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大明農業興盛計劃
這幾天通過網上查的資料以及讓季赫幫忙詢問一些農業局的朋友,朱雲峰大致有了具體操作流程。
首先就是他打算註冊一個農業公司,這點毋庸置疑。
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合理合法地弄來大量種子和化肥,從而想辦法運到大明去。
但有個問題。
那就是目前市面上有些常規水稻被種子公司加了科技與狠活,留種了後續產量也會大幅度降低。
所以他必須去找那種沒有加科技與狠活的常規水稻種子。
這種種子其實非常多。
因為科技與狠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屬於陰謀論,確實存在,而且有這方面的技術。
sto9.c🍒om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然而它本身就需要極大的技術支持和成本考慮,導致除了擁有自己科研團隊的大型種子公司外,普通種子公司根本沒能力這麼做。
並且最重要的是種子也有不同的品種,甚至每年都有新品種上市,不可能每個品種都能把這種技術運用上。
因此在實際上生活當中,那種加了科技與狠活的種子,往往都是大型種子公司研發出來的最優質、最尖端的常規水稻種子。
比如那種畝產一千五百斤以上的高產稻,而且能達到這個水平,還要看氣候、土壤、化肥等等條件。
普通常規水稻畝產一千二百斤左右的,根本不存在什麼科技與狠活。
成本都跟不上,種子公司得虧死。
因而可以留種的常規水稻品種非常多,只是商業用途不能留種而已。
比如前段時間就有新聞,一個有一千多畝地的種糧大戶自留種,被種子公司告上法庭,最終被判賠償種子公司十萬。
這當中的邏輯是一個法律問題。
農民自留種是「自繁自用」,所以能夠被允許。
而種糧大戶和農業公司留種,屬於「商業目的」,觸犯了法律。
朱雲峰搞農業公司,大量租用田地,肯定要被劃為商業用途,那就不允許留種。
但這對朱雲峰來說有利。
畢竟他要留種的地方是在大明,大明那邊現代法律管不到,那自然無所謂,想怎麼留種就怎麼留種。
如此一來,朱雲峰也有足夠的理由和藉口每年大量購買種子和化肥。
而以現在的科技水平研發出來的常規水稻,即便留種後能保證至少三四年內不會降低產量。
他租個幾萬畝地,想辦法弄個幾萬畝地的種子送到大明去,很快大明那邊就能弄出大量二代種子,迅速往推廣到南方地區。
只是他需要找到那種最先進最優質且沒有加科技與狠活的常規水稻種子,這才是他要解決的問題。
其次就是大宗購買種子要遵守國家種子法辦理經營許可證,用多少都要報備。
農業公司作為經營一方,購買渠道基本來源於種子公司。
而種子公司往往是縣、市、省級農業部門的下屬單位,比如他們縣的種子公司就歸屬於縣農業局。
想買多少是農業局那邊說了算,這就要他去跟政府那邊交涉了。
不過在朱雲峰看來,這也不算什麼大問題。
雖然要報備,但這世上哪有送上門的錢不要的道理?
事實上種子公司都是在做虧本生意。
朱雲峰租個一萬畝,卻要三萬畝種子,種子公司能扭虧為盈,傻子才不願意干。
至於用途,基本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反正都是為了縣裡發展做事,只要不違法,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可以商量。
所以在朱雲峰看來,種子的問題不算什麼大問題。
完全可以以囤貨為藉口存放在倉庫。
只要他把租地的事情搞定,縣裡巴不得他多買種子,給縣裡財政創造營收。
最後一個問題才是重點,那就是化肥。
根據朱雲峰在逼乎上查閱的農業專家給出的意見。
專家認為,就我國而言,1949年至今平均畝產增加的300公斤中,單純化肥因素約占30%。單純良種因素約占20%,單純水利因素約占10%。
單純其它因素(包括高廂壟作免耕輪作預留行間套作肥水管理在內的耕作制度改革,和農藥、農膜、農機等)10%。
多因素綜合作用結合(包括化肥、良種、土壤本身肥沃貧瘠程度、水利、農膜、農機、農藥、肥水管理耕作制度改革等)約占50%。
總得來說,化肥對糧食增產的作用極大,增產貢獻率還要超過種子。
