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家父漢武,子不類父?> 第178章 替皇帝量身定製的四大本領

第178章 替皇帝量身定製的四大本領

  第178章 替皇帝量身定製的四大本領

  未央宮,宣室殿。

  例行朝會,文武百官靜坐。

  今日的常朝朝會稍微不同於往日,在陛下的御階之下,兩位大司馬之前,多了一道身影。

  太子劉據。

  太子聽政,百官都知曉,但以前聽政是聽內朝的政,今天,瞧這架勢,陛下是要讓太子聽常朝的政?

  殿內靜坐之餘,隱晦的目光互相交替,紛紛瞥向前方那道安坐不動的身影。

  劉據能感受到暗地裡的波動,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會引發猜想,很正常,何況是讓儲君參與常朝朝會。

  這是一個將太子由幕後正式推至前台的舉動!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sto9.co☕️m

  誠然。

  這份舉動形式主義居多,但對於儲君、乃至君主,都需要走這份形式,正所謂,名正,則言順!

  意義不可謂不大,引起百官的注視在情理之中。

  對此,劉據處之淡然。

  皇帝老爹突然安排他來參與常朝,雖然老劉依舊喜歡那套雲裡霧裡的玩法,沒講明原因,但小劉多少猜到點。

  近期劉據身上發生過什麼重大改變?

  或許。

  就是從一個男孩,變成男人吧……

  「陛下到~」標誌性的公鴨嗓響起,群臣隨之起身,朝龍榻上坐定的皇帝躬身行禮,齊聲道:

  「參見陛下。」

  「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上座的皇帝揮了揮衣袖,「議事吧。」

  虛禮結束,直接進入正題,隨著內朝的影響力擴大,那股幹練、精簡之風,也逐漸從內朝擴散到外朝。

  大臣們已經習慣,各自坐回原位後,該奏事的奏事。

  常朝與內朝不同。

  縱然有了幹練之風,常朝所要處理的政務也遠比內朝多,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嘛。

  需要內朝商定的大事,終究不會太多,可一個國家的小事,那就多如牛毛了,涉及方方面面。

  這不。

  在內朝不常開口的大將軍,在外朝議事之際,卻是第一個開口。

  衛青啟奏:「匈奴內鬥激烈,有波及右北平、漁陽等郡的風險,請陛下詔令邊境戒嚴。」

  皇帝自無不允。


  衛青之後,另一位大司馬霍去病出聲,「玉門關已修建完畢,當在酒泉郡外再置一道關隘,徹底扼制河西廊道。」

  皇帝:「允。」

  剛調任不久的廷尉王溫舒,緊隨其後,「為防郡國仍有人偷鑄錢幣,臣建議下放官吏,巡視地方,嚴查!」

  他這道建言,仔細品味,其實是在加深當年御史大夫張湯的治理路線。

  皇帝這次沒有一口給出答案,讓公卿們議了議,最後定下了派人巡查,卻沒有將這個任務交給廷尉。

  而是交給了太學的幾位博士。

  其中用意……

  劉據暗自琢磨,似乎有些平衡味道,王溫舒領了廷尉一職,已經算繼承了張湯的絕大部分政治遺產。

  如果再放任對方深化張湯的路線,只會再造出一個如張湯般的龐然大物。

  費心費力清理過一次,皇帝估計不想再重蹈覆轍……

  就這般。

  政務一個接一個,皇帝有時聖心獨斷,有時由公卿們商討拿主意,劉據則全程認真旁聽。

  能看出用意的,就學著,看不懂的,也暗自記下,待事後再與老師莊青翟復盤。

  臨近午時之際。

  朝會即將結束,御史大夫石慶才提了一件比較棘手、又不得不在外朝討論的大事。

  「陛下,東郡太守月前上奏,大河再次泛濫,請求徵發相鄰四郡徭役,修築河堤。」

  話罷。

  大殿內響起一陣嗡嗡聲,多是些『唉,怎麼又泛濫?』『年年如此,如何是好?』

  騷亂聲剛起,龍榻上的皇帝已經冷聲開口:「築堤的徭役年年徵發,大河的水災還是年年有。」

  「就沒有一個根治的辦法嗎!」

  皇帝說完,殿內的唉聲嘆氣停了下來,一片死寂,哪有好辦法?

