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家鄉的變化和麂子養殖(換換地圖)
第256章 家鄉的變化和麂子養殖(換換地圖)
1985年的農曆春節是2月底,王建昆在過年前幾天,從繁忙的建造工作中抽出身,抽空回了一趟老家。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此前代替他在BJ的分身就在婺源縣城基地暫時隱藏起來。
此時老家的面貌又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婺源回家的路上,看到的摩托車有幾十輛。
騎摩托車的都是年輕人,身上的工裝顯示他們都是縣裡摩托車廠的工人。
老家的經濟開發區已經完成了80%的基礎建設。
幾棟用來給光學鏡片生產用的樓房已經完成了樓門施工,正在加班加點的進行內外部裝修工作。
因為今後是要用來生產精密的光學鏡片的,所以裝修工作還是需要很高的技術的。
施工隊的負責人是王建昆特意讓陳興東從香港調派過去的。
是一個經驗比較豐富的無塵工廠建設團隊。
已經為星耀集團建設了好幾座晶圓生產廠了。
雖然派他們過去有點大材小用,但是王建昆就那麼做了,家鄉的發展在王建昆的心中還是排在很高的位置的。
父親此時也當了大半年的經濟開發區領導了,已經越來越有樣子了。
每天在家的時間都很少,大部分時間都在開發區建設工地或者鄉里。
對了,此時婺源地區已經完成了基層組織改革,原來的公社已經改成了鄉或者鎮。
下面的各生產隊都改成了村,村委一般放在原來是某片區域最大的隊裡,一些有上百戶及以上的村還是會分出一些村小隊的,對應的是原來的生產小組。
爺爺此時已經退下來了,畢竟王家生產隊已經併入浙源經濟開發區,王家村的直接上級變成了經濟開發區的領導。
如果不退,那今後爺爺就得向父親匯報工作了,這樣一來大家都很難受。
退休後的爺爺倒也閒不住,開始琢磨著搞點什麼。
之前他在部隊裡跟人學了怎麼用繩子和木板安裝陷阱抓麂子。
之前當生產隊長因為比較忙,也不允許私人上山去抓,所以那些年就沒怎麼上過山,只在田間地頭安裝陷阱抓過野兔和野雞。
現在退休了,他在84年秋季就開始隔三差五的上山去安裝陷阱。
王建昆回去的時候,老屋裡已經掛了20多張麂子皮了,那些麂子皮都被爺爺用一個個釘在木板上,每張撐開都有大半個人高。
據爺爺講,那些麂子皮已經有村里經常去浙江溫州銷貨賣貨的人定下了,到時候每張3等皮能賣20塊,每張2等皮能賣30塊。
至於一等皮,那就得50多塊了,不過那得是30斤重的大公麂才有可能扒下來這麼一張。
現在周邊的山上這種大公麂很少見,大部分都是25斤左右重量的。
新屋的廚房裡還掛著10多條風乾了的麂子後腿,等著過年過節的時候慢慢吃。
王建昆倒是不希望爺爺去爬山了,畢竟早出晚歸的,山林里的地形還是很複雜的,萬一摔倒了就麻煩了。
所以他回家後就建議爺爺如果能抓到活的,沒有什麼傷的麂子就留下來養,然後慢慢的將這些野生的麂子馴化,然後在後山搞一塊地建個養殖場搞養殖。
現在國內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特別是婺源和饒州地區。
這些先富裕起來的人,對於吃的會越來越講究的。
如果能把麂子飼養成功,那麼今後到不失為家裡和村里找了另外一個特色產業。
