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明:區區刁民,反了天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真正的敵人,直擊要害!

第二百九十七章 真正的敵人,直擊要害!

  第298章 真正的敵人,直擊要害!

  紫禁城。

  養心殿。

  朱祐樘坐在龍案上,翻看著從大明兩京十三省送上來的題本。

  不過都是些細枝末節的小事,甚至還有不少單純的請安帖。

  朱祐樘很多都是只瞥了一眼,便隨手丟棄在一邊,已讀不回。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現在經過朱祐樘的鐵血整頓之後,整個北方相安無事,一片祥和。

  真正讓朱祐樘比較上心的,還是江南的那些事。

  就在朱祐樘想到江南的事時,蕭敬剛好匆匆走進養心殿,躬身以請:「皇爺,西廠廠督汪直,派送八百里加急,以示陛下。」

  蕭敬一邊說著,一邊向朱祐樘獻上了一封密信。

  朱祐樘聽聞是汪直的密信,頓時打起了幾分精神。

  「呈上來。」

  「是,陛下。」

  蕭敬得令後,上前了幾步,朱祐樘從蕭敬手上拿過密信後,便立刻撕開,看了起來。

  汪直在密信中,言辭簡潔,但完整地講述了他們現在在江南遇到的狀況。

  在信中,汪直將這些抵抗陷陣營大軍的行為,定性為叛亂。

  在密信的最後,汪直請示朱祐樘,到底該如何處理這些參與「叛亂」的江南百姓?

  雖然汪直在信中沒有明說,但很顯然,汪直更偏向於在江南大開殺戒,殺掉所有敢於和朝廷作對的人。

  還大明一個乖乖聽話,溫順無比的江南。

  但朱祐樘以為此計,實在不妥。

  百姓是他統治大明的根基,牽扯到這麼多人,豈能說殺就殺?

  而且朝廷在江南最根本的敵人,絕不是這些被蠱惑的百姓,而是江南的地主士紳,官員富商!

  朱祐樘放下手中的密信,目光看向前方,腦內卻在沉思。

  按理說,朱祐樘的土地政策,是大大利好普通百姓的。

  普通百姓如果真的理解朱祐樘的政策,是不可能阻撓朝廷的大軍的。

  所以唯一能解釋得通這件事的理由,就是江南的地主士紳們,在假傳朱祐樘的聖旨,歪曲抹黑朱祐樘的土地政策!

  自古以來,皇權不下鄉!

  哪怕明清兩朝,作為封建集權政治的頂峰,皇權也始終觸及不到最底層的鄉村。

  朝廷不僅缺乏對底層百姓的直接管控,同時也缺乏觸及鄉村的宣傳工具。


  這一刻,朱祐樘突然明白了宣傳工具的重要之處。

  很多利國利民的政策,若是不能準確得傳達到所有百姓的耳朵中,那將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就在這一刻,朱祐樘動了組建一個全新的,觸及大明各個階層的宣傳機構。

  當然,此刻朱祐樘首先要解決的,是此刻江南地區的問題。

  江南地區的問題,從根本上來說,是地方地主士紳和中央朝廷的利益轉換問題。

  在明朝建立之初,朝廷需要地方上的地主士紳支持,代替朝廷管理地方上的百姓。

  世家大族也需要朝廷的支持,來維護他們在當地的既得利益。

  在這個時候,朝廷和地主士紳,世家大族的利益是一致的。

  這時候,地方和朝廷的利益一致,關係也是融洽的,百姓也有自己相應的土地財產,在當地安居樂業。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地方上的地主鄉紳,世家大族就會濫用自己手中的權力,毫無限制地吞併百姓的土地。

  百姓從自耕農慢慢變為地主的長工,佃戶,人身關係開始逐漸依附於地主士紳。

  這時候,朝廷和地方之間的利益,開始發生變化。

  朝廷需要的,是地方上的穩定。

  而地方士族要的是,卻是更加龐大的利益,更加廣闊的土地,更多依附自己的百姓。

  但地方士族無限制地吞併土地,又勢必會帶來更多的流民,更多絕望的人,更多不滿現狀的人。

  這每一個人,都是不穩定的因素。

  所以這時候,地方和朝廷的關係,不再融洽。

  甚至可以說,這時候朝廷的生死大敵,就是這些原本幫助他穩定天下的地主士紳,世家大族!

