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震撼
等周子文來到生產隊的時候,兩輛牛車已經準備好了。
𝚜𝚝𝚘𝟿.𝚌𝚘𝚖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旁邊還有不少人在忙著搬運糧食和蔬菜。
「子文,糧食都準備好了,細糧七百斤,粗糧三百斤,還有幾百斤蔬菜和一些雞蛋和肉。」
看到周子文,吳大剛走過來說道。
「好的,吳叔。」周子文點了點頭。
不得不說,參加集體勞動的社員,生活水平真的不錯。
按照吳大剛的安排,生產隊拿出的細糧足足有七成,粗糧之後三成。
這待遇,都趕得上過年了。
更別說還有一些雞蛋和肉,這些都是生產隊花錢買的。
至於糧食,則是生產隊每年交完公糧,給村民們分完糧食,剩下的作為庫存。
這些庫存,都是用來應急的。
比如有社員們家裡缺糧,就可以到生產隊借。
還有知青們剛下鄉的時候,生產隊也會支援一些糧食。
最後就是現在這種情況了。
參加集體勞動,社員的糧食都是生產隊出的。
集體勞動,社員們只管幹活,生產隊負責他們的吃喝,管飽那種。
當然,每個生產隊的情況不同,社員們的待遇也不同。
在這種集體勞動的時候,差距就出來了。
有的生產隊社員,只能吃粗糧和蔬菜,聞不到肉味。
有的生產隊社員,吃的是細糧,有肉有菜,還有雞蛋。
這種差距一下子就體現出來了。
條件好的生產隊,社員們都會感到自豪。
條件差的生產隊的社員們,這個時候則會向那些條件好的生產隊打聽,看有沒有沒沒結婚,條件還不錯的小伙子。
要是遇到合適的,不管是自家閨女還是侄女,都可以嫁出去享福。
也就是大壩子村這兩年有錢了,要不然吳大剛也不敢這麼揮霍。
要是換做以前,估計這七成細糧就要變成粗糧了。
更別說還有雞蛋和肉,能吃飽就不錯了。
等糧食裝好,周子文一聲令下,帶著送糧的社員們緩緩出發。
早上的溫度有些冷,遠處的山林上空凝聚著一團團雲霧。
地上的青草上吊著一顆顆露珠。
清晨的空氣中帶著一絲涼意,周子文深深地吸了一口,感受著那股清新和濕潤。
這個年代的空氣品質非常好,特別是在鄉下這種地方,更是讓人身心舒暢。
同心大壩距離大壩子村不是太遠,也就十里左右,比去縣城的路程還短一些。
牛車的話,估計也就一個小時左右。
當然,這也是村里修了公路,要是換做以前,兩個小時都不一定能到。
送糧隊伍在鄉間小路上緩緩前行,車輪壓過地面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在寧靜的清晨顯得格外清晰。
社員們有的坐在牛車上,有的跟在車旁步行,大家有說有笑,談論著家裡的瑣事和對大壩上社員們的牽掛。
周子文坐在牛車上,望著沿途的風景。田野里的莊稼經過雨水的洗禮,顯得更加翠綠,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
偶爾能看到幾隻小鳥在田間覓食,它們歡快地跳躍著,為這片寧靜的鄉村增添了幾分生機。
走了大約半個小時,隊伍來到了一個小山坡前。
這裡的路有些崎嶇,牛車走得更加緩慢。
周子文跳下牛車,和幾個社員一起在前面拉車,幫助牛車順利爬上了山坡。
過了山坡,離同心大壩就更近了。大家加快了腳步,希望能早點把糧食送到大壩上的社員們手中。
又過了二十多分鐘,同心大壩出現在了眼前。
當周子文到達同心大壩時,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同心大壩上,密密麻麻的人如同螞蟻一般忙碌著。
各個生產隊混雜在一起,社員們分成了不同的小組,各司其職,整個場面有條不紊卻又熱火朝天。
在大壩的一側,石匠們正專注地雕琢著石塊,他們手中的錘子和鑿子有節奏地敲擊著,濺起的火星在陽光下閃爍。
每一塊石頭都被精心打磨,力求能夠完美地契合在大壩上,成為堅固防線的一部分。
不遠處,一群社員們兩兩一組,用扁擔和籮筐搬運著泥土和沙石。
他們的腳步匆匆,扁擔在肩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汗水從他們的額頭滾落,卻沒有人有空閒去擦拭。
還有一些社員在攪拌水泥,他們手持鐵鏟,在巨大的水泥池中奮力攪拌著。
水泥濺到他們的身上、臉上,但他們渾然不覺,只是專注於讓水泥達到合適的黏稠度。
在大壩的頂部,負責指揮的人員拿著喇叭,大聲地喊著口號,指導著大家的工作。
他的聲音在嘈雜的環境中依然清晰可辨,為整個工程的有序進行提供了指引。
大隊長看到周子文,迎了上來,「子文,你們可算來了,你們要是再不來,我們都要斷糧了!」
周子文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既感動又敬佩,他說道:「周叔,大家都辛苦了。」
送糧的社員們紛紛把糧食和蔬菜從牛車上卸下來,搬到了大壩上的臨時倉庫里。
周子文也加入到搬運的隊伍中,他力氣很大,一次能扛四五袋糧食,社員們看到他的幹勁,也都受到了鼓舞,更加賣力地搬運起來。
卸完糧食後,周子文和大隊長走到一旁,詳細詢問了大壩修復工作的進展情況。
「周叔,大壩什麼時候能修完啊?」周子文問道。
大隊長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說道:「目前進展還算順利。我們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基礎的修復工作,估計再過一個星期就能完成了。」
周子文聽了大隊長的話,點了點頭,「那太好了,周叔。希望能按時完成,這樣大家也能早點回去和家人團聚。」
大隊長點了點頭,說道:「是啊,大家都很想家。不過在這最後的關鍵階段,我們還是不能鬆懈。」
聽到這話,周子文也不得不感嘆,這個年代的人真樸實。
像這種集體勞動的場面,估計再過幾年就看不到了。
對這個年代的老百姓來說,他們的生活或許艱苦,物資也比較匱乏,但他們的精神卻十分富足。
他們為了集體的利益,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毫不猶豫地付出辛勤的勞動,這種團結和奉獻的精神令人動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