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荒宇魂帝> 第五十二章、德經道經,仙道傳𠄘

第五十二章、德經道經,仙道傳𠄘

  李慕白感覺自己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進入了一個深邃而神秘的藍色世界。四周的景象如同水中的波紋一般,不斷地閃爍著,仿佛在訴說著無盡歲月的流轉。在這片幻境之中,歷史的長河似乎被濃縮,無數個歷史的畫面在波紋中快速更迭,讓人目不暇接。李慕白沉浸在這片時光的海洋中,感受著時間的厚重與歷史的滄桑。

  在這一片深幽的藍色時間中,李慕白額前的魂鼎開始變得活躍,它時隱時現地出現在李慕白的頭頂,仿佛在吞噬著那些波紋一樣的歲月片段。這個神秘的魂鼎似乎有著自己的意志,它在時間的長河中汲取著力量,讓李慕白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在體內涌動。

  不知過了多久,當李慕白再次睜開眼睛時,他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寧靜的山谷之中。四周是青山綠水,一片寧靜祥和的景象。在山谷的一角,有一個用木柱和草棚搭建的小屋,屋前擺放著一個石桌和四個石椅。在草棚的後面,有一塊巨大的青石,青石旁臥著一頭溫順的青牛。青石之上,盤坐著一位白髮白衣、童顏如玉的老者。老者微閉雙眼,似乎在冥想之中,與天地融為一體。

  在石椅上坐著一位年約三十的青色麻衣中年男子,他名叫尹喜。尹喜雙手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茶,目光恭敬地望向那位白衣老者,眼中充滿了敬仰之情。尹喜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謙卑與感慨。

  尹喜:「學生我,一介武夫,自幼酷愛劍道。多年來,我行走於朝野之間,與百官交往,因此在茶道上也頗有心得。今日有幸遇見先生,再學尊師之道術,自以為又多了一門道術。何其有幸,何其有幸啊!」

  尹喜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這位白衣老者的尊敬和對道術的渴望。他深知,能夠得到這位高人的指點,是何等難得的機緣。在這片青山綠水之間,尹喜渴望能夠通過學習,達到更高的境界,領悟道術的真諦。

  st🍈o9.com提醒您查看最新內容

  老子:「此道非彼道也。汝之所謂劍道、茶道,小道耳,術也。道可道,非常道。我之所言之「道」,杳兮冥兮,恍兮惚兮,包藏宇宙、囊括天地,總述萬物,言無可言,狀無可狀,豈是劍道可比哉?此道,是上下四方,古往今來萬物所來之根本,又是其運行的法則依據。它如同浩瀚的海洋,深邃而不可測;如同無垠的天空,廣闊而無邊。它既非劍道中所追求的技巧與形式,亦非茶道中所講究的儀式與品味,而是超越了這些技藝層面,觸及了宇宙萬物的本源與本質。

  道,是那無形無象的自然法則,是那推動日月星辰運行、引導四季更替的神秘力量。它既存在於微小的塵埃之中,又貫穿於浩瀚的宇宙之間。道,是那無始無終的循環,是那生生不息的創造與毀滅。它如同一位智者,默默無聞地指引著世間萬物,卻從不顯露其真面目。

  尹喜:師尊之「道」何以名之?


  老子:道,不可道也,故其名亦不可名之。可道之道非常道,可名之名非常名。我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你既喜觀天象,豈不知宇宙、天地、萬物之運行,有可循之跡嗎?此即恆定不變之道也,何從名之哉?任你名之,皆不足取。若為方便,姑且名之為「帝」為「主」為「象」吧。

  道,是那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真理,是那超越了所有名相的終極存在。它如同一位隱士,藏身於世間的每一個角落,卻從不為世人所見。道,是那無名的創造者,是那無形的主宰,是那無象的本源。它既不是任何事物,也不是任何概念,而是所有事物與概念的根源。

  道,是那永恆不變的真理,是那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法則。它如同一位智者,靜靜地觀察著世間的一切變化,卻從不參與其中。道,是那無始無終的存在,是那超越了生死輪迴的真理。它如同一位導師,引導著我們走向智慧與覺悟,卻從不強求我們跟隨。

  因此,尹喜,你問我道的名字,我只能說,道是無法命名的。它既不是「帝」,也不是「主」,更不是「象」,這些都只是方便的說法,是為了便於我們理解而暫時賦予的名稱。真正的道,是超越了所有名相的,是無法用任何語言或概念來描述的。它既不是劍道中的技巧,也不是茶道中的儀式,而是那無形無象、無所不在的宇宙真理。」

  尹喜:師尊,在您的著作中曾經提到,「無名,天地之始」,這是否意味著在鴻蒙未開、天地肇始之前,所有的萬物都是沒有名字的呢?

