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 第554章 大圓滿,始與終【大結局】

第554章 大圓滿,始與終【大結局】

  第554章 大圓滿,始與終【大結局】

  帕提亞,羅馬在魏軍西征後數年,境內混戰,誕生了不少新政權。

  地中海周邊,小亞細亞區域,情況變得和後世類似,出現了多個中小國家。

  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這些新建立的政權,反而對大魏有感激之心。

  魏軍西征,擊潰了帕提亞,羅馬的統一政權,才讓他們有了獨立的機會。

  而曹操西征傳播的恐怖,對這些國家的威懾力極強。

  當得知大魏要進行國祭,地中海南岸的埃|及,北線的日耳曼人,粟特人。帕提亞以南的波利人,以北的阿蘭人…無數的國家,部族,不遠萬里的東行。

  等待大祭籌備和各方來朝的時候,曹操叫來了曹昂,對他有諸多交代。

  曹操執筆,親自畫出一幅疆域圖的邊界。

  那是一個最理想的國境狀態。

  其北側到貝加爾湖,又以外興安嶺,天山山脈,崑崙,喜馬拉雅山等為北面和西面的天然屏障,為內陸提供了良好的保護和農耕條件。

  南側和東側,直達大洋,又以馬來,菲律,日國為外圍島鏈。

  這些區域,彼此串聯,四面皆有天險為依託。

  國境內部藏風聚氣,神韻內斂。

  曹操親自給曹昂講解治國,守御等諸事,道: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西側都是我神州的主要威脅。」

  「可以用西域以外,貴霜原有的區域為屏障,把我大魏下轄的附庸族群,都放在這一區域。

  讓他們彼此爭鋒,自行建立小型政權。」

  「我們應該做的是避免他們所在區域,出現大國,對我們產生威脅。」

  「簡單說,就是只要他們出現一統趨勢,我們就扶持小勢力,和大勢力抗衡,讓他們持續消耗,維持其地方平衡,儘量避免有大國出現。」

  「退一步說,如果我們內弱,不足以控制外部局勢,則可以用高原為屏,對內自守。」

  「西域往西的高原是個分界線。」

  「我們勢強時就控制局勢,若逢國弱內亂,則放棄西域以西無妨。」

  「這個理念,你要傳下去。

  周圍非我族類的部族,為父都已清理了,能做的只有這麼多。」

  「父皇是要走了嗎?」

  曹昂對曹操未來的打算,有些預感。


  「還不到走的時候,但朕先跟你交代好。」

  「父皇,兒想與您一起去。」曹昂眼眶泛紅。

  曹操哈哈笑道:「你也不小了,要有擔當。朕出去逛逛,你留下把家看好。」

  「還有,既然已步入盛世,我大魏可以考慮往長安或洛陽遷都,具體往哪遷,你自己決定吧。」

  等曹昂告退離開,曹操又傳召各方將校,文武逐一商談。

  有些人是要帶走的,留下反而不放心。

  他打天下的這些文武,曹昂壓不住。

  如果勉強留下,有些人持功自傲,便是君臣相忌的局面。

  一朝天子一朝臣。

  許多君主打天下時用一套班底,得天下後,開始大肆殺戮功臣,主要原因便在此。

  曹操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他如果真要走,離開那天,許多人是要帶走的。

  但另外一些可以留給曹昂,有中流砥柱,定鼎朝運的作用。

  現在的大魏,有不少臣屬極具才略,可曹操並未重用,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曹昂繼位後大肆提拔這些人,就可以讓他們歸心。

  這是曹操給曹昂留下的治政資源和伏筆。

  曹操先招來典韋,許褚,問道:

  「過段時間,朕想去看一看天地之外。

  過程或許會很兇險,成算不足。你二人是跟朕同去,還是留下護持我大魏。

  要說真話,朕絕不怪罪。」

  典韋和許褚,雙雙跪下。

  「典韋自殺人滿門,被陛下招納收留起,就決定追隨陛下。」

  許褚:「臣跟他一樣。」

  典韋又道:「臣願效忠陛下,百戰身死亦甘願。」

  許褚:「臣跟他一樣。」

  典韋遲疑問道:「陛下,咱能帶一公一母兩頭驢過去不?萬一那邊沒有驢,它倆生了崽,且能吃一段時間。」

  許褚想了想:「臣跟他不一樣……」

  曹操打斷了這倆活寶:「你二人都有家世,與朕去,家人如何安置?」

  典韋,許褚異口同聲:「陛下家裡人最多,您怎麼安置,我們跟您學。」

  曹操啞然:「朕在等一個契機,大概還要數年,眼下並不著急,你們再考慮考慮。」

  「至於家眷,朕自有安排,成敗皆是天命。」


  典韋,許褚有樣學樣:「那我倆也和陛下一樣。」

  曹操又召見了老搭檔荀彧,趙雲,張遼,黃忠,賈詡,郭嘉,戲志才,荀攸,程昱等一應文武。

  有些人是要留下的,都帶走也不可能。

  輪到賈主任,他下了老大的決心。

  這事他知道的最早,考慮了好幾年才做出決定:

