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穿越後宮,朱元璋傻眼了> 第131章 社會的發展是基礎決定建築

第131章 社會的發展是基礎決定建築

  第131章 社會的發展是基礎決定建築

  「楊兄.你說話你能不能說的明白一些?不要老是說一些我們都聽不懂的玩意?」

  朱標走到楊晨身邊,小心提醒對方說話要注意用詞。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這話乍一聽好像很有道理,可對於朱標等人來說,這些詞語十分生分,從未聽說過。

  更不要說去理解這些內容到底是什麼意思。

  特別是老朱,他正想著聚精會神的學習屠龍術精髓到底是怎麼做到被幾句話就能囊括的,沒成想楊晨一句話就讓他有些懵逼。

  他聽說過大力,猛力,就是沒聽說過什麼生產力。

  至於生產關係,那就是更不能明白了。

  本章節來源於𝙨𝙩𝙤9.𝙘𝙤𝙢

  「就是,標兒說的對,咱知道這屠龍術是深奧的秘術,內容聽不懂也正常,不過你小子就不能想一想咱們又不是那些神神叨叨的傢伙。

  你說話說明白些,最好是用白話說出來。

  前段時間你還跟標兒拿太監去翻譯話本成白話,怎麼今日你小子自己就說的神神叨叨。」

  順著自己兒子說的話,老朱也順道一起點點楊晨。

  面對父子兩人這番話,楊晨扶額苦笑說道:

  「不是,你們誤會我了,不是我說話奇怪,而是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樣。

  除了這句話之外,還有一句話也是如此,比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你們看,這話相當直白簡短。

  放在後世只要是讀過幾年的人肯定都能理解,至於你們不能明白其中奧義,那不能完全怪在我身上吧。」

  不僅是兩人,就連之前經常糾纏楊晨的朱棣也認為他是在故意說話繞圈子。

  可事實卻是他說的很直白,沒有任何隱瞞。

  三人眼神都是不相信,楊晨只好耐心解釋:

  「所謂生產力,就是咱們人改造自然,獲取生活物資資料的能力。

  它包括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三個基本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結合和作用。

  就比如勞動者是我,我是一位農民,勞動資料就是鋤頭跟犁耙還有牛馬,勞動對象就是稻米種子還有兩畝田地。

  勞動資料跟勞動對象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產資料。

  生產的方式代表的就是社會的形勢.」

  正當楊晨想要把自己以前複習過的學習資料全部都講一遍。

  卻被老朱突然開口打斷。


  老朱盯著他眼神渾身不對勁,笑吟吟的揮手開口說道:

  「不是我說你小子,咱今天找你來就是為了學習屠龍術,怎麼你在這裡跟咱們講上故事了呢?

  咱不想要聽你說什麼有的沒的,咱就想要知道,這屠龍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行不行?」

  楊晨用一副溫和語氣開口回應說道:

  「陛下,我知道您老人家急切,可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再次聲明,我已經以最簡單的方式告訴你屠龍術的核心關鍵,如果都這樣了,陛下都不願意學習,那麼我也無話可說。

  屠龍術想要貫徹的學會,前提條件就是必須要提高諸位的認知,如果認知不提升,我直接告訴給你們,你們也聽不懂啊!

  就好像一個農民,他永遠不知道青樓裡面除了江南女子之外還有來自遙遠千里遠道而來的西域女子,也不知道尋常人家一年只能吃一次的肉在豪紳家族裡邊比不過一份甜點。

  認知是一個好東西,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有,就算有,也達不到可以理解屠龍術奧秘的地步。

  我並非想要囉嗦,而是如果陛下想要知道其中奧秘,就必須要聽著我耐心解釋,否則那我就不說了。」

  瞧著楊晨大有擺爛的姿態,朱標趕忙出來打圓場。

  「父皇,依照楊兄的性格,兒臣也知道他肯定不會跟我們胡亂開玩笑,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為這屠龍術非一般學問導致。

