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西廠番子辦事,不講證據,只看資產!
第294章 西廠番子辦事,不講證據,只看資產!
王儼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一口氣將他們清丈天下田畝以來,遭受到的困難,全都說了出來。
從靜海被王氏兄弟威逼利誘開始,再到蒲州的民變,豐縣的軟禁,再到沛縣的衝擊縣衙,殺死縣長。
他們這一路,可以稱得上是多災多難,歷盡世間艱難險阻,其中委屈,簡直是比海還深。、
汪直拍了拍王儼的肩膀,沉聲開口。
「兩位大人,自重新清丈天下田畝以來,你們遭受了很多困難,屬實委屈你們了。」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這些事情,本督都聽覃魯說過了,你們放心,從今日以後,朝廷再也不會讓你們受委屈了。」
「這……」
王儼擦去眼裡的淚水,正想問問朝廷要怎麼做時,身邊那一百名陷陣營將士的首領,倒是先發話了。
「兩位大人,從今之後,直到清丈田畝結束,都由我們來保護清丈田畝小組成員的安危。」
「啊?!」
王儼和楊繼宗兩人的瞳孔一縮,臉上都露出了極度震驚的神色。
陷陣營可是大明朝廷最精英的部隊,凡是有陷陣營參與的戰役,都是百戰百勝,無往不利。
這樣強大的部隊,每一個將士,都是彌足珍貴的。
而這樣珍貴的將士,一撥就是一百名,讓這些將士來保護他們的安危。
這……這……王儼和楊繼宗兩人,都感覺到有些受寵若驚。
王儼震驚地看向汪直:「這……這是您的命令,還是陛下的?」
汪直對著他點了點頭:「當然是陛下的,以後凡是遇到敢膽阻撓清丈天下田畝的人,先斬後奏,皇權特許!」
說到最後八個字的時候,汪直加重了語氣,令王儼和楊繼宗都感受到了撲面的殺意。
王儼在最初震驚之後,剩下的就只有感動了。
一方面是因為,有這一百名陷陣營的將士加入,他們清丈土地的效率會快上很多,那些神魔宵小們,也不敢再動什麼歪腦筋。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在清丈天下田畝這件事上,受的委屈吃的苦,都是值得的。
大明的皇帝陛下,一直在關注著他們遇到的困難,並且給予了鼎力支持!
王儼再次拱手抱拳,對著汪直情真意切地說道:「請汪督公,代微臣叩謝陛下!」
「請陛下放心,只要我等還有一口氣在,這清查天下田畝的進度,就永遠不會停下!」
楊繼宗同樣拱手,神情無比專註:「清查天下田畝,造福九州四方黎民百姓,本官萬死不辭!」
汪直欣慰地點了點頭,說道:「清查天下田畝,時間緊任務重,本督也就不再叨擾各位了。」
「王郎中,楊御史,本督告辭。」
王儼連忙接話道:「是是,之前沛縣兵變,已經浪費了不少時間了。」
「我們這就立刻繼續清丈沛縣的田畝數量,絕對以最快的速度,將沛縣的田畝數量清理出來。」
汪直點了點頭,不再逗留於此,帶著身後的西廠番子,離開了沛縣。
王儼和楊繼宗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出了欣喜與期待。
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安頓完自己的行李之後,立刻便帶著隊伍,重新出了縣城,去向了田間地頭。
