蟠桃樹來,一個游神御氣跑到天庭蟠桃園去複製幾顆,再到仙靈農場擴建陸地,打造了四片仙果林。想了想,他又把人參果改了一下,四肢盤起來,淡化五官,弄得不那麼像真嬰兒才方便食用。

  白骨精純屬自己找死,還沒什麼特殊本領,自然不用管。

  原著中奎木狼還生了個娃,悟空做惡人幫他斷了凡念,劇中乾脆都沒提前世情緣的事,而且劇中的奎木狼對百花羞公主也比原著中好多了,原著得知公主放走唐僧,黃袍怪還動過殺心來著,所以很多分析帝所謂的「兩世愛情」,其實並不存在。

  唯一值得討論的是,奎木狼的戰鬥力原本並不比猴子差,所以猴子才要先變成公主模樣騙走他的內丹。大凡修煉內丹法,一身法力大半都在內丹上,這玩意被騙走,戰鬥力能剩下兩三成就算不錯了,所以在劇版中被猴子追著打,原著中更是被猴子一棒打飛到看不見影蹤。但這號稱「磕磕就死碰碰就傷」的金箍棒可沒打死他,說明肉身上的修為還是在的。

  金角銀角最初老君給出的解釋是偷了寶貝下界作妖,原著中被悟空問罪「縱容家屬、御下不嚴」後,老君立刻把菩薩賣了,說對方來借了三次,讓這倆童兒考驗取經團隊。那葫蘆也不是什麼難得的貴重法寶,老君所有用來裝丹的葫蘆都有這威能,兩個童子只不過是隨手拿了「盛丹的葫蘆,裝水的瓶子,煽火的扇子,煉魔的寶劍,和一根袍帶」。

  接下來烏雞國沒什麼可說的,牛聖嬰的三昧真火其實沒啥用,壞就壞在他這火法練得不純,還伴隨著一股黑煙,猴子的眼睛最受不得煙燻,這才敗了。原著中說的是「把弟子熏壞了,幾乎喪生」,可不是「燒壞」。

  然後原著中這裡一個比猴子強得多的生物出場:瓶子裡借了一海的水,猴子拿不動,「興風作浪惡烏龜」卻能背著游泳。然後菩薩又說本來派龍女拿著一瓶子水就能對付紅孩兒了,但怕猴子把寶貝騙走只能親自去。言外之意,觀音座下龍女一巴掌,猴子就未必挨得住。

  紅孩兒原著中很慘,從洞府要徒步走到洛迦山,一步一拜,然後才能成善財童子,難怪後來女兒國牛如意說他是與人為奴。

  黑水河沒什麼可說的,鼉龍就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二世祖,多虧他舅舅有點面子才沒被打死。

  車遲國虎鹿羊三仙被殺也是自己作的,他們也是把事情做絕了,沒留餘地。他們把和尚打壓到沒了活計,等寺廟自然荒廢也就算了,偏要把所有和尚都抓起來奴役不讓逃走。求雨之後國王給他們台階,要趕緊換了通關文牒好把取經團隊送走,他們三個偏要比試一下,結果把命輸進去了。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