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科技發展是首要,人才培養是絕對核心
李元吉看著眼前的李承業,目光之中全是滿意,李承業的種種,李元吉都充滿了認可。
不枉他投入了不少的心血,請了諸多名師教導,李承業在各方面都是非常優秀的存在,這點,在李元吉看來,哪怕是李二,恐怕都會不如。
片刻,李元吉緩緩開口。
「你說得不錯,這些你考慮得都非常好,其實他們在外,對你而言,也是一種鞭策,別到最後,真被你的弟弟們給比下去了。
你能想到這些,我很欣慰,我這一輩的事情,你也知道,這些都是不好的反面教材,你自己也要學會在其中吸取經驗。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只要大唐正常發展,他們是無法超越大唐的,大唐的科技技術,方方面面都只會越來越先進。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sto9.🍒com
還有一點,雖然是他們自己的封地,你也要隨時注意他們有沒有好好治理,封地擴大的前提,得是他們將原有的封地已經發展治理非常可以,百姓認可了大唐。
記住,是認可大唐,並不是單單認可他們封地的王,要讓他們對大唐有歸屬感,這樣的擴張,才是正確的擴張。」
李元吉直接肯定了李承業所說,以及所想的,他都相信,相信李承業能夠做到說的那些。
後面則是想起的叮囑,他最擔心的,就是有人好高務遠,去了封地之後,也不好好治理發展,直接開始開疆擴土,這樣的疆域,打下來之後無法建立歸屬感,那麼終有一天,又會再次分離出去。
李元吉看著李承業將他說的一一記下,李元吉的目光更加滿意,隨即再次開口。
「當你成為大唐的皇帝,你跟我說一說,怎麼看待那些科技技術?
百姓的事情之前你已經說過了,現在不必再說,其他方面我也知道你的想法,唯獨就是科技技術,我想要再聽你說說你的想法。」
李承業對這些方面的態度,其實他都是知道的,也都有考校過,李承業在這些方面的見解,以及未來的趨勢,他都是認同的,這也是他極為放心的一點。
也就是李承業當皇帝之後,他極為放心,即便是科技這一塊,他也是知道的,但李元吉依舊忍不住再問一問。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必然會發展得更好,而且大唐想要一直保持強大,科技的進步是必須的,必須要時刻有進步,只有這樣,大唐才能一直保持穩定。
科技強大了,大軍的武器裝備必然也更加先進,這是一個良性漸進的循環,可以拉動工業發展,方方面面,都會被涉及到。
而科技想要進步,最為重要的就是人,也就是相應的人才,這是絕對的核心。
李承業聽著李元吉的話語,思考片刻,便是開口。
「父皇,兒臣認為大唐必須要時刻保持科技的領先,兒臣仔細看了從嶺南到現在的發展歷程,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父皇對科技的重視,各種新技術的出現,才會形成如今大唐的強盛。
最開始是鐵器局、火器局、航船局等,在武器、冶煉、船隻上的先進技術,逐漸延伸到其他,例如後面建設的工廠,幾乎都是鐵器局等技術的領先,才逐漸誕生。
而後科研院成立,加上父皇給出的先進技術,以及科研院、火器局他們的努力,發展更為快速。
可以說如今大唐的強盛,與父皇給出來的各種先進技術是不可分割的,這也證明了,大唐在發展過程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必須要絕對重視,保持科技的發展與突破,才會有更多利國利民的壯舉出現。
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百姓所有的各種外物,都是需要科技的進步來實現的。
