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 第371章 陸戰之王VS水上無敵【求訂閱】

第371章 陸戰之王VS水上無敵【求訂閱】

  第371章 陸戰之王VS水上無敵【求訂閱】

  鄴城城郊。

  午後,曹操的車駕直入製備營。

  曹營的力量增長,製備營也在不斷擴大規模。

  造船是一撥人,研究民生農耕器具的是一撥人,軍工製備又是一撥人。

  曹操先來的是軍工營。

  

  營內,站著一排重騎。

  太史慈看見這些重騎,便是心頭一動。

  重騎身上的甲冑,歷年來,經過數次革新。

  眼前的重騎,八人一組,共兩組。

  當年董卓麾下,形影不離的近衛鐵甲軍,被趙雲,典韋,許褚等人聯袂幹掉。

  甲冑帶回來,賈詡因其防護力夠高,最先著手研究,初次改良形成了遁甲圖。

  後來有了眾多匠作加入,對鐵甲軍的甲冑研究,一直在持續。並以其為基礎,製備出重騎甲冑,其上構紋繁複。

  如今距離殺董卓,將近六年,多次改良後,才有了現在的重騎甲。

  曹營對重騎甲的研究,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做減法。

  目的是讓咒文祭刻更簡單,製備更容易,而威力儘量不削弱。

  這是為了能更廣泛的使用。

  相對簡單,才能節約人工、成本,往全軍普及。而不局限於高端甲冑的製作。

  當然,簡化只是一個主要方向,而不是全部。

  眼前這兩隊重騎,便是兩個不同甲冑疊代的方向。

  一隊是不顧造價,成本,用最好的匠作,材料,體現了曹營目前最高端的製備水平。

  另一隊則是儘量保留其防護力的基礎上,削減版本的甲冑。

  兩者對比鮮明,一簡一繁。

  簡單的這種,咒紋陣列祭刻更容易,且不需要那麼大的甲冑面積,來承載咒紋,已能往輕騎甲上祭刻。

  這對全軍來說,都是一個軍事領域的更迭,將大範圍增強曹軍的防護,減少傷亡。

  所以曹操親自來查看。

  另一隊重騎穿的,則是再次強化後的甲冑,能將每組重騎的力量匯聚,形成整體防禦,比當初董卓身邊那幾個鐵甲軍的防護力,還要強上一籌。

  每組重騎,幾乎相當於一個移動的攻堅堡壘。

  戰鬥力再次提升。

  「簡化後的甲冑,能保留原甲冑多少防護力?」曹操問。


  「大概六七成。」一旁的匠作回答。

  削減了大量咒紋,降低製備難度,能保持六七成原有防護力,已非常理想。

  曹操遂讓太史慈和重騎嘗試交鋒。

  用他這種當世最傑出的箭手視角,來尋找重騎甲的弱點。

  太史慈這一等級的箭手,連射數箭,皆被重騎甲防住。

  他針對甲冑的防護薄弱點,也就是眼眶位置射箭,也難一箭破防。

  這個結果,讓曹操愈發滿意。

  即便是削減版的甲冑,防護力比曹軍現階段用的主力甲冑,也將再上一個台階。

  看過甲冑,曹操又來到比鄰的另一座工造營。

  這裡入門的位置,放著幾台紡機,也是在進行研究,從大到小,由繁到簡。

  曹操是在初步嘗試推動生產力的提高。

  這是個需要一步步來的事情。

  初步的紡機製備,再到提高原始生產力,拉高根本動能,推動生產力躍遷,要循序漸進。

  曹操和太史慈看過兩處製備營,往城內回返。

  「大王,我們抓了幾個佛教徒。」

  太史慈說:

  「為首的叫辛吉,被抓後交給士卒看管,隔日早上發現其已經自絕,其餘幾人都帶了回來。

  初步審訊,得知他們在西域,最主要的事情是進入崑崙山,找一些東西,已延續了百年時間。

  具體是什麼,這些俘虜並不清楚。」

  曹操:「人關起來,當下的重點是先完成一統,餘事往後放。」

  「你在鄴城休息兩日,然後隨我外巡。」

  太史慈應了一聲,回城後自去。

  當下曹魏重臣的家眷,多已遷居鄴城,各有各家。

  傍晚。

  曹操因為兩日後要外出,回家後便和妻兒聚了聚。

  兩天一晃而過。

  曹操離鄴城外巡,除了典許二將,太史慈,郭嘉,荀攸等文臣謀士,也都隨行。

  過了黃河,往東。

  十一月中,曹操再次來到沿海的大船塢。

  那艘祭刻仙台紋的大船,甲板已封口。

  但上方的樓體,還未建完。

  「這船現在可能下海遠航?」

  「回大王,可以。」


  造船的工匠說:「但船舶上的樓室,箭垛等物,還沒建好。」

  「能下海就夠用了。」

  ……

  曹操離開鄴城時,周瑜也來到三方聚兵的前線,和剛與劉備碰面回來的魯肅匯合。

  兩人隔江眺望北岸。

  長江之上,氣勢磅礴,水流奔騰。

  其沿岸大小湖泊與支流眾多,可謂「遠似銀藤掛果瓜,近如烈馬嘯天發。雄渾壯闊七千里,通絡潤滋億萬家。」

  長江最寬的地方,達數十里,闊如汪洋。

  周瑜佇立南岸。

  江風吹得他衣袍獵動,豪情如江水一樣激盪:

  「曹軍雖接手了劉表麾下,原荊州水軍大半兵馬,得了數千艘船艦。

  但荊州系水軍,對曹魏來說,忠誠度,作戰士氣,都不足以作為依仗,經不住考驗。

  曹軍主力,仍是北方兵。」

  魯肅明白周瑜的意思。

  不管是水戰,還是陸戰,打仗的根本,還是要靠人。

  北方兵來南方打水戰,就是他們勝過曹營的重要契機之一。

  魯肅:「我們的謀劃,已經見到效果。」

  周瑜點頭,據他們探查到的消息,對岸的曹軍,在搬運大量木材。

  周瑜通過一些渠道和自己的分析,知道曹軍是想在船艦間,以木材鐵索相互串聯鋪平,用來杜絕船隻晃動,打造一個如陸地般穩固的水上平台。

  曹軍做的很隱蔽。

  但還是被周瑜,魯肅發現了端倪。

  曹操是陸戰之王,兵權謀機變無雙。

  往昔數年,已充分證明了曹軍的騎兵,步兵,甲於天下,曹操更是用兵如神的戰略強人。

  然而他的弱點,就是不懂水戰。

  周瑜卻是當世無敵的水戰統帥。

  漢時的水戰,並不複雜,還處在相對簡單的階段。

  船舶的動力,主要靠人力和風力,作戰方式則主要是接舷戰,及遠射兩種。

  正因為水戰簡單,歷史上的關羽才能在駐守荊州時,用很短的時間就操練出一支水軍,並順手解鎖了水戰能力。

  然而即便再簡單的水戰,也和陸地作戰,截然不同。

  周瑜,魯肅這些時日,讓人嚴密觀察,發現曹軍在南下後,登船操練,時而有人承受不住船舶的晃動,出現嘔吐現象。


  長江的秋季,冬季,寒風尤大。

  船舶搖晃劇烈,往往在江上航行一段距離,北方來的旱鴨子,就吐的前仰後合,根本沒法作戰。

  而在風大的秋冬季作戰,正是周瑜,魯肅,所期望的。

  雙方的較量,博弈,早就已經展開。

  周瑜道:「此次戰曹軍,選在秋冬季,對北方兵馬諸多不利,此為天時之應。

  在長江開戰,則是地利。」

  天時地利之外的人和,周瑜沒說,因為優勢更大。

  說到水戰,北方兵馬遠不如江東軍,個個浪裏白條般,能橫渡長江。

  天時地利人和,周瑜都精心準備,反覆謀劃。

  曹操已一腳踏進了江東水軍能盡展所長的戰場。

  再配合其他手段,人人都唱衰的江東,周瑜,魯肅,卻看出此戰有很大的獲勝機會。

  對面的曹軍搬運木材,想串聯眾多大船,更是天助江東。

  周瑜和魯肅,愈發篤定己方將成為勝利者。

  漢時的戰船,主要分三種。

  第一種是樓船,特點是大,主要用途是帥船,或運兵船。

  最大的樓船,能搭載兩千人,但造價昂貴。

  第二種是鬥艦,中型船舶。

  船上設有箭垛,主要用來遠程射襲。

  第三種是艨艟艦,通常用牛皮包裹,船舷兩側,有划槳的棹孔,前後左右有弩窗,矛穴。

  這種船較小,特點是靈活,機動性強,便於突擊和接舷近戰。

  「曹軍已有了許多大船,還想更大,要在船上搭建木板鐵索,串聯船艦,讓船舶行走如陸地。」

  周瑜忍不住笑起來:「我軍將以輕疾的小船,勝過曹魏的大艦樓船,正如我兩軍當前的形勢。」

  魯肅:「這一戰若勝,公瑾你將名動千古。」

  「子敬你不也一樣嗎?」

  兩人說說笑笑,頗為輕鬆。

  「我們的兵馬、輜重,要多久能籌措完善?」

  「各方皆匯聚沿岸,總要一段時間,寒冬最冷的時候,也是風勢最大之時,正適合重創曹魏。」

  「現在進行下一步,時機倒是頗為合適。」

  「那就動手吧,抹掉曹魏最後一絲獲勝的可能。」

  ……

  曹操在船塢看過大船,便沿岸南下,再次來到長江北岸。


  他此時已完成了一次堪稱神來之筆的戰略布置,只是無人得知。

  隊伍沿北岸往西,不日來到荊州。

  這裡已很接近後世聞名的赤壁之戰的戰場。

  太史慈一路隨行,很奇怪的發現,沿岸駐守的曹軍,每隔幾日,便燒水煮食一種藥劑喝下去。

  詢問才知,是張仲景,華佗聯合給出的方子。

  用的大多是常見草藥,所以造價不高,能大範圍使用。

  歷史上的曹軍,在赤壁吃了敗仗,一個主因就是來到南方後,水土不服,誘發疫症。

  最終兵馬未戰先損,戰力不足平時的三五分之一。

  眼下的曹操早有準備,防患於未然。

  他提前數年便告知張仲景,華佗,讓兩人開出方子,開始大量囤積藥草。

  此時煮水服食,以應對北方兵馬,可能出現的水土不服。

  雙方的較量,確是早就展開了。

  曹操在荊州襄陽,住下來,日夕觀看水軍操練。

  這一日,賈詡顛顛地來到他在襄陽的公務書房:「大王,有新消息。」

  送來的密簡上寫著:「周瑜有新計劃,目標蔡瑁,張允,甘寧…」

  全是曹營這邊善水戰的將領。

  曹操放下密簡,來到窗畔,往北看去。

  南北兩端的戰局,都進入了爭持變化階段。

  Ps:求票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