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華娛:導演還不能放縱嗎> 第414章 國內又起風暴

第414章 國內又起風暴

  第414章 國內又起風暴

  華納那邊一直沒有消息傳來,張辰等了兩天,見還沒有消息,就不準備等了。

  理論上,像這樣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綠燈系統。

  投拍不投拍一個項目,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必須經過系統的評估。

  一套評估流程走下來,兩天肯定不可能。

  但張辰本來也沒準備一棵樹上吊死。

  

  就當他準備讓中影再幫忙聯繫一下環球的時候,華納那邊突然傳來消息——他們的評估通過了。

  再次見到大衛·海曼,對方已經變成了另一幅面孔。

  海曼微笑著看著張辰:「恭喜你,張,華納內部評估後,認為《環太平洋》雖然具備一定的風險,但有大賣的可能,所以我們願意加入,但25%的投資額恐怕不行……」

  「那你們想要多少?」

  「15%吧。」

  看來還是有所擔心。

  「我個人非常看好這個項目,但公司有所顧慮……」

  大衛·海曼打算找個台階,張辰直接打斷他:「可以,那就15%好了,華納有權監督預算的使用情況,但不得干預電影的正常拍攝,當然,全球發行由你們負責……」

  「成交~」

  上方達成協議,安排律師,看合同。

  張辰可信不過這幫吸血鬼,心黑著呢,還是先小人後君子的好。

  合同沒太大問題,但仍舊有幾個字眼有歧義,提出後修改,再次審核,這次總算沒問題了。

  簽字

  「合作愉快~」

  張辰和大衛·海曼握手拍照。

  「海曼先生,合作的事宜先不忙著對外公布,我這邊還需要敲定一些事情,等敲定後再配合宣傳~」

  「沒問題,你們是主控方,一切條件我們配合~」

  這次華納方面表現的很上道,再也沒了上次的態度。

  一天後,張辰回國,同行的還有崔斯特。

  他是回來考察中影數字中心的特效實力的。

  張辰希望通過《環太平洋》孵化出一批國內的特效人才和公司,為以後國產科幻片打造出基礎環境。

  張辰的回國很低調,沒有通知媒體,也沒有大張旗鼓,主打一個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

  機場只有郭凡來接機。

  這段時間張辰去好萊塢談合作的事情,他就在國內忙著籌備,兩人也沒怎麼通電話,張辰這邊什麼情況他是一點不清楚。

  看到同行的多了一個老外,郭凡下意識的臉上露出喜色,接到張辰後第一時間湊過來,一邊接過行李箱,一邊問道:「老闆,成了?」

  張辰笑著拍拍他的肩膀,餘光卻發現遠處有記者在偷拍:「先上車再說。」

  郭凡也注意到記者,罵了一句:「這幫狗仔,真是無處不在~」

  他出來已經很小心了,可不知怎麼的,還是被狗仔跟到了。

  一行人上了車,等車子駛出機場,見沒有狗仔跟蹤,張辰這才說道:「成了,已經和華納談好了,但現在還不是公布的時候,得等具備條件後再公布~」

  郭凡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具備條件,但得知成了也大喜過望,臉上呵呵傻樂。

  張辰見不得他這幅模樣,遂問道:「你這邊呢,進展怎麼樣?」

  果然,一問到這個,郭凡立馬恢復了正常。

  「有壞消息也有好消息,壞消息是我考察了幾個攝影棚,但都沒有符合我們要求的,國內就沒有那麼大型號的攝影棚,拍攝恐怕得去國外才行~」

  張辰一點也不意外,他之前猜測可能就是這麼個情況。

  「那好消息呢?」

  「好消息是關於物理特效部分的,我打聽了下,目前國內根本就沒有專業的物理特效公司,只有道具公司。

  但道具公司也沒有製作過我們需要的那些物理模型,所以我自作主張聯繫了一些機械設計公司,還有知名大學電氣方面的教授,並將我們的要求提了出來,他們很感興趣,我讓他們先做一套樣本出來看看效果……」

  張辰這下子真的對郭凡刮目相看了。

  「我…是不是做的不對?」

  郭凡被看的有些毛,以為張辰是不滿意自己自作主張。

  「沒有,你做的非常好~

  國內根本沒有做過科幻片,所以那些道具公司肯定也沒做過相關的東西,如果找他們做模型,絕對是天價。

  既然都是從零開始,那我們不如自己搞,這樣還更靈活~」

  道具這塊自己搞,絕對是最正確的選擇。

  國內的道具公司黑錢那真是太容易了,背後絕對有一整個利益鏈。

  《晴雅集》一把道具弓要價60萬,他怎麼敢的?