  老子:在天地萬物剛剛誕生的時候,一切事物都處於一種混沌的狀態,那時候並沒有人來為它們命名。

  尹喜:師尊,您能否詳細解釋一下,或者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呢?

  老子:當然可以。就拿我們樓下的一朵花來說吧!在它被命名之前,它就已經存在於那裡了。一旦我們給它起了名字,比如說「花」,那麼所有類似的事物就有了「花」這個稱呼。比如,那些專門種植和照料花朵的人,我們稱他們為花匠;那些對花特別喜愛,甚至到了痴迷程度的人,我們稱他們為花痴;而用來放置花朵的架子,我們稱之為花架。由於花具有鮮艷、芬芳、美麗的特點,人們便將這些屬性延伸到他們所喜愛的其他事物上。例如,美麗的女子被比喻為花,稱之為如花;美麗的衣飾被稱為花衣、花裳、花冠、花鞋等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以至於這種命名和比喻的方式可以無限地擴展下去。

  尹喜:先生,您曾經說過「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話應該如何去深刻理解呢?

  老子:尹喜,你所問的這個問題,實際上涉及到我們對宇宙自然的理解。我所說的「無與有」,其實是在比喻「道」的無形無象和「德」的具體存在:「故有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當你將你的心思和注意力放在宇宙自然的「無」處,也就是那些看似空無一物的地方,你便能夠體察到萬物生發變化的奧妙之處;而當你將心思放在那些已經生發出來的天地萬物上,你便可以去體察、推理、判斷、認知它們之間的運行軌跡和規律。這就像觀測天象一樣,別人可能只是停留在觀賞的層次,而你卻日復一日,深入研究其變化規律,這種觀測和研究,我們稱之為「有欲」。


  尹喜:先生,您能否詳細解釋一下,花之所以成為花,其背後的成因是什麼呢?

  老子:尹喜,花之所以成為花,其成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內因和外因。內因是指花本身所具有的基因,這是花之所以成為花的根本所在;而外因則是指花所處的環境條件,這些條件必須符合花的生長和開花的需要。只有當內因和外因都得到滿足時,花才能夠順利地成長並最終綻放。這就像是一個種子,它內在蘊含著成為一朵花的潛力,但如果沒有適宜的土壤、水分、陽光和溫度等外在條件,它也無法實現其內在的潛能。因此,花之所以成為花,既需要內在的基因,也需要外在的條件,兩者缺一不可。

  尹喜:先生為何說「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尹喜的提問中充滿了對老師老子深奧哲學思想的好奇與困惑。他試圖理解老子所說的「兩者」,即天地之始的「無」和萬物之母的「有」,它們雖然名稱不同,但都源自同一個本源——「道」。尹喜渴望老子能夠進一步闡釋這一哲學概念,以便他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宇宙萬物的起源和本質。

  老子:「兩者」,天地之始的「無」和萬物之母的「有」,皆出於「道」,

  老子以他深沉而富有哲理的聲音回答了尹喜的問題。他解釋說,「無」和「有」是宇宙間最基本的兩種狀態,它們看似對立,實則同根同源,都源自於「道」。老子用簡潔而富有詩意的語言,揭示了宇宙萬物生成的奧秘。他指出,「無」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狀態,而「有」則是萬物得以顯現的開始。兩者雖然在形式上有所區別,但它們的本質是相同的,都遵循著「道」的法則。

  尹喜:先生所言,確是玄妙,但弟子不知「眾妙之門」作何解?

  尹喜的臉上顯露出一絲迷茫,他雖然對老子的解釋感到讚嘆,但對於「眾妙之門」的含義仍然感到困惑。他迫切地希望老子能夠進一步闡釋這個概念,以便他能夠揭開宇宙間諸多奧秘的神秘面紗。

  老子:從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到三才具萬物作,也就是從道生一,一而再,再而三的過程,你不覺得這是一個很玄妙的事情嗎?就像雞從無到有很玄妙,蛋從無到有很玄妙,微量元素從無到有很奇妙一樣,天地萬物的產生不就是一個奇妙接著一個奇妙演變的嗎?故曰「玄之又玄」。你要有興趣,沿著一個奇妙的線索探索,最後會找到這個奇妙之所以產生的門徑,一個個的門徑合在一起不就是「眾妙之門」嗎?