有著先進的武器裝備,可以讓大唐隨時能夠面對任何的敵人,大軍足夠強大,才能讓大唐維持穩定,而穩定則是可以快速發展科技技術。
而民間所用,既豐富了百姓的生活,也能讓大唐變得更加富庶,不僅是大唐富庶,還有大唐百姓的富庶。
但是在這其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一環,那就是人才的培養,這是兒臣看過之後最大的心得。
無論怎麼發展科技,無論怎麼創新,最離不開的,就是人才,只有人才,才能讓科技發展更快,更好。
兒臣認為學院以及工科科技技術學院是極為重要的,如今不僅是朝廷需要人才,民間想要發展企業,同樣需要。
兒臣覺得,後面需要增多學院,進一步對學院進行加強,爭取為大唐輸送更多、更好的人才。
工科學院增多,學員也必然增多,中間必然能夠出現更多更好的人才,即便人才有著極大的富餘,他們也可以進入民間創辦的工廠,依舊能夠得到極好的待遇。
這樣可以保證進入學院的人,只要努力學了,掌握所長,出了學院之後都能過得極為不錯,這樣會吸引更多的人進入。
進入到科技技術這個行業的人越多,科技的發展,同樣會更快。
父皇,這就是兒臣的一些淺見,對於科技技術,兒臣認為是絕對的重中之重,而科技想要發展,人才的培養以及挽留,將會是絕對的核心。」
李元吉聽著李承業說的這些,心中無比的欣慰,這次李承業說的,又比之前說的細膩了太多,李元吉也是可以放下心來了。
只要知道這些,並且去做,那麼大問題就不會有。
其實大唐後續的發展,哪怕是現在,小問題都是有的,但小問題出現,只要及時調整就可以,最怕的是大問題,出現了大問題,調整都極為困難。
而且在如今的大唐,能夠出現大問題,那就是當皇帝的人腦子出現了些許問題。
李元吉沒有想過去用什麼君主立憲制這些,他還沒有那麼大公無私,如今的時代背景下,皇帝依舊是首選。
至於以後會發生成什麼樣,他已經是管不著了,只要是唐人,也就是漢人做主,其他的,上百年後他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要是事事操心,他自己還要不要過日子了?
李元吉目光滿意的看著李承業,輕聲道:「很不錯,你說得很好,其他的,我就不再說什麼了,平日裡基本都已經全部交給你了。
你要記住現在說的,科技技術的發展,是最為重要的,而相應的人才,則是絕對的核心,你說這點,是非常對的。
今後照著這點去做,我也就放心了。」
這是李元吉的真心話,依照如今大唐的科技,只要大唐一直保持以科技為重,其他人想要超過大唐,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最後是不是這樣,李元吉也不知道,但目前他所能做的,也就是這些了。
與李承業聊了許久,李元吉才讓李承業下去。
待李承業下去後,李元吉也一個人思考了許久,最後又將李承平叫來。
「參見父皇。」
「承平來了,坐吧。」
李元吉看著李承平,目光也是滿意的,各方面能力都是不錯的,只是沒辦法。
「承平,叫你來,是讓你做好準備,近段時間,出征的事情就會準備完成,到時你就跟著過去。
我最後再囑咐一次,去了封地,優先發展治理封地,讓你封地的百姓對大唐有了一定的歸屬感,將唐人成為主要人口後,再去開疆擴土。
打下來的封地,一定也要發展治理,一定不能敷衍了事,不要忘了你是大唐的楚王,以大唐為重。」
李元吉與李承平又說了不少,不僅是又囑咐一遍這些,還將岑文本說的那些,也與李承平一起說了出來。
李承平就這樣靜靜的聽著,直到李元吉說完,才緩緩開口。
「父皇,兒臣知曉,此去封地,一定按照父皇所言,先治理發展封地,將封地發展起來後,再出兵對外出擊,打下的封地,一定會是大唐的疆域,絕不會在將來又脫離出去。
