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多管齊下

  朱允熥的心情不錯,雖然最近的事情不算少,可是有些事情的進展也是比較順利。

  關于吉日等等的選擇,朱允熥不會輕易的去說什麼。說到底就是有些事情,他不好出面,還是踏踏實實的坐享其成就行。

  陳迪來到了文華殿,說道,「殿下,明年加開恩科之事,是不是該昭告天下?」

  朱允熥也不客氣,「還是不好現在就昭告天下,只是禮部等衙門還是多做準備,等到那時候就正式的昭告天下。」

  陳迪自然也心裡明白了,有些事情也確實只能如此了,還是不適合現在就大張旗鼓的去做一些事情,還是私下裡做些準備即可。

  朱允熥繼續說道,「這些事情你們心裡有數就好,按說時間還是來得及。明年加開恩科,也不用就是春闈,改為秋闈吧。」

  陳迪就連忙說道,「殿下英明,若是春闈還是有些早了,一些士子怕是難以趕到考場。」

  按照以前的規矩,基本上也就是春闈,也就是在正月、農曆二月,只是這麼一來的話,還是稍微的有著一些趕。

  所以改成秋闈,給士子們足夠多的時間,從他們收到加開恩科的消息再趕到會試的場所,完全來得及。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𝖘𝖙𝖔9.𝖈𝖔𝖒

  朱允熥笑著開口,「這件事情就準備準備,既然是加開恩科,這一科還是不要出岔子。」

  陳迪自然更加明白皇太孫的意思,這一次加開恩科,這就是施恩於讀書人。要是這件事情沒有辦好,那也是讓朱允熥跟著丟臉。

  畢竟這一次加開恩科,名義上就是因為新皇登基,這麼重要的事情當然就不允許有人抹黑,這件事情也確實不能出什麼意外。

  陳迪連忙保證說道,「殿下大可放心,臣等定當竭盡全力,絕不容許有官吏作惡。」

  科舉考試雖然做過很多的防止舞弊等等措施,可是要說絕對沒有一些小動作,那也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大家也必須努力,要儘可能的減少這些行為。

  朱允熥還是相信陳迪的立場,大明開國以來,目前來說在科舉方面哪怕有著一些不足之處,但是還沒有出現過大面積的舞弊案。

  陳迪離開後,朱允熥將徐輝祖、藍玉等人叫來,「明年大運河要疏浚,掉換的衛所等,你們現在都安排好了嗎?」

  徐輝祖上前奏報說道,「回殿下,臣等調兩衛屯田衛所赴青州,以換齊王三衛。」

  朱允熥仔細想了想說道,「可,齊王三衛調去遼東,高麗那邊不安分。至於遼王等三護衛不全,那就不要再添了。」

  徐輝祖等人心裡有數,齊王此前算是得罪了皇太孫,齊王三衛被撤走大家也沒有什麼意見,這件事情看起來就是非常理所應當的事情了。

  青州的齊王三護衛調去遼東,那也沒什麼問題,很多人也都在猜測太孫可能會對高麗的李成桂用兵,現在還有不少兵馬在遼東。

  這件事情就未必是絕對的,遼東有兵馬不只是防衛高麗的襲擾,同樣也是因為還有女真三部,或者是一些蒙元餘部,那裡也不是特別穩定。

  至於說遼王等藩王三衛沒有配齊,那就沒必要配齊了。朝廷的兵馬過去了就好,用統兵大將率領就行。

  徐輝祖繼續奏報說道,「此前周王三衛已經調至山東,周王此前上奏,開封並無所需開墾之田。臣等暫時未調屯田衛所開封,請殿下定奪。」

  周王三衛也基本上被朱允熥給取走了,名義上是用屯田衛所來替換。只是大家都非常聰明,朱橚直接說不需要三護衛替換。

  朱允熥笑了笑說道,「這也不妥,雖然有王府護衛,只是怕不夠。調一部千戶所,護衛周王安全。」

  朱允熥還是知道投桃報李,自家五叔果斷的捨棄那些靠不住的兵權,只留下最基礎的王府護衛等等,朱允熥也不能做的太難看。

  三個衛所是被調離了,也不需要用屯田衛所作為補充,那就補給周王一個千戶所,當然名義上還是朝廷的兵馬。

  徐輝祖就問道,「殿下,周王三衛是調去遼東,或是調去漠南?」

  朱允熥看了看,對李景隆說道,「你領周王三衛、燕王三衛去大寧,統合兵馬,以備韃子犯邊。」

  徐輝祖和藍玉都有些皺眉,他們對李景隆的能力不是特別信任。這位曹國公確實有一定的本事,但是不至於讓他去做這麼大的事情啊?

