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紅樓:我,冠軍侯,迎春表兄> 第四章 :何人守鎮遠關?

第四章 :何人守鎮遠關?

  李川向守在府門的人告知來意。

  而那些守門人並不打算讓他入內,

  「我們府上的二姑娘,豈是誰想見就能見的?」

  

  「將匣子交予我,我替你轉交給二姑娘。」

  「...」

  迎春在榮國府里排行老二,府中下人多稱呼其為『二姑娘』。

  說罷,就有一名守門人想要上前從李川手中拿過盒子。

  然而,李川卻將玉簪盒子妥善收好,並不打算交予他,

  「在下有將令在身,需將此盒親自交給迎春姑娘。」

  那幾名守門人見他頗有些不知好歹,索性將他晾在一旁,用著他恰巧能聽到的聲音相互議論道:

  「也不知哪來的丘八,好沒規矩!」

  「就是,空口白話就想見二姑娘,一身戾氣,萬一衝撞了二姑娘,我等可擔待不起。」

  「俗話說,男女有別,難道是個人想要求見二姑娘,我等就要通報?」

  「...」

  李川聽出了他們的話外之意。

  此前,在邊關時,跟隨嬴百戶殺敵保國安寧,是何等痛快?哪裡受到過這種委屈?

  到頭來,不僅仍落個丘八的貶稱,還要給這些人賠笑臉...在邊關賣命的將士究竟算什麼?

  可真是『宰相門前七品官』、『侯門深似海』啊。

  想到這裡,李川從懷裡掏出些散碎銀子,朝著那些守門人深深作揖道:

  「是在下不懂規矩了,還望幾位大爺見諒,這二三兩銀子,就當給幾位大爺買酒吃,還望幾位大爺行個方便。」

  聞聲,有一人接過銀子,瞪了他一眼,道:「早該如此,且在府外等著。」

  說罷,他便走進榮國府,去往賈迎春當前居住的院子裡。

  來到院外,將李川之事告知迎春的婢女琇橘。

  不多時,此事才得以傳入迎春的耳朵里。

  一聽是邊卒前來送信,連忙去往府外,琇橘緊緊跟隨。

  去歲時,迎春就已知道嬴淵棄筆從戎的事情。

  待來到府外,見到甲冑著身的李川,詢問道:「我表兄來信了?」

  聞言,李川抬頭看向來人,只覺迎春相貌溫柔,觀之可親,暗道:

  「怪不得嬴百戶在生死存亡之秋,仍舊不忘迎春姑娘,此女當得大家閨秀四字。」


  而後,向迎春深深作揖道:「嬴百戶所書之信正存於此匣。」

  迎春接過玉簪盒便迫不及待的打開。

  她將信展開來看,看都未看匣中玉簪一眼,就讓琇橘代為保管。

  琇橘畢竟是公府婢女,也算見多識廣,瞧見那玉簪材質不凡,細細打量,下意識驚訝道:

  「這竟是崑山青玉?上面的繡花紋路也極是好看,這麼一支簪子,少說也值個四五十兩。」

  「哎,姑娘...您怎麼了?」

  言語間,琇橘忽見迎春臉色猛地蒼白起來,差點兒踉蹌跌倒,幸好被她及時攙扶。

  迎春像是失了神,將書信牢牢地握在手裡,深呼吸一口氣,將腰間的二兩銀子拿出並遞給李川,道:

  「有勞壯士送信。」

  李川拒道:「信已送至,在下還要趕往寧夏衛,先行告退。」

  他是受嬴淵囑託前來送信,雖然給了守門人一些銀兩,但那些銀子,不該找迎春要來。

  說罷,便就遠去。

  迎春嘆了口氣,什麼話都沒說,轉身走進府中。

  琇橘詢問信中內容,迎春沒有回應,只是保持沉默。

  直至琇橘看到她將自己關在屋子裡幾個時辰,連晚食都未用,隱隱猜到了什麼,遂唉聲一嘆。

  後來,迎春請了尊菩薩像,日夜為嬴淵祈福。

  也是自此後,琇橘發現,迎春比以往更加沉默寡言了。

  她擔心這樣下去,自家姑娘會憋出病來,便打算請三姑娘賈探春來與迎春說說話。

  途中,忽聽幾名婢女說,二太太王夫人的妹妹來了,賈寶玉、探春等幾人都去看望了。

  那妹妹正是薛姨媽,薛寶釵的母親。

  至於王夫人,則是賈寶玉的母親,賈政的妻子。

  賈政的兄長賈赦,是迎春的父親。

  ......

