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朱元璋不愧是老朱!!
第682章 朱元璋不愧是老朱!!
而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朱標在各種大案當中,他不是一味的去包庇那些官員?甚至很多時候,他做的反倒是在很多答案當中對那些官員進行了嚴懲——只是這個行式,是通過他的父親朱元璋表現出來的。
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之下,是朱元璋充當了「惡人」。然後在做這些事情之後,別人不相信也罷,別人會覺得朱標是個出爾反爾的太子爺也罷——其實就是朱元璋在後邊把這些責任都給攬了下來;又或者說,其實是他們父子兩個一起,在把老百姓也好、官員也罷的思想給控制了。
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可以看得出來:很多時候,父子兩個人是在唱雙簧。可能他們父子兩個早就已經商量好了要處理哪些官員、要放過哪些官員。所以在審訊之時,朱標一定會非常嚴肅的向審訊的官員說道:「哪些官員必須得要死,哪些官員可以放過。」
然後這些官員,其實都是藉由朱標之口向朱元璋傳達。
接著,朱元璋「在太子殿下的主張之下」,最後只能是將那些官員給放掉——這可能就是歷史的現象。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因為可以看得出來:很多情況之下,其實並不是朱標一定會發火,但是結果就是這麼一個結果。
在他的幫助之下,或者說在父子兩個人的巧妙安排之下:有一些真正其實並不見得一定是反對父子兩個人的官員得到了保障;而有一些官員,因為之前也好或者說是在審訊的過程當中被發現了有各種問題也罷,反正就是他們躲過了一劫。
如果按照這種想法的話,明顯可以看得出來:父子兩個人真的是非常的默契。也正因為這種默契,才能夠讓他們屢屢的化險為夷。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更是能夠看得出來:父子兩個人有非常高超的化險為夷的能力。
而如今,朱標之所以會覺得憋屈,當然也並不是說真正的憋屈——而是覺得:自己即便是通過了陳寒的幫忙,有了如今的這些成就,可是依舊不能夠改變這一切都是在陳寒的幫助之下獲得的。故而現在,他一直在想著要怎樣,才能夠獲得自己的話語權。
他當然不是在猜疑陳寒的忠誠,只是作為一個將來要繼承皇位的人,他明白自己應該要做什麼。他應該要做的,不是一味的聽陳寒怎麼去說。
他知道自己應該要去相信,可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得有自己的主見。要不然的話,所有人都將看到一個只會聽從女婿的太子殿下。
甚至在這個過程當中,更可以看得出來:他擔心的問題就在於——全天下所有人都會覺得你太子殿下沒有威嚴,你太子殿下只是在女婿的幫助之下才獲得了如今的這個地位。你太子殿下本身在獲得這個皇帝位的時候,就有不少人在說你沒有皇帝陛下的這些威嚴。
現在呢?又發生這麼多事情——尤其是可以看得到:你完全依賴於你的女婿的改革變法,獲得的現在的這個地位。
如果這種思想一直就這麼蔓延下去的話,那將會非常的危險。一定會有很多人覺得——你太子殿下不務正業,你完全將這份信任交託於你的女婿,你沒有盡到一個皇帝應該要盡的義務。
你也沒有讓我們所有人看到我們想要得到的一個結果——我們要的結果就是:不管在什麼時候,至少我們得看到你這個當皇帝的有自己的想法;
你這個當皇帝的就像咱自己說的那樣,本來自己就沒有那麼多的正當性,本來自己相對於開國皇帝的老朱而言,就沒有那麼多的威望。
現在居然還要一直聽命於陳寒,那麼將來就會有更多的人認為,陳寒才是你當皇帝的真正推手。
那將來會有多少人覺得自己有這些能耐呢?應該是沒有人吧。應該不會有人覺得你這個當皇帝的有資格——甚至應該會有更多的人去質疑。那到時候他該怎麼辦?
