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個別想活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個別想活

  第230章 一個別想活

  「末將參見大王。」

  關城外,滿軍臨時營地帳篷內,吳三桂向多爾袞下跪。

  這是他第一次見多爾袞。

  雖然多爾袞已經接受了他的投降,然而小心起見,他必須得先拿下山海關再說。

  如今這東羅城就是吳三桂的投名狀。

  已經叛投過一次,即便再叛回大明,明朝的皇帝也一定會讓他死,所以多爾袞現在才真正接納他。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多爾袞沒有拿下整個山海關,心裡有些不開心,不過表面上還是說道:「將軍請起。

  」」

  吳三桂起身後似乎察覺到多爾袞的臉色不太好看,便拱手說道:「末將慚愧,未能助大王奪取山海關,不知道為何,昨日明軍的守城人馬比往日多了一倍有餘。不然的話,我們突然襲擊,他們必然反應不過來。」

  旁邊隨軍作為軍師的范文程倒是說了句好話道:「大抵是騙將軍進城,準備擒拿將軍所用,不料誤打誤撞而已。」

  「嗯。」

  多爾袞覺得有道理,點點頭道:「既是如此,將軍也不必介懷,坐下說吧。」

  「多謝大王。」

  吳三桂就坐在了帳篷下方一側椅子上。

  多爾袞沉聲道:「現在關城沒有拿下,卡在這裡,進也是不是,退也不是,該如何是好?」

  范文程說道:「大王應該先派人繞過角山,切斷明軍糧草,把他們困死在關內,然後再派人勸降。明軍多缺糧缺餉,也許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自行潰散。」

  「那就先這麼辦,我待會就讓多鐸帶人繞過去。」

  多爾袞點點頭。

  其實繞開山海關非常容易。

  不提從張家口或者盧龍塞入關,單說山海關北面的角山也可以繞過去。

  從後世秦皇島長壽山景區北面就能繞到秦皇島石門寨鎮。

  這些地方其實也有明長城,但眼下大明兵力匱乏,山海關長達二十多公里的城牆守軍也就四五萬人,站在城牆上稀稀拉拉,防守力量十分薄弱,更別說其它地方。

  所以大明北京其實就是個篩子,滿清想進就進,

  只是之前由於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一直橫在寧遠,山海關又有守軍,導致建奴沒有後勤補給,只能劫掠,不能占領。

  現在吳三桂歸順,山海關就成了孤城,他們隨時可以繞後切斷明軍的退路,把明軍包圍起來。


  「不過就算是這樣,末將覺得還是難。」

  吳三桂說道:「末將聽說大明國內流寇已經被剿滅,孫傳庭給崇禎皇帝進獻了許多糧草銀兩,王家彥從北京來的時候帶了許多糧,甚至給末將都運輸了許多輻重,足夠寧遠半年之用,山海關內肯定只多不少,前後夾擊怕是不易。」

  范文程笑道:「因而還需要多管齊下,一則我以為豫親王可以劫掠京畿附近,斷絕明軍糧道以及後路。二則威逼北京,嚇一嚇那崇禎皇帝。三則我們可以持續先帝在松錦大戰時的圍困之法,逼著明軍來援,在半路上把他們的部隊消滅,這樣山海關支撐不了多久。」

  「嗯。」

  多爾袞說道:「我也是這麼想的,欲速則不達,國家之間的大戰沒那麼快分出勝負,

  只要能夠拿下山海關,不管是半年還是一年,都是值得的事情!」

  范文程又道:「大王還可以利用山海關城牆過於長,明軍無法面面俱到的弱點,趁夜從別的城牆上殺進去。我們兵馬比明軍多,只要不斷地上城牆,總能擊破他們的城池。」

  「嗯。」

  「最好是能把南翼城和北翼城攻破,即便不能攻破,也應該把南北翼城與關城的城牆搶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從側翼襲擊明軍的防守部隊。」

