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二百四十一章 核平一城,看盛大煙火

第二百四十一章 核平一城,看盛大煙火

  第242章 核平一城,看盛大煙火

  崇禎十七年九月十六日,在又得到了一批新的物資補給之後,朱元璋再次揮師東進,向瀋陽出發。

  這次行軍速度依舊不算快,不過好消息是雪停了。

  溫度雖然依舊很低,莽莽視野範圍內,一片冰天雪地之景,方圓百里都沒什麼人煙。

  但雪不再繼續下,厚度就不會疊加,在行車趕路上也就沒那麼困難。

  老朱這次沒騎馬,坐的是馬車。

  他的馬車是改裝過的,有避震器,裡面還有保溫材料,內部固定了一個火爐,讓寬的車廂里保持溫度在二十度左右,非常舒適。

  偶爾他也撩開車簾,叫小朱棣及其他一些臣子進來聊幾句,或者下了馬車,

  隨隊伍馳騁在冰天雪地中。

  而其餘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坐在那,用電台和各地交流。

  

  比如問問四川的湯和,現在四川治理得怎麼樣。又問問長沙的徐達,季赫過來的時候,有沒有告訴他現在洪武那邊是什麼情況。

  而問得最多的就是跟朱雲峰聊。

  祖孫二人說一說今年能不能回洪武過年,說一說拯救了明末,平定了這亂世之後,是不是該去現代那麼養養老,享享清福。

  就這樣一路閒聊,雖然走得比較慢,日行十多公里,但到了十月上旬的時候,總算是到了瀋陽。

  瀋陽城外,一片茫茫平原,即便有山,也是不高的小丘陵,鬱鬱蔥蔥的森林林木茂盛,周邊棲息著大量漢人村莊。

  雖然冰雪覆蓋下,卻依舊能看出田壟、田埂的痕跡,

  據說從皇太極時期開始,建奴就多次入關,擄走大量漢人,加上與原來的遼東漢人混居,使得關外開始大規模種田,

  不止是漢人,非戰鬥序列的女真人也會跟著漢人種植糜子、小麥、大麥、高梁、蕎麥等十餘種穀物,逐漸從漁獵文明,演變為農耕加漁獵文明。

  而到了皇太極後期,女真人就慢慢從農業生產中脫離出來,基本上全都交由被擄來的漢人奴隸來做。

  瀋陽城外以及附近田莊其實都是滿清八旗的官莊、皇莊或八旗田莊,漢人作為奴隸是不被允許住在盛京城中的。

  只有極少數成為八旗的包衣奴才,如漢八旗土兵才有資格在城中的駐紮,為滿八旗士兵打雜。

  因此城外的這些村莊基本上都是漢人居住。

  此刻村莊的漢人早就被滿清轉移。

  多爾袞把他們也視為財產,以需要漢人奴隸運送物資為由,調走了數十萬漢人。


  眼下留守在瀋陽城中的,就只有滿八旗、蒙古八旗、漢八旗以及部分屬國屬部落的僕從軍隊伍,約八萬人左右。

  大明隊伍行軍到了距離瀋陽十多里外的平原上,無人機飛手們先是把放在車上曬太陽的太陽能電池包取下來,然後小心翼翼把電池儲備好。