  這不是吹牛逼,現在還能搜到相關的新聞。

  要知道,即便進口美獵品牌blacktail旗下最貴的傳世弓,也才開價9000美刀,換算成人民幣大概7萬塊。


  這已經是人家最貴的型號,是收藏級的,不是用來實戰的。

  傳世弓各種精美裝飾,雕花,而且是純手工打造,屬於弓裡面的奢侈品,也才7萬塊。

  道具公司出產的道具弓60萬,怎麼算出來的?

  這讓張辰想起了《投名狀》6000塊一頂的草帽~

  「對,你做的太對了,不過我好奇的是,你是怎麼想到的?」

  頭一次被張辰誇獎,郭凡不好意思的撓撓頭:「也沒有,我當時也沒有思路,道具公司給出的報價太誇張了,光一個駕駛艙就報價1000萬。

  我就想乾脆自己做得了,可我不知道誰能做,剛好當時在瀏覽貼吧,就在你的吧里提了一嘴,沒想到真的有收穫。」

  「我的吧?」

  「是啊,張辰吧啊!」

  「哦哦~」張辰一時沒反應過來。

  說起這個,郭凡立馬興奮起來:「吧友里真是臥虎藏龍,有人說自己就是學工業設計這方面的,可以免費幫著做,還有人說他自己的導師是這方面的專家,如果需要可以幫著聯繫,還有人說按照我的要求,哪哪哪個公司雖然不是專業做這個的,但達到我的要求完全沒問題……

  我沒敢搞得太大,就找了幾個表示可以免費幫忙的吧友先幫著做一版出來看看效果……」

  張辰知道肯定能做。

  國內的動手能力太強了。

  別的不說,找兩個懂工業設計的,再找一些南方的小廠,只要錢給夠,什麼都能給你做出來。

  確實是意外之喜,不過張辰沒有白嫖的習慣,還是叮囑郭凡:「免費就算了,不管做的怎麼樣,多少給點辛苦費,為愛發電不是長久之計……」

  那知郭凡擺擺手:「不需要,你只要願意跟他們見個面吃頓飯,再拍個照,比給他們錢還樂意。

  國內第一部科幻電影啊,他們要真能參與進來,光吹牛逼都能吹一輩子……」

  張辰已經想到郭凡是怎麼忽悠這幾個吧友的畫面了。

  工業魅魔啟動『魅惑』技能,真沒有幾個理工男能扛住的。

  「你們在聊什麼?」崔斯特聽不懂中文,對兩個人一直在嘀嘀咕咕,而且臉色興奮,很是好奇。

  張辰簡單給他翻譯了一下,崔斯特也很驚訝:「工業光魔的物理模型很貴的,如果這邊真的可以完成的話,那光是這一塊我們就能省下不少錢。」

  張辰直接拍板:「不用看什麼樣品了,直接約他們見面,將人約在一起,大家當面聊一聊~」


  郭凡興奮不已,感覺自己這兩天的努力被領導看到了,沒有白辛苦。

  張辰也很欣慰,把郭凡找來果然沒錯,這哥們的執行能力真的太強了。

  物理模型這塊本來就屬於他設想中的科幻基建中的一部分,沒想到郭凡直接幫他搞定了

  那麼還剩下攝影棚。

  原始空,《環太平洋》是在加拿大多倫多的松林製片廠拍攝的。

  松林製片廠一共有18個攝影棚,其中有兩個是全世界最大的,這裡誕生過許多經典電影,《007》系列,漫威系列,原時空的《黑暗侵襲》也是在這裡拍的。

  張辰這版的《環太平洋》當然也可以在這裡拍,但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他想通過這部電影,將國內的科幻片基建順便弄出來。

