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勳章體系的建立

  第135章 勳章體系的建立

  「陛下,中央稅收是由戶部統一收集,現在大明有十二個布政使司,倘若來年攻打雲南北元舊王,到時候大明就會變成十三個布政使司。

  稅收是由承宣布政使主管賦稅直接官吏。

  下轄一直由各部負責,直到最後鄉一級的里甲來監督糧賦。

  楊小友你雖步入官場,可你也應當知道,大明現在不僅是缺少官職,還缺少人才。

  照著你的想法去做,大明只會越發困難,總不能憑空變出來這麼多人給你用吧?

  sto9🦋.com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不過這也不怪楊小友,人都有年輕的時候,當年我也是這般天真。

  這朝廷運轉並非這麼簡單,想要面面俱到,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楊思義站在老朱身邊,儘可能分析這一切,隨後還跟楊晨說清楚其中道理。

  自從上一次朝會,楊晨的名字可以說是在官員當中流傳很深遠,哪怕不是在京城任職的官員都知道京城出現一個年輕人得到皇帝賞識還得到太子的看重。

  只是從不參與拉幫結派的楊思義並不關注,僅限於知道楊晨這麼一號人物罷了。

  眼下楊晨能跟朱標還有皇帝一同在此商討,足以見得他這些日子聽到的傳言不是假。

  這位皇帝陛下,確實是在為自己兒子鋪路,這路都鋪到他臉面上來了,楊思義若是在領不清,還用官場那一套官大一級壓死人。

  恐怕他的日子就不好過咯。

  「所以楊兄,你看,連戶部尚書都這般說了,你這所謂手拿把掐的辦法行不通。」

  朱標認為楊晨這法子就是錯誤的。

  為此才竭盡全力的勸說對方,有些事情不能跟他想的這麼天真。

  面對兩人的勸誡,楊晨似乎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然而是在宣紙上寫出他們講出的問題。

  「你們所說的無非就是擔心兩個問題。

  第一:招募的人太多。

  第二:新設立的冗官多,會增加負擔。

  如果我提議,不從學士已經有的百官裡面挑選人才,那麼請問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找到忠誠大明,忠誠朝廷,又極大可能不會被貪污官員影響的人呢?」

  這個問題一問出來,朱標跟楊思義面面相覷,都感到極為頭疼。

  坐在上方的老朱也是眯縫著眼睛質疑說道:

  「照著你的說法,除非是咱的死士,否則根本就不可能存在這樣的人,就算有,人數也不多,不足以讓你使用。」


  「就是啊楊兄,你所說這些人皆是不可能存在於大明,若是有,我朱標怎麼可能不會發現,百官也定然會讓他們擔任要職。」

  「楊小友依然是想法天真,古人名言,人世間最難以直視的不是烈日驕陽,而是人心,人心之黑暗難以預測,考驗人性九成九都是輸的。」

  楊晨提出的這些人在一眾人看來,都是不可能存在,哪怕是有,數量也絕對不會多到哪裡。

  「所以,你們都認為找不到這樣的人?或者說沒辦法?」楊晨最後一次用眼神掃視老朱說道。

  瞅著對方這一副穩操勝券的眼神,老朱一看就十分不爽。

  「莫非依靠你這個混帳小子能找到?」

  「能!」

  聽到楊晨斬釘截鐵的回答,所有人都感到愣住了。

  他們不是跟俗人那般震驚的頭皮發麻眼神流露出不可置信,而是感到可笑的發愣。

  對於剛才他自己說的條件來看,根本就不可能找得到。

  沒給他們反應時間,楊晨便接著說道:

  「不知道太子可否還記得我提到的第二步,招攬人事,裡邊,最好的條件是什麼?」

  當這問題問出來,朱標皺眉仔細回想一番,旋即回應道:

  「按照你的說法招攬人事必須要知道五百個常用文字,不僅要求能說會道,還熟練掌握書寫的方法。

  其次算術方面一百之內加減法沒有任何問題,最後就是能保持初心,清正廉潔,不能是當地人,否則一旦是當地人在本地任職,就會容易現身宗族污穢當中,從而有失公平。」

  「暫且不提認識文字還有熟練掌握算術,光說保持忠誠跟異地這兩個問題。

  敢問大明有什麼地方人又多,對大明朝廷絕對無腦忠誠,且來自五湖四海,方便下放時就能是異地人??」

  話音落下,老朱便想下意識嗤笑說這不是又繞回來了?

