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張天志的婚事
第467章 張天志的婚事
早在日俄談判開始前,清政府就想俄日兩國及其他列強發表正式聲明,指明此次兩國失和,系在大清國土上用武。
議和條款內,倘有牽涉大清事件,凡未經與清廷商定者,一概不能承認。
然而,在條約簽訂後,倭國依據合約有關條款,強迫清政府予以承認。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sto9.co⛅m
到光緒三十一年冬月,在京城簽訂了《會議東三省事宜》合約,正約三款,附約十二款。
清政府不得不承認了日俄和談中有關中國的約定,同時又被倭國攫取了很多權益。
東北十六個城市被迫開埠通商,鴨綠江右岸的森林採伐權讓與倭國,倭國在營口、安東、奉天劃定租界。
同時,倭國還想修築一條從安東到奉天的鐵路。
因安吉鐵路早已動工修建,而且曲紹揚和哈里曼公司早就商議好,等安吉鐵路修建完成後,再從安東修築到奉天的支線。
因此,倭國這一項要求,在美國的強烈反對下,未能達成。
為開放東三省,清廷命外務部、商部會同北洋大臣袁大頭、奉天將軍趙爾巽籌議東三省開埠通商舉辦實業章程。
同時,命奉、吉、黑三省將軍,各自統計因戰事而造成的損失,向日俄兩國索賠。
奉省損失最大,沙俄在各地大肆徵用勞工,拆民房、毀莊稼、占耕地、挖壕築壘。
同時沙俄還搶走大量耕牛、大豆、木材、糧食等等。
各地商鋪和民戶輪番遭受日俄搶掠,無數百姓死於炮火,還有一些人,被冠以間諜之名處死。
倭軍先後拘捕奉天交涉局總辦、巡警局總辦、昌圖知府、遼陽知州、海城知縣等諸多大清官吏,並對其嚴刑拷打甚至殺害。
相比之下,吉省損失較小,主要是鐵路沿線地帶一些城鎮村屯,遭受沙俄軍侵擾。
好在曲紹揚等人安置妥當,事先就把周圍民眾撤離到安全地帶。
再加上定邊軍防衛森嚴,一點兒也沒慣著沙俄兵,堅決不允許其騷擾各地村屯百姓,所以情況要好很多。
八月二十四,趙爾巽電請外務部,向交戰兩國索取賠償。
曲紹揚奏請朝廷,在娘娘庫等地設立縣治,因其在圖們江上游,起名安圖。
另外,因臨江縣地域跨度太大,治理不方便,劃臨江縣慶生、長生二保,設立府治,取名長白府,駐地在塔甸。
長白府下轄撫松、安圖兩縣,歸東邊道管轄。
於洮兒河南岸科右前旗開墾地設安廣縣,治所在解家窩堡。
在哈爾濱設立濱江道,委何厚琦試署,專辦吉、黑兩省交涉和稽徵關稅事宜。
何厚琦從臨江縣離任後,在錦州廳任知州。
張錫鑾任奉天將軍,與何厚琦為翁婿關係,又同在一省,按例應該迴避。
張錫鑾幾次跟曲紹揚提起,想讓曲紹揚在吉省給謀個合適的位置。
曲紹揚覺得何厚琦頗有才幹,應該能夠勝任濱江道道員,故而建議何厚琦暫時署理。
除此之外,曲紹揚還奏請朝廷派遣測繪學堂學生,勘查長白山、圖們江,確定邊界,以免將來滋生事端。
九月十四,倭國首相桂太郎與美國鐵路大王哈里曼草簽美日共同經營南滿鐵路合同,規定鐵路經營權,兩國各享一半。
雖然哈里曼公司已經跟吉省合辦了吉安鐵路,但是吉安鐵路所經之地,終究比不得南滿鐵路。
哈里曼公司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所以盡力爭取了這份草約。
九月十七,倭國政府決定將東三省倭軍在六個月內撤完,首批倭軍,在當日便開始撤離。
十月,朝廷批覆,准吉林將軍所有奏請。
委派北洋陸軍參謀處參謀、北洋陸軍測繪學堂教務張天志為延吉邊務幫辦,帶領測繪學堂學員,勘查長白山、圖們江等地。
十月末,張天志帶領測繪學堂學員,來到吉林城。
時隔兩年,兄弟再次見面,自是萬分欣喜。
曲紹揚設宴,款待測繪學堂一眾學員。
席間,曲紹揚少不得要打聽打聽,張天志這兩年的情況。
張天志前年冬天回家探親,年後返回天津,便被安排到小站,輔佐北洋三傑中的馮、段二人辦理練兵教育事務,辦理一系列軍校。
比如北洋行營將弁學堂、北洋陸軍速成學堂、北洋陸軍參謀學堂、北洋陸軍測繪學堂等等。
正好前陣子曲紹揚上奏朝廷,要勘查長白山和圖們江流域,上頭就安排張天志,帶著測繪學堂的學員們,過來辦差。
「小志,你今年都二十七了,還沒說親呢?」
酒席上,曲紹揚挨著張天志坐,倆人聊著聊著,曲紹揚就問起了張天志的個人問題。
「大哥,我成日不是在軍營,就是在學堂里,身邊都是一群爺們兒,上哪兒找媳婦去?」張天志聞言便笑道。
「那不行啊,你不說媳婦,我師父師娘不得急壞了?
