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秦時:出身名家,龍族言靈> 第84章 大當家,不如我們裡應外合,拿下

第84章 大當家,不如我們裡應外合,拿下

  第84章 大當家,不如我們裡應外合,拿下……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過去四天。

  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稷下學宮之內,荀子端坐上首,赤松子居右,六指黑俠居左,其餘百家中人,各自分列左右。

  公孫策端坐於中央,位置是荀子右手邊,公孫策對面的位置空懸,等待百家與他辯論。

  荀子這波安排在於為公孫策造勢,爭取一波讓公孫策登頂宗師。

  名聲赫赫的人發話,與默默無聞的人發話,影響力自然是一個天,一個地。

  荀子的經歷告訴他,著書立說要早,真的在踏入大宗師圓滿之後再嘗試,已經晚了。

  據《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諸子百家的一共有189家。

  而《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的諸子百家實際上有上千家。

  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最為著名的不過幾十家。歸納起來只有十二家被發展成學派。

  十二家極其代表分別是:

  儒家:荀子、伏念、淳于越

  法家:李斯

  道家:赤松子

  墨家:六指黑俠

  陰陽家:月神

  名家:公孫玲瓏

  雜家:無

  農家:田猛

  小說家:無

  縱橫家:蓋聶

  兵家:王賁

  醫家:念端

  公孫策只能說嬴政確實給他面子,一場簡簡單單的辯論會,他硬生生讓蓋聶、李斯與王賁一起來。

  就是李斯面對上首的荀子有些不自在,法家的代表人物不多,當代兩位法家代表人物是李斯和韓非,都是荀子弟子。

  雜家的代表人物是呂不韋,小說家這個時代沒有代表人物,因此這兩家沒有來人。

  至于田猛,他本來應該和田虎返回農家稟報田光死訊,但是他和公孫策算是結下樑子,有機會噁心公孫策,他自然不會放過。

  公孫策注意到田猛惡意滿滿的眼神,忽然回了他一個笑臉,這個笑容使得田猛膽寒。

  田猛忽然意識到,公孫策噁心他的可能性更大。

  田光身死,此時的農家田氏勢力已經不如從前。

  魁隗堂的堂主是陳勝,烈山堂的堂主是田猛,蚩尤堂的堂主是田虎,四岳堂堂主未知,共工堂堂主未知,神農堂堂主是朱家。


  幾個未知的堂主,根據未來的堂主推測,此時都不是田氏勢力。

  因此,如果公孫策想辦法推一把,朱家成為俠魁的可能性很大。

  而且,田猛記得,田光身上還有一枚神農令,不出意外的話,神農令此時在公孫策身上。

  公孫策確實有對神農令想法,比如用神農令下一條命令:殺田光者田猛,殺田猛者為俠魁。

  殺人何必自己動手,公孫策覺得讓農家高層自相殘殺就不錯。

  開頭與壓軸自然是大戲,於是伏念為起始,荀子最後,其他人則是自己選擇出場時間。

  伏念起身來到公孫策對面坐在支踵之上呈現跪坐姿態,「師弟請了。」

  「大當家何必客氣,今天稷下學宮群賢畢至,不如我們裡應外合拿下此地,從此諸子百家儒門稱尊。」

  伏念竭力維持表面的平靜,開場就被嗆到,伏念隱隱有些忘詞。

  「咳咳,不知師弟如何看待內聖外王?」

  伏念很生硬的專場,硬生生無視公孫策的話語,直入主題。

  「師兄轉場轉得很硬核。」

  公孫策調侃一句,隨後正色道:「內聖外王為正解,為我治下子民,合該沐浴聖恩,幼有所養,老有所依,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農者有其田,工者有其勞,商者誠信,士者仁德,天下大同。

  外族,非我治下。來犯者誅殺,降者為徭役。相安無事者為徭役,物盡其用。外族之土地、資源皆為我所用。」

  伏念在聽公孫策論述內聖這個觀點時很是滿意,不謀而合,儒家思想里確實有天下大同的思想。

  不過他在聽後半段外王的時候,有些繃不住。

  敢過來侵略的直接殺了,投降的就讓他們去做苦工。

  一直相安無事的鄰居,也要把人抓過來當苦工,他們的土地、資源用來供給治下的子民。

  伏念表示儒家想要搞教化蠻夷的聖母他見多了,像公孫策這樣好鄰居當苦工用的活閻王他是第一次見。

  高台上的荀子也有些沉默,好像有點道理,但是他不能明確表示同意,好鄰居方面的問題還是要考慮考慮的。

  附近這些異族誰不知道,他們九州人主打的就是一個字——真TM的文明。

  伏念捋了捋鬍鬚,「師弟對於良善之地的處理方法似乎不妥。」

  公孫策拿出地圖拍在兩人之間,「東有夫余、烏桓,北有匈奴,西有羌、氐,南有夷、越。師兄有沒有看出什麼?」


  「群敵環伺,然而各國抗擊有功……」

  公孫策抬手打斷伏念的話語,「師兄忽略了一件事情,這些外族被各國擊敗之後,他們都是選擇養精蓄銳之後捲土重來。

  我們中原沒有打過去,是我們良善。而他們沒有打過來,是他們沒有這個能力,而不是想要和中原和諧相處。

  師兄嘴裡的好鄰居不過是沒有能力只能在夾縫之中生存的存在,好比韓國。

  如果韓國此時兵強馬壯,韓國會選擇偏安一隅,還是逐鹿中原?」

  伏念頓了頓,他有些失了分寸,於是伏念沉默片刻選擇認輸,「多謝師弟指教。」

  公孫玲瓏起身,走到公孫策對面坐下,公孫策不禁揉了揉眉心,眼睛不舒服,頭疼。

  公孫玲瓏見狀並不意外,用手上的團扇遮住了臉,只顯露出眼睛,這讓公孫策鬆了一口氣。

  公孫玲瓏想了想,輕聲開口,「通明,楚人亡弓,楚人得知,楚人非人何解?」

  春秋時期,楚共王喜歡弓,於是重金打造了一張弓,隨身攜帶。

  有一天楚共王打獵的時候遺失了這一張弓,楚國群臣於是勸說楚王尋找這張弓。

  但是楚共王說了一句話,「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意思是說楚國是一個整體,楚國境內無論是誰拿到了這張弓,都等同於他楚共王拿到了弓。

  孔子聽說之後,覺得楚共王有些狹隘,應該去了楚字,改成:人亡弓,人得之。

  孔子認為天下所有人都是一個整體,不分彼此。

  因此,名家根據白馬非馬與這個典故延伸出一個論點:楚人非人。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