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讓宰相下海
第176章 讓宰相下海
朱元璋放下這宋朝時期,日本天皇贈與趙匡義的帛書。
相比於宋朝,現在的日本對大明的態度可以說是天壤之別,這讓朱元璋感到很是不順心。
同時也將自己此行找來滕毅的目的給說出來。
「大明與日本相隔不過一個東海距離,從朝鮮出發更為接近,然而大明建國十幾載,咱三番五次的派人到日本去,卻反而被日本天皇坑殺羈押,事後日本不僅對大明無禮,還無視咱這正統得來的皇位。」
越說,滕毅心頭就感到惶惶不安,當初朱元璋派遣楊載,吳文華等使臣領著大明文書到日本,通告對方,現在中原王朝又重新回到到漢人手中,希望日本能跟以往如何對待宋朝一樣對待大明。
卻不成想,這日本膽大包天,直接將楊載一眾人給羈押起來,還坑殺了不少隨從。
事後若不是朱元璋重心在北方,不想跟日本既往不咎,否則他早就發兵日本了。
現如今朱元璋突然召集自己,接著提及此事,說明這背後肯定的有大動靜。
「滕卿,你作為吏部尚書,對朝廷文臣武將想來比在咱們了解的更加多,咱打算派遣一個人去日本,有兩個目的。
一來是到日本問罪,二來是想要知道日本對咱到底是一個什麼意思,根據咱的了解,日本現在分為南北兩個天皇權力。
依滕卿所見,咱應該派遣誰到日本去?」
聽到這話,滕毅略微沉思片刻後,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詢問朱元璋的意思。
「敢問陛下,您想要派遣什麼樣的人前往?」
「咱認為,此人必須武藝高強,有統兵之能力,年齡也不能大,需身高八尺,相貌堂堂,能代表大明在外的形象,否則讓他國看到我大明武將略微矮小,這實在是不體面。
你們覺得如何?」
這是朱元璋最初的想法,他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直接說了出來。
至於剩下的,則是由朱標進行補充。
「啟稟父皇,兒臣有話要說。」
朱元璋沒有任何猶豫,抬手示意道:
「標兒有話就直說吧。」
得到父親肯首。
朱標開口道出自己的看法。
「兒臣認為,除了父皇的派遣武將出去壯大我大明之外,還需要一位文臣,跟一些商人到日本進行文化上的交流,加上日本先前曾經對大明使臣有過加害行為,為了以防萬一,此次出行,必須要率領兩千人以上的大明水師以防止遭遇不測,多種武器也要配置,以提防日本保藏禍心。」
早就在前些日子,朱元璋就私下跟朱標商討,應該派遣誰到日本去這件事。
只不過當時父子兩人討論許久,都沒有能討論出一個大概。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來不夠客觀,二來現在大明需要費腦子的事情太多了,這件事本就操勞,如果再強行加到父子兩人身上,誰都受不了。
為此朱元璋才將滕毅找過來,同時讓朱標一起提出要求,再讓對方從文臣武將裡面進行提取。
唯有如此,才能客觀的找到最為合適的人選。
朱元璋面帶微笑,看著自己兒子能說的這般有道理,他心中感到十分滿意,轉頭道:
「標兒所言十分有道理,滕卿認為,應該從朝廷裡面選拔誰到日本進行問罪?」
聞言,滕毅略微沉思片刻,稍加思考過後,這才過篩出兩個最佳的文臣武將。
首先就是武將,滕毅認為,當前大明的曹國公是最合適的人選。
李文忠作為開國第二個年輕的武將,他的功績可以說是非常令人羨慕的存在。
當初李文忠還是一名孩子的時候,朱元璋的二姐夫就開始讓自己的兒子去朱元璋手底下的起義軍做一些打雜的事情。
當時的李文忠也不心急,而是老老實實的幫自己這位小舅幹活,努力跟前輩學習如何上陣殺敵,排兵布陣。
得到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人的傳授之下,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領親軍,隨軍支援池州,擊敗天完軍,驍勇善戰為諸將之首。