兒臣更知道自己是父皇的兒子,無論何時,都當以大唐為重,兒臣是大唐的楚王。」
李承平銘記著李元吉的這些囑咐,他很清楚,自己能夠去往封地就藩,其實已經非常好了,留在朝中,他們反而是比較危險的。
李承業在位時他們都不擔心,但以後,誰又能夠知道,最為重要的是,他們也確實想為大唐做出貢獻,想要出去開疆擴土。
作為李元吉的兒子,沒有一個人想要混吃等死,他們都想要出去展現一番自己的能力,若是在大唐之內,展現自己的能力才是對他們最不好的。
去了封地就不一樣了,其實他們在外封地不管怎麼擴,都比不上如今的大唐,單單就是封地的發展,就需要不少時間,並不是打下來就可以的。
李元吉聽著李承平的話語,心中也是無比欣慰,自己的兒子,他還是非常清楚的,李承平的這些話,他是相信的。
他只希望,李承平出去後,真能做好吧,他也是非常期待李承平這些人在外面的表現的。
與李承平聊了許久,李承平下去後,李元吉隨即又叫來岑文本。
「參見陛下。」
「免,景仁坐。」
李元吉看著岑文本,隨即放下手中的折章,輕聲再次開口。
「劉仁軌那裡已經做好了出兵的準備,兵部的摺子朕也已經批了,你這裡要做好準備,儘快將遷移過去的人丁準備好。
這次楚王封地那裡,朕是知道一些的,遷移二十萬人過去吧,剩下的由楚王自己來處理。
另外再挑選幾個官吏,跟著楚王一起過去,幫楚王的封地進行發展,聽從楚王之令。
對了,這二十萬人丁,記得選擇數萬牧民,跟著一起過去,那邊也挺適合放牧的。」
對外擴張,擴張後還要以唐人為主,那麼必不可少的,需要從大唐遷移人丁過去,不然無法達到那個目的。
澳大利亞那個地方,等李承平過去後,開發的事情都足夠李承平忙活很長一段時間了,不管是牧場還是耕地,王城的建設,基礎設施的鋪設,反正是夠得李承平做的了。
雖然李承平沒有系統的加持,好在如今大唐的科技還算過得去,李承平去了之後,反正是比他當初輕鬆不少,但也需要不少時間去做那些。
岑文本聽後卻是一愣,遷移人丁沒有什麼,如今大唐只要對外擴張,他就已經在準備人丁的遷移了。
但這次讓岑文本疑惑的是,楚王的封地那裡,居然還需要牧民,適合放牧?他記得那個地方不是一個島嶼嗎?島嶼上,還能放牧?
岑文本是真的疑惑了,但他也沒有多問,他是打定了主意,以後要是有機會,他是真得去看看,島嶼又不是草原,是怎麼放牧的。
「陛下放心,臣已經在準備了,不過若是需要牧民,臣需要重新去協調準備,需要一些時間。
不過陛下,島上真的能夠像在草原上那般放牧嗎?」
「哈哈,景仁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邊確實是適合的,有許多天然的牧場,有可能牧場會比耕地都多。
而且還有很多天然大寶貝,會掄拳打人的。」
李元吉屬實是笑開了,那邊現在是什麼樣他不知道,但發展趨勢,基本就是那個樣子了。
至於天然大寶貝,還會掄拳打人的,李元吉說的就是袋鼠了,李元吉只知道那邊的袋鼠是真的不少。
然而岑文本不聽還好,一聽更懵了,會掄拳打人的天然大寶貝?
想了半響沒有想明白的他,只得苦澀一笑,他算是發現了,自己問啥呢,這下好了,原本的疑惑沒有解決,又來一個新的疑惑了。
「陛下這話,真乃當浮一大白。」
李元吉也沒有去在意岑文本說的這話,就當是在誇他了,不然還能咋整。
隨即李元吉再次開口。
「給李二那裡準備的人丁,已經開始遷移了沒?」
岑文本聽著李元吉說到正事,隨即變得嚴肅。
「已經在開始遷移了,李二在那裡已經在原本的基礎上又擴大了一些疆域,如今正在等著人丁遷移過去,就會開始進行治理了。
這二十萬人,預計需要三個月左右,就能全部遷移過去。
那邊的人已經做好了安置準備,相應的物資全部都已經準備完成。」(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