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天使降旨
嬴淵本以為。
閱讀更多內容,盡在sto9.co🌶️m
姬長此番前來,名義上是巡營,實則是為阿祿台遣使一事。
但著實沒有想到,姬長唯一目的,就是來給嬴淵送甲冑、兵刃,順道打探一下他的私事。
自始至終,姬長都未將阿祿台所派使者當回事。
細細想來,倘若他能中阿祿台的離間之計,那也不可能在一眾兄弟里脫穎而出,最終坐上龍椅。
姬長當日便就離開興武衛大營,歸去途中,他向身邊的一名內侍吩咐道:
「差人告知皇后,讓她在宮裡多照拂那賈府庶女。」
在這個時間點兒,賈元春還沒有被封為鳳藻宮尚書與賢德妃。
顯然,姬長對於賈元春的存在,尚未知情。
或者是曾經知道,但因為政務繁忙,又給忘了。
內侍小聲詢問道:「陛下,不知是否要向娘娘講明原委?」
這倒是提醒了姬長。
宮中情況複雜,暗裡的鬥爭頗多。
若讓皇后誤以為什麼,反倒不好。
「如實告知即可。」
說到這裡,姬長思慮再三,又補充道:
「就直說,賈府名喚迎春者,乃是朕麾下愛將中意之人,需好生照料著。」
若換做旁人,姬長萬不會這般上心,為了嬴淵能夠安心,他幾乎是將所有的事情都考慮到了。
話說距離姬長選定公主伴讀人選已過數日。
這一天。
京城,榮國公府梨香院那邊。
因薛寶釵選公主伴讀一事,擾得薛姨媽心中多日不寧。
如今的薛家,看似表面風光,坐擁極多財力,掌管皇商,實則內里危機四伏。
薛家原本是商賈之家,依靠薛寶釵的父親維持一定的地位。
但隨著她父親的去世後,整個薛家逐漸失去了經濟支柱。
再隨著薛蟠的不學無術,紈絝無能,最終慢慢走向崩塌。
在此之前,也就是如今的薛家,為了維持體面,只能依附其他家族,比如榮國公府。
對於薛姨媽來說,若想讓整個薛家恢復到薛寶釵父親在時的繁榮,只能指望麾下一對兒女。
兒子不提也罷,女兒...倒還有些指望。
倘若自家女兒能攀上公主的關係,薛家自然也就沒了什麼難關。
所以,薛寶釵選伴讀這事,對薛姨媽乃至整個薛家都很重要。
可寶釵看到自家母親因此事日日憂心,甚至都到了茶飯不思的程度,不免勸慰道:
「母親,公主伴讀之事,又非我們能做主,靜觀其變便是。」
坐在椅子上的薛姨媽唉聲嘆道:「早知就讓你舅舅去走走關係了,如今也晚了。」
這幾日,朝廷就會將公主伴讀的人選確定下來,此時去走關係,已經於事無補。
而且,最終敲定伴讀人選的官吏出自禮部,就連公主都無選擇權力,除非是相中了哪家姑娘,親自去求帝後。
在薛姨媽這等婦人眼中看來,禮部那些官吏,都顯得頗為迂腐。
他們打心眼裡,就瞧不起商賈出身的薛家。
即使再有權勢,再富又能如何?始終只是商賈而已。
薛寶釵給薛姨媽倒上一杯茶水,「母親,我們只需盡人事,聽天命便是。」
薛姨媽再次嘆道:「女兒有所不知,禮部那些人,向來看不慣怎麼薛家從商。」
「為娘只怕,他們不會考慮咱們薛家女兒,約莫是要尋個士大夫家的姑娘以充公主伴讀之職。」
薛家已故老祖,就是跟隨大周太祖打江山的那位,官至紫薇舍人。
這紫薇舍人,原叫做中書舍人,主要職責是起草詔令,參與國家機密。
在大周剛開國那會兒,紫薇舍人的地位,僅次於丞相。
薛公去世後,薛家後代子孫很『爭氣』,放著好好的書香世族不做,非要去碰錢財。
就好比是武勛世家的子孫不去當兵卻去讀書了。
自然會受到文人的排擠。
後來的薛家子孫也發現了這一點兒。
既然已經無法融入讀書人的圈子裡,就只能與一些武勛世家交好。
由此,便有了以榮寧二府為首的四大家族。
其實話說回來,這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薛家在薛公去世後,的確是在走下坡路。
薛家子孫認為,一大家子人總是要吃喝拉撒維持開國勛貴家族的體面吧?
那隻好賺錢了,於是後來就成為了皇商。
其實當朝一些士大夫,也苦於窮困,也想賺錢。
但他們不能明著賺,否則就是有辱斯文,是要受圈裡人排擠,犯了商人不准從政的鐵律。
那怎麼辦呢?
他們就找了個法子,自己不去從商,卻讓家族支脈里的人從商。
我家族旁系從商,與我主脈有何干係?
於是,在大周,官僚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局勢。
比如,大房負責當官,手握權柄。
二房就去賺錢,通過自身財力,去幫著大房一步步向上走。
大房好起來了,接觸到國家的核心機密,賺錢就不再是難事了。
倘若二房的人想要從政了,那就將有讀書天賦的子嗣過繼給大房,反之亦是如此。
最終,一大家子人,都能過好。
他們管這個叫做維繫一個家族的長久之道。
但像薛家與榮國公府這樣,明擺著去賺錢,去棄武從文,舍了根本,還是少見。
王子騰為什麼官越做越大?
除了被皇帝重視以外,還有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王家這些年來,一直沒有忘本。
王家先祖官至都太尉統制,這是高級武官職位,好比太尉。
整個王家的所有人脈,都在兵營里。
王子騰初任京營節度使時,為何能夠將整座京營各衛的將士管理好,而且還沒有遇到什麼亂子和阻礙?
究其原因,是因為在京的兵卒都是世襲制。
他們祖上就是跟著王家老祖打仗的將士,他們的後代,又怎會去尋王家子的麻煩?
是以,王子騰從武一途才會一帆風順。
但榮國公府呢?
將兵營里的人脈統統捨棄不說,還空掛著武勛職位,卻讓自家子嗣從文。
這不就是吃著武勛的飯,砸著武勛的碗嗎?
最終,只能讓賈府後代子孫落得個文不成武不就的下場。
所以,在賈府衰落時,整個朝廷里,沒有人會幫賈府在皇帝面前說些好話。
總而言之,賈府有些忘本了。
畢竟,世上之所以有賈家,是因為初代寧榮二公在戰場上浴血拼殺。
這,才是他們的立足根本。
說罷賈家、薛家、王家,再去說史家。
本為文臣名宦之家。
卻始終都與武勛維持較好的關係。
甚至都將自家女兒嫁給襲封榮國公的賈代善,也就是賈赦與賈政的父親。
史家屬於棄文從武的典型。
雖然其族內有人身居高位,但畢竟不被文人所接受。
這不,史家唯一一位大員——世襲保齡侯史鼐,還被朝中政客給排擠到了外地,做不了京官。
除了王家還算守本,其餘三家,實在一言難盡。
話說回來。
就在薛姨媽憂慮期間,有下人來報,說是宮裡前來降旨。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