好種子可能也就增產10-20%,但化肥卻能增產30%以上,甚至一些貧瘠的土地,貢獻率能達到50%以上。
因為化肥本身就是給糧食施肥,黑土地肥力足夠,施肥貢獻率不足20%。而那些土壤地力不足,施肥的重要程度就非常高。
只是近些年來我國的化肥使用率在逐年下降,開始從大量使用化肥,轉變為化肥與有機肥結合使用。
原因在於長時間使用化肥,嚴重透支土地,讓原本肥沃的土壤開始貧瘠。
最典型的就是東北黑土地退化的問題。
所以很多地區的農民在種植主糧的時候會選擇用化肥跟有機肥,但種植蔬菜的時候,已經開始轉變為傳統的農家肥。
而大明那邊的土地應該不像現代那麼透支嚴重,初次使用化肥的效果將會非常驚人,通過與高產種子的配合,說不好增產程度能達到很高的地步。
只是化肥這玩意兒不像種子可以留種,用多少就消耗掉了多少,需求量會非常大。
朱雲峰就算把全縣的化肥壟斷都供應不了整個大明的市場。
因而朱雲峰給朱元璋的計劃是先弄種子以及少部分化肥,然後就是他從現代搞到土法煉製化肥的技術。
雖然土法煉肥肯定不如工業化肥效果好,但至少也能提高不少糧食產量。
後期等朱雲峰的農業公司做大做強,自己開個化肥廠,或者想辦法弄一些設備去大明,在大明建造化肥廠,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
事實上按照朱雲峰的構想,他以後做大做強,要搞出一個規模宏大的農業公司以及化肥工廠。
農業公司本身就有種子公司的經營能力,規模大起來之後,他就不需要從縣裡種子公司弄種子,而是自己就可以經營種子銷售。
化肥廠也是如此。
像二次元當中流行的金坷垃就是私營化肥廠,只是後來倒閉了而已。
畢竟不管是干農業公司還是干化肥廠,私營經營競爭非常困難,打開不了市場,就面臨倒閉的風險。
而朱雲峰不擔心這個問題,他的市場不是現代,而是大明。
基本上等他把農業公司做大做強,之後就能順勢建立起各類加工廠,從而為大明輸送工業能力。
「總的來說,就是只要我把農業公司和化肥廠做大,那麼供應大明就不是什麼問題了,以後我建一個全自動化設備,搞個輸送帶,自動往地窖里送東西,老祖宗你安排人搬就行。」
朱雲峰把他的計劃詳細說給朱元璋聽之後,最後才說道:「唯一麻煩的就是那麼大的產能,流入市場去了哪裡。平白無故消失肯定不行,所以我必須留下一部分產能,想辦法自己賣出去,還得報稅。根據我在網上查的資料來看,如果只有進項稅而沒有銷項稅的話,稅務局肯定會查的。」
「嗯,這一點你要想辦法瞞過去,切不能暴露了咱們大明的存在,若是讓現代人知道可以來往我大明,大明危在旦夕,我也只能移動石碑,切斷與你的聯繫了。」
朱元璋認真叮囑,耳提面命,這是他最擔心的問題。
朱雲峰苦笑道:「我也只能想辦法瞞,只是這方面我不太專業,可能要去找我老爸才行。」
「應該不用麻煩叔叔。」
季赫忽然說道。
「怎麼了?」
朱雲峰問。
季赫笑道:「你知道國家主要查的是什麼?」
「是什麼?」
「瞞報產能和偷稅漏稅啊,所以才有工業大摸底。很多要求環保的工業方面,上面政策要求減少產能,下面為了工人飯碗,只能瞞報,瞞報了就涉及偷稅漏稅,這樣才會有人查。」
季赫雙手一攤道:「糧食產業在環保要求方面沒那麼嚴,只要求不准焚燒麥秸之類。」
「但我也瞞報產能了啊,假如我產10萬噸糧食,報2萬噸,這2萬噸銷售出去了,瞞報了8萬噸,不一樣會查嗎?」
「可你這8萬噸沒銷售啊,如果沒有銷售行為,是不需要繳納增值稅的,而且農產品有免稅政策,甚至可能你那銷售出去的2萬噸都不需要納稅。」
「原來如此。」
朱雲峰這才恍然大悟,還擔心多的產能伱沒法送到市場上消化,被國家查出來不知去向呢。
結果杞人憂天了。
其實仔細想想也正常。
現在農業補貼非常多,除了免稅以外,還有各種福利政策。
國家巴不得你多種糧食,不可能打壓。
因此在相關的稅務問題上放得非常開,甚至壓根不查,只要你願意承包土地種糧食,各項方便之門的綠燈大開。
「而且你現在就算是有部分產能不見了,沒有流入市場,你也可以等大明的第二代,第三代產能跟上來,再往現代輸送。」
季赫又補償道:「直觀點的表達就是,假如你先往大明輸送10萬噸留殼的稻米作為種子,大明那邊10萬噸種出來,先全都留作種子,再全國推廣到第二代,這樣大明那邊糧食產量上來了,再把你這10萬噸留殼稻米補上就行。」
「厲害啊赤桑,咱們兩個臭皮匠能頂個諸葛亮了。」
朱雲峰一聽也很有道理,激動說道。
「不止呢。」