此時野生麂子肉賣到縣裡和德興的一些大飯店,新鮮的不低於5塊錢一斤,是豬肉的4倍多。
爺爺聽完王建昆的建議後,倒是很快就接受了。
他知道這是最好的方法,山上野生的會越抓越少的。
周邊幾個村已經有人學著爺爺的方法,到山上去放陷阱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上山,野生麂子的數量將會快速的降低的。
他雖然不靠著賣麂肉和皮子生活,但是其他人可不是這樣的。
於是過年期間他就開始縮短了上山的間隔時間,並且每次上山都準備好袋子。
這樣遇到活的麂子的概率就會增加。
另外野生麂子是一種很膽小的動物,從陷阱里解出來後,最好是放在不透明的布袋子裡背回家。
大年初6的早上,王建昆跟著爺爺上了一趟山。
雪後的山林里,萬籟俱寂,只有他們爺孫倆腳踩在枯枝落葉上的聲音。
王建昆在進入山林後,就把超能力調用起來,將300米範圍內的地面投射到腦海里。
可能是他運氣好,在前山的茶樹林往上走了100多米,就發現了一隻活的母麂子。
它被彈起的木棍和繩子吊在了半空。
由於是後腳踩中的陷阱,所以被吊起來後,前腳只微微搭著點地面,所以這隻麂子掙紮起來沒什麼力。
王建昆跟著爺爺慢慢走近,這隻已經被吊在半空中不知道多久的麂子用前腳使勁點著軟土。
它顯然是很害怕人靠近。
「爺爺,一隻活的母麂子。」王建昆說道。
「嗯,看它肚子,很可能是有仔的。」爺爺在3米外觀察了一會後說道。
王建昆剛才倒是沒注意看這隻麂子身體內部的情況。
現在在爺爺這個老獵人的提醒下,動用超能力仔細看了看,發現還真有一隻麂崽子在這隻母麂的肚子裡。
看來爺爺雖然很多年沒抓過麂子了,但是之前學的那些還是沒忘記的。
「那趕緊解下來,帶回去養起來吧,如果能順利生下來,今後擴大種群就更容易了。」
「嗯,你站那邊幫忙,我先用布袋給它罩住再去解,儘量輕點不要傷到它。」爺爺開始指揮王建昆怎麼做才能安全的把這隻幾乎沒有什麼傷的帶崽母麂解離陷阱。
王建昆於是按照爺爺的指示一步步的照做。
整個過程兩人都是輕聲細語的交流,儘量不發出很大的聲音。
大概5分鐘不到,王建昆就和爺爺一起把這隻麂子安全的裝到布袋子裡。
然後爺孫倆就快速的往家裡趕,暫時沒有繼續去查看其它陷阱了。
「爺爺,大哥,你們抓到活的麂子了嗎?」妹妹香香正在屋門口玩,看到兩人扛著布袋回家,就大喊起來。
「小點聲,不要把麂子嚇死了,這種東西膽子很小的,嚇壞了就養不活了。」王建昆連忙讓妹妹小聲點,合作沒必要的話先不要問不要說,等把這隻活麂子安頓好再說。
妹妹倒是很聽話,知道這活的麂子是很難得的,今後家裡可能會大規模的養。
所以她就一路在旁邊跟著,沒有再開口說話,但是眼睛卻一直盯著不時動彈一下的布袋子。
王建昆和爺爺沒有進家門,而是直接去了後山一個修建了一小半的臨時養殖場。
裡面已經用買來的木頭搭了3間木房子,每間都在5平米左右。
這個規格的木房子可以養2~4頭大麂子,今後如果養殖順利的話,這個臨時養殖場總共可以建30間左右這種木頭房,養百來只麂子。
到達臨時養殖場後,兩人把布袋子先放到地上。
讓妹妹去把準備的飲水槽取來,裡面倒點鹽,再倒點溫水把鹽粒化開。
等水準備好後,兩人才小心的把這隻母麂子放出來。
一出袋子,這隻麂子就立馬站起來,然後往木頭房最裡面的陰暗角落裡跳去。
待發現前面封住後,又掉頭往回蹦跳。
