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牛頭山
第374章 牛頭山
趙禎等人一路急行軍,在荊門鎮匯合劉廣後,一路不停歇,直接去了迷霧邊界處。祭祀天地,只花費4點氣運,就將牛頭山地界與荊門鎮聯通。
正是午牌時分,白勝叫道:「大官人且看,山上似有炊煙。」
順著白勝指的方向,眾人一齊看去。董老道開口道:「大官人,那處就是道觀所在之地。」
趙禎聽了,立即讓軍士擺下陣勢。原來,牛頭山近日新來了一夥盜賊,為首的喚做李二僧。這頭陀原是百覺寺首座,寺里掌寺住持吳千還俗,將寺廟改作莊園,養了女娘,廟裡和尚大多隨順了。
這李二僧與吳千仗著一身武藝,欺男霸女,欺壓莊戶,在江湖上也有了個名號。住持吳千煉的一身飛騰跳躍的本事,江湖上稱他為【飛蜈蚣】。李二僧更是精通十六勢少林月牙鏟鏟法,更有一身掃堂腿、雙飛腳的硬功夫,江湖人稱【鐵腳頭陀】。
這二人在百覺寺為非作歹,因誤殺了縣令的小舅子,縣令調集兵馬,趁夜突襲了百覺寺。
寺中同黨大半被殺,吳千、李二僧各帶了些親信突圍而出。這李二僧沿途聚集了些山賊、破落戶,路過牛頭山,看上了這座道觀,占了下來,作為落腳之地。
這也是董老道的當初說的殺劫所在。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
卻說,此時正是午牌時分,迷霧消散這等動靜,自然驚動了道觀里的一眾匪徒。
李二僧吩咐兩個精細小嘍囉下山來探,其餘人等都拿了刀槍,準備下山廝殺。
不一時,兩個小嘍囉上山來報:「寨主,山下二百多步卒,看裝束,似是官軍模樣。想必是我等截殺」
李二僧聽了,哈哈大笑:「我已打聽到住持如今已投奔了青州宋公明,我正愁甲冑不全,去時,臉面上不好看。山下官軍只200餘人,我等近500人,今日眾位兄弟併力上前,殺盡了這伙官軍。過幾日我等就去青州投奔天下聞名的【及時雨】宋江,從此吃香喝辣。」
一眾賊寇聽了,舉著刀槍,歡呼起來,似是已經看到了後頭的好日子。
眾人簇擁著李二僧下山來,趙禎這裡也做好了準備,兩邊人馬就在山腳下對峙起來。
李二僧扛著鑌鐵月牙鏟,大吼一聲,:「哪裡來的不開眼的東西,敢來撩撥爺爺。還不棄了刀槍,爺爺饒了你等的狗命,若敢說半個不字,讓你等腦袋都如這棵松樹。」
說著,李二僧舉起手中月牙鏟,對著一旁的松樹打去,只一下,將這棵手臂粗細的松樹打折。
身後的嘍囉見了,一發鼓譟起來。
趙禎這邊,早惹惱了身旁一個好漢,只聽焦挺叫道:「大官人,看我取他項上人頭。」
焦挺挺起朴刀,正要出征,不想還有一個好漢插嘴道:「焦挺哥哥少歇,我自來了梁山縣,還不見多少功勞,今日讓小弟發個利是。」
說罷,【賽孟賁】顏樹德掣出手中七十二斤烏金大砍刀,直奔【鐵腳頭陀】李二僧。
李二僧見了,大喝一聲:「來將通名,老子鏟下不斬無名之輩。」
「潑賊,殺不盡的強徒!也敢在梁山縣紮寨,今日饒你不得。記好了,殺你的是梁山【小孟嘗】趙禎麾下都虞候【賽孟賁】顏樹德。」
說罷,也不問對面李二僧姓名,挺起大刀,直奔過去。
李二僧見了,也自惱怒,心中恨顏樹德無禮,雙目怒瞪,也仗著手中月牙鏟來迎顏樹德。
兩個就太陽底下,一來一往,一去一回,烏金大砍刀寒光閃閃,鑌鐵月牙鏟冷氣森森。但見:惡狠狠,雄赳赳,雷吼風呼,殺氣內金光閃爍。
兩個鬥了十數合,只聽得顏樹德大喝一聲:「著。」
只見一顆頭顱沖天起,李二僧屍體倒在地上。趙禎見了,拔出手中劍,往前一指。焦挺、鮑旭、白勝三人見了,各挺手中利刃,帶著士卒往前衝去。
對面見輸了【鐵腳頭陀】,各自驚駭。有機靈的,轉身就跑。
四人帶領兩都軍士,砍瓜切菜一般將賊寇衝散。
而後,一股作氣,將山上的道觀也打了下來。
戰後,統計一番,連同賊首,殺死賊寇上百人,俘獲近二百人,其餘人都被趕入迷霧中去了。
經過審訊,趙禎這才知曉,顏樹德殺死的這個賊首,是百覺寺首座。聽聞另外一個賊首投奔了青州宋江,趙禎也不在意,只是心中記了下來。
看著亂糟糟的道觀,董老道忍不住咒罵了兩句。趙禎道:「外翁,這牛頭山今後也納入荊門鎮,軍士也要時常來巡視,這處道觀使兩個老人看守,禮敬神仙。巡視的時候,士卒也能來歇腳。」
劉廣聽了,點頭應下。
見道觀里飯都做的好了,趙禎讓把俘虜都綁好,一眾士卒都上前來,各自盛了飯菜。最後剩下的飯菜讓俘虜分了。
而後,留下兩個頭目,其餘俘虜在一半士卒監押著,送去荊門鎮軍營中,暫時看管起來。白勝等人帶著卸了甲冑的軍士在牛頭山四處探查。
趙禎留在道觀里,與董老道一起,里里外外將這處道觀看了一遭,正殿供奉的三聖人,趙禎也跟隨董老道誠心叩拜。
觀後原來是菜園的地方,趙禎尋到了十七匹好馬,其中一匹是二階的烏騅馬。偏殿裡,又找到些糧草布帛金銀。
等白勝回來,趙禎這裡也統計好了戰果,別的不說,通過兩個頭目的交代,從【鐵腳頭陀】李二僧的房間裡,搜出了一本《少林月牙鏟》的功夫秘籍,連同三階的鑌鐵月牙鏟,加上二階的烏騅馬,算得上收穫頗豐。
白勝這裡,只是把牛頭山粗略的走了一遍,不說靈植,就是旁的有用的物事,也沒找到一件。
收拾一番,趙禎監押著俘虜,乘坐阮小二的船隊,回了白石谷。
使人將這批俘虜,都送去黑虎廟鎮的礦場,由楊雄監管,用挖出的石炭交換吃食。
趙禎這裡,按照記錄的功勳,犒賞了隨行的軍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