  老子以充滿智慧的言語,繼續向尹喜闡述「眾妙之門」的深意。他從宇宙的起源講起,描述了從混沌到有序,從「道」到「一」,再到「二」和「三」的演化過程。老子用天地的色彩、宇宙的浩瀚、以及萬物的生成來比喻這一過程的玄妙。他指出,就像雞和蛋的循環,以及微量元素的形成,每一個自然現象都充滿了奇妙。老子認為,這些奇妙的現象背後,都有其生成的門徑,而這些門徑匯聚在一起,就構成了「眾妙之門」。他鼓勵尹喜,如果對這些奧秘感興趣,就應該沿著這些線索去探索,最終會發現宇宙萬物生成的真正秘密。老子的這些話語,不僅解答了尹喜的疑惑,也為後人探索宇宙的奧秘提供了哲學上的指導。


  ……

  在那片古老的天地間,時間似乎總是以一種神秘而緩慢的方式流逝。尹喜與老子的對話,如同流淌的溪水,綿延不絕。他們探討著宇宙的奧秘,生命的真諦,以及那個被無數智者追尋的「道」。不知過了多久,尹喜跟老子一問一答之間,已過去百日,這段時間裡,他們的思想交流如同兩股清泉,在山澗中匯聚,又各自奔向遠方。

  老子的話語總是那麼深邃,仿佛能穿透時空的迷霧,觸及心靈的深處。在一次深刻的對話中,老子終於緩緩道出:「其實,這個眾妙之門,就是『道』。」他解釋道,眾妙之門並非一個具體的物理存在,而是宇宙萬物運行的根本法則,是無形無象,卻又無所不在的「道」。它既簡單又複雜,既遙遠又親近,是所有事物的起源和歸宿。

  老子的話語讓尹喜陷入了沉思,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所追求的智慧,其實一直就在身邊,只是未曾察覺。老子看到尹喜的頓悟,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說道:「今天先說到這裡吧,你有什麼問題,先帶著問題到書簡里去找,找不到,記下來,我們還會見面的。」老子的話語如同種子,播撒在尹喜的心田,等待著生根發芽。

  隨後,只見老子騎上他的青牛,緩緩地踏上了前往函谷關的道路,準備西遊秦國。他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中顯得格外孤獨,卻又帶著一種超然的氣質。尹喜站在原地,目送著老子漸行漸遠,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星空古路之中,仿佛融入了那無盡的宇宙之中。

  尹喜心中充滿了不舍,但更多的是對老子的敬仰和對「道」的渴望。他知道,這次分別不是終結,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他將帶著老子的教誨,繼續在書簡中尋找答案,探索那個無形的眾妙之門。而老子,這位智者的身影,將永遠銘刻在他的心中,成為他追求智慧之路上永遠的燈塔。

  ……

  在李慕白的神念中,老子和尹喜的影象逐漸模糊,最終消散在無盡的虛空中。然而,在他們消失的瞬間,留下了一道劍影、一尊爐鼎以及一隻金鋼鐲的虛影。這些神秘的符號仿佛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它們在李慕白的意識中緩緩旋轉,最終化為《道經》、《德經》和《長生經》的虛影。這些虛影如同流星划過夜空,一一消失,融入了李慕白的魂鼎之中。儘管這一切發生得如此迅速,李慕白卻對此一無所知。

  當李慕白從冥想中醒來時,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記憶中多了一本名為《長生經》的神秘典籍。他環顧四周,看到楊洋、葉小媚和陳圓圓也紛紛從冥想狀態中甦醒過來。

  李慕白好奇地詢問道:「你們在冥想中有什麼收穫嗎?」

  楊洋的臉上綻放出如花般的笑容,興奮地回答:「我得到了一本名為《幻象經》的書;真是太神奇了!」

  葉小媚也帶著一絲微笑,輕聲說道:「我得到了一本書,叫做《青木經》,我感覺整個人都變得非常舒服。」

  陳圓圓則滿臉緋紅,帶著一絲羞澀和興奮地說:「我得了一本書,名叫《鳳凰經》,感覺就像是要飛起來一樣!」她看到李慕白似笑非笑的表情,反問道:「你問我們,那你得到了什麼?」

  李慕白微微一笑,得意地說:「嘿嘿,我也得了一本書,就是這本《長生經》。」他意識到他們四人都獲得了非凡的奇遇,都是仙道的傳承者。他感到無比的喜悅,說道:「我們來尹喜墓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現在我們先回酒店吧。」

  「好吧!」葉小媚、陳圓圓和楊洋三位美女齊聲回答,她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李慕白和其他三人身形一閃,如同流星般向酒店飛奔而去。很明顯,他們四人都獲得了聖人的傳承,成為了真正的聖人弟子。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