  無人機在外面最重要的就是電量供應,前些天下雪,天氣陰沉沉的,沒有太陽的時候對於他們的電量維持便是個很大的考驗。

  雖然非打仗時期應該用不到無人機,然而夜視儀、熱成像儀都需要電。

  並且平時也需要無人機升空,時刻觀察周圍情況,以做到行軍的時候不會遭遇襲擊,因此太陽能充電板的儲備電量就得隨時關注。

  即便是有電的時候,也要時時刻刻充電,防止長時間的陰天導致無電可用。

  不過這大冬天的時候熱成像儀是真的好用,無人機上裝一個,方圓幾公里內別說是人,就連一隻野兔,一頭野鹿都逃不開明軍的追捕。

  洪武將士們沒事就打幾隻野兔野鹿野豬狗子之類的動物打打牙祭,生活過得有滋有潤,比天天吃行軍乾糧舒服得多。

  相比之下,崇禎朝的士兵們就辛苦得多。

  以前他們是戰兵,平時除打仗外其餘事情都有輔兵幫忙。

  現在幾乎淪落為輔兵,每天基本上都在推送輻重,押運著糧草彈藥之類。

  但卻無人有怨言,甚至全都心甘情願。

  因為老朱發響呀。

  從江南掠奪了大量白銀,又在北京搜颳了很多錢財,老朱擁有近億兩銀子,

  雖然大部分都留在北京由朱雲峰用於治理。

  然而即便擠出一千萬兩白銀出來,都足夠這些窮得眼睛冒綠光的大明邊軍陷入瘋狂。

  正所謂明軍不滿,滿不可敵。

  發餉之後的大明邊軍們別說讓他們干輔兵的活,就算是給洪武朝士兵們當奴僕估計也是心甘情願。

  「嗡嗡嗡嗡嗡嗡嗡嗡!~~」

  數十架無人機迅速騰空而起,發出低沉的喻喻聲,然後向四周擴散而去。

  這段時間雪停後太陽出來了,只是溫度談不上高。中午站在太陽底下幾乎沒什麼暖意,風也小了許多。

  諸多無人機飛手都不需要下令,直接升空觀察周圍敵情。

  不過風雖然小了很多,但高空的冷風還是大,因此飛升們選擇低空飛行,俯瞰著周圍地形,山川河流,以及遠處的瀋陽城池。

  在無人機的觀察下,瀋陽城中的情況一覽無餘。


  顯然建奴們也早就發現了他們的蹤跡,城中敲鑼打鼓,大量守軍涌到城牆上城牆上堆滿了炮彈、滾石、橘木、石灰等等守城器具,一門門火炮瞄準了明軍來的方向,建奴軍隊已是嚴陣以待。

  老朱下令先原地休整,隨後通過無人機觀察著城內,見到城中的景象,目光卻掃視著周圍地形,對蔣說道:「拉高一些,在城外尋找制高點。」

  「是。」

  蔣操縱著無人機繼續往上升,雖然略顯搖晃,但穩定性極佳,倒還能勉強支撐。

  他一邊穩定無人機,一邊問道:「陛下,要不要喊話?」

  「喊什麼話?」

  老朱沉聲道:「在寧遠喊話,朕是看有許多無辜的將士被吳三桂蒙蔽了而已,軍中小卒懂什麼國家大事?誰給他們發響他們就跟著誰罷了。但這瀋陽城中全都是建奴,朕要他們死光。」