  攝影棚就是基建之一。

  國內的攝影棚基本上都屬於以前的電影廠,但這些攝影棚都不是為了科幻片準備的,所以都不夠大。

  《環太平洋》因為有大量場景需要重新搭建,而且機甲很高,即便不用原始比例,也不可能差太多。

  能裝下這麼大模型的攝影棚國內根本沒有,就需要重建。

  這塊當然不可能算在電影預算里,那就看政府願不願意出錢了。

  後世,《流浪地球》在青島東方影都攝影基地拍攝,東方影都是萬達和QD市政府合資搞的,青島出地皮,萬達出錢,砸了500億。

  那個時候萬達已經是狗大戶了,但現在可沒有這樣的冤大頭,指望青島或是張辰買單更不可能。

  張辰想到了橫店。

  橫店現在已經是國內最大的影視劇拍攝基地了。

  但最初的橫店,卻只是東陽一處平平無奇的小鎮子,說一句窮鄉僻壤也不為過。

  它真正崛起,是因為一個人——徐聞榮。

  橫店影視城的概念就是徐聞榮提出來的。

  1995年,謝晉要拍《鴉片戰爭》,徐老爺子主持建造了廣州街,然後就起了將橫店打造成影視基地的念頭。

  1997年,陳詩人要拍《荊軻刺秦王》,徐老爺子帶著鄉親們炸平山頭,建造了秦王宮景區。

  1998年,陸續又建成了香港街,清明上河圖,明清宮苑景區。

  2000年,乾脆提出了『免收場租』的口號,將海內外的劇組都吸引到橫店來。

  而且還建成了兩座超大型的現代化攝影棚。

  不得不說,那個年代的人真的是大手筆,大魄力,他們身上有一股魂,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魂。


  張辰打的就是徐老爺子的主意,賭老爺子會不會為了他搞一個科幻片拍攝園區出來。

  ……

  之後的兩天,張辰組建了一支模型研發小組。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小組成員來自天南海北,有工業設計師,有電氣方面的從業人員,有產業工人,有大學教授……

  模型研發小組的目的只有一個,盡最大可能還原電影裡的那些模型。

  會議室中,張辰將幻燈片一張張投出來:「我要的是重工業風格,所有的機械都要有符合這個特點,強壯,粗糙,不夠精巧,必須一眼看上去就讓人感覺很結實的那種……」

  關於蘇式審美,張辰已經說過太多,這是整部影片的基調,一切的一切都以它為基礎。

  張辰邊說邊指著牆上的幻燈片介紹:「這是我預想中的機甲駕駛室的概念圖,採用類似液壓傳動的方式,雙人駕駛,我的要求是必須要真實,必須要有震動感,要能感覺到力回饋。

  駕駛員駕駛的是一兩千噸的大傢伙,沒一下的動作,操作起來都並不輕鬆,另外就是中美俄三個國家的駕駛艙最好有各自的特點……」

  張辰說著自己的要求,下面的人有的皺著眉頭沉思,有的則時不時在本子上寫著什麼。

  「這樣的東西能製作出來嗎?」張辰最後問出這個問題。

  雖然對國內的動手能力很自信,但張辰的認知都是基於後世的記憶,現在畢竟是06年……

  「等一下,我們需要商量一下~」

  小組裡的幾人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表示他們需要先內部溝通一下。

  隨即幾人也不避著他們就開始討論起各種可行性。

  說不上爭論,但的確有意見相左的時候,不過他們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達成共識後眾人才重新回到剛才的位置。

  「你要的是重工業風格,那我們就儘量減少電路化的東西,功能都採用開關或者插頭的方式來呈現……」

  「駕駛艙如果想要完全表現真實,那最好的方案就是造一個真的,讓他真的能動起來。

  並且我建議將他的底座也整體做成一個液壓裝置,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模擬機甲在戰鬥過程中駕駛室的顛簸和搖晃。」

  「但人員的貼身裝甲,我建議還是做的精巧一些,畢竟是連結神經元的,而且你說過,突破這個技術的是美國人~」

  張辰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建議,轉眼間已經有了個雛形。

  原來他們剛才商量的不是行不行的問題,而是怎麼行的問題。

  實現從一開始就不是難題。

  「既然沒有難度,能不能先做一版出來,看看是什麼樣子?」

  概念圖終歸是概念圖,裡面的結構在實際建造過程中未必能一比一還原。

  最終形態還是要以實物為主,只要總體風格是相近的就可以。

  張辰從不相信這玩意能一勞永逸,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肯定會有不如意的地方,需要不斷改進。