  後世百年所學跟咱們本就不同,若是依照楊兄所言,以大明的認知想要去參透百年後的知識肯定是舉步艱難。

  楊兄今日已經準備好一切,那不如就讓我們仔細聽聽他如何講,要是父皇實在不能理解,事後兒臣明白後,親自講述給父皇聽如何?」

  老朱聽了半響,也明白似乎自己有些焦急。

  自從跟馬皇后討論決定要從楊晨這裡套出屠龍術所有內容,然後他就會加以防範。

  為了今天,他還特意去從馬皇后書房裡面挑選了好幾本古籍,讓馬皇后給他講解一個大概。

  如此一來就能避免今天的尷尬局面,要是楊晨講的神乎其神,他也不至於什麼都不懂。

  哪能想到,對方所講內容他依舊是一個字都聽不懂。

  加上朱標把所有事都吐露出去,讓老朱覺得十分尷尬。

  片刻後,老朱認真說道:

  「行,標兒既然都這麼說了,那麼咱接下來就不插話了。」

  說罷,他瞪了楊晨一眼:

  「混帳小子,別說咱沒有給過你機會,等會要講就給咱講清楚,講明白一些,最少要讓標兒了解其中奧秘,否則咱對你不客氣!」


  「是是是,陛下您心狠手辣,知道您老人家會對我不客氣.這話你都說了最少八百遍,我耳朵都聽起繭了.」

  接二連三被插話,就算是泥人也有三分火,楊晨直接一個白眼給老朱。

  要說老朱不狠,朝廷百官肯定有話要說。

  他可是能讓三百多名進士過幾年後只有不到五個人還能安享晚年的皇帝。

  楊晨之所以敢對老朱不敬,那完全是因為他的價值足夠老朱忌憚。

  就好像馬三刀,他再怎麼貪污老朱也不會殺了他,哪怕他把免死金牌送給妓女老朱也能不在意,只要他能把免死金牌找到就行。

  更何況現在的老朱是身邊都是家人的老朱,牽掛多了,老朱怎麼可能會是那一頭眼裡只有殺一字解決問題的皇帝。

  「咱們接著往下說啊,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形式,人們在生產過程的地位和相互關係代表的就是產品的分配形式。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和存在的基礎反應。」

  他把基本原理告訴給一眾人,從所有人眼裡看到蠢萌的眼神,楊晨就知道這個辦法行不通。

  「阿標,你給我紙筆,我光說不寫,你們根本就看不懂,為了能讓你們聽得懂,我直接用上課的方式給你們看一看就會了。」

  早已準備好的朱標直接從不遠處的架子上打開一個柜子。

  裡面有事先放好的文房四寶。

  除此之外還有下人將一塊能移動的黑板從一旁通道帶出來。

  「我去!這玩意你們怎麼做出來的?」

  看到這一塊黑板,楊晨有些感到驚駭,因為這塊黑板有些類似公司裡面,總經理給部門經理開會用的黑板,下方還有能便攜移動的輪子。

  只是不能三百六十度挪動,而是只能跟螃蟹一樣左右平行移動。

  饒是如此也讓楊晨感到有些驚喜。

  這玩意之前他就想著要親自動手做出來,只是一直都沒時間。

  卻不成想在這裡看到。

  朱標吩咐下人倒騰好之後,走到楊晨身旁,神氣十足說道:

  「工部有不少技藝精湛的木工,先前我父皇看到你在教室裡面有一塊方便展示的黑板。

  不久之後父皇就命令我前往工部命人製作了這麼一塊黑板。

  原本是打算直接安排在書房,可父皇想著這樣行事不方便,於是就在這底下加裝四個輪子。」

  難得揚眉吐氣,老朱吟吟發笑默不作聲,楊晨賣兩人一個面子,在一旁鼓掌表示牛。


  「可以呀你們,既然東西都到齊了,那永樂勞煩你幫我磨墨吧。」

  正打算在一旁看熱鬧的朱棣手指指向自己驚愕說道:

  「我?不是楊大哥,為什麼要我來磨墨?」

  「你看看,在座所有人,除了你之外,還有誰能幹這事?」

  楊晨手指橫掃一圈,朱棣這才發現,似乎這話說的有道理,要是他不干,那麼事情就淪落到他大哥跟父皇身上。

  屠龍術的研討本就是機密,老朱怎麼可能會允許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其餘人在場。

  剛才下人搬運東西,也只不過是朱標的命令罷了。

  「行!我干!」

  朱棣表面上不服氣,實際上也就那樣,嘴硬是因為老朱在場,類似的事情楊晨沒少吩咐他。

  特別是之前他求著楊晨給他指點迷津前往何處征戰的那段時間。

  等到墨條研磨出一些墨黑色汁水,楊晨便開始在把鋪設在黑板上的宣紙固定好。

  「你們看看,就剛才我說的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來看,在上古華夏祖先時期,咱們的祖先是依靠部落的形式進行捕獵野獸,採集漿果進行生存。