  「是。」

  蔣明白了聖意,便立即操縱無人機尋找制高點。

  很快他在距離自己這邊約三里,位於瀋陽南城東南角距離城池約七八里的地方找到了一個丘陵高坡。

  那小山坡其實不高,也就十多丈,不到四十米高的樣子。

  但它好就好在坡頂是一塊巨大的平地,能夠在上面擺大量的火炮,形成一個炮兵陣地。

  因此蔣馬上對朱元璋說道:「陛下,這一塊不錯,炮火應當能涵蓋整個城池,上面的坡地也大,足以擺得下所有火炮。」

  「嗯,先過去看看。」

  老朱沒有立即下令,而是選擇先去實地考察一番。

  當即明軍大隊伍停留在原地繼續紮營,老朱則在親衛隊的保護下,一路來到了遠處的山坡上。

  上了小山坡後他發現這裡確實不錯,周圍林木應該早就被附近的農莊給砍伐一空,山頂沒有多少樹木,眼下被積雪覆蓋,一些地方露出枯黃的雜草。

  「不錯。」

  老朱見地形很好,拿出對講機對那邊正在統領著將士們的朱棣說道:「到這邊來,先安營紮寨,把所有的炮推到山上。」

  「好。」

  朱棣那邊應了一聲,隨即下令全軍轉向,向遠處小山丘而去。

  沒過多久,明軍抵達了山丘下,開始安營紮寨。

  本來按照朱棣的想法是到了直接攻城,不用安營,晚上住城裡就好。

  但老朱的意思卻是打算平了整個瀋陽,以後再建新城,因此今晚上還是得住在城外面。

  明軍忙碌起來。


  洪武朝的兩千土兵們在周圍警戒王家彥等文武臣子則指揮著將士們安營,朱棣則調出一部分人馬,開始往山上推送火炮。

  速射炮數百公斤重,雖然有橡膠輪子,然而只能在雪地中艱難推動,人拉馬拽,靠著在雪地中鋪乾草、木板,一門一門地上山,進度並不算快。

  而就在明軍這邊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城頭上的滿人則一直警惕著他們的行動。

  南城牆上,濟爾哈朗和豪格等人遠遠地觀望著明軍,身後大量漢八旗及其餘僕從軍正在搬運著守城物資。

  特別是火藥。

  明末清初時期,火槍技術很差,原材料也不太行,加上明軍內部腐敗嚴重,

  火火繩槍之類的火器炸膛率太高,神機營都不敢用。

  但火炮卻是雙方的主戰武器,甚至不止大明和滿清,就連李自成張獻忠的流寇部隊,都有大批繳獲自明軍的火炮。

  這次為了守住瀋陽,滿清把壓箱底的火炮全部拿了出來,各類火炮達到了上千門之多。

  當然。

  大部分都是繳獲自明軍的虎蹲炮、翼虎炮、威遠炮、神機炮等中小型火炮。

  稍微大一點的是佛朗機炮和大將軍炮,加起來有二百多門。

  其中真正的大殺器則只有一個一一紅夷大炮。

  這是滿清壓箱底的東西,松錦之戰中當時滿清只有三十七門,全部投入戰鬥,大幅度壓制了明軍火力。

  而明軍在松錦之戰中投入戰鬥的十五門,除了幾門損壞之外,都被滿清繳獲。

  加上後來滿清又陸續打造,如今已經有六十三門。

  它的有效射程達到了兩公里左右,最遠射程甚至有四五公里的記載,並且威力巨大,殺傷力驚人,在這個時代屬於大殺器。

  不過殺傷力大就代表著口徑大,需要的火藥數量也更大,因而城牆上的火藥儲備已經堆積如山。

  滿清土卒小心翼翼地保護著火藥,不充許有任何明火出現在附近。

  此刻濟爾哈朗豪格等人立於城頭。

  他們看到明軍在遠處小山丘附近安營紮寨,處於他們火炮的射程之外。

  豪格笑道:「我還以為那什麼明太祖真有本事呢,到了之後一樣還得安營,估摸著他們過幾日才會攻城。」

  「你看天上。」

  濟爾哈朗皺起眉頭,指著天上的無人機道:「那些在天上飛的,黑色的東西,是不是就是天神使者?」

  「管這些做甚,只要明人敢來,就讓他們死。」


  豪格平靜地說道。

  濟爾哈朗抬起頭看著那些盤旋在瀋陽上空的黑點,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有種不祥的預感。

  就好像遠處的明軍在安營紮寨,一點都不像今天要攻城的樣子。

  可他就是覺得明人肯定會攻城。

  最主要的是,由於離得遠,他們看不清楚明人在遠處小山丘上做什麼。

  但光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小黑點,似乎很多人在搬運什麼東西,就讓已經熟知火炮作戰的濟爾哈朗本能覺得,對方是不是在布置火炮?

  只是離得實在是太遠了。

  七八里開外,看人基本上只能看到小黑點,根本不知道對方的意圖,令濟爾哈朗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

  「算了,可能是我想多了。

  濟爾哈朗搖搖頭。

  在他的認知當中,這世上怎麼可能會有射程如此遙遠的火炮?

  所以他最終把想說的話咽下去,對豪格說道:「還是謹慎一些,即便今日明人應該不會攻城,但還是得小心他們趁夜偷襲。」

  「嗯,我知道。」

  豪格點點頭。

  當下他們又加緊布置,多多搬運火藥上來,以備不時之需。

  與此同時。

  遠處山頂上,他們的行動被老朱他們看得一清二楚。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到了下午時分,在近萬明軍前仆後繼的努力下,上千門速射炮總算是運到了山頂上。