老爺子看到了他的這些擔憂,於是微微一笑:「你呀,心思太重了。你老覺得自己當皇帝沒資格,你老覺得自己現在還欠缺些什麼東西——可你不想一想:這些東西不都需要慢慢的爭取?難道你老爹我一開始當皇帝,別人就願意讓咱當這個皇帝嗎?陳友諒、張士誠他們一個個的虎視眈眈的時候,你是沒看到嗎?
「你也看到了,可為什麼你沒有覺得那樣就是應該?是因為你覺得咱這個當皇帝的一直都在努力拼搏,靠自己的一雙手打出來的;而你沒有這個過程,所以你害怕,對不對?」
朱標點頭:「也就是在您面前,如今孩兒才會說這樣的話。這要是在外人面前,兒子我是絕不會說這種喪氣話。可有時候由不得兒子我不說這些喪氣話——因為如今的大明,已經不是之前的大明。如今的大明在陳寒這猴崽子的治理之下,變得這般的繁榮。
「您想一想:您兒子現在還是太子殿下之時,就已經要開始琢磨著怎樣,才能夠從那些曾經受到過您嚴刑峻法嚇壞的官員那裡得到信任。其他人會是怎麼想的呢?他們該不會想著——咱當了這個皇帝,就立刻會讓他們變好?
「陳寒現在正在做的事,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他一方面是要延續您的嚴刑峻法,是希望通過自己來把這股歪風邪氣給扭轉過來;他更是希望通過自己,能把咱們之前錯過的那些機會給把握住;他甚至更希望能利用自己的本事,把之前所有未完成的願望都給他完成——這樣才對得起他現在,好不容易從現代社會來一趟。
「可是您覺得您兒子可以這樣做嗎?您兒子現在做的這些說實話——夠麼?
「還不夠的!您兒子必須得要加緊努力,才能夠把所有人的心都給攏到一起來;您兒子必須得要做得更加的好,才能夠讓全天下都能看到:原來您兒子不是那種一味靠您的包庇才走到今天的,也不是靠自己的女婿才走到今天的。而是因為通過自己走來的——這樣才能夠樹立您兒子的威嚴,才能夠讓您兒子真正從老百姓那裡獲得更多的尊重!
「所以您兒子現在要做的,可不僅僅只是這些東西啊……」
一說到這裡的時候,其實不知道為何,朱標就感覺有些委屈。
他的委屈在於:自己現在獲得了如今的這個地位,他獲得了這樣的條件,但是他卻沒有相應的資格——這是他如今特別矛盾的一點。
所以沒有辦法去把這一點給解掉的話,他估計也是很難從這困難的境地當中掙脫出來。別人也很難給他開導,也正因此,現在對於他來講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老爺子這時候才終於明白:自己的兒子到底遇到的是什麼樣的問題——原來這一切其實都是因為自己給了太多壓力,甚至可以說,由於自己一直在背後助推了不少的官員對朝廷或者皇權的不信任,才導致了今天這些事情的發生。
其實如果不是他自己一直都那麼的在意——官員是否會絕對的服從?是否在意官員是不是絕對的清廉?——就不會發生這麼多的事。說他有點理想主義,也有這種成分。哪個當皇帝的不是理想主義呢?哪個當皇帝的都是希望自己的臣子能夠忠誠於自己,能夠非常的清廉自守,能夠什麼事都可以跟自己商量,不要藏著掖著,能夠像在家裡一樣去處理那些個事?
可是這些東西本身就是強人所難——當官嘛,如果真的沒有什麼圖的話,他們為什麼要當官的?如果真沒有所圖的話,為什麼要十年寒窗苦讀那麼艱辛地獲得了這個地位?如果沒有這些東西的獎賞的話,誰有這種耐心去寒窗苦讀?