只是這一次,他們的隊伍變得浩大得多。
一百名陷陣營保護在側,讓王儼和楊繼宗等人,感到滿滿的安全感。
這一次,他們清丈田畝起來,感到無比的暢快。
沒有任何人敢來搗亂,沒有任何人敢有半分阻擾,清丈田畝的速度,從未有如此順利和暢快過。
王儼和楊繼宗沒有多問原因,但他們心裡也知道個大概。
大概那些想阻擾他們清丈田畝的人,都已死了吧。
西廠和陷陣營同時出動,他們也沒有能活下來的道理。
……
徐州府城。
府衙之內,高順,汪直,覃魯,徐昌等人,齊聚一堂,正在做軍事會議。
徐昌首先發言:「高順將軍,徐州府所有衛所士兵,全都已經被管控了起來,所有軍官都被關押了起來。」
「這些衛所兵們,該如何處理?」
如何處理這些衛所兵,確實是一道難題。
一個府的衛所兵,好歹也有幾千上萬人。
而這些衛所兵中,有些是正兒八經經過訓練的士兵,有些則已經完全淪為了軍官們的農奴,只會種地,沒有任何作戰能力。
無論是看管還是押送,都需要分出一定的兵力,去看住這些衛所兵。
這對南下平叛的大軍,是一大消耗。
高順想了想,回道:「此事本將會奏明陛下,申請派些北方的衛所兵們來,接手這些南方的衛所兵。」
「將他們送去臨近的北方州府,異地關押。」
「是,高順將軍。」
徐昌坐了回去,緊接著覃魯又開口。
「廠督大人,徐州府四大家族,已經全部屠戮殆盡,所有與其有關聯的人,都已經被處死。」
「並且徐州府內,所有地主鄉紳,都已經被西廠關押了起來。」
「只等查清他們的財產之後,就可按照陛下的命令,該斬的斬,該放的放。」
難怪王儼和楊繼宗等人,在徐州府清丈田畝的進度這麼快。
原來不只是徐州府的四大家族,被西廠滅了滿門。
整個徐州府的地主鄉紳,都被西廠給抓了起來。
西廠番子辦事,不講證據,只看資產。
凡是地主的,不管品性如何,無論口碑好壞。
只要家裡是有資產,有田產的,都先統統抓起來再說。
至於是殺是放,那就要看後續的調查了。
而且調查不是看這些地主鄉紳們,到底有沒有違法犯罪,而是看你的財產到底有多少。
按照朱祐樘的命令,凡是藏銀超過十萬兩,良田多於萬畝,私自藏有下海大船的家族,皆屠戮滿門。
而低於這個數字的地主鄉紳,則是可以逃過一劫。
朱祐樘下達這個看起來蠻不講理的命令,不是因為他仇富。
而是因為財產大過這個數字的地主士紳,是有能力動搖朱家的統治根基的。
另外一個原因在於,在一個等級如此森嚴,階級固化如此嚴重的封建時代。
在沒有工業革命的情況下,能累積出如此巨量財富的人,基本就沒有不犯法的。
凡是能快速累積原始資本的道路,都被前人給堵死了,按部就班地努力,只能溫飽,不能暴富。
要暴富,只能剝削他人的剩餘價值,狠狠地壓榨其他普通的百姓。
所以說當個人的資本超出一個量級時,十個裡面殺九個,都不會有冤枉的。
當然,這裡指的是封建社會。
這些藏銀超過十萬兩,良田多於萬畝的家族裡,會不會有祖祖輩輩努力,一點違法事都不做的人?
可能會有,但朱祐樘沒那麼多的精力,把他們從一堆吃人的資本家和地主里找出來。
這些人冤殺了就冤殺了,和幾千萬大明百姓的幸福比起來,他們的生命無足輕重。
再說了,在大明的這片土地上,哪天又不發生幾件冤案呢?
哪天又沒有幾個無辜的百姓,被地主鄉紳,勛貴官員迫害致死呢?