  生產關係十分簡單,人際關係跟社會構成反應就局限在一個只有幾十人,最多不過五百的部落範圍之內。

  食物獲得很不穩定,時常有人餓死凍死也十分正常。

  而隨著刀耕火種的生產力提升,大部分食物的獲取方式從狩獵百變成了種植。

  這是華夏文明生產力的第一次進步。

  往後進步過程就不多說了,石器時代有石鏟、石耜、骨耜、石鐮、蚌鐮。

  夏商周開始出現農田灌渠技術。

  按照我前邊說的,生產力就是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產力的進步,能活下來的人就越多,部落人越多,占領的地盤就越大。

  按照原本的生產關係,大家都是同吃同住肯定已經不合適生產力的發展。

  為了能適應先進的生產力,部落分工就會開始出現改變。

  原本作為首領的人會給每一個人都安排不同的職責。

  到了後邊城池發展起來,便有了文武百官的雛形,比如說文官的先祖就是掌管巫術的那一批人,現在女真部落裡面還有的薩滿就是如此。

  武館的祖先就是極個別牛高馬大的死士,他們永遠守護在首領身邊,為首領的命令而去死。」

  楊晨在幾短時間內用剛才說的話,結合現在自己在宣紙上繪製出來的內容一結合。


  懵懵懂懂的所有人瞬間理解所有。

  這還沒結束,楊晨的話還在繼續。

  「經過融合戰爭再融合,部落出現了聯盟,炎黃二帝跟蚩尤應運而生。

  就算沒有他們,也會出現其餘部落首領。

  接著想想我剛才的那句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隨著生產力發展,部落聯盟也已經承載不住規模龐大的人群,生產關係也再次發生一次大躍進步,華夏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就開始了」

  所有人看著黑板上的點面聯繫起來,原本不理解的話在此刻得到清晰的解讀。

  生產關係反過來影響生產力,王朝階級也逐步出現。

  上古時代的部落存在歷史遺蹟不一定是跟後世一樣依靠挖掘來記載。

  明朝有不少相關部門處理這方面的信息。

  老朱曾經自己就讓下人給他找來過這些資料,作為皇帝,如果連自己統治的地盤曾經發生過什麼歷史都不知道,這話傳出去,別人把他不當成正統,那豈不是一個烏龍事件?

  思索之間,老朱腦海開始出現一個宏大畫面。

  在這個世界,他就是天,觀摩下方一切生物的進展變化。

  通過楊晨描述,他見證了人從過著野獸一般的生活到織布製衣燒火烤肉。

  隨著歷史發展,腦海逐漸變得清晰。

  從另外一個視覺來看,這一切都是生產力的發展,導致經濟基礎越發紮實,上層也就越來越高。

  「在我生活的後世世界,人們通過各種技術手段獲取了現在依然是深埋地底下的一些歷史遺蹟。

  他們都落座在中原黃河兩岸旁邊不遠處,目前以大明的倒鬥技術,肯定不能完好無損的挖掘出來。

  否則這些證據就能明明白白的展現在你們面前。

  不過不打緊,我來跟你們說也是一樣的。

  大禹之所以能建立大夏,是因為在他的帶領下,諸多部落把原本是災害的洪水引導到了更大的水域當中。

  根據記載,華夏上古時期的水域比現在還要發達,雲夢澤也比現在還要大。

  隨著洪水疏散出去,剩下沒有退散的洪水區域沉積下來變成良田。

  跟隨大禹的部落就獲得大量田畝,生產力飛躍提升。

  夏朝自然而然就建立了。

  等到商周發展至春秋戰國,石頭農具這些生產資料發展成了金屬冶煉,青銅農具跟鐵農具的發展也出現了。


  發展達到巔峰,社會就會出現一股力量嘗試尋找下一個突破點。

  百家爭鳴運應而生。

  直到秦國找到下一個突破點,實行耕戰制度,還有戰功制度,加上敢任用商鞅這樣當時屬於先進人才的思想者進行改革,適應了生產力的快車。

  還推波助瀾,讓這輛生產力的快車遠遠超出其餘國家。

  最後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統一中原,建立了中原第一個大中央帝國王朝。

  從此之後,統一的思想深入中原漢人所有人的人心。

  不過成也統一,敗也統一!」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