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要想富先修路!
第414章 要想富先修路!
對於很多人來說到這一步就已經非常的成功了。
畢竟沒有多少人能相信有一天會有這麼多人,願意將這麼多白銀和黃金都存進所謂的銀行,尤其是這銀行還是朝廷主導的。
之前朝廷弄出來的爆炒讓多少人吃了大虧,雖然現在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但是那些日子好像依舊曆歷在目,那麼多悲慘的例子擺在眼前,大家其實已經對紙幣沒有了興趣。
但今天朝廷發的銀票卻居然還能引起這樣的關注,甚至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取得了這樣的成效,那是非常難得的。
但對於寧安長公主來講這卻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對的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陳寒的目的很明顯是要讓所有百姓都能用上銀票,而且還得是普通的百姓,這就意味著如果銀票僅僅只是做買賣的人方便了,這還不算成功,最成功的是普通百姓都能用上,而要實現這個目的就需要不斷地發展商業,必須要讓商業越來越發達。
雖然這個時代的大明依舊處於遙遙領先的位置,但是如何才能讓更多的百姓享受到這份物質的反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發展基建。
大明王朝現在遙遙領先就意味著,現在發展商業想要擴大外需是不可能的。
sto9.𝙘𝙤𝙢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外面的國家如今要麼處於掛在樹上的狀態,要麼是神仙控制一切的時代,他們沒有什麼東西能出口到大明來。
幸好黃金白銀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都能被所有人接受。
其實陳寒很奇怪為什麼當時處於不同世界的人,都非常統一的對黃金白銀非常的重視。
如果是生活在同一文化圈中的人這種現象,不會讓人覺得很奇怪,畢竟擁有同樣的文化根因子那很容易就產生同樣的信仰,甚至同樣的三觀,同樣重視黃金白銀就完全說得過去。
可是明明古代的時候交通也不方便,信息也不方便,那為什麼全世界的人好像都非常統一的將黃金白銀當作了很重要的交流產品。
黃金白銀之所以很貴重在於他們的稀缺性,但是在古代沒有哪一本資料里記載了這樣的統計數據。
現代社會還可能是探明的礦藏儲量,有具體的數據支撐這讓人們相信,黃金的儲備量是非常稀少的,所以物以稀為貴。
但是古代哪有這樣的技術,那古代人到底是怎麼覺得黃金白銀一定非常珍貴?
難道他們就不怕押錯了寶,有一天發現黃金白銀其實在另一個地方,多到數不清?
這是陳寒非常奇怪的地方。
但是說回到明朝的具體問題也很簡單,其實外面的世界物質非常的匱乏,加上交通運輸不方便明王朝要發展商業,除了在國內自己跟自己玩,外面的世界暫時還沒有多少能讓國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只能說明王朝這個時期的中原王朝,不管是文化水平、科技水平、教育水平,還是生產水平都遙遙領先讓外部的東西,遠遠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這才導致,外面的商品無法成為商品。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發展內需。
一說到古代中原王朝江南地區都知道,非常的富有,不能說古代就算是現代也是一樣。
但從古代到現在都存在著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那就是發展不均衡。
西部和西北部、東北部那些地方就是不如江南。
這裡有氣候的原因在,還有一個就是發展水平的問題。
原本從秦漢開始一直到北宋,都是北方比較發達,南方還處於商品經濟的初級階段,就是提供原材料,比如大米、木材、生絲等等。
可是正因為北方集中發展了數千年,也導致一旦北方大戰很容易就將罈罈罐罐都給打爛了。
在這時候就有不少的有錢人家發現南方那片土地,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於是紛紛攜家帶口的從北方逃到了南方。
人到了南方之後隨之而來的還有大量的財富、人口、技術和文化知識。
在這種情況之下大量的優秀人口到了南方,南方的氣候條件又比北方好很多,於是很容易就發展了起來。
同時南方也是最早和外面接觸的。
不經不少地方都靠著海。
他們的思維同樣比較早打開。
正因如此這些人在經商方面也更有頭腦和資源。
在多年的和平時代這種情況越發的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但是北方和西北甚至遼東,那就慘了很多。
氣侯本來就惡劣,資源除了現在還不能用上的礦產之外,以農業經濟為主的這個時代就要吃很多的虧。
而陳寒到了之後就是要打破這個傳統。
首先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小冰河時期馬上要到來,再過幾十年大明王朝就要日落西山,到時候北方的鐵蹄將會碾壓。
加上北邊的氣候越來越不好,現在要做的就不僅僅只是發展經濟那麼簡單,而是要從別的地方掠奪更多的資源來抵擋即將到來的小冰河時期。
第二個就是既然外部的國家無法給大明提供太多的市場,那就只能開拓內地市場。
搞大基建是最快帶動發展的。
不僅可以帶動更多的就業人口,還能改善當地的交通情況,將當地的貨物通過交通運輸出去,帶動當地的經濟情況。
一旦交通變好了那什麼都好說。
年輕時候陳寒不是很懂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總覺得這不就是有些當官的想要斂財嗎?
