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影視世界自我救贖> 第167章 坐化飛升

第167章 坐化飛升

  武俠世界中對西方的描寫極少,袁承志遇見過幾個使用「四棱小劍」的外國劍士,還指點別人這種劍幾乎沒有劈砍能力。另外就是波斯明教的創始人「山中老人霍山」了,說「聖火令上的邪門招式都是霍山以前當強盜的時候所用」云云。

  霍山的原名其實是「哈桑·本·薩巴赫」,「霍山」是「哈桑」的另一種音譯,人家是創建「阿薩辛教派」的宗教學者,從來就沒當過強盜,「坐地揚沙」之類的招式最多是從皈依教派的沙漠強盜手裡記錄下來的。這個教派不被當時的主流教派接受,只能隱藏在山中秘密行動,後來就成了「刺客」的代名詞。

  在蒙古西征的時候,阿薩辛教派確實在沙漠中針對蒙古商人進行過打擊,結果就是被順帶消滅了。

  根據愛倫和安東尼婭的說法,西方也有呼吸吐納的方法,不過比較粗淺,只能增長力氣,沒有系統的運用方法,拳腳和器械也沒有什麼招式套路,劍士騎士之流能練成什麼樣全要靠個人天賦,所以名家高手很少。

  劉茨花費了不少腦細胞,才讓家人弄清楚「西域」和「歐洲」的區別。

  三家基本上屬於「門當戶對」,不過人家小貴族也是開國時期的功臣後裔,劉家是買的官位,所以還是屬於高攀了。接下來就是籌備婚事,三家一時間肯定是聚不到一起了,往返一趟半年多,在海上漂泊三個月,雖說帶著船隊走一趟,用幾塊金磚就能換來幾噸的香辛料,到了歐洲幾乎就是等重的黃金,可途中的枯燥與危險並不是外行人能簡單理解的。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當劉茨說要去兩女家裡提親的時候,劉正風終於含糊了。

  衡州處於內陸,離海上千里,出海對於這裡的人來說實在太陌生了。

  劉茨笑道:「我多少算是出過一次海,雖然也沒坐過大帆船,但總還見過,少有一些了解。」

  劉正風擔心道:「遭遇風浪當如何?」

  劉茨答道:「遠離海岸的航線只有橫跨阿拉伯海那一處,只要了解航向方位,就算落水也游回來。」

  他也是玩過某航海經營類遊戲的,對於古代的一些航線多少有點了解。

  愛倫和安東尼婭不能飛天遁地,但「一葦渡江」之類的事情還是能做到的,她們兩個就遇見過一次暴風雨,船在礁石上砸出了一個洞,不過當時位置距離陸地不太遠,她們兩個竟然施展神力,硬生生把船拖上了岸邊。

  深海中少有礁石能接近海面的,但並不是絕對沒有,只不過繪製航線的時候必然會避開它們,最危險的情況就是遭遇暴風雨時應對失當,船被風浪帶到沒人熟悉的大海深處去。

  劉芹也練過金雁功,輕功方面沒有太大問題,於是劉茨給劉菁留下一本《碧波掌秘籍》,還教了三招棍法,由她傳授幼弟,這基本就是按照傻姑的配置入門了。


  另外,給劉夫人和曲非煙的「萬壽築基丹」也由劉菁轉交,估計老母親的壽辰自己是又回不來了。

  再次離家,劉茨又開始嚴格地每隔一小時煉藥刷錢,上船之後更是每天挖礦打鐵,終於在到達非洲沿岸的時候買下了一隻稍強一些的飛行坐騎,青鸞。

  白雕可以收入系統背包中休眠,劉茨覺得把能飛的坐騎都買下來也不錯。不過買下青鸞之後,系統商城竟然升級了,可以直接購買稀有材料,不過價格很貴,算一算也只是打造有名的神兵利器能多賺一些。

  再之後劉茨看了一下武功列表,發現還有「聖火令神功」和「龍象波若功」兩門自己感興趣的武功還沒學。

  現在處於航海初期,非洲還沒幾個大港,船隊只在索法拉和聖喬治停留補充了一下物資,終於在三個月後到達了歐洲。這裡的城市給劉茨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就是「髒亂」和「狹窄」,不過歐洲風格的服飾終究是比長袍簡便一些,東方的束髮在這邊也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歐洲不束髮,但也有不少男性留長髮,扎個馬尾就好,只是劉茨還挺不習慣的。

