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意見不少
朱允熥感覺到東宮上下有些莫名的亢奮、激動,不過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
雖然他是在東宮出生、長大,他在這裡的存在感也十足。只是以前的東宮老人不會將他當做儲君等等,他在東宮的名聲也不會特別好。
但是現在東宮的一些人都換了,都是朱允熥的心腹,都是他成為儲君之後的班底。
現在朱允熥這個儲君即將成為皇帝,那麼東宮的這些老人的地位自然也就是水漲船高了,他們都是東宮的老人,他們以後肯定在宮裡也更有地位。
這都是『潛邸之臣』,這是其他宮中的侍女、宦官們都羨慕不來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在東宮效力。
雖然皇帝的壽誕才剛剛結束,也才剛剛宣布傳位詔書,但是這件事情之後,生活和工作顯然還是需要繼續的,這也是沒辦法改變的事情。
本章節來源於
朱允熥還是早早的起床,然後就準備著開始去上朝,這就是他最基本的工作之一了,這些事情肯定不能耽誤了。
張福生小聲說道,「殿下,諸位大人們已經在恭候著了,該上朝了。」
朱允熥立刻起身,隨口問道,「可從糾察御史那裡拿了奏本?今天涼國公、開國公這兩個,可有失儀的地方?」
張福生就趕緊回答著說道,「回殿下,還未聽聞涼國公和開國公有失儀的地方,兩位國公爺恭謹著,說是比以往都要強不少。」
朱允熥也有些忍俊不禁,傳位詔書已經公開了,登基看起來也是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這個時候,藍玉和常升就顯得比以往更加謹慎了。
到底是自家人啊,在這個別人都覺得春風得意的時候,自家人就強壓著心頭的激動,做事也比以往收斂了很多。
這絕對是一個好事情,也可以說是值得鼓勵和肯定的,畢竟原本還擔心藍玉和常升在這個時候得意忘形了,就怕他們一下子膨脹起來。
百官們在上朝後也按照規矩在奏報政事,偶爾也會商討一些政策等等,看起來和以往也沒什麼區別。
最多也就是在和自己本職工作無關的時候,一些官員會小心的觀察朱允熥的神色,在分析著他的一些心情等等。
這麼大的事情,這麼重要的時刻,這位皇太孫看起來和以往沒有什麼區別,只能誇讚這位太孫養氣的功夫十分到位,沒有因為昨天的事情而得意。
要說做到真正的平常心肯定不現實,可是努力的裝出一副什麼都沒有發生的樣子,那也是有必要的。
下朝後的朱允熥將徐輝祖、藍玉等人叫到了文華殿,「你們這些天勤快點,盯緊了五軍都督府的事情,盯緊了邊關。」
徐輝祖等人自然也心裡有數,理論上來說應該不至於出現一些變故,皇太孫登基這件事情在大家看起來也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可是該謹慎的時候,還是需要稍微的謹慎一些,也確實不該過於樂觀。
朱允熥繼續說道,「尤其是邊關之事,若是有韃子叩關,這些事情絕對不能容忍,若是這個時間有賊寇惹事,你們就該出手。」
藍玉無比堅決的說道,「殿下放心就是,假如韃子犯邊,臣就是追至敵巢也要將他們剿滅!」
常升就爆出了家族基因了,「涼國公所言極是,若是韃子這時候敢犯邊,臣定率兵馬深入漠北,必然要將他們給屠盡!」
藍玉和常升的態度其實都非常一致,包括徐輝祖等人也都完全理解,說到底就是如果這個時候韃子敢犯邊,那就是對朱允熥最大的冒犯。
這個時候要是不做些什麼事情,不進行最嚴厲的懲治,那就讓朱允熥的威嚴掃地。
朱允熥繼續提醒說道,「除了邊關的事情之外,也是該仔細些,若是有些叛亂,五軍都督府就該直接給壓下來,其他的事情用不著你們管。」