  「臣願去。」

  他想去不但是效忠曹操,內在原因,是因為怕死。

  正因為怕死,去了彼端,或有長生久視的機會。

  單是這一條,對賈詡就是個莫大的誘惑。

  他做了好幾年的心理建設,反覆權衡,最終還是決定去。

  當然,賈主任為了不死在半路上,準備把全世界能淘弄到的寶貝都帶上。

  如是日月輪轉。

  這一年冬季,萬國使節齊聚鄴城。地位稍差的根本沒資格進城,要在城外扎帳篷,可見來了多少人。

  初春。

  曹操再臨泰山,復又封禪,封文武,神將,國士多人,例數各級文武功勳。

  山下觀禮者雲集,百萬人共聚。

  而今的大魏,整合各方後,共設五十一個州,百姓增至九千六百餘萬,古來國無如此之盛。

  曹操改朝制為三省六部制,精簡吏員,提高效率,節約稅賦。

  又廢除了對內封王封地的制度,做好了諸多調整。

  他利用封禪,開啟泰山祭壇,親自去了一趟4號墓,勘探其中詳情。

  曹操從4號墓出來後,便專心山水,數年間陪伴眾妃嬪遊歷四方,觀山河日落,足跡遍布神州。

  這時的曹昂,已實際監國,曹操處於半放權的狀態。

  而曹操雖然沒再親征,但大魏的文武,卻是每隔一兩年就如同巡邊般,有人西行數千里,打擊各方反對力量。

  數年後,關羽,張飛,馬超,龐德相繼突破神武境。

  高順在上個月,也出現了突破徵兆。

  麴義弱了一籌,仍卡在神武境的關隘前。

  又是一年的寒冬,大雪漫天。

  曹操第三次來到泰山,只有家人,親信文武跟隨。

  他這次來,卻是在山巔放出龍魂,將當年收攝西方諸國,所得山河地脈的靈韻,全部吐納融入神州,返還給了神州大地。

  是日,天地間紫暈翻騰,如海潮漫漲。


  泰山之上祥雲繚繞,得龍魂吐出的靈韻滋養,山勢仿佛都在增長變高。

  鋪天蓋地的靈韻,連續多日,擴散往四面八方。

  曹操散盡帝王氣運,把歷年來所得人道大運,山河靈秀之氣,全都還給了神州。

  「陛下。」

  典韋,許褚,趙雲等人都在身邊,見曹操的氣息不斷衰弱下去,人人心頭酸楚,不由得跪伏下來。

  「你們不必為朕傷心。」

  曹操神色淡定。

  他有自己的考慮。

  自打西征歸來,數年來天下大治,然而不論大魏的國運如何增長,龍魂卡在最後一關,始終沒有真正進化為大圓滿,一直停在9的階段。

  曹操思慮數年,悟通了一些道理,才以大氣魄登頂泰山,決定散盡氣運。

  而就在他散盡帝王氣運那一刻,天地沸反。

  有另一股氣運從神州浩土,山河大地,從芸芸眾生中來,通過泰山祭壇,湧入曹操體內。

  倏忽間,他散盡的氣運回歸,龍魂以難以想像的速度攀升。

  【…37…49…74…98…99…7…9…】

  龍魂扶搖直上,成功跨域了最後一點阻礙,達到大圓滿的境界。

  轟隆隆!

  紫氣橫空三千里,天地顯異!

  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無一錯版本!

