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山南漢軍
第125章 山南漢軍
杜昱帶著師兄如雲龍公孫勝趕到真定府。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陳達、楊春兩人帶著新靜塞軍已經先行抵達正在休整,倒是欒廷玉那邊因為不是急行軍,還要幾天才能趕過來。
之前杜昱為了打亂編制,還將梁山泊投降的那些人送到真定府,正好可以充當低層軍官。
其他的空缺除了儘量提拔少華山、綿山那些老兄弟之外,就只能從大宋邊軍的降將之中選拔。
確實和他想的一樣,因為遼宋之間近百年的和平,北地軍官良莠不齊多是酒囊飯袋,和大宋精銳的西軍無法相比。
不過挑挑選選有些人還是可以用的,將才還算夠用帥才是一個沒有,與北宋缺將的歷史評價差不多。
杜昱倒是想把偶像岳飛提前挖來,但一不知人家的具體住處,二是現在岳武穆還是個十來歲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在古代忠君思想根深蒂,誰知道岳飛的母親是否認可他這個反賊。
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像什麼韓世忠、王稟都很能打,可他們全都在童貫處效力,基本上與他無緣。
因此杜昱只能邊打邊觀察,但凡軍中有能力者絕不吝嗇官位,他可不怕放權給手下將領。
再說入雲龍公孫勝,來到大魏軍中看了士兵訓練才明白什麼叫正規軍隊,之前在梁山泊只能算是烏合之眾。
對指揮這樣的軍隊作戰,他非常有興趣,畢竟在沒了道法可學之後他轉修兵法,正缺少用武之地。
趁著這段備戰期,他開始熟悉大魏軍的一切,包括和那些將官們交流溝通建立友誼。
沒幾日,欒廷玉帶著一萬精銳趕到真定府,也進入休整期。
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杜昱身為魏王又是主帥要隨大軍而動,他便讓蔣昭代替去了灤州的韓伯龍暫時執掌新靜塞軍。
蔣昭得令之後率領林沖、楊志、陳達、楊春、魯智深等人先行出發,將糧草押運到河間府與瀛洲之間的邊境。
萬餘騎兵在前方開路,後方的輔兵自然可以高枕無憂,尤其是在大魏的境內現在山賊土匪早就一掃而空。
這並不奇怪,實際上歷朝歷代只要政令清廉百姓能安居樂業,誰沒事閒的跑山上去當山賊,還不是日子過不下去了。
之前大魏強推政令給百姓鬆綁,處理了一批欺壓良善的豪強大族之後,廣泛宣傳召集那些在山寨落草的下山重新登記,只要沒有禍害百姓的便錄為良民。
再加上原本杜昱就帶人在河北、河東兩地清掃大小山寨,一時間那些人紛紛下山要麼轉成大魏新軍、要麼重新返鄉生活。
因此一路之上蔣昭、楊志等人所見,竟是一片祥和的美好景象。
但他們並沒有欣賞的心情,依然按照平時訓練的內容,將探馬撒出去十幾里偵查周邊情況。
不過數天的時間,蔣昭就押著糧草趕到約定的地點,將糧草悉數轉運至早已經搭建好的臨時倉庫。
杜昱在攻破河間府之後,就命在此營造倉庫充當糧草的中轉站,如今正好派上用場。
蔣昭等人等了不到十天,主力大軍終於從真定府來到瀛洲邊境。
直到此時,韓伯龍和時遷才從灤州回來,剛好能趕上大戰。
就此蔣昭將靜塞軍的指揮權交還給韓伯龍,自己則繼續擔當『後勤部長』這個重要角色。
其實從這裡就能看出,杜昱雖然分了兵權,但核心部隊還是以少華山老兄弟為主。
最看重的核心部隊一直在韓伯龍、陳達、楊春三人手上,後勤掌管財務糧草的則是他的結義兄弟蔣昭。
大軍已至蓄勢待發,公孫勝卜卦之後選定三日後起兵攻打遼國。