季赫得意道:「農業公司生產範圍不僅是種地,還有畜牧業和養殖業,你還可以開豬廠、牛場,產出的糧食都不用流入市場,直接當做飼料,自產自銷,只要你沒偷稅漏稅,誰會查你啊。」
「要是這樣基本就沒問題了。」
朱雲峰立馬對朱元璋說道:「我們一個縣肯定供應不了整個大明,但暫時給大明當作種子公司還是沒問題。一年供應個幾萬噸,幾萬噸種一茬後自留種,應該一兩年內就能馬上推廣到全國,之後以三四年一代的時間重新換種子,就可以源源不斷地保證大明用得上現代的常規水稻,雜交水稻種子我也給你們搞一些,糧食產量翻倍應該足夠了。」
「嗯。」
朱元璋聽了他的整個計劃,還是很滿意地說道:「不錯。」
「由於大明初期,經濟主要是南方,所以水稻是主糧,但玉米、紅薯、土豆之類也得跟上,這些也都會安排。」
「好。」
「那初步計劃就是這樣。」
朱雲峰打算做個最後總結,但想不到詞,就看向季赫道:「赤赤,你總結一下。」
「總結就是優化產業布局,完善產業在大明梯度有序轉移的協作機制,推動轉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
「說人話。」
「習慣了,習慣了。」
季赫不好意思地道:「就是先以現代產業為基礎,為大明持續輸送高產作物,來保證糧食產量提升。然後通過現代技術,土法制肥,幫助大明建立起基礎的肥料供應。糧食產量提升上來了,大明那邊的生產力擴大了,蛋糕變多了,江山就穩固了。」
「好啊。」
朱元璋長舒了口氣,嘆道:「大明初立,國內天災不斷,或遇雨水愆期,蟲蝗並作,並淫雨澇而不收,饑饉並臻,間有缺食而死者,如今總算要餓不死人了。」
那確實。
這句話下半句「可是觀其窘於衣食而死者,豈不優遊自盡者乎!」。
聽到朱元璋的話,朱雲峰不由得心中腹誹。
老傢伙壞得很。
自己造反成功當了皇帝,上了車就開始焊車門,絞盡腦汁愚弄百姓,讓百姓別學他造反。
在《御製大誥》當中整段話的原句是:縱然所供不足,或遇雨水愆期,蟲蝗並作,並淫雨澇而不收,饑饉並臻,間有缺食而死者,終非兵刃之死。設使被兵所逼,倉惶投崖,趨火赴淵而歿,觀其窘於衣食而死者,豈不優遊自盡者乎!
意思是餓死總歸不是被人殺死,要是被別人殺死,要麼倉惶跳崖,要麼投入火海,這般窘迫,還不如悠然自殺來得痛快。
總結就是,哪怕是餓死,也不要反抗他的統治。
現在看到百姓有飯吃了,不會反抗他的統治了,老登能不高興嗎?
不過朱雲峰自然也不會拆穿。
他繼續說道:「這些還只是第一步計劃,不過我們預估了一下,要想短時間內做大做強,可能後續還需要投入不小的資金。因為干農業這事本來就是虧本買賣,哪怕砸錢進去也是虧本生意,就只能通過大明的市場來彌補虧損,要是大明那邊只進不出的話,我們這邊很快就會虧完。」
「嗯。」
朱元璋沉吟片刻說道:「你們先做著,待沒錢了再說。」
老登這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啊。
朱雲峰心裡翻了個白眼,但還是耐心道:「我覺得可以先用黃銅和白銀填補,我們大肆收購工業銅和工業銀,建立工廠,以製造紀念幣一類的銅幣和銀幣為由,給大明造銅錢銀錢,先替代現在的大明寶鈔,穩定經濟,並且大明金銀兌換比例官方定價為1比4,實際為1比6,大量白銀湧入有所漲幅,最多也就1比10,了不起1比20。」
「但現代的金銀比例卻達到了1比80多,中間會有極大的利潤空間,這樣就不需要老祖宗您出錢了,直接從民間用銀來換金。」
他繼續說道:「而且這樣做的話,也不會讓白銀成為收割黃金的工具。因為在古代白銀本身就具備了金融和貨幣價值。這樣既能給現代提供資金髮展,還能穩定古代物價,提升經濟。」
這也是朱雲峰早就考慮好的事情,之前只是籠統跟朱元璋說了一下,現在既然要開始正式幹事業,那自然要提上日程。
「好。」
朱元璋盤算了一下,用銀換金是個不虧本的買賣,確實可以干,便點點頭道:「那就這樣吧。」
「那明天我就下山,先和鎮政府那邊,再把公司框架搭建起來吧。」
朱雲峰說道。
「嗯。」
朱元璋應下了。
大明江山愈發穩固,他的心裡自然也就愈發高興。
當然。
最重要的是繼承人不能是朱允炆這樣的蠢貨。
回去就得叮囑標兒注意身體。
以後標兒但凡患病,必須馬上來現代就醫,即便出了意外,還是不能挽回標兒,傳給老四都比朱允炆這般蠢貨強!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