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考成之法,頭顱滾滾!
第9章 考成之法,頭顱滾滾!
清明上河圖。
嚴世蕃、羅龍文頓時心頭一熱。
凡喜於風雅的文人,就沒有不喜歡收藏字畫、古籍的。
而在幾千年來無數名家國手傳世字畫中,字,當首推東晉王右軍的《蘭亭集序》,畫,當首推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這一字一畫,在文士看來,都堪稱無價之寶。
在嚴嵩數以千計的字畫收藏中,此幅畫仍是鎮宅之寶。
嚴世蕃眼中精光閃爍,他是知道的,為了得到《清明上河圖》,老父親是花了大力氣的。
曾先後構殺兩個朝廷命官。
最初,《清明上河圖》的收藏者是戶部員外郎王振齋。
𝘴𝘵𝘰9.𝘤𝘰𝘮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嚴嵩得知消息,派都察院右都御史王忬到王振齋家強購。
王振齋知道得罪不起權傾朝野的嚴嵩,又捨不得心愛的藏物,於是重金偽造了贗品送給嚴嵩。
嚴嵩當時信以為真,「珍為異寶,用以為諸畫壓卷,置酒會諸人賞玩之」,四處炫耀,府上的裱糊匠湯臣裝幀的時候,認出是贗品。
嚴嵩勃然大怒,以「非議朝廷」的罪,派人抓捕王振齋,王振齋只好招供,說真跡在舅舅——著名畫家陸治手中。
嚴嵩威逼利誘,陸治只好忍痛割愛,王振齋受刑過重,在獄中被折磨致死。
嚴嵩為了不走漏風聲,給熟知內幕的王忬安了個「治軍失機」的罪名,殺掉滅口。
如此,《清明上河圖》方入了嚴家。
現在。
為了填工部虧空和私利,嚴嵩竟捨得將《清明上河圖》主動拿出來換銀子,拳拳愛子之心,可見一斑。
但嚴世蕃卻想著有沒有辦法將《清明上河圖》留下來,先從旁處拆借,可千想萬想,那兩千多萬兩紋銀的帳實在太大了,哪怕父子二人將過去二十年的貪贓全算上,都不足以平帳。
此畫雖好,卻不是久藏之物,嚴世蕃幽幽一嘆,將錦匣接過,恭聲道:「兒子這就去倒換銀子。」
像這等珍寶,從不缺買家,尤其是在這天下首善之地,也不擔心賣不出去。
至於封鎖嚴府的錦衣衛,依老父親所說,是為了銀子而來,不會影響嚴家籌集銀兩。
嚴嵩默了一會兒,接著不舍地說:「去吧。」
……
京諺云:「正月十五雪打燈,八月十五雲遮月。」
離正月十六的子時也就三個時辰了。
下了一個白晝的雪,兩京一十三省的旱情盡數緩解,天上的雲終於薄了,隱隱還能看見月亮。
這就使得京城多處的燈市比哪一年都紅火。
台基廠大街北起東長安街,與王府井大街連接,南到前門東大街,與祈年大街連接。
原為堆放薪柴蘆葦以及草料之處,可建了裕王府後,這裡就不一般了。
不遠處的什剎海就是京城最繁華的燈市,這裡雖然禁止燈火,幾里之地沒有絲毫煙火氣,但抬頭便能看見被燈火照得通明的天空,和飛上天空五顏六色散落的焰花。
王府之面南三門,亦如宮門,中門常年閉著,兩旁的側門卻白日必須洞開,納東南之紫氣,日夜皆有八名禁兵把守,肅皇室之威儀。
錦衣衛的到來,又使得王府外多了幾分肅殺之氣。
從寅時到現在,短短的幾個時辰,裕王朱載垕卻像過了幾十年般漫長,心緒幾度起伏。
在御前財政會議的前一晚,高拱、張居正就專門到過王府告訴他,嚴黨可能會以被打死的周雲逸後台,向清流,向裕王府攻訐。
所以,裕王整宿都沒有睡好,偏偏在寅時沫側妃李氏又突然臨產了。
近兩個時辰李妃難產的嚎叫,讓本就心緒不寧的裕王幾近崩潰。
幸好有王府詹事譚綸陪著,才勉強能夠自抑。
或許是蒼天可憐裕王,世子平安誕生,徐階、高拱、張居正又奉皇命端著元宵冒雪抵達王府賀喜,裕王那顆始終懸著的心才落了下來。
裕王一屁股坐在了雪地上,本就多病的身體,又受了刺激導致虛脫,想再站起來都做不到。
嚇得徐、高、張、譚綸四人七手八腳把抬著裕王回了寢宮。
過了許久,裕王慢慢恢復了氣力和精神,這才坐起向三位師傅行了禮。
幾把椅子在床榻前圍成半個圓圈,圍著中間一個白雲銅的火盆,徐階、高拱、張居正、譚綸依次落座,君臣五人圍爐而談。
御前財政會議上發生的一切,高拱以平實的話語轉述給了裕王。
當說到司禮監退出御前財政會議,嚴世蕃又在嚴嵩逼迫下吐出兩千多萬兩紋銀時,裕王是神采飛揚,要不是沉疴難起,怕是能蹦起來。
緊接著高拱又說到了淞江府徐家兼併土地,江陵張家肆意斂財,兩家大行為禍鄉里的行徑時,裕王望著素來敬重的徐、張兩位師傅,彼此尷尬到無法言喻的地步。
譚綸更是轉過頭去,腳趾死死地抓著地。
內閣五人,三清流、兩嚴黨。
嚴黨父子俱貪,可清流徐、張師徒也不弱啊。
不過是父子貪在朝廷,師徒禍在民間,孰是大明朝第一害,真的很難說清。
高拱沒讓尷尬的氣氛持續,就說到了御前財政會議取消六部年初預算的事。
「取消就取消了,就事論事挺好的。」裕王聲音疲憊且細弱,主動破局道。
「皇上還是聖明的。」徐階接言道:「事事詳議,事後總能少些爭議,朝廷也能更安穩些。」
「不會安穩的。」張居正一開口就否決了眾人。
裕王、徐階、高拱、譚綸都望向了他。
張居正向裕王解釋道:「在絕大多數時候,六部年初預算是花不完的,但神奇的是,每到年尾,六部的年初預算都能花完,甚至是向工部、吏部那樣花超。
工部是嚴世蕃以公謀私不提,但吏部是實打實的虧空,還是那種無從查明的虧空,是何原因,我想王爺是明白的。」
裕王瞭然,不外乎貪墨、挪用。
張居正繼續道:「如果事事詳議,那六部計劃要做什麼事,要達到什麼目的,具體的數目、時間、地點,都必須以實事登記在冊,那就要求我大明朝的官員必須實事求是。
在此基礎上,皇上只需再增設一道監察,根據實錄冊按圖索驥核查和考核,就能精準查察我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各級官員的貪墨。
而我大明朝貪瀆成風,一旦施行考成之法,不出數月,官場就會頭顱滾滾,血流成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