接著又發現前面更亮,又掉頭往裡面跳。
就這樣來來回回的蹦跳了7,8次,才終於躲到最裡面的角落裡不動。
此時爺孫三人已經離開木頭房子3米多遠,留出了讓麂子感覺到安全的空間。
「走吧,不要在這裡看著它,它現在非常害怕的,我們在這裡它會不吃不喝直到餓死的。」爺爺小聲的對王建昆兄妹倆說道。
「妹妹,走,等養熟了你再來看,現在你儘量不要來這裡。」王建昆拉著不肯走,還想繼續看稀奇的妹妹往養殖場出口走去。
「那我能來幫忙餵草嗎?」走出養殖場門口後,妹妹才問道。
「等養熟了才可以,現在麂子會很容易受到驚嚇,這段時間就由我一個人去喂,你沒開學之前可以幫忙先去割草。」爺爺摸摸妹妹的頭說道。
「好吧,那到時候爺爺你一定要讓我去看麂子哈!」妹妹有點遺憾的說道。
「好,這隻麂子如果這兩天沒死,能正常吃草的話,用不了多久它就能生一個小麂子了,到時候你可以遠遠的看一看。」爺爺邊走邊對妹妹說。
「真的?它會生小寶寶?」妹妹高興的抓著爺爺的手問道。
「真的,不過得看這兩天它吃不吃我投放的草和水,如果不吃草,那就沒辦法了,它就活不了。」
「那有沒有辦法讓它吃啊?」
「剛才讓你放點鹽到水裡,就是一種方法,野生動物在野外很難吃到鹽,如果它嘗了下發現水是鹹的,應該會喝的,明天我再割點它喜歡吃的草去,如果草也吃的話,那就保准能活下來了。」爺爺說。
王建昆其實是有辦法保證這隻麂子活下來的,不過暫時他不想動用超能力,所以先讓爺爺試下他的辦法。
畢竟今後抓到的麂子還是得靠爺爺自己來確保存活。
到了第二天早上,爺爺一大早就去山腳割了點麂子愛吃的草,然後去臨時養殖場看那隻抓來的麂子。
王建昆其實在頭天下午就用超能力遠遠的觀察到,那隻麂子已經喝了不少鹽水了。
胃裡的草已經消化得差不多了,心臟的跳動也平靜了下來,應該是接受了所處的環境了。
爺爺早上去餵草的時候也發現水少了很多,排除了蒸發的那點量後,就知道是麂子已經開始喝水了。
於是回來就把好消息告訴了妹妹,讓她明後天早上就開始去割草,然後再過個四五天,就可以去養殖場靠近的看了。
接下去的幾天裡,王建昆天天跟著爺爺上山查看之前布置的陷阱。
可惜運氣都不是太好。
有兩天上山查看的陷阱都沒有麂子,有3天倒是都各自有一隻麂子。
但是發現的時候,有兩隻麂子已經死了好一會了。
有一隻因為吊住的是前腳,位置也不是很好,後腳離地很近,那隻麂子掙扎得厲害,導致進繩套的那隻腳骨頭斷了。
把它抓到臨時養殖場,按照之前那隻麂子的馴服方法做了,另外前腳骨頭斷裂的地方被爺爺用樹枝固定了。
但是那隻麂子應該是受驚嚇太厲害了,在臨時養殖場的木頭房子裡一直蹦蹦跳跳的。
第二天一早,爺爺去看的時候就發現那隻麂子已經死了。
王建昆經過這麼幾天跟著爺爺上山,倒是知道了爺爺大致的布置陷阱的方法和位置尋找的竅門。
麂子這種動物因為膽小,所以它們在山上行走時,一般都是有固定線路的,基本不會無目的的亂走。
所以可以通過找到麂子行走的道路,然後選擇必定要落腳的地方放置陷阱,為了提高抓住某條線路上活動的麂子的概率,通常在麂路上會放置3~5個陷阱。
在山林里找麂子經常行走的路是非常困難的,爺爺在整個去年秋天,也只找到10多條,放了50多個陷阱。
這些陷阱分布在前後山各個山腰上,要把所有陷阱看一遍,至少得要4到5天的時間。
爺爺雖然身體沒有毛病,但是畢竟年齡在那裡,所以看完一遍後都要歇息個2天才能繼續上山。