之所以寒窗苦讀,心裏面都是憋著一口氣的——那就是我要出人頭地,不管是為名還是為利,我都要占一份,這才符合人性。說實話,朱元璋這是在跟人性做鬥爭。他沒有想過:那些官員一直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那是沒有辦法真正的改變自己的;是沒有辦法真正的把所有的那些對於名利的追求給改變的。
那些官員當到了一定的位置之後,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子孫孫都能夠獲得自己的這份榮耀傳承——其實不僅僅是在家族財富上面,在權力方面他們也是這麼想的。就因為這份貪婪或者說人性的必然選擇,才會導致那麼多官員一直都在跟朝廷的政策對抗。
為什麼要對抗?很簡單的道理——就是想要獲得更多的待遇。也就是因為如此,導致目前為止所發生的一切衝突,都有了一個解釋的根源:因為沒有人願意把自己手中的權力放棄;沒有人想平白無故的把自己現在得到的這些東西丟掉;更沒有人想「我要怎樣才能夠捨棄掉這一切」——他們想的永遠都是「我要怎樣才能夠獲得這一切」。
所以這就是他理想主義的來源。可是這有錯嗎?其實這沒有錯啊!朱元璋作為皇帝是希望這樣的,可是他又很明白自己不可能做得到。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所產生的矛盾就非常多——比如官員們不理解,你一個當皇帝的,為什麼一定要把我們的日子過得這麼悽慘?
也理解不了,為什麼你要把你子孫們的俸祿弄得那麼高,卻把我們的俸祿搞得這麼低?
如果你真心是因為朝廷現在百廢待興,沒有辦法給予我們更多的報酬,那麼我們也就認了。可是為什麼不能一視同仁呢?
就因為這個不是一視同仁的做法,才導致了後續很多問題的產生。
其實大家都是人,是人就不可能對名利沒有追求;有追求,就必須得要觸及律法。所以現在朱標特別矛盾的點就在這裡:明明不是我的錯,可現在我卻要承擔這些過錯所帶來的惡果;而且我還必須得要去努力的彌補這些東西;我要浪費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彌補——我哪有時間去做大事?我既要去彌補這些,可是呢,我的女婿又那麼厲害,這會顯得我更加不行。
正是這麼多原因的加持,才會有這些事情的發生,也有現在傷害自己非常矛盾的想法。所以在這個問題上面,他一直都是比較糾結。而今天自己的父親卻說自己有更多的優勢——這讓他覺得自己的父親是不是在說胡話?
自己的優勢在哪裡?他到現在為止也不知道。雖說自己的父親跟自己說:「你跟那些文官關係非常不錯,所以你在這方面是有優勢的。」但是他又在想:即便是這樣,又能說明什麼呢?那些文官難道就真的會給自己這個面子嗎?不太可能的——畢竟留下了這麼多創傷,他們一定是要在集中的點上爆發的。不可能因為你一個皇帝他們就會放棄——這是人性使然,它不是可以隨隨便便就改變的東西。
也因為看到了這一點,現在的他糾結也是因理所應當。而老爺子對他的開導也是很有用的。所以在明白了這些之後,他現在倒是還挺樂觀的——樂觀的就在於:就像老爺子說的那樣,至少現在的自己其實一直以來都比較受那些文官的擁戴,在這方面自己的優勢有一些。可自己要怎麼樣,才能夠把這些優勢都給轉換過來?就是個巨大的問題了。
因為這些優勢現在相當於隱形的——所有人都看得到,可是所有人都覺得這還不夠。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現在的傷害還需要一些自信的來源啊!
朱元璋再次說道:「當然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明白一個守成之君想要真正把天下坐穩了,想要真正的將如今開國皇帝的這份事業給他發揚下去,必須得要做到讓所有的臣子心服口服。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你信不信這幫人一定會鋌而走險?這就是現在你所要必須要做的事——那就是你必須得要改,你必須得要把你老子我現在的那些東西都給他轉換掉。
「正是因為他們了解,所以他們才會在這種時候認為你一定會這麼幹。有了這種信念在,你就放心吧——他們一定會對你有更多的信心。因為你已經處於一個沒有辦法去退縮的角度。你不像你老爹我:我可以完全不在乎那些官員怎麼想。可如今的大明能夠像你爹這樣去做嗎?做不到。既如此,那天下官員對你的這些期待豈不就來了?」
等聽完了老爺子的這番話之後,他才明白什麼叫做高屋建瓴啊。
站到更高的地方去看這些問題,果然顯得就那樣的全面,甚至可以說那樣的讓人信服……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