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交涉
第584章 交涉
這鄔長上任後,因心裡有事,稍稍慶賀一番,就再次叫來賈居信、呂振兩個入府議事。
鄔長怕賈居信、呂振二人不上心,說道:「兩位兄弟,你等如今也有了官職,只可恨,我等脖頸上還有一道繩索,不把太尉的囑咐辦妥了,只能快活半年。到時,只怕要被尋個錯處,發配不毛之地,反不如在金鄉快活。」
說罷,對賈居信道:「兄弟,你自來足智多謀,前番也說心裡早有定計,不知計從何來?」
賈居信聽了道:「相公,我聽聞這個梁山趙安撫相公也是個貪財好色的,許多富戶商人都能納貲買官,我等何不多送錢財給他,只叫他哪裡假裝不敵呂振兄弟,讓我等能交差便可。」
實時更新,請訪問sto9🍀.com
呂振聽了,叫道:「何必叫他假裝,便是真刀真槍的放對,本都監也不懼他。」
鄔長聽了,連忙安撫道:「兄弟,你雖然英雄,畢竟只有一人,如何是他哪裡對手。」
說罷,又對賈居信道:「若是能叫他假裝輸於我等自然最好,只怕他哪裡不肯。」
賈居信道:「哥哥,若是捨得錢財,小弟不才,願親自走一遭梁山,說趙相公配合我等演一場戲,應付太尉。」
呂振問道:「若要演戲,總也要有些斬獲才好,若不然,如何能應付過去?」
鄔長聽了,也道:「呂振兄弟說的不錯,若不做過一場,太尉那裡也不能輕易糊弄過去。」
賈居信道:「哥哥,這事總要去談了,才好決斷。只要安穩一二年,我等也可如前任苗知州、張都監這般,調去別處,些許錢財,何時不能再有,知縣升任知州,可是不易。」
鄔長聽了,點頭道:「兄弟看得深遠,有官職在身,這錢財自然不缺。不知兄弟以為要送多少錢財才好?」
「哥哥,此去不過是試探,若是帶太多的金銀財寶,他那裡不肯,我等損失不少。以我之見,不如只帶哥哥豢養的那四隻【紅冠百子鵝】。」賈居信道。
「【紅冠百子鵝】?這可不成,我家裡還要它看家護院呢。」鄔長猶豫道。
賈居信連忙道:「哥哥,你也知曉,這個趙相公對這等異種情有獨鍾,此鵝不算祥瑞,卻通人性。旁的只怕作為覲見之禮,都不能叫趙相公重視。我也知,哥哥養的這四隻大鵝,捉到過三個膽大包天的賊,府里養上幾隻烈犬,也盡夠了。」
「再者,要想打動梁山那位,除了這些不多見的,金銀財寶也少不了。若不能叫他心動,只怕後面就要尋釁,我等只怕也要如廣濟軍、濮州兩處主官一般的下場。輕則失地罷官,重則殞命。」
鄔長聽了,猶豫片刻還是道:「罷了,欲要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我還是知道的。四隻大鵝,兄弟都帶去。我再從金鄉庫中,調撥這些年積攢下的【馬廟金谷】八百石,也一塊送去。」
賈居信聽了,連忙拍著胸脯道:「若是如此,小弟擔保,此行萬無一失。」
當即,賈居信就帶上四隻【紅冠百子鵝】,八百石【馬廟金谷】,調撥百十個廂禁軍,監押著車仗,渡過五丈河,進入合蔡鎮地界。
剛進入合蔡鎮,就叫哨探的王進部發現攔了下來。
王進上前喝問,聽說是濟州新任知州,拜會趙相公的,王進使人快馬加鞭稟告趙禎。
卻說吳用、朱武、劉慧娘三人都看過王進公文後,都以為可趁機吞併濟州。
趙禎道:「卻要如何操持?」
劉慧娘道:「官人,這個賈居信有意交好,先叫他前來,看看他如何說,我等再商量對策。若是能得這幾人配合,說不得這濟州可以兵不血刃拿下。」
第二日,賈居信一行在一隊軍士引導下,來了梁山縣。