  只是他的另外一個兒子忽然開口,讓他把話給咽回去。

  「軍伍!」

  所有人目光齊刷刷看向朱棣,原本對楊晨看法極為否定的朱標眼神流露出一絲不可思議。

  腦海不停迴響朱棣說的兩個字。

  「對啊!軍伍!對大明忠誠,願意為朝廷誓死效力堪比死士的地方人又多,這地方可不就是軍伍嗎!」

  「沒錯!永樂答對了!」楊晨笑著對朱棣豎起一個大拇指。

  面對所有人的目光,朱棣現在倒是顯得有些不適應,略顯彆扭開口說道:


  「咳咳.那什麼.其實我就是忽然想到我身邊的三衛燕軍,負責統領三衛燕軍的指揮使一向只聽從我的命令,剛才聽到楊大哥的描述,我就想到他們」

  「老四你可以呀!沒想到這關鍵時刻居然是你猜中了楊兄的內心想法,小瞧你了!」

  朱標拍了拍朱棣的肩膀,毫不客氣誇讚這個弟弟。

  然而還沒多說兩句,站在老朱身邊的楊思義就開口潑冷水。

  「楊小兄弟,按照你的意思來看,倘若讓這一群披甲帶刀的士兵獨立出來組合成一個大明群眾服務中心,讓他們替代戶部去收稅。

  恐怕這會重新出現晚唐五代十國的悲劇,粗人帶著刀去管理錢財,這天下是會大亂的!」

  「小子,你知不知道咱制定的衛所制度就是讓那些軍籍都在駐紮位置永遠留守,真要按照你的說法去調遣一部分兵力進入到新設立的組織裡面。

  他們根本就不可能可以勝任,能去當兵的有一個算一個,哪一個不是粗人,別說會數術了,恐怕他們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如何能去管理咱頒布下去的旨意,怎麼讓咱的皇權下鄉?」

  老朱對楊晨提出的看法依然是秉承懷疑,直接把最為致命的缺點一口道出。

  反觀楊晨,依然不急不躁。

  「陛下別急,容許我慢慢道來。

  據我所知,大明有百萬大軍,按照衛所制度的律法,所有併入軍籍的軍伍都需要永生永世居住在軍籍所在之地。

  無論他們是何處人,我先不說這衛所制度的弊端,先說這軍籍吧。

  受到軍籍牽連,從他們擔任大明軍隊的士兵開始,他們便再也不能回到自己家鄉。

  為此造成了不少心理創傷,使得戰鬥力大幅度減弱,這一部分人在戰場上頻繁失利。

  有不少人在混戰過程受到創傷,最終遺憾失去能持刀與敵人生死戰的機會。

  而這些老兵既不能打仗,又不能幹重活,與其在每一處衛苟延殘喘的活著,還不如直接退伍。」

  「這些老兵經歷過戰場的磨礪,或許有人受了重傷患有暗疾不能再次上場。

  可見過血的人跟尋常學士不同,他們沒有那麼多勾心鬥角,只知道服從朝廷命令。

  因此除了異地人之外,他們還比尋常學士多出一項精明能幹的優點。」

  在古代,軍紀比現代社會人人平等的概念教育下還要嚴格殘酷無數倍!

  楊晨曾經詢問遲林。

  這個傢伙以前就是一個戍邊校尉,生死場面見過太多太多了。


  無論是誰,只要到了邊疆,上了戰場,一番磨礪之下都能算是老兵,十次戰場還能活下來的絕對是精英中的精英。

  一百次還能活下來的,最少都能做百夫長。

  遲林曾跟楊晨說過,軍紀誰也不能違背。

  經典例子就是『擊鼓不進,後隊斬前隊。』

  殺雞儆猴,以儆效尤的次數時常出現。

  老兵或者驕橫,可他們也最清楚,不聽領導的命令,會受到怎樣的責罰,他們的服從性絕對比八百個心眼子的書生要好。

  楊思義皺眉深思,他跟老朱一樣,對楊晨的說法仍然秉承反對說道:

  「老兵或許是聽命的好手,可如何才能保證他們的清正廉潔,老夫以前跟隨陛下同樣是打過不少勝仗的校尉。

  老夫很清楚軍營當中的粗夫比誰都貪婪,說是見錢眼開,見色瘋狂也不為過。

  他們要是當做大明群眾服務中心的稅衛前往收稅。

  當地豪紳稍微施展手段,與之酒肉美色接觸之下,斷然會沉浸其中享受,成為他人傀儡也不是不可能。」

  雖不想承認,可對於那些兵馬的脾氣,朱棣也十分認同。

  楊晨略微思索,坐在椅子上氣定神閒的喝茶,隨即侃侃而談說道:

  「楊大人說的有道理,清正廉潔不能依靠人心,要是怎麼保證廉潔,對於那些讀書多的人我不敢保證。

  可對於這些大頭兵,我有三招能對其保證。

  首先第一點,俸祿。

  想讓要讓這些老兵維持廉潔的俸祿不需要太高,主要是保持長久性即可。

  制定相關懲罰制度,對於再次工作的老兵一旦犯錯,那麼就取消年終獎,且沒有三個月,最高半年的俸祿。

  沒有錢給予的日子裡面,只能准許基本生活物資。

  還有另外懲罰,那就是他們退伍的養老金,犯一次錯誤就減少養老金,職位越高,懲罰就越狠。

  他們或許不懂得什麼政治,可一旦看到犯錯成本高於自己的貪污成本,除非是傻子,否則正常人肯定不會明知故犯。

  我們原本的打算就是皇權下鄉,每個鄉都有專門的服務中心,這些老兵又是異地人,與當地交通肯定會有在障礙。

  想要吞掉一大筆貪污的稅收是完全不可能。

  這一筆錢財一旦被發現,那就是全部沒收,如果不想自己後半生無依無靠,他們肯定會選擇放棄,老老實實的幹活。」

  從兩個方面下手,楊晨可以說完全是採用了攻心計。


  這一招在那些文人身上指定能有破招的辦法,可對於那些老兵來說。

  沒有任何心思在這方面思考太多。

  光是從以前隨時經歷生死的工作換到現在這個閒職就足夠讓他們開心了。

  怎麼可能還會閒著沒事幹去犯法?

  「這只是第一步,還有第二步。」楊晨接著說道。

  「這第二點就是需要一套糾察制度。

  權力是洪水猛獸,必須要關在牢籠裡面受人監督,否則就會失控。」

  宣紙上,楊晨寫下『明』和『暗』。

  「建立相關機構.準確的說也不是需要重新建立一個,陛下肯定有辦法讓人兼職。

  一部分人是明著來的糾察隊,一部人是進行暗訪。

  雙重手段,能對這些從軍伍中離開的老兵有一定威懾力。」

  「至於第三步,可以使用類似文官的榮譽牌匾,不過榮譽牌匾對於那些喜歡文縐縐的文官來講或許十分激動,對那些大老粗就不一定有作用了。

  所以我提議,建立勳章制度體系。」

  「什麼是勳章?」朱標滿臉疑惑問道。

  楊晨則是從兜里拿出當初朱標給他的一枚金鑲玉太子令牌。

  指著這個玩意解釋說道:

  「這是一枚太子令牌,現在你們可以把這東西想像成一枚圓形,亦或者你們喜歡的形狀,可以當做胸針放在胸口等醒目位置的勳章。

  當做一種榮譽象徵,根據不同材質,不同圖案來進行區分等級,根據他戰時功勞,還有在鄉里所做的功勞進行定製,做成不同款式的勳章。

  就比如說戍邊離開的軍人,因公負傷就能配置銀打造的英雄勳章,若是立下功勞,這是以金包銀打造。

  作為老兵,定然是視死如歸,而建功立業是樹立在所有漢人心中,能從戰場上離開,又能帶著這樣的榮耀活著。

  他們必然會在大明這個社會上享受到一些獨特的眼光。

  當這些眼光全部都是『羨慕』、『佩服』、『感動』的那一刻,一份看不見的責任就會架在他們身上。

  讓他們體會到這份責任的重要性,從而抵制歪門邪道的侵蝕。」

  當老朱聽到勳章體系的那一刻,眼眶頓時流露出瘋狂的神情。

  這是收買人心最少的代價!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