  那麼早點做出來就很重要。

  很多東西,存在於設想之中和實際能摸到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可以。」

  「需要多長時間?」

  幾人又互相商量了一下,最終有人說道:「半個月吧,所有的材料都需要從外面訂購,所以才需要半個月,如果材料都是現成的,那還可以更快。」

  張辰聽的出來他們語氣里的自信,似乎這玩意做起來真的沒什麼難的。

  「可以,有什麼問題,需要協調的,一律找郭凡,他會幫你們解決。」

  模型小組開工的這幾天,張辰也沒閒著,給華納預留的25%的份額他只要了15%,剩下的10%需要有人補上。

  張辰直接找來了萬達和光線。

  王常田之前就對股份有想法,只不過因為動手晚了,沒搶到,現在有多餘的,張辰當然要優先他。

  至於萬達,人家畢竟是院線,而且這兩年發展迅速,張辰也樂的做個人情。

  萬般事情似乎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媒體上卻突然颳起一股妖風。

  有媒體報導,張辰早已經偷偷回國,疑似合作失敗,國內首部科幻片恐成空穴來風~

  配圖正是那天郭凡在機場接機的畫面,應該是狗仔拍到的。

  這則新聞一出,立馬引起了軒然大波。

  之前華誼奚落張辰拍科幻是譁眾取寵,張辰回擊對方根本不懂科幻,給王忠磊臊的夠嗆。

  媒體再想去找張辰架秧子的時候卻被告知,張辰去好萊塢了。

  幹什麼去了?

  當然是去談合作去了。

  八個億成本的科幻片啊,必須得全球發行才能收回成本。

  人們的心一下子就被吊了起來,都等著張辰凱旋的消息。

  可張辰卻好像失蹤了似得,再也沒有露過面。

  現在被媒體突然爆出來,張辰其實早就回國了,這就不得不讓人亂猜了。


  正常人都會覺得事情出了變故。

  如果真合作成功了,傻子才會憋著不宣布。

  可星辰娛樂沒有,這說明什麼,說明失敗了唄。

  一時間,網上多了不少奚落的聲音。

  即便張辰吧的粉絲們拼命為他正名,說前兩天還在籌備模型的事情呢,但依舊是杯水車薪。

  輿論似乎在朝著對張辰不利的方向發展。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差不多同一時間,另一則消息也在圈子裡發酵——中影這次投了張辰的新電影,至少兩個億~

  爆料者說的有鼻子有眼,張辰哪天見的韓三坪,談了多長時間,去的時候張辰滿臉愁容,離開的時候卻是興高采烈。

  就連張辰看了這篇報導後都陷入了自我懷疑——我是不是真的哪天去見的韓三坪。

  一開始張辰以為這是三爺的競爭對手在給三爺挖坑,可等後來卻發現,對方的目標似乎跟本不是韓三坪,而是他張辰……

  因為就在昨天,第六代導演王小帥公開在網上喊話:電影專項資金不應該只關注科幻片,卻忽略了文藝片……

  然後巴拉巴拉羅列了一大堆的數據,說今年的電影專項推廣資金比往年的要低不少。

  張辰也有點懵逼,特意打給韓三坪了解了一下。

  原來是《無極》慘敗後,給中影造成的影響不小,最明顯的一點就是電影專項扶持資金批下來的錢變少了。

  開什麼玩笑?

  往年還能有三四百萬呢,今年直接減半,甚至有些人的申請直接就被砍了。

  這當然就引起大家的不滿了。

  很多人都是指著這些項目撈錢呢。

  現在直接預算砍半,這不就等於多人財路嗎,這還不跟你拼命?

  王小帥之後,越來越多的電影人站出來批評《環太平洋》,他們不敢說韓三坪厚此薄彼,也不敢說預算減半是因為《無極》,只能把矛頭對準了《環太平洋》。

  一部紙上談兵的科幻片都能拿兩億投資,那我們這些宣傳真善美的片子是不是也應該得到更多的扶持資金。

  張辰知道這幫傢伙在裝糊塗。

  他就不信他們不知道,兩億投資是中影的,電影專項扶持資金卻是國家的,中影最多也就是有分配權。

  「不用理他,一幫跳樑小丑~」

  在張辰看來,這完全就是文藝片導演的無病呻吟。

  自己申請不到扶持資金,卻拿《環太平洋》說事。


  ……

  在各種非議滿天飛的時候,張辰卻突兀的出現在橫店。

  剛下飛機,就看到了寫有他名字的接機牌。

  張辰走過去,對方看到,一眼就認出了他。

  「張辰導演?」

  「對,是我。」

  張辰兩手空空,一件行李都沒有。

  「請上車,我們老董事長已經等候多時了~」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