  史學界一直有一個王朝周期律的說法,是說一個王朝最多只能維持三百年。

  而三百年,就是地方土地無限制兼併的極限。

  三百年的王朝周期律,就是三百年的土地兼併極限。

  所以從一開始,大明王朝的敵人就不在內部,而是在朝堂內,在地方上,在每一個既得利益者身上。

  要為大明王朝續命,只能通過內部革命,革大明所有地主鄉紳,世家大族的命!

  歷史上所有王朝,之所以逃不過王朝周期律,就是因為中央朝廷,沒有能力去處理這些地方上的地主士紳。

  因為從名義上來說,這些地主士紳又是在為中央朝廷服務的,並且在王朝中後期,地方上的勢力,是要遠遠強於中央的。


  所以王朝周期律無法避免,有些是因為看不懂,有些怎是因為辦不到……

  但現在,朱祐樘既清楚自己真正的敵人,就是這些地方勢力。

  同時,他手中數十萬忠誠的大軍,又足以讓他將這些地方勢力清除乾淨!

  而他現在僅僅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能夠讓這些被蠱惑的農民軍們散去,在不傷及無辜的情況下,清掃掉他的主要敵人。

  朱祐樘深坐在龍椅上,閉著雙眼,用手輕輕按壓著自己的太陽穴。

  同時在腦中瘋狂地思考,到底該如何破局。

  他在腦里,瘋狂地回想著,自己看過的那些史書,想去看看那些封建帝王們,是如何解決這個矛盾的。

  但令他失望的是,他找不到任何一個,解決了王朝後期人地矛盾的帝王,也沒找到任何一個行之有效政策。

  直到他的目光漸漸越過前朝,向著還未發生的未來望去。

  終於,他在一個人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朱祐樘睜開眼,眼中精光閃過,嘴角也露出了一絲笑容。

  他坐起身子,拿起筆,御筆親批,緩慢寫到:殺死地主,將土地分給農民……

  既然府城難攻,那就先從鄉村開始,誅殺各地地主……

  朱祐樘足足耗費了半個小時,才終於寫完了這封密信。

  這信上,寫的就是教汪直高順,如何破局的政策。

  朱祐樘的計劃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大搞宣傳戰術。

  首先,朱祐樘讓汪直和高順,將從徐州各大地主手中收上來的土地,全部分發給徐州的百姓。

  然後派人到處宣傳朝廷的土地政策,提出一個明確的口號:打土豪,分田地。

  要讓所有百姓知道,朝廷的大軍,是不會對百姓出手的,朝廷的大軍只殺地主士紳。

  並且要將這些地主士紳的土地,統統分給這些地主的長工,佃戶,讓他們全都擁有自己的土地。

  隨後,放棄汪直高順一直以來的,先攻下府城,再轉戰農村的策略。

  提出先殺農村的士紳,先分農村的土地,讓農村的百姓先拿到自己的土地之後,他們自然就不會再繼續被士紳蠱騙,為士紳賣命了。

  而這個策略的核心,就是宣傳!