當日,趙禎使吳用、朱武二人前去接洽。
二人與賈居信攀談一番後,前來和趙禎稟報。
趙禎聞言,說道:「這麼說,還要配合這個濟州,將合蔡鎮還給濟州?」
吳用點頭道:「不錯,這個賈居信倒是伶牙俐齒,要我等配合濟州,在合蔡鎮做過一場,而後敗退,將合蔡鎮送給濟州官兵。」
趙禎道:「這個如何能答應他?」
轉念一想,說道:「軍師不會想著藉此機會,打入濟州吧?」
朱武搖頭道:「相公,本來我二人也想著借著這回衝突,就勢攻下濟州。後來一想,卻不必如此。」
吳用接著道:「相公,這賈居信此來,帶來四隻【紅冠百子鵝】,八百石【馬廟金谷】,更言道,知州鄔長願意出錢糧,贖買合蔡鎮。這價碼任我等開口。我等以為,此時攻下濟州,一來乏人治理,二來,童樞密使正回軍汴京,為免刺激朝廷,不若就示弱。叫王進都監撤出合蔡鎮,不再駐軍,將合蔡鎮假裝還給濟州,只是治理合蔡鎮得鄉長等人依舊是梁山官吏。」
「如此一來,濟州鄔長等人有交代,我等既示弱朝廷,又能得到一筆錢糧。等安穩些日子,依照鄔長三人的性子,送來如此多錢糧,必然要盤剝百姓。到時候,若是有一二人登高一呼,百姓影從,必成燎原之勢。到那時,我等出兵,朝廷也無可奈何。」
劉慧娘聽了道:「若是如此,這濟州百姓豈不是要受盡苦難?」
吳用道:「夫人,濟州百姓這些年受盡盤剝,尤其是鄔長任職的金鄉縣,更是疲敝。所謂長痛不如短痛,遭此一遭,今後就在相公治下,輕徭薄賦,三五年間就能吃飽穿暖。強似如今這般苦捱。」
劉慧娘聽了,不再開口。
趙禎問道:「軍師既然心有成算,就和這個賈居信定下。合蔡鎮這裡,卻不能真箇還給濟州,若是如此,只怕民心盡失,反而得不償失。」
吳用、朱武聽了,都點頭應下。
二人走後,趙禎去校場看了濟州送來的禮物。
世界日誌
紅冠百子鵝(百子鵝得造化,頭頂生紅冠,赤如硃砂。)
種族:鵝
等級:1階9級
屬性:力量20,體質25,敏捷24,精神12
技能:伏卵2級(年產卵百枚,煮而食百枚,體制+1),夜鳴1級(夜見生人則鳴),逐盜1級(綠眼黃喙紅掌而善斗)。
馬廟金谷(一階作物,長在馬廟,色澤金黃、質粘味香、懸而不浮、汕而不膩、入口爽滑,能多次凝結米油層的特點,其米油營養極為豐富有「代參湯」之美稱。)
效果一:食金谷一月,體質不足10者,體質+1。
看罷,趙禎對一旁的趙集道:「趙集,你去吳學究、朱武二人那裡傳話,把馬廟金谷也加入進來。」
趙集聽了,連忙驅馬追上吳用、朱武二人,把趙禎的話交待了。
趙集走後,趙禎對桂花道:「桂花,讓大娘子使人,給諸處州府縣官、廂禁軍提轄以上,都送去一鈞。剩下的送去庫房,家中早飯也加入這個金谷粥。」
桂花聽了,應了一聲。
一旁劉慧娘道:「官人,這也是靈作物嗎?」
趙禎點頭:「看來這濟州三人對我喜好倒是打聽的清楚。不過,這馬廟金谷倒是與召家村的蒙陰山桃一樣,也是地域靈作物,除了馬廟鄉馬廟這個地方,別處種下,也只是尋常的穀子。」
劉慧娘聽了,點頭道:「怪不得官人要加入這一項。」
卻說吳用、朱武二人又去鴻臚館見了賈居信,見禮後,吳用直接開口道:「賈推官,鄔知州送來的禮物,相公十分喜愛。只是將合蔡鎮送給濟州,相公那裡十分為難。」
賈居信一聽,就知梁山有意,以此笑著道:「趙相公一心為民,小人也是聽過的。只是要應付上頭,我等不得不做出些舉措。相公這裡,但有要求,我等這裡都會盡力促成。」
吳用點頭道:「推官的心意,我等自然明白。這合蔡鎮駐兵,我二人可說服相公撤去駐軍,並叫鄉中官吏配合你等,只是鄉中賦稅徭役仍舊歸鄆城縣署理,你等也不可駐軍。若要駐軍,另需一筆占地費用。這一點是前提,若不答應,相公卻是不肯退兵的。」
