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難題不難

  第422章 難題不難

  直至半柱香時限到,男子隊都沒有給出正確答案。

  王大人秉持著比賽規則,宣布:「第三題,女子隊獲勝。」

  「勝了,勝了!」

  台上台下的女子們立時爆發出一陣歡呼,夫子們的神情也輕鬆了一些。

  正當此時,男子隊的人忽爾道:「答案是什麼,結果已出,我們總可以看看吧。」

  「就是,就是,也讓我等見識見識。」

  這要求不過分,王大人將答案紙給他們。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男子隊看完後,卻表示質疑,「女真族?」

  「沒聽過啊,不會是你們亂寫的吧。」

  「你們沒聽過就代表是亂寫了,那這世上可多了你們不知道的。」女子隊反駁。

  王大人也想知道文舒是如何知曉的,便配合道:「為了公平起見,確實解釋一下會更合理。」

  文舒早有預料,因此早就想好了應答之辭。

  「在一本遊記上見過。」

  「遊記,什麼遊記?」

  「時間久了,記不太清了。」

  「伱這都說不清出處,別是編的吧。」男子隊繼續反駁。

  還有人向王大人進言:「大人,她語焉不詳,事實如何,只怕還有待考證。」

  文舒差點氣笑了,在王大人看向自己時,反問道:「他們沒聽過,王大人總該聽過吧,就算王大人不知道,官家博聞四海,總該知道吧。」說罷,抬眼看向城樓。

  之前,她就感覺樓上有人在注視她。

  能站在城樓邊上一直看著她的,除了官家也沒別人。

  剛開始,她心裡還有些惶恐,覺得此舉是不是有些冒失了。

  但經剛才這麼一茬,反而激出了幾分性子,愛咋地咋地吧。

  見她抬頭看過來,趙端收回視線朝旁邊的人耳語了幾句,隨後便聽得內待尖聲道:「官家說確實有這麼個部族,令繼續比試。」

  有官家作證,底下人再無異議,王大人便繼續主持。

  接下來由男子隊出題。

  文舒退回女子隊伍,仍然那種被人盯視的感覺依舊沒有消失。

  「諸位小娘子聽了,第一題,請問有「蚩尤血」之稱的是哪裡?為什麼?」

  蚩尤血?


  眾人正想著呢,就聽一小娘子道:「我知道,我知道,好像是解州鹽池。」

  「確定麼?」旁邊的人問她。

  那小娘子撓撓頭,有些猶豫:「應該是,不過我也只隱約記得這個名號,至於因何得名,卻不清楚了。」

  這時,旁邊的文舒出聲了,:「沒錯,是解州鹽池,我也聽說過,之所以得名「蚩尤血」是因為其滷水是紅色的.」之後,又把解州鹽池的形成也跟那小娘子講了一遍。

  眾人聽她說的頭頭是道,連鹽池的形成原因都知道,極有信服力,便說讓她去答題。

  文舒卻婉拒了,說是那小娘子先出聲,她只是補充幾句罷了,還是由原來的小娘子去為好。

  槍打出頭鳥,她已經夠招眼了,還是低調為好。

  況且她要的是結果,至於過程由誰來實施,她並不在意。

  雖說是為了集體的利益,不用太在意各人名份,但她能如此謙讓,還是贏得了許多女子們的好感。

  有見識,又有品行,難怪李夫子把第三局唯一的名額給了她。

  那邊小娘子已經上前答了題,王大人看過答案後,判了「答對」二字。

  女子們瞬間高呼了起來,文舒也笑了。

  說來能答對這道題,還多虧了夢括先生和他的《夢括筆談》,要不是他記錄了此事,又碰巧那個下午她剛好看過,也不能這麼快反應過來。

  「第二題,請問虹是如何形成的?」

  話音剛落,文舒大腦再次反射性的出現了一段文字。

  孫彥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則有之。「

  沒錯,這句話也出自《夢括筆談》,是夢括先生對虹現象產生的總結,也是借用別人的話作的總結。

  既是借用別人的話,也就說明虹現象的形成不獨夢括先生一人知道。

  想罷,文舒也不著急出聲,靜靜的看著其它小娘子商議。

  好在,沒一會兒,真有一個小娘子站出來,給出了與夢括先生差不多的結論。

  「虹是日光照在雨水上形成的影子。」

  這個答案雖然和男子隊給出的答案不是一模一樣,但其理是一樣的,所以王大人思考過後,判為答對。」

  對了兩題,就看這最後一題了。

  「第三題,請問汴河上善門至泗州(今江蘇盱眙)入淮口的河道高差是多少?」

  這一題,直接把一眾貴女和女學生們給問懵了。

  若要問她們汴河的長度,她們興許還能答上來,可要問汴河某一段的高差,可就真的是問到短板了。


  這個,怕是只有工部的人才知道吧。

  哎,她們還真猜對了,出這道題的學子家裡長輩還真是在工部供職。

  見她們一臉難色,一籌莫展的樣子,男子隊的人不由心生竊喜。

  哼,別以為只有你們才能出那麼偏的題!

  這一道工部測量題,看不把你們難住。

  眼看時限將至,眾女還沒個答案,男子隊覺得勝券在握,此一局可以和女子隊打平時,站在後排的文舒又有了動作。

  只見她傾身低聲朝前面一位小娘子說了句話,然後就見那小娘子高聲道:「197尺」

  此話一出,男子隊臉上欣喜的表情剎時僵住!特別是出題的那位郎君,一臉的不可置信。

  怎麼可能!她們怎麼可能答對,而且答的如此精準。

  為了難倒她們,他可是特意將答案調高了些。

  其實汴河那段路的高差,工部的精準圖紙上標註的是196.6尺。

  多出來的6尺6零頭,為了方便於計算用料,有些官員會直接將其抹掉算作196尺整。也有的官員會加一點算作197尺。

  因為誤差小,所以也沒人會較真,寫196和197都成。

  他沒想到,對方給出來的答案竟然會跟他提供的一模一樣。

  文舒表示,誰讓你出的題正好是夢括先生的傑作呢。

  《夢括筆談》里清楚的記載了,早前間夢括先生奉命主持汴河疏浚工程,用「分層築堰測量法」準確的測量了汴河的高差為196.6尺。

  至於她最後給出的答案為什麼是197尺.

  文舒表示,系統做後盾,可不是白說的。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