  朱祐樘有意增設一個宣傳機構,但現在時間緊迫,只能暫時讓西廠的番子,兼任宣傳工作了。

  朱祐樘寫完密信後,召來蕭敬,將密信遞給了他。

  「把這封信快馬加鞭送往汪直和高順手中,讓他們按照朕的命令行事。」


  蕭敬恭敬地接過朱祐樘的密信,低頭領命:「是,陛下!」

  蕭敬領命之後,立刻退出了養心殿,找到了西廠的番子,將密信交予了他。

  隨後,西廠番子半點也不敢耽擱,立刻又八百里加緊,火速送往了徐州。

  ……

  徐州城內,汪直和高順,徐昌三人,已經退守徐州三天了。

  就在他們焦急地等待中,一匹駿馬奔馳入城,來到他們面前。

  「報!廠督大人,高順將軍,京城來信了!」

  西廠番子下馬行禮,手中高舉著朱祐樘的親筆書信。

  「快快呈上來!」

  汪直和高順同時起身,主動走到西廠番子的面前,接過朱祐樘的信件,拆開來看。

  汪直和高順認真看完了朱祐樘的親筆信之後,睜大著眼睛,對視一眼,一臉的震撼。

  「這……陛下這計,對陣下藥,直中要害。」

  「這樣一來,我們所遇到的問題,全都迎刃而解了?!」

  「特別是這農村包圍城市,反其道而行,簡直是大才啊!」

  「這……這簡直是千古第一陽謀啊,此計,無解啊!」

  汪直和高順兩人,內心對朱祐樘的計謀,佩服地五體投地。

  當即決定,立刻不留餘力地將朱祐樘的政策,推行下去。

  「覃魯!」

  「屬下在!」

  聽到汪直在呼喊自己,覃魯連忙上前兩步,拱手聽命。

  汪直看向覃魯:「徐州的土地數據,你們都測量完畢了嗎?」

  到現在為止,覃魯依舊還在負責清丈天下田畝的工作,所以這個問題,覃魯還是非常清楚的。

  「回廠督大人,徐州的土地數目,王儼已經測量完畢了。」

  「徐州共有可耕種土地為一千六百九十二萬畝,其中有九百七十九萬畝土地,都在七百二十六戶地主手中。」

  「其中光徐州四大家族手中的土地,就超過三百萬畝。」

  「剩下的七百一十三萬畝耕地,在二十二萬戶百姓手中。」

  只占據徐州人口千分之三的人口,一共占據了徐州耕地的百分之五十七。

  如此恐怖的土地兼併,讓人心驚不已。

  相當於百分之七十的徐州百姓,都要靠給徐州的地主們種地,才能維持生計。

  汪直冷冷下令:「將田畝數據整理成冊,提交上來。」


  「之後挨家挨戶,向徐州百姓分發田地的事,就要靠高順將軍的大軍了。」

  高順點了點頭:「這沒有問題,本將會親自安排。」

  「對了,徐昌。」

  徐昌聽令後,向著高順走了兩步:「末將在。」

  高順沉吟著說道:「陛下提出的先打農村,後打城市的策略,我覺得很有道理。」

  「你抽調兩萬大軍,立刻重返揚州,深入鄉村中去,去誅殺那些地主鄉紳。」

  「斬殺那些地主鄉紳之後,便將他們的那些土地,發給當地的百姓吧。」

  「是,高順將軍!」徐昌立刻拱手領命。

  此刻,整個江南地區,也就只有徐州府的土地,被完整地丈量過。

  可以按照丈量的數據,規範地將土地分發下去。

  至於其他府尚未測量的土地,就只有先發下去,之後再重新丈量。

  然後再按照之後丈量的數據,重新調整。

  徐昌領命之後,便立刻轉身走向校場,挑選重返揚州的兵馬去了。

  覃魯此刻,也前去抽調王儼和楊繼宗,已經丈量完的田畝數據了。

  很快,當天下午,徐昌便帶著大軍返回揚州,前去揚州的農村,斬殺地主士紳。

  但直到第二天,覃魯才帶著田畝數據返回。

  因為王儼和楊繼宗在知道,陛下下令要分發徐州的土地給徐州的百姓後。

  他們又自發地在揚州每一戶人家旁,批註應該分哪一塊土地,要分多大的一塊土地。

  其實這些土地,原本就是這些百姓們,租種的當地地主的土地。

  這些數據,都在地主們的地契中寫著的,錯不了。

  所以這次分土地也不麻煩,只是將百姓們原本租的土地,變成了他們自己的了而已。

  「廠督大人,數據都在這裡了。」

  覃魯為汪直獻上土地帳目,汪直自己也不看,只是把帳目交給了高順。

  「高順將軍,讓你們的人去分發吧,二十二萬戶人,差不多每一個將士,只跑兩戶人而已。」

  高順點了點頭,但他不可能真讓這些將士們,都單獨行動。

  而是將手下的士兵,分成了五十人一個小組,每一個小組,都需要跑百來戶人左右。

  預計這個分發田畝的工作,在三到四天之內完成。

  很快,在高順的安排下,朝廷的大軍以五十人為一組,分成了大概兩千個組。


  他們拿著覃魯提供的數據,分別去往了徐州各地,前去給徐州的百姓,分發徐州的土地。

  這時候,汪直又對覃魯下令道:「覃魯,你和西廠番子也別閒著。」

  「想辦法將徐州百姓分田地的消息,傳播到江南的其他州府。」

  「讓整個江南的百姓都知道,我們這支大軍,專打地主士紳,絕不對普通百姓出手。」

  覃魯神色一肅,拱手領命:「是,廠督大人!」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