正好你這次回來,等我跟你嫂子說一聲,讓她給你張羅張羅。
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孩子都生好幾個了。」
曲紹揚瞪了張天志一眼,這小子,終身大事都不著急,簡直太氣人了。
大哥發話了,張天志也不好反駁,只笑著點頭,「但憑兄嫂做主就是,我信得過嫂子的眼光。」
張天志少時孤苦,幸而遇到了劉東山、林若蘭夫妻,將他收為義子,盡心培養,才有今日。
這些年,他一心讀書習武,後來又投身軍伍,對男女情愛之事並不上心。
如今年歲大了,義父義母經常寫信催促,曲紹揚見了面也問,索性就順了眾人心意,娶個媳婦過日子算了。
見張天志點頭,曲紹揚這才高興起來,哥倆又喝了不少酒。
等酒席散後,曲紹揚命人將那些測繪學堂的學員都安頓到別院去,張天志則是留在了將軍府。
晚間,曲紹揚回到陳秀芸住處,跟陳秀芸說起張天志的婚事。
陳秀芸一聽張天志到現在還沒有個心上人,也著急了,當即答應下來,一定要幫小志找個才貌雙全的媳婦兒。
第二天早晨,張天志跟曲家眾人一起用早飯。
新源和婉瑜他們,這才知道,哥哥昨天回吉林城了。
兄妹倆見著天志,親的不行,圍著張天志問這問那。
振邦那幾個也是一樣,飯都不好好吃了,全都圍著張天志。
「好了,好了,先過來吃飯吧。
新源、婉瑜,你哥他這次回來能多住一些時候,我估計最少也得一年。
他就住在府里,往後你們有的是機會見面。」曲紹揚看著那兩兄妹,笑道。
「一會兒我安排人,去臨江把師父師娘接過來一起過年,順道,商議商議天志娶媳婦的事情。」
天志是劉東山夫妻的義子,他要說媳婦,必須要徵得劉東山夫妻的意見才行。
「媳婦兒,你記得啊,今天就抓緊時間找媒人。
等師父師娘來了,讓他們再幫忙給把把關,挑個溫柔賢惠,門第相當的姑娘。
趁著冬天沒啥事兒,就抓緊時間把婚事給他們辦了。」
曲紹揚一心想著弟弟的婚事,只盼著天志早早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他們也算是對得起張炮父子了。
「好,你放心吧,等會兒我就安排人,把吉林城口碑最好的幾個媒婆,都找來。」陳秀芸一聽,忙笑著應道。
「哦,對啊,我哥都二十好幾了,還沒娶媳婦呢。是得抓緊,我爹還等著抱孫子呢。」
那頭,劉新源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邊點頭,邊笑嘻嘻的看著張天志。
反倒是婉瑜,在聽說天志要說親時,臉刷的一下就白了,眼睛莫名的就發酸,心也一抽一抽的難受。
「嫂子,我沒胃口,不想吃了。」婉瑜撂下筷子,跟陳秀芸幾個人說了聲兒,扭身就往外走。
眾人正興高采烈談論給天志說親的事情呢,見婉瑜臉色不好,都有些驚訝。
陳秀芸趕忙起身,跟著婉瑜出來,「婉瑜,你怎麼了?咋突然就沒胃口呢?」
陳秀芸覺得奇怪,剛才不還好好的麼?咋一轉眼就不舒服,沒胃口了呢?