  周王三衛、燕王三衛,再加上去了之後還要加上在大寧等地的衛所,以及很有可能拿下寧王三衛,這就是至少三萬大軍了。


  不過下一刻徐輝祖也明白了,這件事情還真的就是曹國公過去作為合適。因為曹國公不只是勛貴,這同樣也是大明的外戚。

  有身份、有一定的威望,李景隆去了大寧等地之後,實際上就是將寧王手裡的三護衛也給順勢拿走,將這些衛所布置在大寧等地。

  到時候所謂的藩王護衛,就直接從名義上被徹底的和藩王分割開來,這以後就直接是朝廷的兵馬了,和藩王們不再有任何的關係。

  這些得罪人的事情還是李景隆去做吧,他的身份也確實適合這些事情。

  李景隆也每天推辭,果斷說道,「殿下,臣以為蒙元餘孽賊心不死,只是調集周王三衛、燕王三衛,防線還不足以穩固。」

  朱允熥好整以暇的看著李景隆,隨即問道,「怎麼了?增派六個衛所,這還不足以讓漠南的防線穩住?」

  李景隆一點都不慌,有條不紊的解釋說道,「殿下明鑑,漠南歷來都是那些遊牧部落掌控,現在朝廷在漠南駐兵也頗為艱難。」

  這一點朱允熥自然也心裡有數,現在大軍在漠南駐兵,實際上多數都是要從北平等地輸送糧草物資等等。

  很多的軍民也都是學習一些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因為在那裡暫時看不到任何耕作的機會。

  李景隆繼續補充說道,「而且朝廷此前招降蒙古諸部、設羈縻衛所,只是這些人當中,頗有一些不臣之人,忘卻了朝廷恩典。」

  這件事情大家也都是心裡有數的,招降的一些蒙古人時常也會反叛,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再者就是朝廷對羈縻衛所的掌控力度一般,很多羈縻衛所的官員都是那些部落頭領,這些人拿了大明的官職,可是時常就是聽調不聽宣。

  李景隆就嚴肅無比的說道,「殿下,臣以為若是兵力足夠,尚且可以控制那些羈縻衛所。如今蒙古內亂,那些人也無處可去。」

  黃金家族的血脈現在傳承是沒斷,可是各個部族為了大汗的位置打的頭破血流,現在的草原上沒有一個真正的領導者。

  這自然也就算是屬於大明的機會了,可以趁機整合一下在漠南的勢力,可以進一步的掌控漠南。

  徐輝祖果斷上前說道,「殿下,臣以為曹國公所言有理。韃子現在虛弱,朝廷可以趁此機會削一部分羈縻衛所,以朝廷兵馬安置。」

  朱允熥就認真起來了,李景隆和徐輝祖的意思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現在兵馬多、實力強,在漠南進行一些輪換。

  本來在開平、大寧等地就設置了一些衛所,大明也在嘗試著在這些地方長期駐兵,徹徹底底的控制住漠南草原、壓縮遊牧民族的活動空間。

  這麼做自然是沒什麼問題,大家也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這也是機會難得,錯過了就太讓人不甘心了。