可能那時候自己還是太年輕根本就不知道這句話,有多麼的有道理。
他出生的時候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是水泥路面,即便沒有了也已經有了比較的路胚子,雖然可能會晴天一腳泥雨天一身土,但至少可以走大車。
但是到了明朝之後她才真正知道了這句話多有道理,因為明朝很多地方不要說水泥路,不要說泥路,而是根本就沒有路,真正的是十里不同音。
不是百姓們不想交流不是百姓們想封閉,而是因為根本就沒有路,大家根本不知道對面的村子裡到底生活著什麼樣的人,有的老人一輩子都在村子裡沒有出過村。
這就是現狀。
而陳寒來了之後也明白就算是窮自己一輩子,估計能給如今的大明打好底子,就算不錯。
最重要的就是搭好框架讓後人順著框架來就行。
他完全無法保證能讓大明變成如何如何,但他現在完成的這部分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所以寧安長公主在聽完了李海的匯報之後,想了想,「你去問問城裡的商號有沒有興趣成立修路的商號?」
李海聽到這話就有點奇怪了,「公主,您這話是什麼意思啊,難道修路也能成立商號來修?」
李海不是很懂其中的意思,在他的腦海里修路這種事那都是朝廷來乾的,而且根本不需要多少錢發動徭役就是。
徭役還得自己自備乾糧自帶材料呢。
所以現在寧安長公主提出來要出錢修路,那聽著都比較的新鮮。
寧安長公主一開始聽到陳寒這樣講的時候也覺得太新鮮,因為她也覺得沒有那麼多的麻煩事,只要一紙令下就會有當地的官府衙門自己組織徭役前去修路。
就是要哭一哭當地的百姓了。
這種修路的辦法一開始她也覺得很方便。
可是聽完了陳寒的話之後,她就覺得陳寒說的很有道理。
尤其是現在她聽說不少的商家,想要運送貨物還是非常困難的時候才知道,浙江這塊地方水域面積很大,陸地面積反而比較少,而且多是山地,運送貨物其實還不是很方便。
雖然靠海吧,可以用海運,但是沿途沒有多少海運碼頭供大船停靠,這還不算完,最主要的是沒有這麼多的集中貨物來運送,最多的就是運送北方大城市的糧食。
可這樣的大宗貨物運送每年才有幾次啊,所以除了朝廷來操持之外,根本就沒有民間商人去搞海運,你也搞不起來,因為海面上還有很多的海島和倭寇呢。
所以為了方便小宗貨物的運輸還是應該發展,還得發展陸地交通才是。
而至於用什麼樣的方法來建設道路,當時寧安長公主依偎在陳寒的胸膛上就聽陳寒說過這個問題。
當時就聽陳寒說道:「你們現在的思維還是想用百姓來修,徵發徭役,這樣衙門省錢省事。」
寧安長公主聽後點點頭:「這是當然,這是自古以來用的辦法。」
陳寒就回答:「可你們有沒有想過通過這樣的辦法來修的路,缺乏統一的規劃不僅耗時耗力,更沒有統一的標準。
沿途的縣份,有的富有有的貧窮,他們征伐的徭役有的多有的少。
要修的路路程也有多有少,人口多的地方要承擔的未必就是很長的路段,人口少的反而要承擔路程長的,這都是現實中要面臨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就難免粗線,路面修建有好有壞。
甚至因為本身工人都不專業,加上百姓不是自發來修路的,服徭役是有期限的,所以每個百姓只想著混日子,誰想好好的修路,這樣修出來的路面,能有好的?