  三個月學會兩門外語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發生的,但系統提供了熟練度功能,他只需要每天跟兩個女孩交談,就能快速提升兩門語言的熟練度,在到達波爾多的時候,竟然已經能跟本地人順利交談了。

  紹斯泰克男爵對女兒從東方找回來的丈夫表示不太滿意,偏要跟劉茨比試一下劍技,不過沒有言語刁難,劉茨覺得還好。

  把男爵手中的劍打落三次,又送了一大盒自己炒的茶,一套自己燒制的茶具,還有一小盒自己打磨的寶石,總算讓這個中年小貴族鬆了口。

  奧爾洛夫家同樣打了一架,不過是空手,禮物是一把自己打造的現代烏茲鋼彎刀和幾罐自釀的酒。

  劉茨穿越前也曾喜歡飲酒,因為酒量不大,或許應該叫品酒,不過後來因為痛風戒了。穿越後因為年紀還小,一直也沒怎么喝過酒,僅在釀酒後品嘗成色時喝過幾口。

  現在的西方還沒有蒸餾酒技術,蒸餾葡萄酒製作白蘭地還要再等二百多年,距離「醫用酒精」問世也還有三四十年。

  「伏特加」原意是「少量水」,「酒」中只有「少量水」,那當然就是「酒精多」了。最初是義大利的熱那亞人發明了用糧食製造酒精的方法,波蘭人把它當做消毒和麻醉藥品使用,結果被麻醉的傷員們覺得服用這種藥物後飄飄欲仙感覺良好,這才導致這種藥物變成飲料。

  正是考慮到這邊的烈酒都還沒問世,所以劉茨送的也不是烈酒,而是蒸到二十度左右的淡酒。

  米酒不過濾的話不耐儲存,時間長了發酵過度變酸,所以古時候說的「酸酒」並不是說「兌水」之類,而是米酒或濁酒發酵過度快要變成醋了。濾清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繼續發酵,但還是蒸餾更保險。


  為了規避宗教律法,四人的婚禮在海上舉行,找了個阿拉伯裔老船員當證婚人,參與者除了船隊海員之外,就只有紹斯泰克和奧爾洛夫兩家人。

  婚禮之後四人返回東方,一路上也不忘做著買賣。比如運送酒水糧食甚至武器裝備到各地殖民港口,換成各地特產往瀛洲換取金銀,最後還可以從琉球往大明販賣一波「糖霜」。

  回到家的時候,恰逢大哥劉菘出門趕考。他多年練習全真吐納法和金雁功,確實能做到靈台清明、過目不忘,然而科舉不只是背書而已。

  就像吳承恩,少年英才,二十五歲就成他們書院「首席學生代表」了,然而四十六歲才考上貢生,一直考到六十二歲也沒考上進士,只能以舉人功名當了個縣丞,還只當兩年就被人陷害入獄,無奈辭官。兩年後冤案平反,去荊王府當個「高級講師」,又過兩年之後,六十八歲告老還鄉,這才將一生的感悟寫進了《西遊記》中。

  對於科舉這玩意,劉茨基本一無所知,也沒什麼能幫忙的,就只能看劉菘自己的造化了。

  劉菘果然中了舉人,不過貢生都沒考上。雖然沒能進國子監讀書,但有個舉人功名基本也算實現了階級跨越,能不能做官什麼的就無所謂了。

  ……

  三年後,劉菘考進了國子監,但殿試落榜,家裡給他張羅了一門婚事。

  劉菁看上了一個小門派青年,下嫁過去。

  寧中則做主把思過崖山洞中的劍招抄錄歸還四派,為華山派贏得巨大聲望,她還設法尋回了封不平。她花了三年時間終於下定了決心,讓華山派根據弟子天賦劃分劍氣兩宗。

  劉茨利用試驗「坐騎傳送系統」的機會,把《紫竹心經秘籍》送到了恆山,並確定利用「家園空間」和「山河社稷圖」,加上飛行坐騎就能實現不限距離的傳送功能,冷卻時間只有一天,加上白雕、靈鷲、鯤鵬,乃至青龍、黃龍、火麒麟、墨麒麟等,基本就屬於無限傳送了,簡直不要太美。