「沒事兒,可能是最近施醫院忙的緣故吧,有點兒累。」
婉瑜見嫂子追出來,心中委屈,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說,只推脫可能是最近累著了。
「要是太累的話,就請幾天假,在家歇一歇,改天再去。
你大哥說,明年開春他打算也學奉天那邊,創辦官立衛生院。
到時候你就回咱們自己辦的衛生院去當差。」陳秀芸安慰婉瑜道。
趙爾巽到奉天主持政務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就有創辦官立衛生院一項,開東三省設官立醫院之始。
據說是要設立內、外、婦產三科,每年春秋還施種牛痘。
曲紹揚一直也想辦來著,但他到吉林這兩年,實施各種新政,吉省財務吃緊,一直就沒能辦成。
既然奉省開了先河,曲紹揚就打算跟著也辦,這樣旁人也不會再說什麼了。
婉瑜從小跟著陳秀芸學醫,後來又經陳郎中和李氏指點,底子十分紮實。
她來吉林城之後,在施醫院學了兩年,表現非常不錯,尤其在婦產科,連施醫院的洋醫士,都對她誇讚有加。
原本,曲紹揚是有意送婉瑜出國學醫的,可她一個女孩子,孤身一人遠渡重洋,屬實不方便。
再者,劉東山和林若蘭就這麼一個寶貝閨女,也不可能同意。
所以曲紹揚才說,等吉省官立衛生院建起來,就安排婉瑜過去。
換成平常日子,婉瑜聽見大哥給她安排這個差事,保管高興的跳起來。
可此時,婉瑜滿腹心事,哪怕是聽到這樣的好消息,也沒有表現出多麼高興的樣子。
「嫂子,謝謝你關心,我沒啥事兒,回屋歇一會兒就好了。施醫院那邊挺忙的,不好請假。」
婉瑜也不知道自己咋回事兒,反正就是心裡頭不舒服,跟陳秀芸聊了兩句,轉身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陳秀芸盯著婉瑜的背影,看了許久,左思右想,也沒想明白,婉瑜這又是怎麼了。
早飯過後,曲紹揚領著張天志去將軍衙署熟悉熟悉情況,孩子們該去書院的去書院,該去學堂的去學堂。
陳秀芸則是派了人,把城中幾個媒婆都找來。
跟她們說,自家小叔子今年二十七了,想要尋一門合適的親事,拜託眾人幫忙,若是成了,定然重金酬謝。
這些媒婆一聽說,是將軍大人的弟弟要說親,一個個都來了精神,拍著胸脯保證,一定給找個才貌雙全、溫柔嫻雅、家世好的姑娘。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裡,將軍府可就熱鬧了,提親說媒的差點兒踏破了門檻兒。
光是姑娘的畫像,就收到了厚厚一摞。
陳秀芸每天忙活府里大小事情不算,還得給天志把關,從這些送來的人選裡頭,找適合張天志的姑娘。
「婉瑜,快來,快幫我挑一挑。
這些都是媒人送來的畫像,我現在挑花眼了,你快來幫嫂子看看,哪個更適合你哥?」
能送到陳秀芸眼前的,肯定各方麵條件都不差,陳秀芸真的是難以選擇,於是就把孟蘭心、楊春紅她們都叫來幫忙,一起選。
正好這天傍晚婉瑜從施醫院回來,被陳秀芸逮住了,非得連拖帶拽的讓婉瑜也幫忙挑選。
婉瑜這些天始終都無精打采的,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來。
此時一看桌子上擺了那麼多畫像、冊子,只覺得心裡更煩了。
「嫂子,我一個沒出閣的姑娘,哪裡懂這些?
還是讓幾位小嫂子幫你選吧,我今天有點兒累,想回去歇著了。」婉瑜說完,扭身走了。
「大姐,婉瑜這幾天怎麼了?我瞅著她臉色不太好啊。」
孟蘭心瞥了眼婉瑜的背影,不解的問道。
「對啊,最近婉瑜好像吃飯也不多,感覺整個兒人都瘦了一圈。
她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啊?十九的大姑娘了,別是有喜歡的人,不好開口吧?」林玉環在那邊附和道。
「不能吧?我早就跟她說過,遇見喜歡的人就跟我說,她也歲數不小了,該考慮這些。
她一直說不想嫁人生子,就想學醫治病救人啊。
再說了,有喜歡的人多正常啊,不至於這樣吧?」
陳秀芸也覺得奇怪,婉瑜最近這是怎麼了?
「姑娘大了心事多,跟小時候不一樣了。
你沒瞧著,這趟小志回來,婉瑜跟小志都沒那麼親近了。」
陳秀芸搖搖頭,嘆口氣,畢竟不是親小姑子,有心事不說,也是正常的。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