賈居信略微一想,點頭應下,開口道:「我等自然也無意要這隔河的一處鄉鎮。只要能配合我等應付上頭高太尉的心腹,都好說。」
吳用點頭道:「這一點達成一致,其他的就好說了。先說一下,我等要配合你等做過一場廝殺,假裝不敵,與梁山軍戰無不勝的威名有損。不知鄔知州拿什麼彌補?」
賈居信道:「我等曉得。知州願出五萬貫錢財補償。」
吳用聽了,怒道:「放屁。梁山軍威豈是區區五萬貫錢財可比。」
賈居信連忙道:「軍師息怒,一切可以商量。」
朱武出言道:「不是吳軍師發怒,實在是梁山軍殺出來的赫赫威名,斷然不是五萬貫錢財可比的。即便我二人答應,下頭的軍將只怕也不肯干休。」
賈居信聽了道:「小人考慮不周,不知如何才能叫相公壓服下頭軍將?」
吳用嘆氣道:「不是我二人詐你,除非有十萬貫錢財,叫相公來一輪大調動,才能不傷士氣。不知不覺中就能配合了你等行事。」
賈居信聽了,心裡暗罵一句:好貪婪。
面上笑道:「十萬貫錢財,著實不少。小人回去,盡力說服知州。」
吳用搖頭道:「只十萬貫哪裡夠。」
賈居信愕然道:「什麼?」
「十萬貫只是大軍調動所需,總不成四隻大鵝,百十石穀米就能打發相公吧?」吳用道。
朱武在一旁道:「畢竟牽扯十餘萬大軍調動,總不能只調動兩部兵馬,就把合蔡鎮捨棄。這等行事,如何不叫下頭軍將、百姓議論。賈推官放心,除去這十萬貫,相公那裡卻不需要多少金銀,只要些濟州特產便好。」
賈居信謹慎的問道:「還請朱軍師明言。」
「相公好飲酒,麾下將軍善飲者比比皆是,聽聞濟州府城擅釀【花冠酒】,要古釀酒方一道。此事想必不難。」朱武道。
賈居信點頭道:「這事不難,小人暫應了。」
朱武接著道:「這第二樣也不難,推官送來的【馬廟金谷】,相公十分喜愛,聽聞這馬廟鎮還有更勝一籌的好穀米,歷來都是上貢朝廷的,這米卻要送來一半給相公。」
賈居信為難道:「軍師,不是小人推脫,每年上貢的貢米都是有數的。若是少了,朝廷那裡豈能饒了我等。若是三五十斤,我等還能想些法子,這一半產量,我等哪裡敢動手腳,還請軍師換個旁的。」
吳用假裝為難道:「【馬廟金谷】相公早聞其名,聽說最好的百十石,歷來作為貢米,滋味更好,相公貪口腹之慾,以此要與梁山一班軍將同食。若只是三五十斤,也只能滿足相公一人所需。這可如何是好。」
朱武道:「若是不能滿足相公的要求,換個差不多的如何?」
賈居信聽了苦叫道:「濟州哪裡還有這等好米?」
朱武道:「若不然,就多送來些【馬廟金谷】,再送些奇異之物,想必相公也不會追究。畢竟貢米不比其他,總不好讓鄔知州、賈推官太過為難。」
賈居信心裡大罵不止,苦笑道:「小人這就回去,與知州商討。」
吳用道:「也好。總要鄔知州點頭才好,將來我等才能和平共處。」
說罷,吳用對賈居信道:「推官遠來辛苦,今日館裡設宴,推官用過後,明日再走不遲。」
朱武也道:「不錯,聽聞賈推官是汴京人,正好,童娘子帶來了四個廚娘,各擅宮廷菜、官府菜、寺院菜、市肆菜,今日正好嘗嘗鄉土之味。」
賈居信聽了,連忙擺手道:「知州相公還在府里等候消息,小人卻是不敢耽誤。待知州相公這裡同意了,小人還要來送撤軍之資,到時,免不得再來叨擾。」
說罷,不顧吳、朱二人挽留,帶上一眾軍士,匆匆趕回濟州州城。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