  由東到西,排列成三排,每排三百餘門,密密麻麻地擠在山頂。

  「父親,建奴的火藥庫已經標記好了。」

  朱棣拿著平板電腦,通過坐標計算,將各個火藥庫的位置全都點明。

  他們沒有信息化能力,也沒有GPS或者北斗自動定位,因此放炮全靠人工進行炮口調整。

  不過他們有個優勢就是可以通過無人機來觀察敵人位置。

  這樣有經驗的炮手就能夠定位坐標,在保證誤差極小的情況下,精準打擊敵人。

  聽到兒子的話,老朱點頭道:「嗯,炮兵陣地都布置好了嗎?」

  「布置好了,所有火炮都已經就位。」

  朱棣說道。

  「炮口調整呢?」

  「現在正在調整。」

  「嗯,快一些。」

  老朱應了聲。


  沒過多久,傳令兵聽到對講機里的聲音,報告道:「報,炮口都已經調整完畢。」

  「哈哈哈哈哈哈。」

  老朱忽然大笑了起來。

  朱棣納悶道:「父親在笑什麼?」

  「我在想。」

  老朱非常開心,笑容滿面地指著遠處城池道:「我在想,這幾百輪火炮下去,加上城內堆積如山的火藥,那該是多麼壯觀的景象。」

  「想必會十分絢爛。」

  朱棣聽到父親的話,也想到了那個場景,頓時也笑了起來。

  「嗯,老四。」

  老朱止不住地笑容。

  「孩兒在。」

  「傳令,給朕開炮!」

  「是!」

  朱棣看向不遠處傳令兵,大喝道:「陛下有令,開炮!」

  「開炮!」

  傳令兵拿著對講機,對著裡面大吼道:「陛下有令,開炮!都開炮!」

  「開炮!」

  命令傳達到了每個炮兵隊長那裡。

  所有的隊長對著身邊的炮兵將士們喝道:「給我開炮!」

  陣地上吶喊聲音此起彼伏,所有人都聽到了命令。

  要時間,整個陣地兩千名洪武士兵,全都動作整齊劃一。

  一門火炮由兩人操縱,一人迅速把火炮塞入炮膛,另外一個人則直接拉動炮門。

  「砰」的一聲,火炮出膛。

  但將土們沒時間看結果,上一顆炮彈出膛,下一刻負責上彈的土兵就把後膛拉開,把炮殼退出,馬上又塞入下一顆炮彈。

  負責發動的土兵則用力再拉炮門,新的一顆炮彈緊隨著前一顆再次發射了出去,整個過程就只有幾秒鐘。

  而且這個速度還在持續,幾乎每過七八秒鐘就有一顆炮彈傾瀉出去。

  無數枚炮彈如雨點般向著瀋陽轟來。

  城中的建奴士卒還在城牆上遠遠地觀望明軍動向,忽然就聽到「砰砰砰砰砰砰」的不知道多少聲巨大炸響。

  他們還在納悶的功夫,又條地聽到「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咻」的破空聲音。

  於是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抬起頭看向天空。

  然而炮彈的飛行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以至於他們只看到一個殘影劃破虛空,

  根本看不見炮彈的身影。


  還未等他們想明白髮生了什麼,緊接著就感覺一股巨大的衝擊力在自己身邊湧現,眼前一黑,就再也沒有知覺。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城牆內外頃刻間炸起上千堆爆炸,城上火光四起,磚石進濺,大量建奴士卒直接被當場炸死。

  煙塵湧現了出來,把整個城牆都遮蔽。

  然而這還只是開胃菜,短短一兩秒鐘之後,更恐怖的爆炸就襲來了。

  炮彈引燃了城中儲備的火藥庫。

  「轟隆!」

  「轟隆!」

  「轟隆!」

  隨著一聲聲巨響。

  瀋陽南城竟然出現了三朵恐怖的蘑菇雲。

  塵煙滾滾,即便是離著四五公里外的明軍營地,都能夠感覺到大地剛才顫抖了幾下。

  而轟鳴聲甚至還在持續,因為明軍炮兵陣地依舊在持續不斷地轟炸。

  遠處城牆早就倒塌,滾滾濃煙覆蓋了整座城池,城中除了沒有停的爆炸聲之外,即便在無人機的觀察下,都好似沒有了人影。

  瀋陽城池,都被轟平!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