三日之期一到,大軍沙場上祭旗。在大宋這個年代,人們都比較迷信,有的是在出征前殺囚徒祭旗,有的是宰三牲。
杜昱不管怎麼說都是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不會隨便拿人命祭祀,宰三牲祭旗之後,他還讓公孫勝故作玄虛,比比劃劃的做法搞了一套玄學流程。
不管是祭旗還是搞玄學,目的都是給出征蒙上一層神秘色彩,增加戰爭正義性和軍隊的信心。做完這些前戲,他才下令大軍拔營啟程。
因為本就是在瀛洲邊境,不到兩個時辰大軍便進入到遼國的境內。
此時遼國和金國的決戰就在眼前,境內的氣氛非常緊張,雖說對大宋亦有所防範,但北遼的重心基本上都偏移到中京大定府。
邊境上不是沒有遼國守軍,只不過人數不多,也就是一支廂軍的數量在三千左右,守在一座土堡之中。
大魏步軍十二萬人,騎兵一萬餘人,雖說先頭部隊沒有那麼多,但在遼國守軍看來卻是旌旗招展長槍如林。
他們這點兵力拿什麼抗衡,土堡中的都統制是個契丹人,見狀不好他立刻帶著親兵騎了快馬出城而逃。
可惜的是,韓伯龍早就撒出去數支探馬,沒等他們跑多遠便被大魏的騎兵截殺。
更巧的是那支探馬隊的隊正剛好是連寶寧、羅守全,兩人年級雖輕卻是資深獵人,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正規訓練之後便脫穎而出。
又恰好在邢州一戰中立功被韓伯龍看中,提拔為一支偵查兵的正副隊正。這次出戰兩人更是信心滿滿,想要立下功勳。
沒想到剛進遼國就有功勞送到眼前,他們十二人對上十騎契丹人,即在人數上有優勢、裝備上又領先不少。
易州人本就在邊塞艱難求存,對於和契丹人作戰並不陌生因此並無懼意。
連寶寧與羅守全互看一眼,隨後大笑道:「兄弟們,有肥羊送上門可不能放過,一起上。」
十二人紛紛催動坐騎,立刻按照平常訓練的樣子形成一個錐形陣開始衝鋒。
「噗!」
「叮!」
「……!」
兵刃交擊聲、斬入肉體的聲音交織在一起,還夾雜著人喊馬嘶。
不過片刻,十名契丹人有七人被殺,剩下的三個成了俘虜。連寶寧、羅守全帶人割下人頭,帶了俘虜回頭找騎軍大部隊復命。
當他們趕到土堡外圍的時候發現那裡已經被攻克,城頭上飄著的不再是遼國的旗幟而是大魏的金色旗。
實際上擔任先鋒的孫安根本就沒有攻打土堡,通過時遷情報得知,裡面的守軍多是山南漢軍。
山南漢軍是遼國軍隊中一個特殊的存在,是以契丹人為基層軍官,漢人士兵為主體的軍隊。
可以說在遼國的軍隊之中,山南漢軍裝備最差、吃的最差,武器質量低劣而且基本上沒有護甲。
這還不算,山南漢軍的軍餉還經常性被拖欠,動輒受到軍中契丹人的欺凌打壓。
攻城的時候被推上最前線充當炮灰,論功的時候又在旁邊吃灰,與他們一比宋兵瓊面刺字都要幸福得多。
這樣的輕步兵軍隊戰鬥力能有幾何,尤其是在那些契丹人軍官都跑掉之後更無人願意為遼國賣命。
孫安派張翔到城下喊話,表示同為漢人大魏軍不願打開殺戒,希望他們打開城門投降。
這些山南漢軍略一猶豫便開城投降,將這座邊境土堡獻了出去。
首戰兵不血刃便拿下一座據點,對大魏軍來說是件好事,張翔兌現承諾在大軍入城之後並沒有為難那些山南漢軍,僅僅收繳了他們的兵刃。
隨後,孫安便將他們中的威望較高的喚做楊念龍的人叫到帳中問話。
迫於形勢,楊念龍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將自己所知道的瀛洲周邊情況一一道來。
最後,在孫安的『邀請』下,楊念龍甘願做個嚮導為大魏軍隊帶路。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