  林、劉、令狐三家約定每年在杭州梅莊相聚。

  八年後,曲非煙不知道從哪找回來一個傻小子耍著玩,結果把自己搭進去。

  十年後,劉菘徹底放棄科舉,縱情琴棋書畫與山水之間,然後也開始習武。

  劉芹在劉茨的關照下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關鍵劉家商號總有海外新奇物件出售,幾年前娶了一個商人家的女兒,對方也學過些武藝,可惜因為自幼被關在深閨,沒什麼豪氣。

  紹斯泰克家和奧爾洛夫家開始開拓海外領地,愛倫和安東尼婭先後生了個娃。

  二十年後,劉茨開始廣募失地流民,以渤泥國為跳板,南下開拓澳洲。這個行為雖然挖了大明牆角,但誰讓某些人不把百姓當回事呢。


  三十年後,劉茨培養了幾批高手用來保護殖民村落,一雙兒女一個負責經營澳洲,一個負責繼承船隊。

  開拓澳洲期間也跟一些比較暴躁的土著部落發生過衝突,不過多數部落都能正常交流。

  華山派和衡山派重新成為數百人的大派,但嵩山派和泰山派卻開始衰落,真可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四十年後,劉茨已經年近六十,一雙兒女也都有了娃,他開始總結自己的記憶,搞了個「預言四百年」,其實就是交代一下以後世界的大致走勢,還組織匠人研製出了「燧碗子母彈」和「後裝火器」。「開花彈」什麼的劉茨就真一點了解都沒有了,怎麼怎麼觸發、怎麼設置保險什麼的,就交給工匠們自己研究去了。

  經過一眾首腦的商討,最終決定在澳洲建國,不過此時還沒人給澳洲大陸取名,只不過因為劉茨和三位夫人總這麼叫,其他人也習慣了跟著叫,首都定在「登澳城」,國號「南華」。

  五十年後,不習武的劉夫人在九十二歲壽終,紹斯泰克和奧爾洛夫家的長輩也在八十多歲的年紀相繼離世,在這個時代都算長壽了。

  劉家的生意一直也沒做到太大,在劉菘的提醒下,劉芹選擇低調,最終也只是一府首富,湖廣首富另有其人。

  六十年後,曲洋和劉正風也相繼離世,劉茨雖然練成了「御劍飛行」,但始終不能持久。

  九十歲後,劉茨開始心有感應,給「南華」國留下兩套「全民強身功」,給自家留下由簡入深的三套內功,以及拳腳刀劍槍棒招式套路若干,隨後攜三位夫人滿世界逛了一圈。

  地理大發現還在早期,西班牙海軍也才剛剛起步,但法國和沙皇俄國則因為紹斯泰克和奧爾洛夫兩家的影響,開始把目光投向大海。

  是的,自從伊凡四世把「大公」改成「沙皇」之後,「莫斯科公國」就改稱「沙皇俄國」了,至於某些人把「沙俄」和「俄羅斯帝國」混為一談就有點過分了。

  公元1721年彼得一世加冕為「全俄羅斯皇帝」,「沙皇俄國」才改稱「俄羅斯帝國」,只不過漢語中仍然簡稱為「沙俄」。但要說「沙俄」就是「俄帝國」,那時間線對不上,會讓人誤以為伊凡四世成為沙皇之後國家還叫公國。

  要把殖民地發展成國家並不容易,劉茨是挖了大明牆角,趁著土地兼併愈演愈烈,把失去土地的流民都招募過來了。兩位岳父家裡就不那麼順利,沒多少人口,就算有船隊幫助,最終也只在非洲沿岸統治了幾座港口而已,總算是比他們留在原籍賺得多,而且擁有合法的武裝衛隊,還不用擔心被徵召參與戰爭。

  百歲生日之後的幾個月,大彗星當空,劉茨覺得這一生已經沒有什麼遺憾了,於是將兒女召集,交代後事。

  其實也沒什麼可交代的,無非是把寫好的三個級別家族傳承拿出來,還有四百年的世界走勢。最後還開了個玩笑:「害怕把你們送走了,所以早點走。」

  兒女都七十多歲,孫子輩都四五十了,玄孫都有會跑的了。

  在一眾子孫眼中,這四個人是圍坐在一起面帶微笑「化光飛升」的,根本連骨灰都沒留下,只能起一座衣冠冢。

  原因也很簡單,劉茨可不想留個什麼「金身」之類的,這個世界他不一定會再回來了,就算回來,那也只是看看後世究竟會因為自己的影響變成什麼樣。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