另外冬季下雨下雪的時候也是不能上山的,山路太滑容易摔跤。
所以春節前抓到的麂子都是已經死掉或者半死不活的。
春節後有王建昆陪伴去抓的也只有兩隻活的,其中一隻因為受傷嚴重還沒養活。
王建昆知道這麼下去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抓到足夠擴大種群的麂子。
於是他讓智子設計了一款小巧的警報器。
這款警報器可以與陷阱上的繩子連接。
當麂子或者其他動物落到陷阱里後,繩子會動,然後警報器就會被觸發。
它就會發射無線電信號到一個特製的接收器上。
每個警報器都有相應的編號。
只要安裝時記住某個編號的警報器放在了哪個山腰的哪個位置,就能第一時間知道有獵物落到陷阱里了。
這樣一來,爺爺就不用每天都去爬山查看陷阱了。
只要在家裡看著接收器,看是哪個編號的警報器信號傳回來,然後快速出發直奔目的地。
這樣一來,爺爺可以在麂子落入陷阱2小時內就到達,然後把活著的麂子抓回家。
王建昆想到就做,當天就用家裡留存的一些元素製造出了50多個警報器和一台接收器。
他把這套裝備交給爺爺,然後和爺爺一起上山把警報器一個個安裝到山上的陷阱上。
本來春節過後,爺爺是打算把陷阱一個個回收回來的。
畢竟春季是麂子繁衍的最佳時間,得讓母麂子順利的生下小麂,今後才能源源不斷的有野生麂子抓。
但是現在思路轉換了,得儘快抓到足夠數量的麂子來繁衍訓化。
而王建昆提供的這種電子警報器一看就非常靠譜,所以爺爺就沒急著回收之前安放的陷阱。
警報器安放之後的短短3天,就有4次警報響起。
王建昆陪著爺爺一起冒著春雨上山,順利的抓回了3隻活麂子,至於為什麼是3隻不是4隻,那是因為有一隻在他們到達之前就掙脫了繩子逃跑了,應該是繩子收緊的位置不好沒有抓牢。
那3隻活麂子有1隻大公麂,稱了一下將近28斤了。
正常情況下如果沒有警報器,這種體型的大公麂在被陷阱抓住後,會因為掙扎得太厲害,20多個小時不到就會死掉的。
現在有警報器,才能在其受重傷之前活捉。
「建昆,這東西真好用,看來我得儘快把其他木頭房子建起來,不然過不了幾天就沒地方放這些新抓來的麂子了。」爺爺在抓到那隻大公麂後,笑著說道。
「好用就行,不過要保密,不能給其他人知道哈,就算知道了也不能給他們用,畢竟咱們是為了擴大繁衍的種群才不得不怎這麼做的。明年咱們這附近的山上麂子數量會銳減的,得要好幾年才能恢復過來。
一旦其他人也用了這種方法,那咱們這片山上就沒有麂子能存活了,非得被他們全部抓走不可。」王建昆說道。
因為如果用了報警器,就可以省去今後天天上山查看陷阱的時間,獵人就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布置更多的陷阱了。
並且布置陷阱的範圍能擴大很多倍,之前極少會去的高山也會有人去布置陷阱的。
「好,爺爺一定保密,今年春天應該能抓到2,3十隻活的麂子,用來繁衍是夠了,秋天我就不上山了,這電子警報器我就收起來不用。」爺爺說道。
1985年的春節很快就過去了。
王建昆在家裡過得很充實,也讓爺爺找到了一個好的打發時間的項目。
元宵節過後,他就告別家人做出去BJ報導的樣子。
然後偷偷的讓分身代替他去BJ。
而他自己則飛去緬甸,繼續為緬甸那邊的建設提供助力。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