  曹操的龍魂,終於成就了秦皇之後,第二條祖龍級的龍魂。

  他數年來,反覆考慮難以成就大圓滿的原因。

  他的氣運,來自千千萬萬的百姓,來自神州之主的地位。

  缺少了自己修行的一種親身體會。

  歷朝歷代的先賢、聖人,於民有大功,福澤後世千年者,才可超脫為聖。

  曹操將所得,悉數歸還天地,如同始與終,天地氣運像一個輪迴,回饋來的氣運便愈發雄渾,宛若破而後立,方能擺脫窠臼,更進一步。

  且這次的氣運,徹底成為他自己的力量,不在皇帝的大位上,也擁有這種力量,從而一舉晉升大圓滿。

  這一刻,詞條在曹操面前,推送出一條接一條的提示。

  他的文武天賦,各項能力,隨之躍升,接近或達到了圓滿等級。

  曹操身後,浮現出數輪光環。

  在春秋時期,這種光環稱為聖人之光。

  至此,曹操已完成了最後的準備,到了圓融無瑕的地步。


  他在泰山之巔,凌空盤坐,沉念梳理體內力量。

  眾文武散開,護持在山巔周圍。

  曹操重新睜開眼,是兩日後,他在泰山之巔,俯瞰山河大地,許久不語。

  一身紅裙的貂蟬,從山下步履輕盈的走了上來。

  多年過去,貂蟬仍是容顏傾城,不可方物。

  「陛下。」

  她在曹操身畔緩緩跪伏,輕依在他腿側。

  兩人背靠群山,天空中雪花飄落。

  「陛下一定要去嗎?」

  「你知道,朕是閒不住的性子,想去看看,趁著還沒老。」

  「貂蟬要隨陛下一起去。」貂蟬仰起俏臉,看向曹操。

  「不是說好了,你們都留在家中等朕的消息嗎?」

  「陛下此去,妾心裡難安,留在家中,一日也待不下去。

  這和以往不一樣。若真有不測,妾想和陛下在一起,生死不離。」

  「傾兒姐她們幾個都有兒女,要留下照顧。妾無牽無掛,已想好了要隨陛下同去。」

  卞媚救了長公主以後,虞傾主動退讓,曹操已封卞媚為後。

  家中諸事,都早有交代。

  曹操沉吟道:「你腹中剛有了孩兒,你想要個孩子很久了,如今多年得子,你可想好了?」

  「嗯,與其留下日日苦思陛下,不如同去,生死皆天命,貂蟬不悔。」

  「妾腹中子嗣,能陪父母同去,想來也是歡喜的。」

  貂蟬臉上晶瑩的淚珠,一滴滴滾落在漫天大雪中。

  遠遠看過去,曹操身穿黑袍,貂蟬紅裙加身,一如兩人新婚之時。

  風吹來。

  兩人一跪一立的身形,消失在泰山之巔,從此絕跡人間。

  此時的曹操,十年一統神州,十年掃平四方外族,八年坐鎮中樞,天下大治,已生平無憾事。

  史書載其為魏武大帝!

  就在這一天,他帶領曹魏部分文武,進入了4號墓。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大魏,人口過億,曹操一直在等的契機,便是人口過億所得的神話指向。

  他手握七個外掛的常規指向,還有兩個神話指向。

  這是他為進入四號墓,尋找正確路徑,規避危險做的準備。

  數日後,曹操在墓中深入,最終來到四號墓的核心區域,推開了那扇墓內最深處的『仙門』,並取出仙台印。


  霎時。

  仙台印上無數的符號脫落,好似烙印般融入虛空。

  四號墓深處,空間猝然破碎,露出空間背後的情景……

  ————

  一年後,登基的曹昂,從鄴城遷去了新都。

  同一年秋季,曹魏新都的王宮裡,一把劍,破空而來。

  那是融合了當初所獲承影,含光、宵練三柄神劍所成,獨屬於大魏的鎮國劍。

  是曹操將大魏的鎮國劍,隔空推送回來。

  鎮國劍歸來,破空疾飛,落入司馬家。

  這時的司馬懿已有了子嗣司馬師,司馬昭等人。

  司馬氏滿門,盡被飛劍斬首,血濺五步。

  ……

  曹昂遷都後,虞傾,卞媚等曹操的妃嬪,還有隨曹操而去的一些文武的親眷,卻是依舊住在鄴城的銅雀台宮。

  次年春天,一艘青銅古船撞碎了虛空,在銅雀台宮內院,探出一截船首。

  寅帶著一家老小,最先跳到船上。

  馬鳴聲聲,赤兔,爪黃,絕影相繼跑過來。

  最後是慢騰騰的老龜。

  還有多個文武的家眷。

  曹操的眾妃嬪,虞傾,卞媚,白珂,甄宓,大小喬等眾女,皆喜極而泣,還有部分年幼的子嗣,紛紛登上了船舶。

  銅船縮回虛空,悄然而去。

  「夫君,這船哪來的,好神奇?」

  「跟人借的,能橫穿虛空的寶船,來之不易。」

  「這麼說真有天外的另一重天地!」

  「有是有,不過不是你們想的那樣,去了就知道了…那邊倒是遼闊無垠,你們應該會喜歡的。」

  「貂蟬妹妹當初隨夫君一起走了,可好?」

  「好著呢,又懷孕了,臨盆,所以沒來接你們。」

  「走吧,天地氣運翻覆,能回來的機會不易。」

  聲音漸去漸遠,終不可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正文完】

  答應的那個完美地圖,因為帶有地名的文字介紹,審核沒通過。

  試了幾次,都沒發上來。

  章末再試試能不能發。

  明天有個完結感言,說下番外和下本書,還有補盟主欠更的事。本書部分疑問,會在番外里寫…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