大明境內多少也是有著一些叛亂等等,這類事情也不用特別奇怪,出現了自然也是需要嚴厲的鎮壓,可不能出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情況。
至於叛亂的原因等等,那就不是徐輝祖等人需要去關心的事情了,到時候自然會有文官集團去調查一些事情。
各司其職就好,現在大家都是只需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其他的也就不需要多想。
在藍玉等人離開後,朱允熥直接召見蔣瓛和朱忠,「這幾天的事情你們也該心裡有數,各地藩王府的動靜派人抓緊些探查清楚。」
朱允熥理智上是覺得大明的這些宗室藩王們沒有理由造反,他們也沒有任何的實力去造反,看似自然也就是不需要過多的擔心,不會有人來搶他的皇位。
可是該謹慎的時候自然也是需要謹慎,畢竟大明的宗室看似是老實了,可是這一個個的骨子裡多少也都是有著一些叛逆的地方,違法亂紀的事情也沒少做。
更何況除了實質性的造反之外,有所怨言等等,這也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蔣瓛立刻奏報說道,「殿下,這兩日京城中多少有些議論,一些百姓多有猜疑。」
朱允熥對此好像也不意外,「可是說孤這兩天已經將陛下軟禁了?或者是說陛下傳位,那也是形勢所迫,實在是言不由衷?」
蔣瓛跪著不敢回答,可是這樣的態度自然也就是證明了他的態度,皇太孫說的那些也確實是現在市井當中的一些流言了,關鍵還有一些人相信。
朱允熥也覺得無奈,「這些事情也是沒法子,總有人不願意想著陛下的舐犢之情。他們也總是覺得皇位在那,沒人會甘心讓出來。」
所以對於這樣的一些情況,朱允熥實際上也不會特別的在意,覺得有些言論等等就由著那些人說去,他知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過朱允熥還是提醒說道,「這些事情錦衣衛和北鎮撫司也要查清楚,尋常百姓私下言語也就罷了。只是這些言論從何而來,你們就該查清楚。」
朱允熥的話自然讓蔣瓛和朱忠稍微的有點壓力,可是他們也都明白這樣的事情是必須要做的,這就是他們的職責。
朱忠開口說道,「殿下,此前就有這類流言,先前臣也查了一些,多半是一些商賈、士紳在後頭散播,多半是那些江南士紳、豪族。」
朱允熥對此一點都不覺得奇怪了,「看起來這些人還是沒死心啊,我給他們不自在、不讓他們得勢,他們就污我名聲。」
這麼想還真的沒問題,不是朱允熥陰謀論,而是他的一些做法也確實是得罪了不少人,看似是觸犯了一些人的利益了,那些人自然著急了。
作為皇太孫,很多人都知道朱允熥並不是特別親近文官,甚至對文官還是有些猜忌、壓制,這也算是有目共睹的一件事情了。
除了不重用文官之外,也包括此前將一些江南富戶遷到應天府或者鳳陽,這也是動了那些人的根基。
別忘了還有南北榜的事情,這也讓南方的讀書人非常不滿,他們的金榜題名的概率被皇太孫人為的給降低了。
再加上海貿等等事宜,那些地主豪強想要分的一杯羹都比較難,這自然也就意味著現在的這位儲君不是他們心目中最好的儲君了。
有人覺得一些政策還是當今皇帝主導的,可是有些身份的人也都明白這兩三年,朝廷的大多數事務都是這位皇太孫在做。
朱忠就非常謹慎的說道,「殿下,臣以為浙江和江蘇兩地的非議最多,現在士林當中多有一些議論。」
朱允熥忍不住笑了起來,「士林?皇祖父定下的規矩就是這些讀書人不得結社,不得妄議朝政,這才多長的時間,這些人只怕全都是給忘了?」
老朱此前確實定下來了規矩,雖然民間可以有一些議論,但是絕對不允許讀書人對於政策等等的事情有過多的議論。