  何況還要根治?

  如果有辦法,石慶也不會在外朝朝會上提起這件『大事』,正因為束手無策,他才當眾提出來。

  有罪過,百官們一起擔,而不是報給皇帝,讓皇帝一個人頭疼……

  御階旁。

  劉據聞言皺了皺眉。

  黃河泛濫純屬天災,在生產力低下的封建王朝時期,只能不斷重複治水、泛濫這個過程。

  區別只在於,治水的方式不同,能堅持的時間長短不同,人力在大自然面前,有時真的很渺小……

  這最後一個議題,不出石慶所料,陛下同意了東郡太守的請奏,但也冷了臉。

  最終拂袖離去。

  若是以往,黃河泛濫後,沒有特別的手段,那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也就是搖人、築堤。

  但現如今,有一點點小不同。

  什麼不同?

  嘿,你說巧不巧,皇帝身邊剛好有一個最近提拔的人才,他說他能治水!

  沒錯,那位正是五利將軍——欒大!

  自古以來,在面對狂暴的河水、人力不可控的大自然時,人們往往會藉助神秘力量。

  祭祀祈福,放置鎮水神獸等等,都是此類觀念下的產物。

  本質上。

  這是一種對大自然最原始的崇拜與敬畏。

  大漢朝同樣有類似活動,但當這份敬畏被有心人利用後,就會迸發出不一樣的火花……

  當劉據得知欒大還有如此本領後,驚了一大跳,連忙找到司馬遷,又仔細聊了聊。

  事實證明,劉據誤會欒大了。

  他並不是什麼水利人才,就是個妥妥的神棍。

  因為欒大告訴皇帝自己有四大本領,「一,可煉長生不死藥!二,可招仙人降臨!」

  「三,可煉黃金,四,可治大河!」

  他大爺的。

  劉據必須得爆一句粗口,瞅瞅這四條,完全就是給老劉私人訂製的呀!

  皇帝缺啥,欒大說啥。

  前兩條的長生、仙人便不提了,屬於老生常談,到了帝王跟前的方士都講這一套。

  可後兩條,就完美貼合了當今天子的需求。

  煉黃金——天下人誰不知道,皇帝現在窮瘋了,連自己的親兄弟都不放過。

  還有那治大河。

  水患是近期剛剛掀起的事情,神棍無疑精準地捕捉到了客戶的痛點。

  那麼,欒大吹得天花亂墜,皇帝信了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重要。

  重要的是,皇帝哪怕有一絲絲猶豫,他試一試又不損失什麼,何樂而不為呢?

  再者。

  在當今對鬼神敬畏的大環境下,皇帝信了多少,真不一定……

  就看看眼下吧,欒大言說自己能靠祭祀神靈,從而理順奔涌的大河,遂皇帝讓其行祭祀之事。

  命令下達後,直接按部就班。


  因為九卿之中,有一個完整的祭祀班子。

  九卿之首的太常卿麾下,有六大屬官,太史、太樂、太祝、太宰、太卜、太醫。

  除了最後一個太醫令掌醫藥。

  剩下五位。

  太史令,掌天時、星曆;太樂令,掌祭祀禮樂;太祝令,掌祭祀時吟唱祝詞,以及迎送諸神;

  太宰令,掌祭祀器具;太卜令,掌占卜問事。

  幾乎可以說,九卿之一的太常,這個機構大部分官職都是為了祭祀事宜設立的。

  朝廷官制都尚且如此,信奉鬼神之事,可窺一二……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