還有路面是人踩車壓牛馬踩踏,長年累月誰來維護也是一個方面,大多時候時間一長這條路就完全不能用。」
當陳寒說出這番道理來之後,就連見多識廣的寧安長公主也覺得好有道理,甚至也覺得這樣的方法不對。
於是她問道:「或許有很多人也看出了其中的不好之處,不過這已經無力改變。」
陳寒點頭:「不是無力改變而是慣性使然?」
寧安長公主問道:「什麼叫做慣性?」
陳寒簡單的解釋:「就比如你在山坡上把一個人推下去,人就會不由自主地往前跑,根本停不下來一樣。」
這麼解釋寧安長公主倒是聽懂了,這個所謂的慣性大概就是不受控制的讓人順著這股力的方向去做事。
「人的思維也是一樣的,習慣了這樣做就會一直都這樣執行,因為都知道前任這樣執行了後面照著去做,總是不會有什麼大錯,這樣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責任,尤其是當官的。」
寧安長公主深以為然。
歷朝歷代當官的都有一個臭毛病,能不擔責就不擔責,反正只要投遞上的烏紗帽還在,哪管其他的。
陳寒說道:「所以我就想如果能成立一家公司。」
「何為公司?」寧安長公主又問。
「就是商行!」陳寒解釋。
噢!
陳寒繼續說道:「如果能成立一家新的商行,專門從事這種行業,出資修路,統一維護,這樣豈不是能讓統一標準成為現實?」
「這可是路面,修好了有什麼好處,做買賣的人要沒有錢賺,誰願意做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寧安長公主道。
「所以這種事只能由朝廷來干,朝廷出錢,出人!」陳寒說道。
寧安長公主更加不理解了,「這朝廷就是一個大的商號,這要是沒有點錢賺,朝廷的這些官員都不答應,這可是百姓們的交的稅,能不花錢就修好的路費要花錢去修,官員們肯定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肯定是一番大道理,大致意思就是說,用百姓的賦稅做一些沒用的事。」
寧安長公主不僅是公主,同時她也是非常有野心的女強人,曾經身邊也圍著不少跟她混飯吃的官員,所以她還是非常了解那些當官的是怎麼想的。
那些當官的只想著治下的百姓什麼都不要做,最好是一點事情都不要發生才好。
這樣他們就能向上面交差,至於老百姓們是怎麼過日子的,他們是不會多操心的,在他們的心裡仕途是第一位的,只要給老百姓們不鬧事就行。
至於操心的越多錯的就越多,說不定烏紗帽都會保不住,所以所以是不如少一事。
陳寒說道:「當然朝廷也不能完全墊資出來,還可以和當地的商號合作。」
寧安長公主問道:「可是沒有好處的事情誰來做啊?總不能沿途讓人交路錢吧?」
陳寒搖頭:「這種辦法是笨辦法,讓買賣人參與進來並且給他們一點好處還是很容易的,比如在誰手上面給予一定的優惠,誰願意參與進來修路面,參與維護,還可以優先選擇沿途的商鋪經營權等等,方法還是很多的。
其實朝廷完全可以利用好稅收這個問題,發揮商號們的積極性。」
回想起那時候的這段對話,寧安長公主現在就想要來試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