對朱祐樘來說,一個大地主,大官員的命,和一個普通百姓的命,沒什麼區別。
覃魯的話說完,汪直點了點頭,臉上不帶任何感情:「不錯。」
隨後,汪直看向旁邊的高順:「高順將軍,現在徐州之事已了,是不是要向其他方向,繼續行軍了?」
高順點了點頭:「是這個理,我們的動作還是太慢了。」
「在徐州府打開了個缺口之後,我準備兵分三路,分別向淮安府,揚州府和中都鳳陽府行軍。」
「三路同時出擊,加快平叛的速度。」
汪直點了點頭,對高順的布置沒有異議。
他們這些南下平叛的大軍,無論到達哪一個府,都是對當地叛軍的降維打擊。
為了加快平叛的速度,分兵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很快,眾人便落實了部署安排,由高順,徐昌和汪直三人,各領四萬人馬,分別去往揚州府,淮安府和中都鳳陽府。
雖然汪直只是一個特務機構的頭子,不是武將,沒有統兵之權。
但奈何人家是朱祐樘的心腹,又有統兵作戰的經歷。
高順很放心地便將四萬大軍的指揮權,交給了汪直。
「既然大家沒有異議,那麼明天就從徐州出發,深入南直隸!」
高順話音落下,汪直只是點了點頭,其他人卻是連忙拱手領命:「是,高順將軍!」
……
兩日前,南下平叛大軍攻破徐州府那天。
應天府。
南京。
兵部尚書張鵬的府上,來了一個神色驚慌的客人。
他心神不寧地坐在會客廳的椅子上,不住地看向四周,焦急地不停抖著腿。
突然間,他看到了張鵬的身影,驚得頓時站起身來。
「張大人!」
他的動作太大,撞到了身邊的木桌,將桌邊的茶杯,碰落在地。
「砰!」
茶杯落地,頓時碎得四分五裂,飛濺開來。
「什麼事這麼著急?」
「看你失魂落魄的樣子,像什麼話?!」
張鵬從後院走來,看著唐方那著急的樣子,不由得皺起嘴數落了兩句。
隨後欣然落座,端起手邊的熱茶,輕啜了一口。
「說吧,徐州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幾天,張鵬的心情還算是不錯。
他的計劃,正在按部就班地展開,每一個環節都如他所料,沒有出現半分差池。
整個江南地區的地主鄉紳們,都被他們聯合了起來,組織起了當地的百姓,大搞民變。
各個州府的指揮使們,不是答應帶著自己手下的衛所兵,聽從自己的命令,就是答應袖手旁觀,不會出兵阻撓自己。
就連各個府衙的知府,知州們,都有不少人願意聽從自己的號令,對抗朝廷的審查。
更不要說整個南京官場,都站在他身後支持他。
張鵬都沒有想到,自己振臂一呼,就有這麼多江南的地主鄉紳,勛貴官員們,會響應自己的號召。
而他的心腹大患,江南造船廠和福清造船廠,這兩所能製造下西洋大船的造船廠,也終於因故暫停了繼續建造海船的動作。
這一切,都在朝著最美好的結局在發展。
只是有一些小小的意外,比如他派去搗毀那兩所造船廠的倭寇們,直到現在,張鵬也沒有收到他們的消息。
不過這也無關痛癢,說不定是他們得手之後,為了安全,特意躲起來了呢?
總之,他們的計劃一切順利,最終的勝利似乎已經近在眼前了。
張鵬的心情久違的舒暢,對唐方失禮的舉動,也只是數落了兩句,並沒有真的動怒。
相對於張鵬的愜意,唐方是真的心急如焚,心中原本升起的希望,盡數化為了絕望。
「張大人,不好了!」
「朝廷的大軍下來了,已經攻入徐州府了!」
「什麼?陛下發兵了?!」
張鵬手中茶杯一抖,濺出一些茶水。
他雙眼死死地盯著唐方,眉頭皺得很緊,但總歸來說,並沒有像唐方一樣,大亂陣腳。
「是啊張大人,我們該怎麼辦啊?你快想想辦法啊!」
張鵬低頭沉思片刻,又問道:「這次南下的大軍,總共有多少兵馬?」
唐方飛快地回道:「據他們說,陛下這次派出了十萬大軍下江南啊!」
張鵬震驚地瞪大了眼睛,表情愕然。
他想過朱祐樘會派兵下江南,但沒想過朱祐樘會一次性派十萬大軍來江南。
十萬大軍下江南,哪怕他此刻已經得到全江南所有地主鄉紳,和官員勛貴們的支持,恐怕也不是那麼輕易能擋住的。
張鵬的眼神突然變得凌厲起來:「據說?十萬?!」
「這麼說,你不是親眼看到的了?」
唐方愣了愣,低著頭,眼神有些躲閃地說道:「是,我……我……我聽說陛下派了十萬大軍南下之後,我就立刻回來,將此事稟報給大人了……」
張鵬沒有戳穿唐方的話,只是冷冷一笑:「既然你沒有親眼見到,那就不要把話說的這麼滿。」
「十萬大軍這個名頭大概率只是唬人的,說不定真實的大軍,也就只有三四萬人呢。」
張鵬說完,故作輕鬆地笑了笑,充滿了僥倖心理。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