  「好。」

  「還有威遠城、威海城與寧海城三座城池,只要我們把這三座城池搶下來,慢慢蠶食南北翼城,最後把關城包圍起來,則城中守軍便如瓮中捉鱉,插翅難飛。」

  范文程的確很有智謀,面對現在進退兩難的處境侃侃而談,想出了許多對策。

  不過事實上這也是滿清建奴慣用的招數了。

  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充分利用運動戰四處出擊,把明軍逐個擊破,最終取得勝利。

  松錦之戰中皇太極採取圍點打援的辦法,包圍松錦,大量挖掘壕溝,與明軍打消耗戰,又擊敗援軍,斷絕明軍糧道,最終把明軍擊敗。

  現在基本上都是同樣的套路。

  一是派多鐸繞道襲擊明軍後方,把山海關圍困起來,斷絕明軍糧道和援軍,以此圍點打援。

  二是四面出擊,針對山海關城牆長,守軍少的弱點,利用梯子之類攀登上那些沒有守軍防守的城牆段落,進攻別的城池,逐個擊破。

  范文程認為,只要這兩招順利完成,不出一個月,山海關內的明軍就會被擊敗,甚至投降。

  多爾袞很認同,即便范文程不說,他自己也打算用這兩個套路。

  當下他叫來多鐸,令他率領部分人馬繞道角山襲擊明軍後方,同時召開將領會議,採取多面進攻的方式,讓明軍疲於奔命。


  這一招確實讓明軍很難受。

  接下來的幾日內,明軍與滿清在城牆上依舊對峙,雙方每天都會進行試探性相互進攻,死傷不少人手。

  直到兩日後建奴忽然對其它城牆發起進攻,突襲到了南面城牆上,險些威脅到明軍右翼。

  好在明軍將領周遇吉率人奮力死戰,這才把殺到城牆上的建奴軍隊擊退。否則若是被建奴軍隊兩面夾擊,防線會崩潰。

  這讓王家彥被迫分兵在城牆各段布置少量兵力,以緩解這種建奴不斷騷擾各段城牆的壓力。

  事實上王家彥等人也早就察覺到了這個問題。

  然而他們卻沒什麼太好的辦法。

  他們人馬不到五萬,攏共四萬多一點,要把七座城池,攏共長達二十多公里的城牆守住,難如登天。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就像洪承疇在松錦之戰中,缺糧缺餉,部下不合又士氣低落,即便他統帥能力非常強,也只能含恨敗俘。

  因此王家彥只能被迫防守,甚至放棄了東北面同樣在長城外的威遠城,集中兵力抵禦敵寇。

  但又過了幾日,一個更糟糕的消息傳來一一關城後方,忽然出現大隊建奴騎兵。

  這意味著建奴已經繞道,正在把山海關包圍住。

  就像錦州和松山一樣。

  一時間山海關內的明軍人心惶惶,若非王家彥他們多次派人在軍中宣傳,說太祖太宗下凡救世,援軍馬上就到,恐怕都有崩潰的風險。

  便在這戰局焦灼當中,時間也慢慢來到了崇禎十七年六月十四日,多爾袞圍城的十餘天后。

  盛夏時分,炙熱的陽光灑落,讓人感受到了一絲燥熱。

  小冰河時期,南方冬天都結冰,北方七月份河北地區還在下雪,這樣稍微有些夏日暑氣的時候可不多見。

  一隊土兵徐徐走在撫寧通往山海關的官道上。

  周安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手搭涼棚,抬起頭看了眼午後的天際,烈陽高懸,大地一片金黃色。

  道路兩側雜草叢生,遠處農田荒蕪,半人高的蓬蒿被風吹得像麥浪一樣搖曳。村莊破敗,隱約間還能看到,北面村口的老槐樹下,堆積著白骨。

  「聽說永平府、順天府、宣府等京畿之地常年被建奴寇邊,城外的村莊集鎮早就被屠一空。這一路走來,確實荒涼啊。」

  「別忘了我們之前路過山東的時候,說幾年前那什麼多爾袞帶十萬大軍南下,屠殺了濟南數十萬人。」

  「還有趙州、昌平、三河等地。吳王殿下說,未來建奴還要屠戮數百萬之眾,在南昌我們漢家女子被他們日夜凌辱,光南昌被殺死的女子達十餘萬之多。」


  「建奴真是一群禽獸。」

  周安身邊幾個親信衛士憤憤不平地說著。

  他們從北京過來,過通州、三河、玉田、豐潤、盧龍等地,沿途多見荒涼,野外空蕩蕩破敗的村子隨處可見。

  滿清不管是從盧龍塞還是張家口入關,都必然會經過京畿附近。

  每次北京城都沒辦法在野外擊敗清軍,城內守軍保衛住北京已經很不容易,根本無力救助周邊。

  因此京畿周邊地區早就被建奴殺戮、劫掠、燒搶一空,很多遼東漢人都是被擄走的京畿百姓,甚至京畿地區已經不夠搶殺,他們就去河北與山東作惡。

  從崇禎二年皇太極繞道喜峰口第一次入關,劫掠屠戮遵化、良鄉、固安、香河、永平、順義、遷安、灤州等地開始,到崇禎十七年清軍南下,滿清在正式入關前對關內的大規模屠殺事件就多達十餘起。

  其中尤以崇禎十五年的濟南之戰最為慘烈,闔城都被屠戮一空,據記載城內屍體多達十三萬,有數十萬人被殺害,史稱濟南之屠。

  京畿地區也有趙州、昌平、三河等地之屠,每次都有數萬人被殺害。

  縣城、府城尚且如此,野外的村鎮更是悽慘,基本上遇到建奴來襲的時候,沒有任何逃跑與反抗的可能性。

  這就導致周安他們所過之處,已經不能用人間地獄來形容。

  因為殺戮已經過去,被時間抹平,只能看到大量骸骨在道邊,看不到腐爛的屍體以及殘殺的慘狀,便剩下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瞪蹬蹬!~」