  大明境內現在看起來是沒有什麼戰事,用兵的地方也不多,那麼就想辦法進一步的控制住漠南。

  更何況現在都已經在削藩王手裡的兵權了,那麼這些衛所也不能真的裁撤了,肯定是需要將這些兵馬用好,不能隨意就是安置了。

  兵馬有富餘,就安排去草原上。順便摟草打兔子,將那些立場不堅定的羈縻衛所給裁撤,甚至直接給攻滅,草原上只能是大明的兵馬。

  這是一個不錯的提議,不過朱允熥有些擔心,「這麼一來,那些羈縻衛所怕是要生異心了。」

  藍玉立刻激動的上前說道,「殿下,若是他們有異心,滅了就是。朝廷給了恩典,那些人時常忘恩負義,要我說他們就是靠不住!」

  徐輝祖和李景隆也沒有出言反駁,他們其實也都有著類似的想法,這就是支持用大明的兵馬取代羈縻衛所的原因所在了。

  說到底就是覺得那些羈縻衛所靠不住,現在大明也不需要這些人去穩住草原上的局勢,那就更加強勢一些好了。

  那些羈縻衛所的官員們如果識相一點的話,就徹徹底底的效忠於大明,那麼地位和富貴肯定是少不了的。

  可是他們如果因此不滿乃至反叛,大明自然也不介意出兵,將這些不穩定因素給清除掉,到時候大明就可以得到一個更加穩固的漠南草原。

  朱允熥確實有些心動了,說道,「這是大事,自然是要好好商議才好,還是不要妄動。」

  這件事情說急也急,說不急也不急,所以也完全可以多一些耐心,沒必要操之過急。

  朱允熥繼續說道,「你們幾個好好商議一番,定下來一個章程送過來,到時候再仔細商議一番,這是大事不得耽擱。」


  心動肯定是心動了,如果能夠得到一個穩定的漠南,朱允熥自然是沒有任何的理由拒絕,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歷來中原王朝都是受一些遊牧民族的襲擾,這些也都是事實了,所以能夠解決這樣的一些隱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別看現在的蒙古部落看似衰弱了,可是用不了多久就會形成韃靼、瓦剌,可以給大明帶來很大的負擔和壓力,甚至讓大明一再受挫。

  而朱允熥肯定也不會放棄大寧、開平等地,哪怕大軍駐紮在草原的成本比較高,也不能輕易的捨棄那片疆域,更不能允許遊牧民族在那裡牧馬、壯大。

  只要有機會,那就持續的削弱一些敵人。不管是現在那些虛弱的敵人,或者是未來可能成長起來的敵人,都不能客氣。

  對他們,朱允熥顯然是不會有什麼仁慈的地方,給了他機會的話,那自然也就是毫不客氣的出手,就是這麼簡單。

  李景隆等人也是頗為振奮,皇太孫還是對於一些軍事非常的熱情,對於草原上的種種事情頗為關心,這就意味著勛貴們不用擔心太多的事情。

  有些儲君在沒有登基之前是一副銳意進取的樣子,可是當了皇帝之後就沒有那麼執著了。

  不過現在看看也沒必要擔心太多,皇太孫對於草原的熱情,甚至是比起很多人想像中還要執著,有機會就想要去攻打那些敵人。

  這肯定是好事情了,起碼對於這些勛貴們來說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沒有足夠的軍功、沒有一定的戰事,他們就缺少用武之地,可能會被文官壓制。

  有機會打仗的話,建功立業的機會就來了,就可以確保在朝堂上有著足夠的地位了,不用擔心被閒置。

  等到三大國公都離開,朱允熥笑著問道,「大和尚,你覺得我這表兄如何?」

  道衍開口說道,「曹國公雍容有肚量,看待時局頗為精準。」

  朱允熥笑了笑,他也覺得李景隆這個人非常的聰明。要說帶兵打仗的本事肯定是不如徐輝祖等人,可是要說把握機會等等,那就非常高明了。

  李景隆就不是一個單純的將軍,他更多的是一個政客、權貴,很多的時候心思也不只是在帶兵打仗這件事情上。

  不過朱允熥對此也不是特別的在意,不琢磨打仗就不琢磨打仗,反正他現在手底下也有足夠的將軍,未必就是需要曹國公去統領大軍。

  能夠看透朝局,能夠在一些關鍵的時刻幫忙控制住兵權,這也就足夠了。

  至於草原之上的威脅和敵人,朱允熥自然是非常在意的,就算是沒辦法一口氣徹底的給消滅,那也要想辦法持續的削弱。

  只要機會出現了,那自然也就不能客氣,多管齊下的話說不定能夠在這個時候得到一些不錯的成效。(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