尤其是讀書人結社之類的事情,那更是一些大忌了,查到了就不只是革除功名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也就是說在洪武時期,如果出現東林黨這樣的團體,基本上就是要被殺個乾淨,最不濟也都是要革除功名充軍等等,哪有機會壯大到左右朝政呢。
空談誤國之類的事情自然也是不會存在的,因為這些個讀書人就沒有資格去妄議國政了。
朱允熥也不打算客氣,說道,「召禮部、都察院主事人過來,本來還想著明年加開恩科,只是現如今再看看,施恩倒是不一定能得人心啊!」
一些重大的喜事等等就有可能加開恩科,更何況現在還是新皇登基呢,那自然更是需要加開恩科了,沒有人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今年年初雖然才有一次會試,但是現在也需要開始準備下詔了,也需要讓士子們做好準備,明年還有一場春闈在等著他們,這也是他們的機會。
畢竟正常的會試是三年一屆,明年加開一次恩科,自然也就意味著一些士子金榜題名的概率就要高一些了。
朱允熥看著蔣瓛和朱忠,問道,「京里的這些官員們?你們的耳目可探查清楚了,可有一些官員私下裡非議,或是和一些士子、豪族勾連?」
朱允熥的話讓蔣瓛和朱忠更加緊張,民間有些非議大家未必需要特別在意,因為那些也就是極少數人的議論,而不是主流。
所以自然也不需要擔心太多的事情,不至於讓人擔心皇太孫登基的事情受影響,或者是有心人可以以此為理由想要造反之類的。
士林那邊的其實也不需要擔心太多,因為那些士子只會空談,他們根本掀不起來任何的風浪,大家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甚至就算是一些地主豪商等等也都用不需要太過忌憚,這些人看似有著土地或者錢財,在地方上也是享受著榮華富貴等等,看似也是高高在上。
可是不要說面對五軍都督府了,就算是面對著一些縣衙、府衙,這些商賈、地主都招惹不起。
蔣瓛謹慎的回答說道,「回殿下,四品以上官員,暫未探聽到有所勾連、妄議。倒是翰林院和國子監那邊,還是有些非議。」
朱允熥冷笑一聲,「還真的是聖賢書讀多了,真以為拿起四書五經這就能夠治理好天下了。把名錄記下來,一會兒交上來。」
蔣瓛就趕緊將整理好的資料遞給朱允熥,上面都是記錄著監視官員的名單,以及這些官員們的一些議論等等,錦衣衛還真的是無孔不入。
仔細翻閱著的朱允熥倒也不至於真的生氣,因為這些人看起來要麼就是一些清貴的翰林,要麼就是不諳世事的舉人,談不上位高權重,也沒什麼影響力。
這些人更多的是牢騷,是覺得老朱也好、朱允熥也罷,他們的一些做法看起來是不符合一些聖賢的教誨。
看似是沒必要和這些人叫真,要不然甚至都覺得有些丟臉,實在是因為這些人看來也是稍微有些上不得台面了。
不過該記下來的肯定還是要記下來,除非是幡然醒悟的同時展現出來極其出色的才華,要不然有些人的仕途就算是到頂了,不可能擢升。
至於有些人,這輩子也基本上就別指望正經的進入仕途了,在朱允熥看來那些人就是靠不住的。
看著朱允熥的態度,蔣瓛和朱忠也都是非常的謹慎,一旦太孫表現出來一些情緒,他們自然也就知道需要去做些什麼事情了,他們到底是天子鷹犬。
想了想,朱允熥說道,「繼續監視,尤其是那些個所謂的鴻儒、驚才絕艷的才子,盯緊著。只是各地王府,以及身居高位的官員,都盯牢些!」
昨天老朱才正式宣布傳位,這就有了一些議論了,要是過些天的話,說不定議論之聲也就更多了。
該盯著肯定還是要盯著,這些事情自然也是不能放任不管的,只是也需要有著那麼一些側重點才好。
所謂的士林領袖,以及宗室和高官顯貴,這些人更值得朱允熥重點關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