  六月十八日。

  皇帝昭告天下,決意御駕親征,抵禦韃靼入侵。

  最近這兩日,京城百姓議論最多的,還不是邊關戰事。

  而是哪位大戶人家的紈絝子弟又做出了什麼醜事,哪位大家閨秀生得好看。

  直到傳出皇帝御駕親征的消息之後,他們才逐漸重視邊關戰事,但討論的內容,也不是邊關又戰死了多少衛國之士。

  而是此番御駕親征,朝廷又要多收幾成稅賦,從何地徵調民夫,怎麼勞民傷財等等。


  從他們的潛意識裡就覺得韃靼不足為慮,邊關不可能出現大事。

  六月下旬。

  出乎所有人意料,在輜重、糧草尚未籌措足夠的情況下,皇帝竟帶著興武、羽林、宣武、振武四衛,總計五萬兵力先行趕往寧夏衛。

  這在很多百姓眼裡看來,覺得是皇帝太好大喜功。

  六月底。

  皇帝一路急行軍,已臨近延安府一帶。

  繼續北上,便可抵達寧夏衛。

  在此之前,為保險起見,皇帝派出大量的斥候與錦衣衛打探寧夏衛現狀。

  得知寧夏衛下轄諸衛所、城堡等大多失陷,邊關百姓慘遭屠戮。

  如今,僅有寧夏平虜所、寧夏衛與鎮遠關尚未被敵攻陷。

  時任九省統制的王子騰,也就是薛姨媽與王夫人的兄長,已經帶著大同的一萬兵力前來與王師會合。

  王子騰從大同總計帶走了兩萬兵力,其中有一萬已被他安排到寧夏城,負責伺機騷擾阿祿台主力,為何福守城迎來援軍取得寶貴時間。

  這時,御帳里。

  王子騰多有不解道:「陛下,輜重糧草尚未籌足,您親率孤軍兵臨邊關,風險太大!」

  聞言,皇帝忍不住冷哼道:「國庫尚充盈,然,數日裡,各司連供給十萬兵的糧草都未籌足,還用朕再去解釋麼?」

  王子騰沉默,他心知,這是朝中有些人不願也不希望皇帝御駕親征。

  糧草籌不足是一個拖延的好理由。

  朝中那些人也清楚,阿祿台看似來勢洶洶,實則也不願久戰,他不過是想要些糧食過冬,給他們便是,遠比皇帝御駕親征划算。

  只需拖一拖,讓大同、延安府兵力支援寧夏衛,阿祿台見久攻不下,自會知難而退。

  當然,這只是某些人的想法。

  對於王子騰這樣的武將來說,韃靼亡我之心不死,一味謙讓,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

  「朕剛得知,寧夏城、平虜所二地尚未失陷,這二地皆有重兵把守,未失敵手是理所應當。」

  「但有一鎮遠關也未失守,此關守將是一個叫做嬴淵的百戶,他是如何堅守的這城關?你可聽說過此人?」

  皇帝問向王子騰。

  後者認真想了想,搖頭道:「末將不知。」

  這時,帳內一名錦衣衛百戶作揖道:

  「回陛下,卑職聽說過此人。」

  「卑職紀驤,負責監察寧夏衛諸事。」


  「嬴淵,濟州人,父母病逝,知文,以力見長,三年前從戎,去歲遇韃靼一隊輕騎在河套劫掠,力戰十騎,斬首四人,因功升百戶。」

  皇帝一聽,下意識脫口道:「此人倒是一員猛將。」

  隨後,他又暗自思量起來。

  父母早逝,沒有根基派別,又是邊卒出身,乾淨得很。

  若是好生栽培,會不會又是另外一個王子騰?

  想到這裡,皇帝當即下令道:「王子騰,命你率本部人馬,星夜兼程,趕赴鎮遠關,將嬴淵活著帶回來,朕要見他!」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