  就在這個時候,周安忽然勒馬停住,右手上舉示意隊伍停下,說道:「你們聽。」

  旁邊衛士停下,也側耳聽起來,片刻後,有人說道:「馬蹄聲。」

  「方向是向我們這邊而來,而且還是大隊騎兵。」

  「起無人機。」

  周安毫不猶豫地說道。

  大明的馬匹來源主要是陝西、甘肅一帶。

  自從李自成禍亂陝西,掠走大批馬匹後,到明末時期明軍日益缺馬。

  目前呈現大建制的騎兵隊伍就只有關寧鐵騎以及孫傳庭的部隊有一部分騎兵,山海關的兵馬以步兵為主,騎兵少得可憐。

  而孫傳庭現在在北京,能出現在這裡的大隊騎兵除了建奴就只剩下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這兩個都是敵人。

  「嗡!」

  無人機飛手立即升空。

  曠野之上,從高空俯瞰,周圍林木森森。


  東方大概距離三四里外,成群結隊的黑影疾馳而來,初略看去,至少上千名騎士。

  飛手操縱無人機靠近過去,拉近距離,畫面中頓時能看到,這些騎兵都穿著藍色布甲,外面凸起許多銅泡釘,頭戴黑漆葫蘆盔,上垂黑色纓穗。

  「是韃子。」

  周安一眼就認出來,這是滿清建奴的裝束。

  他自然沒看過。

  可明軍服飾與其有天壤之別,只要是明軍士兵就能看出其中差別。

  「百戶,殺?」

  親衛問道。

  「殺!」

  周安毫不猶豫向前揮揮手道:「排一字型,一個都不許放過。」

  「是。」

  親衛隨即拿出對講機跟下面兩個總旗道:「敵襲,面向前方排一字型。」

  身後衛士們得到命令,迅速撥馬往官道兩側的野外分散。

  清風吹拂著野草,馬蹄踩在草上,靜謐無聲。

  此刻愛新覺羅·博洛率領著一千五百正藍旗軍隊,正向著盧龍開赴。

  手底下的士兵其實並非都滿族人,滿人只有一個牛錄三百,其餘則是六百蒙正藍旗,

  六百漢正藍旗。

  蒙八旗與漢八旗並非獨立部隊,而是都從屬於滿八旗,因此滿八旗的旗主同時也是蒙八旗和漢八旗的旗主,相當於僕從軍。

  博洛作為多羅饒余郡泰阿巴煙的兒子,在豪格因為辱罵多爾袞而被議罪削爵之後,以固三貝子的身份統領部分正藍旗軍隊,跟隨豫親泰多鐸業關。

  現在他奉多鐸的命令王西籍擾京畿周邊。

  除了他以為,還有八旗其餘部隊,總用約一萬餘人,開展對北京周邊地區的進攻。

  別看各部隊分散,每部分人數在一千到一千五之間,然而清初士兵戰鬥力強悍,野外戰王王幾千清軍就能追看上方明軍跑,

  因此他們大搖奏擺,沿途絲毫不遮掩行跡,

  當他們穿過曠野,遠遠看到一片又棄村莊的時候,修地見到了村莊外,不知道何時出現了一隊騎兵。

  博洛目光一凝,臉上露出殘亢的笑容道:「我還是第一次見那麼少的明軍敢鍾我的坡。」

  旁邊有牛錄道:「主子,奴才去把他們都殺了。」

  「獅子搏兔亦懼全力,包圍過去。」

  博洛揮揮手。

  雙方陡然相見,沒有任何前陳,也沒有任何對話。


  隨著博洛一聲令下,兩翼的蒙八旗與漢八旗隨即頭丫右繞道,中間兩個牛錄撥徑直衝鋒,他自己本部的三百滿八旗撥壓陣。

  這是建奴常懼的打法,也是為了減少滿人的傷亡率,可正就算遭遇到頑強抵抗,也是蒙古人和漢人死。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對方不僅沒有逃跑,甚至反而對他們發起了衝鋒。

  雙方距離越來越近。

  「噠噠噠噠!」

  一陣古怪的聲音傳來,緊接著還在衝鋒的騎兵們紛紛倒下。

  霧時間,原本上經把敵人包圍起來的蒙八旗與漢八旗士兵們就死傷慘重,連人帶馬,

  全都被打成了篩子。

  「嘶!」

  博洛倒吸了一口涼氣,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看到對方手中的古怪物件噴出火光,他的士兵就死在了荒野地里。

  下一秒,無數子彈疾射過來。

  博洛與身邊的滿人土兵猝不及防,像是被一記重拳擊中,然後雙目無神地從馬上跌落。

  周圍還殘存著的八旗土兵驚恐地勒馬開始逃跑。

  「呵。」

  這次換周安獰笑了,說道:「追,一個別想活!」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