這也讓他逐漸在起義軍內嶄露頭角,令人側目不已。
隨著軍功的積累,李文忠一舉成為開國六公裡面較為年輕的存在。
開國後李文忠就被封為大都督府左都督的軍職,獲得曹國公的頭銜。
到現在,李文忠都一直在都督府參贊國事。
按照老朱的要求,前往的武將必須年輕有為、身高八尺有餘,出門在外,能體現出大明國威的形象,遠遠一看就能讓他人覺得大明的將軍不好惹。
很顯然,李文忠就符合這個形象,無論是自身本領,還是外貌條件,一個都不差勁。
對於日本有所了解的滕毅已經能看到,身高八尺的李文忠到日本國行走一圈,那些三寸丁矮小的傢伙到底會怎麼仰視這位大明威武將軍的場景了。
至於文臣
滕毅認為,整個大明王朝,恐怕絕對沒有比胡惟庸這個宰相更為合適的存在。
按照道理來說,作為中書省權力巔峰的胡惟庸,滕毅應該是不敢碰瓷對方才對。
丞相還沒有被朱元璋取消之前,中書省就是朱元璋的智囊團隊,團隊裡面權力最大的胡惟庸有手段對付朝廷上所有的一品官員,哪怕是六部尚書也不能跟胡惟庸頂嘴。
然而滕毅卻倒反天罡,敢在心裏面冒出這個想法,其原因就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整個朝廷都能感受到朱元璋似乎對這一位宰相的態度有些明顯的變化。
這事還要從楊晨發生的鎮江府開始說起來。
楊晨肅清鎮江府一切骯髒的勾結,周時中被羈押詔獄,所有人都知道,周時中曾經跟胡惟庸走的很接近,這裡面兩人肯定有利益糾葛。
看到自己手下被關押,胡惟庸就想要去看一看周時中,結果沒想到,胡惟庸的擅自行動讓朱元璋感到很不開心。
以往類似的事情不是沒有,只是朱元璋根本就不是很在意,這一次卻不同,胡惟庸因為擅自行動讓朱元璋感到大動干戈,直接在朝廷上通知胡惟庸封閉一個月。
沒有他的命令,不准離開宰相府。
這就是在告訴所有人,整個大明,只有朱元璋說了算,其他人,無論是誰來了都沒用。
中書省看到自己的頭腦被鎖閉起來,他們這才幡然醒悟,原來這一位陛下想要對宰相動手是早就有的事情,根本就不是什麼忍不下去。
為了能避免這件事情牽連到自己身上,朝廷百官很多人都開始紛紛表態,自己跟胡惟庸的關係沒有任何牽連,就是希望日後清算,不會清算到自己腦袋之上。
在以前,六部需要到中書省跟胡惟庸匯報消息的時候,滕毅跟胡惟庸本來就不怎麼對付。
吏部尚書是調動百官的人事部,然而胡惟庸仗著自己是宰相,得到朱元璋的看重,沒少插足自己的工作,這讓滕毅一直耿耿於懷。
試問,你想要安插自己的手下到別的地方,那就自行安排,借著我的手來安排,日後出事了,這算誰的?
周時中就是一個明晃晃的例子,他當初在江西任職,後犯事調回京城,原本他是不會有任何官位的,卻在胡惟庸一手影響之下,直接到鎮江府當知府。
得知周時中出事的時候,滕毅那是一個憂慮,生怕自己被這件事給影響到。
眼下朱元璋需要一個文臣跟武將出使日本,武將最佳人選是李文忠,文臣最佳人選毫無疑問就是胡惟庸了。
要身份有身份,要才幹有才幹,雖說滕毅跟胡惟庸不對付,可他也得佩服這個老夥計拍馬屁的功夫堪稱一絕。
洪武年初期,李善長才剛剛退位沒多久,宰相的位置就成為他胡惟庸的囊中之物,要說這裡面沒點交易,滕毅是絕對不相信。
思索之間,滕毅就迅速將自己的看法給說出來。
「陛下,依臣所見,能符合陛下要求的文臣武將,臣認為,曹國公擔任武將人選最為合適不過。」
朱元璋收拾放在桌子上,眼眸平淡如井水,手指敲擊桌面有序,追深問緣由:
「為什麼是保兒。」
李文忠曾經被自己父親寄託給朱元璋,當時朱元璋麾下都是類似沐英的義子,因此李文忠也有一個乳名叫做保兒。
在私下場合,朱元璋更喜歡稱呼身邊親人近親的稱謂,而不是很嚴肅的做任何事情。
滕毅低頭行禮道:
「因為曹國公是最為合適的人選,沒有之一,六公當中,身強體壯還能親自上陣殺敵排兵布陣的人就只有宋國公跟李文忠,可陛下您知道的,宋國公前些時日因為女子的原因,導致受到了一些牽連,他被陛下安排到吐蕃進行收復川西境地,以此將功補過,若是讓他回來,擔任出使日本的武將人選,肯定不行。
相比於宋國公,曹國公就更為合適。
曹國公從戰亂時期就跟隨在陛下身邊學習,文韜武略樣樣精通,能在前線衝鋒陷陣,也能在後方排兵布陣,有儒學,能說會道,前往日本問責天皇,必然能將對方折騰的頭頭是道。
就算宋國公同樣在京城,臣也認為,曹國公的優勢更好,沒有比他更適合前往日本的人選了。」
朱元璋點點頭,旋即看向朱標。
「標兒,你認為如何?」
見此,朱標倒也沒多說什麼,只是回應道:
「兒臣認為滕尚書說的有道理,只是兒臣不明白,文臣人選為什麼要選擇胡惟庸,他可是父皇安排在家休養,貿然將他傳喚出來,會不會不太好?」
這一點滕毅也想到了說辭,當即將想法烘托而出。
「太子所言臣也明白,不過胡相終究是大明的宰相,雖在原則上犯下一些錯誤,可臣認為,依然是要給他一個機會才好,況且,大明宰相在大明需要能臣之際不能做出一個表率,這未免也太令人落下口舌了吧。
根據臣所知,胡相在雙方勢力之間遊走的能力,從元朝末年開始就展露出不小的天賦。
此時大明出使日本,問罪日本,胡相必然能以陛下的口吻將其問罪。」
本來朱元璋就想要藉助周時中的事情剷除胡惟庸,可是事後,胡惟庸這傢伙跟周時中的割捨太快了。
老朱還沒掌握足夠多的證據,哪怕是能定胡惟庸的罪,也最多只能是定一個死罪。
對方身上有免死金牌,必須要讓罪狀超過免死金牌的數目,才能將其斬草除根,這就是朱元璋的風格。
他想要你死,你哪怕是有十個免死金牌,他也有的是辦法處理的。
最多就是需要多花費一些心思罷了。
朱元璋什麼也沒說,只是跟朱標相互對視一眼,兩人同時點頭。
很快一道委任李文忠擔任武將代表,胡惟庸擔任文官代表出使日本的使團詔書就被朱元璋給親自擬寫出來了。
大明皇帝的身份印章也被朱元璋拿出來親手蓋上印璽。
從此刻開始,大明出使日本的使團組隊成員就此建立。
「滕卿,這詔書咱就交給你了,回去準備好,過幾日早朝上,咱會宣布此事,屆時,你應該清楚,咱想要讓你說的什麼話?」
所有一切盡在言中,滕毅怎麼會不明白。
本以為此事就此結束,朱元璋將詔書交給滕毅後,卻沒有馬上讓對方離開。
「滕卿,今天除了讓你物色出使日本的人選之外,咱還有一件事情想要跟你說道說道。」
剎那間,滕毅只感覺心臟跳動了好幾回,心想這皇帝陛下今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三番五次的找他就算了,還有這麼多事情要求他,以往看沒有這樣的現象呀?
話音落下,朱元璋也沒停歇,而是接著說道:
「是這樣的,大明出使日本之後,咱預言大明同日本之間肯定會爆發出一場史無前例的戰爭。
到時候,大明國庫一定會十分緊缺,滕卿你也知道,國庫最近一段時間從江南地區收繳了不少錢財,可再多的錢財也經不起折騰,為了防止朝廷崩潰。
咱想要發行大明國債,這份國債是將來出發日本進行殖民之後的利益憑證,誰買了,以後大明將日本開發出來,誰就有資格率先享受上邊的玩意。
不知道滕卿認為,此舉如何?」
聞言,滕毅只感到頭腦發昏發脹,好傢夥,自己一個管理官場的吏部尚書,皇帝陛下今天居然來找他商量關於戶部的事情。
這無論如何滕毅也不敢輕易回答,斟酌半天時間,他才敢開口。
「陛下,這是戶部楊思義的事情,我一個吏部尚書,若是在這裡跟陛下打下報告,日後楊思義這老傢伙知道了肯定會對我不客氣。
不過陛下既然問了,臣也不能不回答。
臣認為,大明國債能發,只是臣有一疑問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告知於臣?」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